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游:85岁穷困而死的豪门才子,你不知道他的一生有多坎坷

陆游:85岁穷困而死的豪门才子,你不知道他的一生有多坎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69 更新时间:2024/2/2 7:42:59

公元1163年,宋孝宗任命元老张浚做枢密使。张浚决定出兵北伐。起草法令时,他想到在枢密院做编修的陆游。陆游无疑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创作诗歌一万余首,是中国历史上写得最多、流传下来最多的诗人。同时,陆游也是主张抗金的积极倡导者。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他幼年的时候,正是北宋灭亡时代。江南的金兵烧杀掠夺,使陆从小饱受民族悲剧的折磨。他看到、听到了江南许多与金兵作战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些在其幼小的心中,产生了对祖国和民族深厚的感情。

少年时期由于陆游的努力、勤奋学习,他写了一篇出色的文章。29岁时,他到临安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刚好秦桧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考试。本来陆游考的是最好的,应该是状元。但是秦桧想让孙子考第一名,就说陆游的文章有抗金的字句,要查办他。陆游不得不回到老家山阴,在这里住了五年,在这期间,陆游刻苦学习武功和剑术,并从好友那借来孙子兵法潜心学习。他希望有一天他能出征,报效国家。

到了陆游34岁的时候,朝廷把他分配到福建宁德县当主簿。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官,但陆游非常愉高兴,马上就上任去了。一年后,陆游到临安为官时,他有意接近宋高宗。陆游为高宗提出几条建议,劝高宗奋发图强。然而,宋高宗赵构根本不听,他免职处理了陆游。不久,金兵再次攻打南宋,宋高宗退位,将皇位传给宋孝宗。

因此,这才有了为什么张浚让陆游起草诏书的事情。陆游

积极支持北伐,但担任统帅的张浚缺乏指挥能力。张浚的两个主将又相互猜忌,发生了摩擦,宋军没多久就打了败战,不久就导致全线的溃败。

北伐失败后,一向主张求和的大臣们开始在宋孝宗面前攻击张浚。还有人说,张浚的主战是陆游怂恿的。随后,张浚被排挤出朝堂,陆游被免职,回到了山阴的老家。陆游在山阴一住就住了三年,过着贫困的生活,又过了五年,陆游便45岁了。这时,朝廷又派陆游去四川当了个通判的小官。

在上任的长途旅行中,他看到了长江流域的许多名山大川,了解了更多的民情。也是从这时开始,陆游的诗歌创作思想更加开阔,题材更加丰富。他还写了许多有社会意义的诗。又过了一些时日,负责川峡一带的军事将领王炎。他听到陆游的名声,将陆游请到汉中当自己的幕僚。汉中离抗金前线很近。陆游认为,这里还有机会参加抗金战斗,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收复山河。所以他很高兴的接受了这个任命。

到了那里,陆游又骑马到大散关观察金人占领的地区。在王炎衙门里,他经常看到金军占领区的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给宋朝军队送来了军事情报。这些场景让他对抗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南宋朝廷对抗金战争并不感冒,导致了抗金斗争总会遭遇失败。陆游的满怀希望,无奈又落空了。

不久,王炎被调走,陆游又被调到了成都,在安抚使范成大部下当参议官。范成大是陆游的老朋友。虽然他们是上级和下级官员,但他们不在意一般的官场礼节,陆游抗金的志愿得不到实现,心里闷劲。经常饮酒作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官场上的人不喜欢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懒散。陆游听后,索性为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后来,人们称陆游为陆放翁。

就这样,二三十年后,南宋又换了两位皇帝。宋光宗赵敦,还有宋明宗赵括。然而,南宋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收复失地,因此陆游长期过着悠闲的生活,只有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寄托在诗歌创作上。

就这样,陆游一直到了85岁,也没有等到自己为国出力,帮助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那一天。但在这个时候,陆游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当他快去世时,他挣扎着写下一首绝笔诗,叫做《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说啊:他临死前唯一难过的事就是南宋没有收复失地,他告诉自己的儿子,当南宋大军收复中原那一天到来时,你们别忘了在祭祀的时候告诉我这个好消息!让我在九泉之下安息。

更多文章

  • 大明王朝胡宗宪:我不想辜负师恩与君恩,更不想被百姓骂,难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可谭纶居然跑来跟我分析改稻为桑的要害。唉!他是裕王爷的人,有他来此,严世蕃肯定又会在恩师跟前说我首鼠两端了。但看着自己辖区的子民秧田水被断,秧苗被踩,我还是让戚继光带兵护下稻田。当地秧苗已经半大,再过几月就会有收成。而那向邻省调的,借的粮食都没有到位,如果毁了秧苗,让丝绸大户兼并了稻田,那老百姓来年

  • 龙袍是皇帝的专利品,包拯为何能天天穿龙袍?真相让人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包拯穿龙袍的原因,包拯穿龙袍图片大全,包拯为什么只穿龙袍

    民间传说中包拯被塑造成了一个铁面无私 无所不知的大清官,凭着他的智慧与才能,破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比如狸猫换太子、血手印等等,所以从上到下任何人都对包拯闻风丧胆。而历史中的包拯虽没有传说中那么神通广大,但的确是个清正廉洁 不可多得的好官。28岁考中进士 ,却因孝心放弃当官。宋仁宗天圣五年,包拯中进

  • 明代藩王从旁支进封还能祭祀亲爹吗?并不能,要另找他人奉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代封在山西的藩王,明代藩王死后会入太庙吗,明代藩王埋葬制度

    关于明代皇室能否过继的问题,简直就是口水话题了,以前没少人给猴格留言,言之凿凿地说——明代皇室是不许过继的!自从猴格专门写文辟谣明代允许过继后,也或许他们自己也查了资料,才又改口说——明代虽然允许过继、但禁止袭爵继统,因为明代是继统不继嗣,和前代是不同的云云。就无语!“继统不继嗣”明明是嘉靖朝张璁的

  • 郑和带回两只神兽“麒麟”,众人稀罕不已,现公开画像令人捧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经济上,最让人熟知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了。有趣的是,在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在海外收获两只“麒麟”,郑和将麒麟带回来后送给了朱棣,这让朱棣大喜过望。然而在今天博物馆展示了当年麒麟的画像,今天的人们看到当年麒麟的样子,都不禁捧腹大笑。为什么郑和带回来的麒麟会那么有趣?这只麒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一,南

  • 朱元璋外出巡查,路上被一老太太辱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侄子犯法朱元璋大怒,朱元璋的资料关于朱元璋的资料,朱元璋对老百姓有什么惩罚

    天下正值战乱,各方势力并存博弈,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人,郭子兴的手下内心确实有些胆怯,万一是敌军派来的卧底呢?宁可错杀一万,不留一线生机,守城士兵抄起家伙就要斩了他。朱元璋的内心充满了畏惧,本以为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谁曾想连自己的命运跟着都走向了终点,这买卖有点太亏。正在这时,郭子兴恰好路过城门,看到

  • 朱元璋与亳州的那些事、亳州像根橛⼦嵌进河南,却为啥属于安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安徽亳州,朱元璋是亳州的人吗,朱元璋老家在毫州还是亳州

    亳州地处于安徽省西北部,东面是淮北、蚌埠,南面是阜阳,西面是河南周口,北面是河南商丘。亳州是个平原上的城市,四面皆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亳州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在夏朝时,亳州就成了豫州的一部分。西周武王定天下,这里成为神农氏后裔的封地,设置焦国。春秋时,楚灭陈后占领了焦,后改为谯。东汉定都洛阳,从关

  • 出土的宋代象棋为何独缺棋子两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时期象棋,出土最早的象棋,中国有没有出土过象棋

    武士俑为什么说奇特呢?其实,之前全国也发掘了不少古墓,出土了象棋,比如1962年在河南开封出土的,系北宋末年徽宗崇宁年间遗的文物,也是黄铜制作的,拿手里棋子沉甸甸质感十足,啪一声,敲在棋盘上,一棋定乾坤!棋子是正反两面,一面写汉字,一面画有图形。也是按照有将无帅、有象无相、有炮无炮、有卒无兵来铸造的

  • 改土归流并非清朝独有,看明代的改土归流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改为土归流后会发生什么,明代改土归流的特点,改土归流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明代的改土归流,其实就是皇帝和土司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政治行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当然是繁多的,于是为了方便管理,朝廷就采取了这一方针来进行经营,维护自己的统治。最开始朱元璋的手段就是安抚为主,有些顽固的就用兵力恐吓,总之就是一个巴掌一颗糖的态度,力求用最大的待遇来达到目的。等到朱棣也延续

  • 2005年,挖掘朱元璋之子墓时发现6名陪葬少女,墓门喷出阵阵白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和乾隆的墓不可谓不坚固,最终不还是被孙殿英给炸开了?可是在湖北钟祥市九里回族乡三岔河村有一明朝皇族大墓郢靖王墓,此墓在历史上曾经招来盗墓贼的多次光顾,仅仅是建国后就有九次,但均一无所获。九次盗墓中有七次,大胆包天的盗墓贼都使用了炸药,结果同样是枉费心机。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座尘封五百多年的古墓。

  • 宋朝才女刁难和尚,出对联“面对面吃面”,和尚的下联让才女羞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面对面吃面的下联大全,古代绝妙的对联,北宋经典对联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我国社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之后对女性产生的偏见,在那个完全不公平的社会状况之下,社会中的女性从多方面受到了压迫和剥削,尤其是在受教育方面,她们多数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守闺中。基本没什么文化程度。但是有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洪流之中的“才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