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国人相信巫术,秦国人相信医术,孰是孰非?

晋国人相信巫术,秦国人相信医术,孰是孰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07 更新时间:2024/3/13 11:48:21

整个春秋史,大半时间都是晋国人与楚国人之间的战争,两国有着大量的军队。军队什么最重要,当然就是士兵。士兵要多,才能组成军队。有资格从军入伍的人,大多都应该是身体健康之人,至于体魄强健、能征善战者,那毕竟是少数。只是晋国既能如此强大,晋国除了士兵要多,而这些士兵的身体也该要相当的好。然而,事实上呢?晋国人的身体并不是那么好。春秋战国,由于传统的天命巫术思想依然存在,甚至当时的医学也都是发端于巫术,有众多诸侯国们对医术之事并不重视,其中就有晋国。史书中关于晋国人不能依靠巫术治愈怪病,而致求助神医之事,至少就有三例。

晋景公当年病危之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寻找专业医师救治,而是找到了巫师桑田巫给自己驱疬祈福,桑田巫经过一段神神叨叨的占卜,说晋景公吃不到新年的麦子。晋景公当然不愿意相信大限将至,就派人到秦国寻找神医医缓,结果等到医缓来了,还是说:“攻之不克,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这就让晋景公感到绝望了,认为是天命如此,只能是“厚为之礼”。只是在晋景公内心,是根本不相信的,等到麦子熟了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新鲜的麦子,却是不幸掉到了厕所里淹死了。这件事情既证实了医缓的医术,又证实了桑田巫的判断。

[var1]

晋景公的遭遇,没有让晋国人举一反三,晋国公族们依然相信巫师。晋平公罹患疾病,也是找到人占卜。《左传》载:“晋平公疾,卜日:台骀为崇。叔向以问子产。子产日:实沈,参神也;台骀,汾神也”,巫师们说是实沈、台骀作祟,让晋平公生了病,意思就是晋平公做什么事情得罪了神灵,必须要举行重大仪式向神灵祈祷才能痊愈。而朝臣子产则认为,实沈、台骀都是上古之人,一个是帝喾的儿子,一个是上古治水名臣,都是死了千百年被人们封为神灵的人物,但他们不是负责病疫的神灵,不会让晋平公生病。显然这个时候晋国人已经对巫师治病的事情产生了怀疑,但是晋国没有好医生,就又到秦国去找来了神医医和,医和说的是“淫生六疾统于阴阳”,认为晋平公是纵欲过度精力耗损而已。

人之欲望难以控制,当医和苦口婆心劝解晋平公要改变生活习惯,积极控制自我欲望后,晋平公并没有引以为戒,还是我行我素。医和的预言“若诸侯服不过三年,不服不过十年,过是,晋之殃也”,在十年后果然应验,晋平公薨逝而去,给晋国的权卿们留下了好机会。韩赵魏三家多年筹谋,不断发展壮大,终究在数十年后夺取晋国公族权力,成为晋国朝野真正控制者。

[var1]

有趣的是,后来有赵氏的赵简子偶有患病,五日不醒,赵氏子弟紧张万分,专程找来神医扁鹊,结果扁鹊认为血脉正常,稍作调息,三日而后赵简子即是痊愈而起。这即可见,当晋国国君们数百年间皆在信任巫师之术时,晋国权卿们已是直接选择亲近神医们了。跟晋国国君们不同的是,晋国权卿们是相当信任医术的。赵简子亲近的家臣生了重病,据医生们说吃青骡肝才能痊愈,赵简子就杀掉了青骡给家臣做药,最后真的就治愈了家臣。

公元前506年,晋国人率领诸侯联军攻打楚国,结果军中“水潦方降,疾疟方起”,权臣荀寅才会上书请求撤兵。可见晋国人还是相当畏惧疾病的,尤其是对于传染病,很可能晋国人根本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加以解决。荀寅对此或是深有感触,在荀寅在世的那些年中,晋国人的对外征战似乎总是不顺,比如攻打楚国遭遇疾疟,攻打齐国的时候又有“瘅疽生,疡于头”,晋国可谓是损失惨重。

晋国人不重视医术,可是晋国人似乎对毒药倒是很擅长,比如当年骊姬陷害申生的时候,就在申生归祭的食物中“乃鸩于酒,堇于肉”,用的可都是剧毒之药。晋文公派医衍毒杀卫侯的时候,医衍减轻了药量,而致卫侯服下了毒药而并没有死去。

更多文章

  • 曹操抢了三个女人,铸成大错:害死子侄,妻子离婚,魏国被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一共抢了多少个夫人,曹操多大的时候建立魏国,曹操魏国的历史

    曹操,既不是四世三公的士族大家,也不是号令天下的刘氏宗亲,以一个官二代的身份,在乱世之中,建立魏国的基业,本事着实不凡。曹操很快就解决了生活问题,然而在另一件事上,曹操没管住自己的裤裆,强掳了三个夫人,最终铸成了大错。[var1]掳张济妻害死子侄,妻子离散,死不瞑目宛城一战,张绣投降曹操,曹操却掳走

  • 百年强国魏国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兴衰历程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百年霸业的兴衰,魏国是怎么成为第一强国的,一口气看完魏国历史

    从史料上来看,魏国兴起于魏文侯时期,历三世至魏惠王后期霸业衰败了。魏国的兴衰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君主的政策运对有着莫大的关系。[var1]三家分晋后,魏国继承昔日晋国的主体部分,占有中原大部,拥有河东、河内以及河西、河南部分土地,中原腹地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据关临塞、控津扼渡,扼守天下之要枢。因此《战

  •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会被剁成肉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子路是孔子最小的弟子吗,子路为什么是孔子最喜欢的徒弟,孔子让子路低头弯腰的故事

    实际上,子路的存在影响了一个大人物的上位,他必须死。这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先从子路的经历和性格聊起。 1、孔子对子路说,你这性格是要死于非命的! [var1] 中国有句古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此话大有道理。 常年参加战争的战士,死亡率一定高于平头老百姓;性格勇猛,喜欢打架的人,受伤的

  • 《芈月传》:在燕国的狂风劲雪中,我看懂了芈月笑到最后的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芈月在燕国冰天雪地之中的视频,芈月传的所有人物分析之芈月,芈月传中芈月最霸气的话

    我曾以为芈月最后之所以能坐上太后的宝座主要是因为她聪明过人,广结善缘,可是看到芈月在燕国受尽芈茵凌辱和折磨还能意志坚定时,我突然懂了:真正的强者就是,不管被践踏到何种境地,都能在泥泞中开出一朵花来。芈茵与芈月的素日仇怨在楚国时就已结下,因为黄歇逃婚,芈茵对芈月恨之入骨,在她看来,自己的美好人生都是被

  • 秦国公子扶苏,没能被立为太子,竟与楚国外戚组织的一场叛乱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扶苏,秦国公子扶苏的详细资料,秦国扶苏是太子吗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与楚国可谓是相爱相杀的一对。春秋时期,秦国曾出兵相助楚国对抗吴国。而到了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之间不光有战争,更有联姻,更有甚者,秦国的一些丞相和大臣更是出自楚国,如秦昭襄王时期一生四任秦相的魏冉,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丞相昌平君熊启等等。由于秦楚长期联姻和楚国宗室在秦国长期掌权,故秦

  • 《三国名将录》:为何独眼的夏侯惇,仍然被认为是魏国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说说三国独眼将军夏侯惇,夏侯惇独眼,三国十大猛将夏侯惇

    [var1]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回到了家乡,开始招兵买马寻求天下豪杰帮助,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曹嵩本来也是夏侯一族的人,因为某种原因过继给了曹家,所以曹操和夏侯惇本来就是兄弟。夏侯惇和弟弟夏侯渊就带着一千多人赶来了,然后是曹氏兄弟,曹仁曹洪赶来会和。这也就组成了曹操的嫡系军队。[var1]在十八路诸侯结

  • 海叔读东周列国志之燕国篇:燕穆侯与燕宣侯,谁在焦虑,谁在变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周列国志燕国篇,海叔说春秋,战国燕国燕宣侯

    在东周列国志中,提及燕的有469个结果,提及秦的有2406个结果,提及楚的则有2185个结果,齐国有2369个结果,韩国的442个结果,赵国的1507,魏国的940个,大致跟战国后期的战力相当,即秦齐楚赵魏燕韩。燕国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第十一回,是鲁桓公受郑厉公之嘱托,到宋国与宋庄公议事会盟,燕国不过

  • 子路:明明是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被杀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年少子路及拜师的经过仲由,字子路,公元前542年生,春秋时期鲁国卞州人。子路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对父母却是极孝顺,自己吃糟糠腌菜,也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在方圆百里之外有一家米卖得特别便宜,便不分昼夜地

  • 战国四大名将-“防守之神”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时期赵国廉颇图片,廉颇战国时期名将,战国时期大将军廉颇立下的战功

    [var1]相比前两位名将,白起,李牧辉煌战绩,廉颇的战绩较少,有的在历史上也乏善可陈,没有太多像白起或者李牧那样很著名的战例。但是每当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候,总能站出来力挽狂澜,堪称国家的中流砥柱。我个人认为他不是那种出奇制胜,类似于白起、韩信那种总有奇谋的名将,而更像是一个老老实实“求稳”的名将,不

  • 纪伯姬之死的丧礼外交以及《春秋》之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纪伯姬鲁庄公四年,《春秋》隆重记载了一个女人的去世。她就是纪伯姬,三月份去世,六月份下葬,而且特别注明“齐侯葬纪伯姬”。尤为特别的是,下葬日期都记载得很清楚,六月二十三日!这样的记载,在《春秋》上是非常罕见的!比如,就在上一年下葬的宋庄公、周桓王,也只是分别记载到四月、五月这样的大致日期。即使鲁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