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起被封“武安君”,王翦被封“武成候”,在秦国谁的爵位更高?

白起被封“武安君”,王翦被封“武成候”,在秦国谁的爵位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422 更新时间:2024/1/24 11:07:40

[var1]

秦法鼓励耕战,因此秦国盛产名将,在“战国四大名将”中,最为显赫的两位都出在秦国,即武安君白起和武成侯王翦。在秦国的历史上,白起可以说是名声最大的将军了,这位征战三十多年无一败绩的天纵之才,是战国时期斩首总数的纪录保持者,从伊阙之战开始,到长平之战结束,死在他兵锋之下的六国将士不下百万,这也给他赢得“人屠”的恶名。白起一生,为秦昭襄王夺取了大小城池七十余座,将六国的主要有生力量歼灭殆尽,扩大了秦国的军事优势,确立了秦国一强独霸的战略格局,极大的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白起在鄢郢之战后,因功被封为“武安君”,所谓“武安”者“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

武成侯王翦是秦王嬴政时期秦国主要将领之一,与他的儿子王贲一道,成为秦灭六国最主要的功臣,六国之中除韩国外的赵国、楚国、燕国、齐国都与这父子二人有关。王翦一生征战无数,打进了赵国都城,横扫了燕国全境,以六十万大军灭亡了最大最强的楚国,且其用兵智而不暴,绝少有滥杀无辜的行为,这在战国那样的乱世,显得极其的难能可贵。同时,王翦极善为臣之道,懂得“功高盖主,尾大不掉,必无善终”的道理,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当然这点伎俩用在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身上,显得有点多余。王翦凭借一生功劳,被封为“武成侯”,虽然不及周朝太公吕望的“武成王”,却也是极高的封号了。那么,同样是“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的“武安君”和王翦的“武成侯”谁的爵位品级更高呢?

[var1]

在秦国实施的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的品级就是“侯”,最上者为“列侯”,其下者为“关内侯(彻侯、通侯)”,并无“君”这种封号,所以无法直观的比较出两者的差距。王翦“一门三列侯”,其“武成侯”属于列侯,在二十等爵制中排在首位,属于极难获得的封号,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明确记载的被封为“列侯”的人只有七个,除王翦外只有商君商鞅、穰侯魏冉、应侯范雎、文信侯吕不韦、长信侯嫪毐、通武侯王贲王贲。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商鞅被称为“商君”,但他的爵位却是“列侯”,《史记》记载“(秦孝公)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昂。封鞅为列侯,号商君”。可见秦国中那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叱咤风云,主宰一段历史大人物其爵位都是“侯”。

白起的“武安君”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封号,在六国中他是一个极其尊崇的称号,位在上卿之上,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如平原君、信陵君等封号都是君,一般权倾一时、功高盖世的将军也都被封为“君”,如武安君李牧、昌国君乐毅、信平君廉颇等等。在秦国,封君与六国不同,远没有六国那样尊崇,许多被封君的人都是宗室出身或者属于“皇亲国戚”,比如泾阳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华阳君芈戎、安国君公子柱等,当然也有例外,如武信君张仪、刚成君蔡泽、昌平君昌文君等。秦国的“封君”不在二十等爵制之中,获封的人数要比“列侯”多,难度也小得多。

[var1]

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担任左庶长攻打韩国,到秦昭王十五年的时候,他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前后不到三年便从第十级的左庶长升到了第十六级的大良造,速度不可谓不可怕。然而奇怪的是,从秦昭王十五年开始,近十年间白起的爵位竟再没有了丝毫的变化,直到秦昭王二十九年,白起打赢鄢郢之战后,爵位才有了变化但不是大良造上的“驷车庶长”,也不是“关内侯”、“彻侯”而是一个奇怪“武安君”。之后长平之战,白起取得大胜,斩首四十五万,其爵位却也没有再次变化,终生也没有完成“封侯”的梦想。

事实上,在秦国封侯是每一个武将的梦想,但极少有人达到,“君”的地位是不如“列侯”的。最直观的例子是在宣太后和穰侯执政期间,总揽大权的魏冉封穰侯(列侯),而稍次一级的芈戎封华阳君。实话说以白起的军功封侯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因其性格不如王翦圆滑,其主秦昭王也没有秦王嬴政那样的胸襟,所以一直被压制,没有封侯。

更多文章

  • 晋国人相信巫术,秦国人相信医术,孰是孰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国和秦国借粮的故事,秦国的医术如何,春秋时期秦国医术

    整个春秋史,大半时间都是晋国人与楚国人之间的战争,两国有着大量的军队。军队什么最重要,当然就是士兵。士兵要多,才能组成军队。有资格从军入伍的人,大多都应该是身体健康之人,至于体魄强健、能征善战者,那毕竟是少数。只是晋国既能如此强大,晋国除了士兵要多,而这些士兵的身体也该要相当的好。然而,事实上呢?晋

  • 曹操抢了三个女人,铸成大错:害死子侄,妻子离婚,魏国被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一共抢了多少个夫人,曹操多大的时候建立魏国,曹操魏国的历史

    曹操,既不是四世三公的士族大家,也不是号令天下的刘氏宗亲,以一个官二代的身份,在乱世之中,建立魏国的基业,本事着实不凡。曹操很快就解决了生活问题,然而在另一件事上,曹操没管住自己的裤裆,强掳了三个夫人,最终铸成了大错。[var1]掳张济妻害死子侄,妻子离散,死不瞑目宛城一战,张绣投降曹操,曹操却掳走

  • 百年强国魏国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兴衰历程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百年霸业的兴衰,魏国是怎么成为第一强国的,一口气看完魏国历史

    从史料上来看,魏国兴起于魏文侯时期,历三世至魏惠王后期霸业衰败了。魏国的兴衰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君主的政策运对有着莫大的关系。[var1]三家分晋后,魏国继承昔日晋国的主体部分,占有中原大部,拥有河东、河内以及河西、河南部分土地,中原腹地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据关临塞、控津扼渡,扼守天下之要枢。因此《战

  •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会被剁成肉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子路是孔子最小的弟子吗,子路为什么是孔子最喜欢的徒弟,孔子让子路低头弯腰的故事

    实际上,子路的存在影响了一个大人物的上位,他必须死。这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先从子路的经历和性格聊起。 1、孔子对子路说,你这性格是要死于非命的! [var1] 中国有句古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此话大有道理。 常年参加战争的战士,死亡率一定高于平头老百姓;性格勇猛,喜欢打架的人,受伤的

  • 《芈月传》:在燕国的狂风劲雪中,我看懂了芈月笑到最后的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芈月在燕国冰天雪地之中的视频,芈月传的所有人物分析之芈月,芈月传中芈月最霸气的话

    我曾以为芈月最后之所以能坐上太后的宝座主要是因为她聪明过人,广结善缘,可是看到芈月在燕国受尽芈茵凌辱和折磨还能意志坚定时,我突然懂了:真正的强者就是,不管被践踏到何种境地,都能在泥泞中开出一朵花来。芈茵与芈月的素日仇怨在楚国时就已结下,因为黄歇逃婚,芈茵对芈月恨之入骨,在她看来,自己的美好人生都是被

  • 秦国公子扶苏,没能被立为太子,竟与楚国外戚组织的一场叛乱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扶苏,秦国公子扶苏的详细资料,秦国扶苏是太子吗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与楚国可谓是相爱相杀的一对。春秋时期,秦国曾出兵相助楚国对抗吴国。而到了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之间不光有战争,更有联姻,更有甚者,秦国的一些丞相和大臣更是出自楚国,如秦昭襄王时期一生四任秦相的魏冉,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丞相昌平君熊启等等。由于秦楚长期联姻和楚国宗室在秦国长期掌权,故秦

  • 《三国名将录》:为何独眼的夏侯惇,仍然被认为是魏国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说说三国独眼将军夏侯惇,夏侯惇独眼,三国十大猛将夏侯惇

    [var1]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回到了家乡,开始招兵买马寻求天下豪杰帮助,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曹嵩本来也是夏侯一族的人,因为某种原因过继给了曹家,所以曹操和夏侯惇本来就是兄弟。夏侯惇和弟弟夏侯渊就带着一千多人赶来了,然后是曹氏兄弟,曹仁曹洪赶来会和。这也就组成了曹操的嫡系军队。[var1]在十八路诸侯结

  • 海叔读东周列国志之燕国篇:燕穆侯与燕宣侯,谁在焦虑,谁在变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周列国志燕国篇,海叔说春秋,战国燕国燕宣侯

    在东周列国志中,提及燕的有469个结果,提及秦的有2406个结果,提及楚的则有2185个结果,齐国有2369个结果,韩国的442个结果,赵国的1507,魏国的940个,大致跟战国后期的战力相当,即秦齐楚赵魏燕韩。燕国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第十一回,是鲁桓公受郑厉公之嘱托,到宋国与宋庄公议事会盟,燕国不过

  • 子路:明明是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被杀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年少子路及拜师的经过仲由,字子路,公元前542年生,春秋时期鲁国卞州人。子路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对父母却是极孝顺,自己吃糟糠腌菜,也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在方圆百里之外有一家米卖得特别便宜,便不分昼夜地

  • 战国四大名将-“防守之神”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时期赵国廉颇图片,廉颇战国时期名将,战国时期大将军廉颇立下的战功

    [var1]相比前两位名将,白起,李牧辉煌战绩,廉颇的战绩较少,有的在历史上也乏善可陈,没有太多像白起或者李牧那样很著名的战例。但是每当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候,总能站出来力挽狂澜,堪称国家的中流砥柱。我个人认为他不是那种出奇制胜,类似于白起、韩信那种总有奇谋的名将,而更像是一个老老实实“求稳”的名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