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之后“官”和“吏”地位天差地别,互相利用也互相提防

汉朝之后“官”和“吏”地位天差地别,互相利用也互相提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43 更新时间:2024/1/24 14:08:11

“官”与“吏”的区别,汉朝以后天差地别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随着世卿世禄制的逐渐崩溃,古代便开始逐步进入精英统治时代,大量士子通过自己的学识打动诸侯王,从而谋取一官半职,而其他同样拥有一技之长,却无法入朝为官者,便依附于这些官员,从事具体工作,在那个时代他们被称为“门客”,而“门客”其实就是早期“吏”的雏形。

到了秦朝,随着“三公九卿制”的颁行,世卿世禄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所有朝廷官员皆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免。不过,由于当时尚未诞生官员选拔系统,这个早期的官僚体制并不完善,地方也仅有郡守、郡尉、郡监、县令、县尉等高级官员由朝廷任命。

可是,一郡、一县之地何其大,要管理如此大一片地方,仅凭这些官员自身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的治理地方,他们只能从当地选拔一些有学识者作为自己的帮手,协助自己处理具体事务,而这些人便是“吏”。例如曾经做过泗水亭长的刘邦,以及在沛县做主吏掾的萧何和做县狱掾的曹参,其实就是“吏”的角色。

到了汉朝,官僚系统进一步完善,“官”与“吏”的称呼开始正式出现,虽然两者的界限仍然不是很明显,但区别却已经开始呈现。《汉书·百官公卿表》将国家官吏分为三类,即主官、长吏和少吏,但这三类其实又可统分为两大类,两者的主要界限便是俸禄,俸禄在两百石以上者为“官”,俸禄在两百石以下的则为“吏”。

九品中正制

到了两晋南北朝,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朝中官员多为豪族门阀出身,这些人要么学识不高,要么忙于应酬,手中的事务自然需要他人代劳,而寒门学子由于入仕无门,也只能依附于这些官员求生存,于是隶属于这些官员的门吏便出现了。这也形成了此后吏员的一个典型特点,那便是不再食国家俸禄,而是由官员私人买单。

因此,自南北朝以后,吏员便成为了官员自行挑选的工作人员,不再隶属于朝廷体制,多由具有一专之长,却又入仕无门者担任。同时,自唐朝科举大兴之后,朝廷禁止吏员参加科举,使得官员和吏员完全剥离,官员特指那些有品级、有俸禄的朝廷命官,而吏员则特指那些不入流、依附于官员的办事人员。

“官”与“吏”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算计、相互提防

汉朝以后,为了遏制地方豪强的出现,本土任官基本就被禁止了,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皆为外地流官,这些官员一般三年一考核,无论政绩如何,都必须挪窝前往他地为官。

可是流官制度的出现,又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便是朝廷官员对于地方的民风民俗民情根本不了解,甚至可能语言都不通,如此根本不利于官员治理一方。因此,这些官员便需要一些熟悉当地的人员辅佐自己。

同时,古代最基层的县官,一个县也就县令、县尉、主簿等那么几个人,必然也需要人帮助自己处理具体事务,而异地为官的他们,又无法带太多的随从,自然也需要从当地找一些能员干吏。于是,古代官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吏员”,就这么出现了。

官员和吏员之间的关系,其实极为微妙,双方既相互依存,却又相互算计:

一方面,官员需要吏员帮助自己处理具体事务,例如公文的起草、抄写,又如盗贼的抓捕、缉拿,再如税赋的催收、入库等等,可以说一任地方官能否做的安稳,能否做出政绩,很大程度源于吏员的能力水平和尽职程度。与此同时,吏员虽然有一技之长,但却要依附于官员谋生,毕竟他们可没有编制,薪水乃是这些官员们发放的。如此一来,双方便形成了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

另一方面,吏员由于多为本地人,因此不少吏员都与当地士绅豪强有来往,结党营私、损公肥私现象屡禁不止,账目上做点手脚,税赋上克扣一点,这种事情时有发生,而朝廷命官由于很多不熟悉具体政务,对于一些弊端遗漏根本注意不到,结果便是很多朝廷命官虽然自己没有贪污渎职,却往往因为吏员的贪赃枉法而遭受惩处。

此外,科举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便是选拔出的官员“不通事务”,也就是说虽然学识出众,但却并不具备具体的执政能力,而那些吏员因结果便造成很多地方事务都是交给吏员来做决断,久而久之吏员的作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明末的顾炎武便曾感叹,“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也”。结果,不少地方官反倒被吏员架空,这自然让官员们极为不爽。

如上,古代的“官”与“吏”有着明显的区别,且在大多数时期,官员的地位远在吏员之上,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官员与吏员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算计,相互提防。

更多文章

  • 汉唐始终重视对西域的管控,即使三国时曹魏仍设官管理当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简述汉唐对西域的治理,各个朝代对西域的管理,曹魏有没有占领西域

    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臣服后,汉宣帝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天山南北从此成为汉朝江山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官职与中原的“郡”是同一等级,“都护”相当于内地的郡督尉,执掌西域地区的军政。然而与内地的郡有所不同的是,西域都护还要负责保护丝绸之路上的来往商队,调解西域三十六国之间的矛盾纠纷,更要抵御外来势

  • 函谷关与潼关在汉朝之后均曾多次转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关,函谷关跟潼关有没有部队驻扎,函谷关与潼关有多远

    关中东出的通道由关中东出,面临一个西高东低的地势,就我国大地势来说是从第二级台阶(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西)下降到第一级台阶。这个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是中华民族发源的摇篮之一,曾经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也是早涝盐碱风沙危胁的地区,是大面积的隆起、侵蚀(山地、高原)和沉降、堆积(

  • “金屋藏娇”的由来,阿娇下嫁,成就了刘彻成为汉武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金屋藏娇刘彻与陈阿娇,汉朝金屋藏娇刘彻,汉武帝说阿娇金屋藏娇

    故事的主人公阿娇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陈皇后。他是窦皇后唯一的外孙女。身为汉文帝长公主的女儿,自然享有很高的地位。这里着重说一下,在汉朝长公主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在汉朝可谓是位高权重。当时的太后也有意让这个外孙女成为自己的孙媳妇,可谓亲上加亲。那时候可没有我们现在考虑的近亲结婚这回事。都是一些表亲舅亲结为

  • “夷陵之战”为什么刘备非要亲自挂帅?原因有点儿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发动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没参加夷陵之战,刘备兵败夷陵完整版

    “夷陵之战”为什么刘备非要亲自挂帅?原因有点儿让人心酸一说到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自然少不了发生于章武元年即公元二二一年七月的“夷陵之战”,这场战役不仅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称为三国时期的三大关键战役,更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经典战例。关于这场战役的起因,想必很多人都已经耳熟

  • 曹魏有三位“安国亭侯”:程昱上榜,另外两位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魏五大谋士程昱,程昱曹魏,曹魏谋士程昱最后结局

    一、程昱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人。程昱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东汉末年,程昱曾率领百姓抗击黄巾军。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获得兖州之地后,将程昱征召到自己麾下。自此之后,程昱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

  • 华雄连斩四将猖狂至极,为何曹操不让手下猛将出战?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把华雄英雄牌还给华雄,关羽斩华雄疑点,关羽替曹操出战

    嚣张的华雄董卓篡夺东汉大权后,惹得众人不满,于是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准备讨伐董卓,这可把董卓给气坏了!于是他准备派出吕布,好好地收拾众诸侯,但是华雄却主动请战,表示不需要吕布出马,他便可以搞定众诸侯。见手下如此敢战,董卓非常开心,当即升华雄为骁骑校尉,并拨马步军五万,让他前去迎战众诸侯!华雄初战告捷

  • 刘裕“造宋”与晋宋之际征伐随行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武帝刘裕纪录片,宋刘裕,刘裕建立宋朝的时间

    但他的很多不足也逐渐暴露,其中文化方面的缺失对他影响尤为明显。刘裕深知“得天下”与“治天下”的区别。所以,刘裕在军事“造宋”的同时,也不断在文化上“造宋”,以终达他最高统治之目的。刘裕生平的简单介绍陈寅烙先生把北方南渡的士族分为上、次、下三等,刘裕属于次等士族,“为一未进入文化士族之林的豪族(楚子)

  • 这条始建于唐代的古道,令徽州人发家致富,是中国三大商派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徽州十大古道,徽州古道真实图片,安徽徽州古道风景

    作为中国三大商派之一的徽商,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商帮。别看古徽州山多、水多,交通不便,但早在宋代时候,徽商就已经开始活跃,到明代后期、清代初期,徽商更是进入了全盛时期。《晋书》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如今蜿蜒在皖南深山中的一条古道,便是徽商辉煌历史的一种见证。皖南山区之旅,石台是一个让我印象

  • 北番第一豪帅:一力降十会,仅凭一大优势,让隋唐第八杰身心皆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第八猛将图片,隋唐第八好汉,隋唐第八好汉谁最厉害

    想要说清楚此人,首先我们应该从杨林的战绩入手,虽然杨林在主线故事中排名天下第八,但是在他前面的高手,与之交手的机会并不多,除了有直接被罗成打败的记录外,杨林在小说中鲜有败绩,更没有跟北番交手的记录。因此,这个人选可以确定,并非《说唐》或者《兴唐传》等作品中的人物,进而,就要从衍生小说中寻找了。因为在

  • 仅四位瓦岗英雄,可胜隋唐第八和第九杰,两位凭勇武,两人靠演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唐瓦岗五虎上将,隋唐演义瓦岗寨英雄排序,隋唐演义瓦岗实力排名

    除了这两大顶级名将外,瓦岗军中的其他人,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了,因为剩下的人选当中,最强的是秦琼,但秦琼跟杨林和魏文通都打过,根本赢不了,即使是放大了单雄信和王君可等人实力的“兴唐传”系统,也只能说王君可跟魏文通大战几十回合后力怯,根本没有赢面。所以,能靠勇武对抗强敌的,实在找不出第三人选。然而,裴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