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上位的背后,是初唐政治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

武则天上位的背后,是初唐政治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5 更新时间:2024/2/29 4:19:44

功臣们的画像由大明宫的设计师阎立本所画,被称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凌烟阁修建好之后,唐太宗李世民时常前往怀旧。

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位的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从隋末李渊起兵入关中起就追随李世民,并且策动“玄武门之变”,可谓是为李世民登上皇位立下汗马功劳。

不仅如此,李世民的文德皇后长孙氏,更是长孙无忌的亲妹妹。因此,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可谓权倾朝野。

在人生大红大紫之时长孙无忌或许忘了,政治永远是最残酷的,当你到达权力巅峰的那一刻,同时也意味着你开始走下坡路了,如果控制不好下落的速度,必定会因为摔跟头受伤,甚至摔得粉身碎骨。

图 | 长孙无忌剧照

实事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使长孙无忌有天大的功劳和背景,最后也是落下个自缢身亡的凄惨下场。长孙无忌的从权力巅峰的跌落的同时,也揭示了初唐政治势力的斗争走向。

一、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这一概念,最早是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提出的。

与隋朝的杨氏皇族一样,李唐皇族也有关陇集团的背景。李渊的母亲是北周关陇集团代表人物独孤信的女儿,与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是亲姐妹,李渊的太穆皇后是北周宇文泰的外孙女。李唐之所以能够代隋,隋朝末年的关陇集团对其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

关陇集团的崛起,得益于府兵制的军事制度。早期的府兵制的核心是兵农分离,士兵专心于打仗练兵,农民专心于耕地种田。但是,自隋朝文帝杨坚开皇之治,天下局势稳定,无仗可打使得供养大量的府兵不仅成为朝廷的财政负担,还可能成为新的动乱根源。

图 | “关陇集团”影响了从北周到隋唐

于是,隋文帝杨坚不得不对府兵制进行调整,“农兵分离”改为“农兵合一”。府兵平时种地务农,战时接受国家征调,自备武器、马匹、衣物等随军出征。土地政策上,府兵享受均田制等配套优待,所以,很多人愿意当府兵。

“天下已定,兵农合一,承平日久,兵不堪用”。和平的年代里,府兵制的衰弱是不可避免的。尽管隋末天下大乱,让李唐的府兵有了锻炼的机会,但李世民平定四方后,府兵制在贞观年间不可避免的走向废弛。腐化的府兵越来越难以满足军事需求,而凭借府兵力量掌权的关陇集团,也随着府兵制的日渐衰落失去了政治上的强势。

关陇集团虽然自唐朝开始走向没落,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关陇集团在政治上的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像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卫国公李靖、许国公高士廉、霍国公柴绍都有关陇集团背景。

二、山东集团

大唐之所以能结束隋末乱局而统一天下,单靠关陇集团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李世民还吸收了另外一股势力,就是山东集团。

山东集团中的“山东”,并不是现在的山东。战国时期,以崤山作为分界,崤山以东的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被称为山东六国,而崤山以西只有秦国。山东六国虽然文化各不相同,但相对于变法后的虎狼之秦,他们身上的延续的周文化又有很大的共性。

六国与秦国形成东西两大阵营,东西的文化矛盾在秦汉的大统一后也没有消除。南北朝后,又加入了个胡汉矛盾,山东士族随着司马氏衣冠南渡后,又形成了关中(北周)、山东(北齐)、江左三个地域文化。

北周灭掉北齐后,宇文泰吸收了山东士族,但依旧执行“关中本位”政策。隋朝和唐朝因为都是关陇出身,建国时都依旧延续“关中本位政策”。

唐太宗李世民,以开明的用人政策著称,不管你是关陇、山东、还是胡人,只要有真才实干,他就敢任用。所以,李世民大胆地用了房玄龄、李勣等山东豪杰。

图 |房玄龄画像

随着山东士族在社会上的声望越来越高,满朝官员十分羡慕山东士族,纷纷与山东士族通过婚姻结亲,山东士族的势力,几乎要和皇族分庭抗礼了。长此以往,山东士族继东汉后,再次将成为门阀的主体,成为王朝背后的影子操控者。这当然是李世民不能容忍的。

为了打压山东士族,李世民禁止皇子选择山东士族之女为妃,公主不得嫁给山东士族之子。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朝廷下令禁止崔、卢、郑、王、李等山东士族大姓之间相互通婚。高宗还下诏:

“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辅、卢浑、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婚姻。仍定天下嫁女受才之数,毋得受陪门财。”——出自《新唐书·高俭传》

打压归打压,为了江山社稷,山东的人才还是要用的,像房玄龄、魏征、李勣这样没有山东地方士族阶级背景的山东人,李世民还是大胆地委以重任。

唐太宗不拘一格的均势用人方针,初步动摇了关陇集团垄断资源的格局。但在其执政末期,不同势力的功臣因王朝接班人问题而走向分裂。其中,代表关陇集团的长孙无忌与褚遂良拥立晋王李治。最后,李世民废除太子李承乾,指定李治为接班人。

唐高宗即位后不久,作为摄政大臣的长孙无忌就对政敌发动了大清洗。高宗叔父李元景、兄长吴王李恪、妹妹高阳公主等人被赐死。而曾经为唐太宗东征西讨的江夏郡王李道宗被流放象州,病逝途中。房玄龄、杜如晦的儿子也受到牵连,家道中落。名将李勣被迫辞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宰相)一职。这使得李唐宗室与山东士族集团都受到了沉重打击。至此,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把持朝政。

图 | 长孙无忌剧照

长孙无忌登上权力的巅峰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古以来位极人臣者,在雄主眼前站的越高摔得越惨。当然,也有可能长孙无忌在自鸣得意的时候,认为唐高宗李治是个软柿子,可惜他看走眼了。

李治也是一位雄主,意识关陇集团在政治上的专权,不利于大唐王朝的长期稳固统治。唐高宗李治在掌权后,想尽办法要肢解把持朝政关陇集团,尤其是对付长孙无忌。

李治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废王立武”。

唐高宗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表面上是皇帝的家事,但熟悉古代政治权力的朋友应该 知道,皇帝后宫的秩序背后,也是朝堂上的政治博弈。“废王立武”实际上是关陇集团与山东集团的一场命运的角斗。

图 | 武则天剧照

王皇后的身后是关陇集团的势力,而武则天既不属于关陇集团,又不属于山东士族,她代表的是山东寒族(寒族并不是穷的意思,而是社会地位远不如“士族”门阀)。

当唐高宗试图立武则天为后时,长孙无忌、诸遂良、于志宁等关陇权贵当即表示强烈反对。这不仅仅是出于礼法考虑(武则天是太宗时的才人,相当于高宗的一个小妈),更是因为她不是关陇集团出身。

而老将李勣作为山东集团的代表,却表示赞成。这不仅是因为山东士族对关陇集团单纯的派系斗争,李勣更是出于武则天虽是寒族,但同属山东阵营的的考虑。一个山东人作皇后,总比关陇集团的王皇后对山东士族有利。

最终,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 ;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贬。

图 | 武则天画像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指使人向高宗呈奏密章,称监察御史李巢勾结长孙无忌,图谋造反。唐高宗也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同年七月,唐高宗又让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无忌谋反罪状,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自缢。

最终,身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落得惨死的下场。

武则天的当权,意味着唐朝进入了山东寒族主政阶段。

图 | 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通过联手李勣等山东士族击败权臣长孙无忌上台,自然把关陇集团视为敌对阵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她取法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取士制度,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抬升了“寒族”的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庶族地主集团崛起,士族门阀地位下降。这使得东汉末年至初唐的门阀家族逐渐趋于解体,终结了延续数百年的贵族社会。

后来武则天改制称帝,寒族出身的女皇,一方面破坏关陇集团,另一方面又打压山东士族,同时积极抬升山东寒族的地位。此后她又通过迁都,把东都洛阳变成了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彻底颠覆了北周以来的“关中本位政策”,关陇集团因此零星瓦解,山东豪杰也渐渐不再作为集团出现。

从此,长期以来的东西地域矛盾也趋于缓和,在后来逐渐演变为南北地域矛盾。

参考资料:《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

《新唐书》——欧阳修 、宋祁 ,1975-2-1中华书局出版

更多文章

  • 杜甫出身官宦之家,却穷得连儿子都饿死?这一点害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课本里学到过,杜甫的诗句多半反映民间疾苦,比如背了一遍又一遍的《石壕吏》,小娘子还记得,在知乎上看到过有人问为什么石壕吏不来抓杜甫,因为人家杜甫是官啊,一个吏哪来的权力抓他充兵役?看到这里你可能就要奇怪了,杜甫身为官员,有俸禄,为啥还要投宿到村落的民家,而且看他其他的诗,他住的房子破了都没钱修

  • 隋文帝皇后善妒,故他没有一个妾,其实独孤皇后还影响了两位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独孤迦罗厉害到什么状态?后期隋朝宫廷内称她和她老公为二圣,这是一个武则天似的人物。更关键的是,她导致她老公怕老婆,怕到什么状态?她老公只许娶她一个人,只跟她生孩子。有一次杨坚趁独孤伽罗不注意,宠幸了一个美女,结果独孤伽罗知道这个事之后,马上把那个美女处死。而且独孤迦罗善妒的个性,不但影响了她老公杨坚

  • 安禄山只有6万兵马为何敢反唐玄宗,攻进长安后,被亲儿子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禄山为何反唐,安禄山反唐真实历史,安禄山为什么敢起兵反唐

    首先安禄山他不是汉族人,而是一个胡人。他出生不久老爹就挂掉了,剩下老娘独自一人拉扯他长大,其实他老娘的身份就是突厥有名的巫师。在这种环境下,安禄山几乎像一个孤儿无助,从小就被母亲不闻不问,跟散养差不多。后来,安禄山自由成长,少了很多教养,就变成了地痞小流氓,经常做一些偷狗摸鸡的坏事儿。甚至越偷越胆大

  • 唐玄宗爱用杖刑,官员屁股开花是常态,还爱用一善举调戏被打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玄宗强占儿媳妇当皇后,唐玄宗个人资料简介,杨玉环与唐玄宗共泡温泉

    自从唐玄宗喜欢上杖刑后,很多贪官的屁股就开始开花了。《旧唐书》中记载:“凡是大贪官,先弄到朝堂上用鞭子抽,抽不死的,再用杖打,屁股打肿后,再慢慢打,以致血流遍地,痛不欲生,要么当场断气,要么尚存一丝气息,再发配边疆,发配途中说不定还是小命难保。”或许在唐玄宗看来,让贪官慢慢地折磨至死比刀起头落更刺激

  •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为何多数王朝帝国难破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到明朝隔了多少年,唐朝与明朝的历史,唐朝和明朝的发展历程

    事实上如果我们认真看历史书,会发现,从古至今除了周朝,一个超过300年的政权都是没有的,也许有人会马上提出反例——两汉400年,怎么能说没有超越300年这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呢?但大家认真想想就会发现,两汉400年,两汉两汉,指的是西汉和东汉,西汉和东汉完全可以当作是两个政权来看——中间隔着的乱世,难

  • 在位6年就丢了江山的慕容超为何去惹东晋?是他尴尬的境地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的慕容超是什么样的,后人对慕容超的评价,历史上的慕容超

    历史记载中的慕容超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既是被人眼中的奇人,也能隐忍,装作乞丐避免了被杀,但称帝后却成为了一个贪图享乐之人,面对刘裕的北伐大军更是给刘裕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就怕刘裕北伐之路有所阻碍,个人觉得,综合来看的话,慕容超也是想要有所作为的帝王,只不过他选错了对手,他太不了解刘裕。慕容超南下去招

  • 王敦之乱,东晋危机,历史书上不会告诉你的东西:世家联合的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晋王敦之乱纪录片,东晋权臣王敦简介,东晋王敦起兵最新消息

    我们可以从王敦的两次叛乱谈起。其实早在司马炎时期,就开始扶持外戚力量来维护皇权,以此来对抗世家。否则也不会有惠帝一朝的杨骏辅政。只不过杨骏被司马氏宗王、贾后与世家三方联手干掉了。自此,惠帝的朝堂便是贾后与世家共同执政,直到贾后杀掉太子司马遹,暴露了晋室皇权的虚弱,使得司马宗室觊觎皇位,开启了八王之乱

  • 为何高力士一死,半个盛世唐朝也随着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高力士有哪些事迹,唐朝历史上的高力士,唐朝高力士是怎样的人

    冯元一,广东省茂名市人。唐初因岭南流人谋反案而年幼被阉割。因为长得标致,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奉入宫,武则天嘉赏其聪慧机敏,又是一个美男子,让他在身边服侍,后因小过,被鞭打赶出。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高延福出自武三思家,高力士于是往来于武三思第宅。一年后,武则天复召其入宫,隶属司宫台,官府供给粮食。高力

  • 李世民周年忌日,发生了很恶心的事情,难怪苍天不祐大唐社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病了,太子就要侍疾。古代的时候,皇帝吃药,必须要三个人试药。第一个是开药方的医生,第二个就是负责警卫的将军,第三个就是太子殿下。这一套礼制,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下毒,毒害皇帝。李治作为大唐太子,肯定要侍疾。由于李世民的病实在是太重了,李治就留在宫中侍疾。李世民感觉自己不行了,紧锣密鼓干了好几件大事

  • 一代雄主李隆基,晚年的结局很悲催,原因竟然与他的两个儿媳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隆基悲惨晚年,李隆基晚年为什么不禅位,李隆基为啥晚年那么悲惨

    李隆基当了皇帝后,在处理朝政时也颇有才华,这也使得他在当政初期四海升平,迎来了历史上的“开元盛世”。不过,正如俗话所云:饱暖思淫欲。李隆基在当上皇帝后,随着国家的逐渐太平,他也开始荒废朝政,专注于享乐起来。生活的堕落最终让他彻底沦陷,所以,一代雄主李隆基,晚年的结局很悲催,原因竟然与他的两个儿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