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王哙遇上了好时代,燕国却没有遇上好君王

燕王哙遇上了好时代,燕国却没有遇上好君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32 更新时间:2024/2/11 9:14:04

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而言,是好时代。

燕王哙的爷爷燕文侯支持苏秦,让苏秦挂了燕国相印,还支助苏秦游走六国。苏秦巧舌如簧,挂了又挂了五个国家的相印,取得了人生中最巅峰的成就。

燕王哙的爸爸燕易王,娶了秦惠文王的女儿,导致六国合纵格局破裂。凡事有好就有坏,燕国跟秦国结盟,相当于就是背叛了五国,所以此后多年之间即遭到五国的攻伐。

秦国这个时候,是最强的诸侯国,没有之一。燕国结盟秦国,也不算错误选择,而是理所当然。选强者而依附之,这是春秋以来惯例。燕易王选了个具有秦国血缘的继任者,但是似乎这位继任者,对秦国很不友好。

[var1]

此时的秦国与魏国对抗激烈,魏国公孙衍跑到燕国来,说服了刚刚即位的燕王哙,魏、赵、韩、燕、楚新的合纵格局形成。合纵联盟推举楚怀王为纵长,相当于就是江湖盟主,带着五国联军攻打秦国。结果,五国联军都没有攻破秦国的天险函谷关,五国联军惨败。

或是这场战争而后,燕王哙对称霸战争再无期待,从此就过上了吃斋念佛的好日子,更多时间耗费在国家管理上。

这个时候燕国有个人才,名叫子之

子之这个人就很厉害了。事实上说,子之也是姬姓,跟燕王哙属于同族,大致也算是公族子弟。

子之这个人很有野心,而且阴谋多年。《史记》载:“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苏秦当年受到燕王哙的爷爷和爸爸的重用,可以说翻开了战国时代最为辉煌的篇章,合纵攻伐之战自此开始。

[var1]

苏秦忽悠了燕王哙的爷爷和爸爸,燕国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不过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燕国彻底改变了过去的政策,更多地参与到诸侯列国的纷争中来了。真正的战国,既可以说是由苏秦发起的,更也可以说是由燕国发起的。

多年而后,苏代又忽悠了燕王哙。史书载:“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苏代回到燕国的时候,显然提前与子之密谋过。苏代赚了百金,子之赚了信任。

《史记》载:“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於齐。”显而易见的是,子之既跟苏秦结了亲家,又跟苏代结了亲家,苏家已经紧密的与公族子之绑定起来了。只是燕王哙并不知道,反而是越发的信任子之。

此时的燕国朝堂,凡是那些能够接近燕王哙的重臣们,大多为子之所收买。后来又有个鹿毛寿,多次在燕王哙面前说子之的好话,把子之直接夸赞成了上能比肩上古许由一般的贤者,越是到后来,越是把燕王哙忽悠得团团转,直接说出了“人之谓贤者,以其让天下於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 燕王哙信以为真,还真的就禅位给了子之。

[var1]

“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子之这个人很懂得玩弄政治,据说原来就是负责监督考核臣僚的重臣,办事风格属于果断派,很可能手中掌握着部分刑狱和军队。子之似乎不太懂得管理国家,或者是虽然控制了朝臣,但是对公族子弟没有真正控制,因此子之刚刚即位不久,就发生了燕王哙的太子发动复国战争。

正是这场战争,让齐国人抓住了机会,派遣大军攻打燕国,直接攻破了燕国都城,至于燕王哙和子之,则死在了乱军丛中。而那位与子之密谋的苏代,大概结局也不会太好。当年苏秦为车裂而死,苏代的命运大致也是相同。

如果说子之的篡权,尚且属于燕国公族子弟的内部纷争。而苏秦、苏代的介入,则完全是燕国衰败的外因。

苏家一代,可谓害了燕王三世。

更多文章

  • 吴王夫差盉,夫差和西施的爱情信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王夫差和西施故事,吴王夫差和西施历史记载,西施喜欢过吴王夫差吗

    十八年后,越国丞相范蠡搜寻美人时,发现了西施, 并把她送给了吴王夫差。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吴王夫差沉溺于西施的美色,荒废朝政,最终导致吴国的灭亡。文人墨客总喜欢把误国归罪于女性的身上,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并不可知。但是吴王夫差对西施的爱,那可是真真切切的。我从何得知2500年前的真相?一件文物就能证明

  • 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那秦国是怎么来的,为何最后能一统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宣王为什么分封秦国,周武王分封秦国,周国和秦国有什么关系

    [var1]01.从秦非子至秦襄公:历百年终于位列诸侯秦人先祖可以追溯至颛顼,其后代大费(也称伯益)曾与大禹一起治水,后留在舜帝身边负责驯养和调校鸟兽,因功被赐姓嬴。西周之初,秦人先祖造父因给周穆王驾车,并在平定徐偃王造反中立功,被周穆王赐封于赵城。[var1]周孝王时期,造父之侄大骆迁居于犬丘。周

  • 三国的战争规模为何比战国小?论动员能力,袁绍军还比不上黄巾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各方真实兵力,袁绍是黄巾军吗,三国时谁的兵力最强

    [var1]关东17路王公会讨董卓,只驻扎在的豫、兖的就有:计十数万。二袁的部队还不算在内。这样的规模,与战国斗争史相比,恐怕差的还不算多吧?然而,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发现,随着诸侯兼并的进程,军队的规模并没有增加,而是减少了。比如在决定北境所有权的官渡之战中,袁绍军只有10万人。难道是四州王者的袁本初

  • 五国攻秦,齐国却伐宋,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时候齐国伐宋好处,五国攻秦之际齐国灭宋,五国合纵伐秦齐国为什么不参加

    关东六国为了节制秦国的强大,百年内五次联手征讨秦国,这便是历史上的“五国攻秦”。[var1]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组织魏、楚、韩、赵、燕五国征讨秦国。当时楚国实力最强,楚怀王被推举为纵长,可实际和秦国交战的只有三晋之兵。当联军攻打到函谷关时损失较大,魏国派使者告之楚国,如果再不出兵,

  •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为何老师不告诉你?老师:付出的代价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讲了什么,蔺相如为何能完璧归赵,蔺相如完璧归赵签文解释

    但是老师却没有告诉我们之后的故事,其实历史上,“完璧归赵”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var1]当时的赵国形势蔺相如所处的年代,是属于战国末期。这个时候秦国因为之前的商鞅变法,国力大大提升,已经成为了战国七雄当中的霸主,但是秦王想的却不是称霸,而是灭掉六国,一统天下。而此时的山东六国,只有经过赵武灵王

  • 魏国最大的冤案,错杀了一员大将,使三国统一推迟十六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国统一天下的原因,三国魏国发生过的事件,曹睿不死魏国有可能统一吗

    魏国的这桩冤案,可以说说三国时期最大的冤案了,甚至在整个华夏史都排得上名号,因为此案中的主角,乃是刚刚立下灭国之功的邓艾!邓艾原本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吏,名义上完全可以说是司马家的人,司马家防守魏国西部边疆,靠的就是邓艾,然而当邓艾为司马家立下大功后,却遭到了冤杀,令众人感到非常吃惊,这到底是怎

  • 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他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也想过称帝当皇上,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这么做。曹操的确很怕,同时也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一个徒有其表的皇帝不是曹操所追求的目标。因为大汉疆土还处于分裂状态,他想一统天下之后再称帝当皇帝也不迟,这里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三国演义》中,称霸江南的袁术在群雄争霸之中率先称帝,结果引来了各路诸侯的讨伐。因为

  • 曹冲如果不死,有多大机会能继承曹操的位置,曹丕等还有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如果曹冲不死能继承魏王吗,曹丕与曹冲,曹冲不死曹操会传位吗

    少年神童曹冲曹冲字仓舒,是曹操和环夫人所生的孩子,从小聪明伶俐,深受曹操喜爱。而曹冲称象的故事,千年以来更是被大家传诵,而那时的曹冲,才只有五六岁。(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

  • 三国阵亡最大牌的虎将,本是张飞岳父,击败了马超,却被黄忠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超张飞黄忠,三国最恐怖的四大虎将,三国五虎将的真实故事

    他不是别人,正是战死之后,被曹操称为“白地将军”的夏侯渊。夏侯渊,字妙才,曹操起事之前,他曾为曹操顶罪;曹操起事之后,他誓死追随,一生战功赫赫,曹操对他也多有褒奖。但此人不好读书,曹操后来说他只能逞匹夫之勇,在他战死沙场之后,更是称他咎由自取。抛开曹操对他的评价不谈,我们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他与刘

  • 为何曹魏夺了大汉江山没人骂,司马家夺了曹魏江山就被喷成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魏为何败给了司马家,曹魏为什么会被司马反击,司马家族如何架空了曹魏政权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为啥别人说汉朝、明朝得国最正,因为无论是刘邦,还是朱元璋,他们都是普通人,天下大乱,他们带着一群老百姓起义,最终建立了新的王朝。他们的江山是自己拼本事打下来的,并且他们也让老百姓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从这里一点来看,曹家就比司马家强太多。曹魏虽然篡汉,名声不好,但是还是符合人们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