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代善身居储君之位,又极受努尔哈赤的器重,最终因为何事被废黜?

代善身居储君之位,又极受努尔哈赤的器重,最终因为何事被废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00 更新时间:2023/12/9 22:29:57

清太祖努尔哈赤凭借十三副铠甲起兵,之所以能在40多年的时间里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并尽占辽东地区,成为明朝在关外的心腹大患,跟一帮名臣良将的辅佐息息相关。在这些人中,贝勒代善的功绩尤为突出。不过让人大感意外的是,代善身居储君之位,又备受努尔哈赤的器重,最终却被废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东果格格、褚英的亲弟弟,生母为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代善出身的当年(1583年),努尔哈赤因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被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误杀”,在不敢公然向明朝宣战的前提下,便打着向图伦城主尼堪外兰问罪的旗号(尼堪外兰是李成梁杀害觉昌安父子的帮凶),凭借十三副铠甲起兵,走上创建后金政权的道路。

代善骁勇善战,战功赫赫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年仅17岁的代善首次走上大战场,跟随父兄讨伐海西女真四部(叶赫、乌拉、辉发、哈达),并因战功获封为贝勒。此后数年间,代善继续跟随父兄征战四方,多次在战场上取得佳绩,并在图们江畔的乌碣岩(今朝鲜咸镜北道稳城郡境内)战役中(1607年),打出了自己的盖世威名。

当年,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悠城主策穆特黑因不堪忍受宗主、乌拉部贝勒(即国主)布占泰的欺凌,遣使向努尔哈赤求援,后者闻讯后,即刻命褚英、代善及舒尔哈齐(努尔哈赤的亲弟弟)等人前去接应,并护送其部民迁徙到努尔哈赤屯驻的费阿拉城。布占泰得到消息后,便派万余精锐前去拦截,并在乌碣岩展开激战。

满族兴起形势图

代善等人只有部众三千余人,面对着敌军万余精锐本已形势危急,但就在关键时刻,心怀叵测的济尔哈朗竟然按兵不动,致使褚英、代善只能以千余人迎战。代善自知已无退路,便与褚英一起激励士卒奋勇杀敌,士兵们受此鼓舞,无不奋勇直前。结果一战下来,代善、褚英以寡胜强,击杀敌军三千余众。

乌碣岩之战不仅让乌拉部实力大损,也帮助努尔哈赤打开通往东海女真的道路,其重要意义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正因如此,褚英、代善回到费阿拉城后,得到努尔哈赤的嘉奖,其中代善被赐号为“古英巴图鲁”(“师还,太祖嘉代善勇敢克敌,赐号古英巴图鲁。”见《清史稿·卷二百十六》)。

乌碣岩之战后不久,褚英以准太子的身份执掌国政,权势和地位达到巅峰。然而褚英为人偏狭执拗、性情残暴,肆意凌辱功臣和诸弟兄,逐渐引起他们的愤恨,甚至连代善都对他不满。最终,以代善为首的贝勒们联合“五大臣”向努尔哈赤告状,成功地说服后者废黜褚英,时在万历四十年(1612年)。

褚英因肆意凌辱功臣和诸弟兄被废杀

褚英被废黜后,代善因为年岁居长、军功卓著,因此被努尔哈赤册立为储君(大贝勒),全面执掌朝政。代善成为储君后,继续辅佐其父征战四方,在消灭乌拉部、叶赫部及对明朝的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中,均立下赫赫战功,由是极受努尔哈赤的器重。然而仅仅过了数年时间,距离汗位仅有一步之遥的代善便被其父废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努尔哈赤考虑到自己年老体衰、来日无多,便将大妃阿巴亥及其三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托付给代善,命他在袭位后帮忙照顾。而阿巴亥为了将来能有个新“靠山”,便主动跟代善来往,每日两三次差人到代善家送饭,还曾深夜到其府中二三次,由是惹出不少的绯闻(详情见《满文老档》)。

阿巴亥因与代善关系暧昧被废

此时,皇太极已有夺嫡之心,见代善与阿巴亥屡有暗通款曲之嫌,便指使其父的小妾德因泽告发二人。不仅如此,皇太极还联合对代善不满的贝勒、大臣们向努尔哈赤打“小报告”,宣称代善屡次借宴会或议政之机跟阿巴亥眉目传情。努尔哈赤闻讯后羞怒交加,虽然只是把阿巴亥废黜了事,并没有处罚代善,但心中对他的猜疑、愤怒却是与日俱增。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阿巴亥被废黜。当年,代善又因偏听偏信继妻、虐待亡妻之子岳托和硕托,被人告发给大汗。努尔哈赤闻讯后暴怒,索性新仇旧怨一起算,在把代善臭骂一通后,正式宣布废黜他的储君之位(“先前袭父之国,故曾立为太子,现废除太子,将其专主之僚友、部众,尽行夺取。”见《旧满洲档·昃字档》)。

努尔哈赤恼恨代善,将其废黜

代善被废黜后,虽然名义上仍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之首,并继续参与治理国政,但基本上已跟汗位无缘。好在代善有自知之明,此后开始学会隐忍谦让,并在努尔哈赤死后,相继扶立皇太极、福临为帝,并在顺治朝备受尊崇。顺治五年(1648年),代善病死在北京,终年66岁,子孙世代承袭礼亲王爵位。

史料来源:《清史稿》、《满文老档》、《清太祖实录》等

更多文章

  • 书呆子谋反被抓,雍正帝将此人免罪释放,但乾隆帝一上台便杀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王朝大臣书呆子,乾隆怎么对待十四爷的反叛,书呆子在官场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

    雍正即位之初帝位并不稳固,朝廷内外、明里暗里反对他的人很多,其中就民间而论,便出现过一桩轰动全国的“曾静谋逆案”。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及朝廷的处理意见,都被编入一本名为《大义觉迷录》的书中,由雍正帝下令在全国颁行,意在警示臣民、以惩效尤。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该案的主犯曾静却被雍正帝免罪释放,这究竟是怎么回

  • 中美英日合并成一国?康有为这项大胆的计划,为何没有付诸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有为简介,康有为在日本做什么,康有为在瑞典买的小岛现归谁

    同治、光绪年间(1861-1909年),腐朽的清王朝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内忧外患,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甚一日,国外则面临着列强的肆意欺凌,稍有不慎便有亡国灭种的危险。虽然内忧外患如此严重,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依然我行我素,不仅强力阻挠各项改革事业,还继续过着奢靡无度、闭目塞听的生活,令有识之士

  • 撑起清朝的孝庄太后,死后停尸宫中37年,康熙为何不愿将其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庄死后37年康熙为何不安葬,孝庄太后在康熙皇帝多大岁数死的,清朝孝庄皇太后死后多少年不下葬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进程中,孝庄文皇后(俗称“孝庄太后”)作为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对于清朝的统一、稳固和发展真可谓呕心沥血,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等到孝庄太后驾崩后,一向对祖母孝顺备至的康熙帝,为何没有将她与太宗皇太极合葬,而是停尸宫中37年时间呢?孝庄太后画像对于孝

  • 永历帝的结局有多惨?与儿子一起被缢杀,死后被吴三桂焚骨扬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三桂杀永历皇帝后悔吗,永历大帝,永历皇帝被绞死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不是自杀、被杀便是受辱,鲜有能以体面方式谢幕者,其中,南明亡国之君-永历帝朱由榔的结局堪称极度悲惨。那么,永历帝有着怎样曲折、坎坷的一生?他最终落得怎样悲惨的结局?朱由榔是明神宗之孙,桂端王朱常灜之子,隆武二年(1646年)袭封为桂王。同年,隆武帝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虏,随即

  • 令慈禧嫉妒的皇妃,一个月被降三级又升三级,生下清朝最后的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慈禧的皇妃,慈禧的宠臣,慈禧太后最宠爱的三个妃子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入宫之初,只是咸丰帝身边地位低微的懿贵人,她之所以能成功上位,除了肚皮“争气”生下皇长子载淳外,还跟她耍手腕击败一系列情敌有关。在备受叶赫那拉氏嫉妒、排挤的皇妃中,生下清朝最后一位皇子的玫贵妃徐佳氏,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徐佳氏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出身比较低贱,属于内务府包

  • 大臣因写诗颂扬年羹尧得罪雍正,不仅被骂作罪人,还受尽各种侮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评价,年羹尧跪着向雍正请罪,年羹尧和雍正皇帝恩怨

    雍正帝生性猜忌、刻薄寡恩,并且报复心极重,一旦觉得有人得罪他或者看某人不顺眼,便动辄诟骂侮辱,其言辞之恶劣,常常令人不堪入耳。比如,曾任侍讲学士的钱名世便因给年羹尧作诗,结果被他骂成“名教罪人”,还利用各种办法来羞辱他。那么,钱名世究竟写过什么诗,以至于雍正帝对他如何愤恨?他又遭遇过哪些常人难以想象

  • 唯一敢跟和珅斗法的汉官,备受乾隆、嘉庆信任,不是刘墉、纪晓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的死对头是刘墉还是纪晓岚,历史上的刘墉纪晓岚跟和珅,和珅纪晓岚刘墉历史上关系好吗

    经过众多清廷剧的演绎,导致很多人相信乾隆朝的两大汉官-刘墉、纪晓岚,是权臣和珅的“克星”,但事实上却是大错特错。因为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常理推断,官爵、地位都不如和珅的刘、纪,对前者的态度只能是愤恨、畏惧,而绝不敢跟他叫板。不过在当时,和珅的确有一位汉官“克星”,让他既恨又怕。此人,便是嘉庆帝的老师

  • 雍正登基后,当夜就要杀邬思道,最后邬思道为何被雍正关了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为啥杀邬思道,雍正真的会杀邬思道吗,雍正继位后要杀邬思道吗

    历史从不普及,演义才能为人熟知。所以人们心目中的情节,起码应该是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杀忠臣大略相似相近才合情合理,当然为了满足读者胃口,跌宕起伏山回路转是必须要营造的,这样看来,雍正登基了,接下来肯定是不能像好莱坞大片那样皆大欢喜的结局,那就没什么戏剧性了,不合我们这么多年来

  • 雍正临死前留下遗言,致使乾隆盛世60余年,乾隆年老时才领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是怎么传位给乾隆的,乾隆与雍正历史评价,历史上的乾隆和雍正的关系

    据说雍正在位期间,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其余时间都用在处理军政事务上,说到这小编不得不给雍正皇帝一个大大的赞,用日理万机来形容真的不足为过。据悉雍正皇帝全年中只为自己放一天假,那就是自己的生日当天,其余日子早朝一律未曾缺席。所幸雍正皇帝的敬业并非没有回报,我们后人所说的康乾盛世,雍正皇帝在其中得贡献不

  • 雍正让邬思道“半隐”江湖,除了保命,是否还有其他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邬思道如何应对雍正,雍正为什么让邬思道善终,邬思道怎么认识雍正

    因为:邬思道知道雍正皇帝的秘密太多太多。如果他随便捅一个出去,都是大娄子。所以,雍正答应让邬思道半隐是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的。这样,邬思道既保命了,也远离了朝廷,确切的说远离了雍正。伴君如伴虎。为什么这样说?一,飞鸟尽良弓藏,雍正和邬思道都懂。在邬思道进雍正府邸前,是一个通缉犯。正是,这种搭救之恩,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