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最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丨吴晓波

宋朝:最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丨吴晓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62 更新时间:2024/1/19 16:34:11

宋朝:最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文:吴晓波 编:木叶前日,有杂志给我发问卷:“如果你能穿越,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我想了一下说:“宋朝吧。”▌一个最弱的朝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朝代

为什么是宋代呢?那不是一个老打败仗、老出投降派、老没出息的朝代吗?连钱穆老先生都说:“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

其实我想说的是,强大就值得向往吗?如果它老是打仗,它把老百姓管得死死的,它闭关锁国,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只让这部分人富起来。那么,我们能否不要这样的“强大”?

在我看来,与汉唐明清相比,宋代就是一个不太强大但有幸福感的朝代。

宋代开国一百多年后,当时的人们开始比较本朝与其他朝代,我们现在听不到他们讨论的声音,不过估计也与现在一样,感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有一位大学问家叫程伊川,说的比较具体,他总结“本朝超越古今者五事”:一是“百年无内乱”,也就是一百多年里没有发生地方造反的事情;二是“四圣百年”,开国之后的四位皇帝都比较开明;三是“受命之日,市不易肆”,改朝换代的时候兵不血刃,没有惊扰民间;四是“百年未尝诛杀大臣”,一百多年里没有诛杀过一位大臣;五是“至诚以待夷狄”,对周边蛮族采取怀柔政策。这五件事情或有夸张的地方,但离事实不远,特别是第一条和第四条最为难得,由此可见,宋代确实是别开生面。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对商人宽松更尊重知识分子

宋代的皇帝对知识分子很尊重,一百年没有杀过一人,看着实在讨厌了,就流放,流放了一段时间,突然想念了,再召回来。文人之间也吵架,但都不会往死里整。王安石搞变法的时候,司马光在大殿上跟他吵,王安石就把他赶到洛阳去,司马光去了洛阳后就埋头编《资治通鉴》,编累了,就写一封公开信骂骂王安石,王看到了,也写公开信回骂。有人问司马光:“王安石是个多大的奸臣?”司马光说:“他写的文章还是挺牛的。”那时的文人还特别有钱,苏东坡和欧阳修老是被流放,到了一个地方,看着风景不错,就买块地,盖个亭子。

宋代对商人很宽松,在汉朝的时候,商人要穿特别颜色的衣服,不能坐有盖子的马车,到了唐朝,《唐律》仍然规定“工商杂类不预士伍”、“禁工商不得乘马”,而且商品交易只准在政府规定的“官市”中进行。到了宋朝,这些规定都不见了,商人子弟可以考科举当官,文人们都不太在意自己的商人家庭背景,朱熹就很得意地回忆说,他的外祖父是一个开酒店、做零售的商人,当年可有钱了,“其邸肆生业几有郡城之半,因号半州”。政府对集市贸易的控制也完全地开放了,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开店经商,各位日后看电视剧,看到老百姓随地摆摊做生意的场景,那都是宋以后的景象,如果电视剧演的是汉唐故事,你大可以写微博去嘲笑一下编剧同学。

宋人临街而市

▌宋代的文明水平达到前所未见的高度史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之外,其余三项――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均出现于宋代。台湾学者许倬云的研究发现,“宋元时代,中国的科学水平到达极盛,即使与同时代的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也居领先地位”。宋代的数学、天文学、冶炼和造船技术、以及火兵器的运用,都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水准。宋人甚至还懂得用活塞运动制造热气流,并据此发明了风箱,它后来传入欧洲,英国人根据这一科学原理发明了蒸汽机。宋代的城市规模之大、城市人口比例之高,超出了之前乃至之后的很多朝代。两宋的首都汴梁和临安,据称都有百万人口,当时的欧洲,最大的城市不过15万人。宋代的企业规模也很大,以矿冶业为例,徐州是当时的冶铁中心,有三十六个冶炼基地,总计有5000到6000名工人。信州铅山等地的铜、铅矿,“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开采,每年的产量达数千万斤。据经济史学者哈特韦尔的计算,在1080年前后,中国的铁产量可能超过了七百年后欧洲――除了俄国以外地区的总产量。另外,罗伯特·浩特威尔的研究也表明,在十一到十二世纪,中国的煤和铁的产量甚至比“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还要多。

宋代城市之繁华▌人生如草宋朝人却活的很从容正因为有如此繁华,所以马可·波罗写的那本游记,让欧洲人羡慕了几百年。历史学家断定:“在宋代时期尤其是在十三世纪,透出了中国的近代曙光。”然而,宋朝之后,再无宋朝。南宋灭亡之后,蒙古人统治了中原98年,之后又有明清两朝,其高压专制程度远远大于宋代,更糟糕的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人的格局从此越来越小,文明创新力也几乎丧失殆尽。简单说到这里,这就是我为什么愿意穿越回宋朝的原因——

跟汉朝比,宋朝无内乱;跟唐朝比,宋朝更繁华舒适;跟明清比,宋朝更开放平和;跟当代比,宋朝没有空调、汽车和青霉素,不过也没有含三聚氰胺的牛奶。

其实,人生如草,活的就是从容两字。

更多文章

  • 刘豫:他是南宋著名的儿皇帝,死心塌地投靠敌国,诗却写得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宋刘豫,刘豫南宋皇帝图片,东晋权臣刘豫

    刘豫:甘作儿皇帝,千古遭世唾 提起儿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石敬瑭,那幽云十六州让几代北宋皇帝想了一生,是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但到了南宋,又出现了一个儿皇帝,他叫刘豫,这是一个比石敬瑭更无耻,更奇葩的儿皇帝。当年金人攻陷东京,二帝北行,大片中原领土沦陷,这时金人立足未稳,对统治诺大的宋地没有信心

  • 朱元璋大肆杀功臣,为什么没动耿炳文?有2个条件其他功臣不具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杀的功臣一览表,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到底都有哪些,正史朱元璋都杀哪些功臣了

    朱元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属于一个传奇人物,他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直接到达了一个社会最顶层的人,掌握了整个国家的政权,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在他的一生当中创设了很多的制度,促成了明朝前期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还直接影响到了清朝,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了统一管理的状态,制度制定的也相对比较完善

  • 朱元璋进寺庙上香,问和尚:朕要跪拜佛吗?和尚的回答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要跪吗,朱元璋拜少林寺要下跪吗,朱元璋进了寺庙该拜还是不拜

    提到中国的宗教信仰,我相信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提出佛教。佛教可以说是在古代中国得到了很好地发扬,而且佛教还和当时的皇室有着很大的关系,许多皇帝也大肆的建立各种各样的寺庙。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将佛教发扬光大,而且还派出玄奘不远万里到西天去取真经,可见佛教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佛教距今已经有两

  • 八股取士既巩固了明朝的统治也对明朝的灭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八股取士的措施,八股取士在明朝的突出特征,明朝八股取士的历史渊源

    对这个问题,吕思勉曾提过,由于八股文的影响,明清的人对历史也不是太熟悉:八股文“其式由明太祖及刘基所定,故亦谓之制艺。其用意,大概是防士子之竞鹜新奇的。”“八股文体的性质,尽于二语:(一)即文中的话不算自己所说,而算代圣贤说一篇较详尽的话。(二)则历来所谓对偶文字,系逐句相对,而此则系逐段相对,所以

  • 东林所谓“吾党”之说类似“吾辈”,“东林党”之称为阉党所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三才被加上了盗用皇木营建私邸的罪名,使他声名狼藉。李三才在狼狈不堪时,还不忘为东林书院辩白,他上疏皇帝,希望消党祸以安天下。他指出:“东林者乃光禄卿顾宪成讲学东南之所也,宪成忠贞绝世,行义格天,继往开来,希贤希圣。而从之游者,如高攀龙、姜士昌、钱一本、刘元珍、安希范于玉立

  • 李自成42天的皇帝生涯,看看他在北京的42天都干了哪些愚蠢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做了42天皇帝,李自成是怎样当皇帝的,李自成的经历总结

    李自成42天的皇帝生涯,看看他在北京的42天都干了哪些愚蠢的事!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起义后,成功做了明朝的皇帝,这是非常成功的农民起义,然而之后明朝的崇祯帝的那时,李自成也效仿朱元璋的做法,带着农民起义,然而之后他却失败了,并非是他不走运,而是他和朱元璋的领袖才能相比,还是不够火候。李自成只做了四十二天

  • 朱元璋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有1个字我不会写,因此保住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为何杀刘伯温,刘伯温怎么知道朱元璋要杀他,朱元璋为什么杀刘伯温的原因

    朱元璋在经历战争之后,对那些陪他一起打江山的弟兄们进行分封爵位,但是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满足,以为自己有了一点点的功劳不思进取,拿这个朱元璋不当回事,暗地里做一些违法的勾当。朱元璋对这些看在眼里,看在陪自己多年老兄弟的份上,并没有对他们采取措施,在他看来,只要他们不来反对自己就行了。但是到了后来,朱元璋

  • 姜子牙留下1件“法宝”,李靖靠它成为名将,岳飞却对它不屑一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子牙和李靖,岳飞和李靖谁最厉害,姜子牙与李靖谁厉害

    在唐朝开国战争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战场。一个是李世民负责指挥的中原战场,一个是李靖负责指挥的江淮、江南战场。李世民手下汇聚了当时最为杰出的一大批文武人才,文有房玄龄、杜如晦,武有秦叔宝、尉迟恭等等,堪称人才济济。而李靖所在的江淮、江南站场,则几乎是李靖的独角戏,除了他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得力干将。然而

  • 明朝小岛被外国侵占,嘉靖皇帝一声令下,列强300年不敢染指中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辽东岛简介,明朝控制的岛屿,明朝的海防状况

    原来在1508年,葡萄牙殖民者通过马六甲海峡来到的中国的广东沿海,并且携带着大量礼物想要和明朝建立外交关系,但是却被明朝的地方官严词拒绝了。由于当时明朝的东南沿海有了较多的倭寇,因此明朝的“海禁”政策十分严格,而且当时的明朝自诩为天朝上邦,根本就不屑于和对方进行贸易往来。而就在当年,葡萄牙人非法侵占

  • 朱元璋在路边吃瓜,边吃边称赞瓜农,刚走出300米下令: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在路边吃瓜与瓜农相谈甚欢,朱元璋立下的规矩,朱元璋为啥要杀瓜农

    朱元璋在路边吃瓜,边吃边称赞瓜农,刚走出300米下令:杀!朱元璋,明朝的一位皇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历史书上保留着对他的史迹介绍,电视剧中也常常会有朱元璋的角色出演。不管是从历史书上,还是在电视剧中都能让我们对这个人物有些许了解。但是有些发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你可能并不清楚。相传这位皇帝经常微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