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李世民。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自幼受到正规、系统的儒家教育,并且擅长骑射,武艺超群,在李渊的儿子们中也是非常出色的一位。
因为有长子李建成在前,所以,当时的李渊有大事小情都派李建成去做,比如一些拉拢人心、收集贤士,这样讨好众人的事,基本都是李建成一手而为之,李世民作为次子,他只是跟随在父亲李渊的身边南征北战。
在太原起兵前,李世民劝说李渊起义,而李渊犹豫不决,等他的长子李建成来了之后劝说,李渊才决定起兵造反。可以看出,长子在李建成在李渊心中的分量极重,所以,当李渊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立李建成为太子。
太原起兵本是李世民的谋略,而李渊也曾答应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资治通鉴》记载: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但显而易见李渊食言了,这让李世民对李渊、李建成积下了不满。
建国初期,四海未平,李世民常年征战在外,先后平定陇西,收复并、汾失地,之后在虎牢之战中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又重创了山东的徐圆朗。这时的李世民在民间已经有着较高的声望,在他班师回朝时,受到了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
魏征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殿下但以地居嫡长,爰践元良,功绩既无可称,仁声又未遐布。而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见《旧唐书》。
李建成听从魏征的建议,请求去征讨刘黑闼。于是李渊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率军前往,十二月,李建成于魏州大获全胜,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虽然此时的李建成在政绩上扳回一局,但他仍然无法掩盖李世民的光芒。李世民常年征战,与手下的将士早已经结成了“死党”,对李世民也是异常的拥护,而这时的李世民已经被封为秦王,他的“死党”们就经常混迹于秦王府。
李建成为了打压李世民的势力,便开始排除异己,对李世民的“死党”采用诬陷的方法把他们“斥逐”出秦王府,这时只剩下长孙无忌、侯君集以及尉迟恭等人还留在秦王府中。在如履薄冰的情况下,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而发动政变。
就这样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射杀了李建成,尉迟恭射死了李元吉,之后李世民软硬兼施的逼李渊立自己为太子,李渊倒也是会见风使舵,一句“善!此吾之夙心也”答应了李世民的要求。
李世民发动政变成功,但害怕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后人报仇,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自己的那些侄子也都杀了,而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女眷,则统统被他收入后宫。
尤其李元吉的老婆杨氏还为李世民生下了一个儿子,之后还险些被李世民立做皇后,被魏征谏言才作罢。
可以看出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的双手除了沾满兄弟、侄子的鲜血之外,还霸占了兄弟的老婆,看似狠辣、荒淫的李世民即位后,却是非常的贤明,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了名垂千古的皇帝,而他的那些“囧事”,则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他的仁政与贤明。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