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士兵打仗,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给出答案,被后人沿用千年

古代士兵打仗,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给出答案,被后人沿用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64 更新时间:2024/1/15 18:03:41

打仗,按照百科的释义便是进行战争或者是进行战斗。出处】:清李渔《奈何天·密筹》:“朝廷不使饿兵,目下边报警急,若要打仗,我们是不去的。”

现在的战争,都是热兵器时代下的对抗,各种高科技的尖端武器纷纷登台亮相,几乎可以做到不需要太多士兵参与便可完成一场战役。但是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打仗则是需要大量士兵参与的。

[var1]

最近热播的一部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赋》,是以战国末期,秦国崛起后发兵东出征讨东方六国为蓝本的电视剧。在剧中,有着多场规模宏大的战争,比如秦灭赵之战和秦灭楚之战。尤其是最后秦灭楚之战,秦将王翦更是统帅60万秦军南下,最终击败项燕,灭了出国。

古代行军打仗,参与冲锋陷阵的基本上都是男性,很少有女兵的记载,军营中也会有“军中无女”的不成文条件,宋朝诗人宋庆之曾提笔写道:“君去无还期,半思无已时。军中无女子,谁为补征衣。”——《戌妇词》

[var1]

大家都知道,战争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若是战事起,人的神经也是高度紧张。作为血气方刚的正常男性士兵来说,他们身强力壮,精力旺盛,长年累月地在外打仗,过着颠沛流离的军营生活,难免会有一些生理问题,他们是怎么怎么解决的呢?

古人早就想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为了稳定军心,提高士气,为了想了许多方法。在这其中,越王勾践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可以说很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却很残忍。

一、勾践创造了“营妓”

勾践,乃是春秋时期的越国君王,在早期的时候被吴国打败,成为吴王夫差的阶下囚。为了报仇雪恨,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受尽了各种折磨,吃尽了各种苦头,也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所以,他十分了解底层士兵的需求。

[var1]

在回到越国后,他一方面用计谋来一点一点削弱仇敌夫差的力量,同时又加进操练兵马。为了一雪前耻,勾践进行了多个制度的创新。其中有一项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底层士兵的生理需求问题,大大提升了士兵的战斗力,这便是“营妓”。

史书《吴越春秋》中有记载:"越王勾践输有过寡妇于山上。使士之尤思者游之,以娱其意。"《越绝书》也说:"独妇山者,勾践将伐吴,徙寡妇置山上,以为死士,未得专一也。后之说者,盖勾践所以游军士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勾践为了激励士兵,下令将一群寡妇迁徙到了一座山上,凡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士兵,都可以获得到山上享受“春宵一刻”的资格。

二、古人发展“卒妻制”

到了汉朝的时候,汉武帝沿用了勾践创造的这一套方案,并且进行了改造,使得这个制度又有了新的内涵,这便是“卒妻制”。

[var1]

那么,汉武帝是如何做的呢?他下令将俘虏的妻子,以及罪犯的妻女,全部集中起来送入军中。当然,这里说的罪犯,并不是犯了一般小罪的罪犯,乃是哪种重罪、甚至是死罪的罪犯。这些女子被送入军中后,便成为了一名卒妻。主要有三种职责:后勤、献艺、侍寝。

《三国志·魏志》记载:三国时期,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惇孙权有功,曹操曾赐给他“妓乐名娼”。另外,《宋史》中记载:"帝闻,下李氏狱,词服。诏数邦昌罪,赐死潭州,李氏仗脊配车营务。"

[var1]

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卒妻制不好,于是下令废除了这项制度,至此,由越王勾践创造的这套用于提升士兵战斗力的制度终于结束。

结语

营妓的生活非常惨,不但要遭受欺凌,还得在军营中从事日常劳役,对于她们来说,这是非常悲惨的,也是不公平的。好在,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向前发展,这种制度已经被废除,成为了过去式。

参考资料:《戌妇词》、《吴越春秋》、《三国志》、《宋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如果没有赵高,秦朝会那么快灭亡吗?至少扶苏能上位,蒙恬能卫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蒙恬扶苏,没有赵高秦朝会灭亡吗,扶苏蒙恬不死秦国会亡吗

    如果没有赵高,可以说秦朝至少能延续个几代下去。最差,也能够守住函谷关,保住秦国的血脉相传。可惜历史偏偏选中了赵高,有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真的有穿越这一说?会不会正如《神话》里那样,赵高是现代人穿过去的呢?那么赵高到底做了哪些让秦朝加速灭亡的事情呢?[var1]第一,与李斯合谋,害死了扶苏,辅佐胡亥上

  • 只因输掉了这场对外战争,使秦国元气大伤,统一六国推迟了2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统一六国的代价,秦国和各国的战争,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var1]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才太多了,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等,他们在历史上短暂的出现,却又十分的辉煌。在西周的时候周天子尚且有权利,只是东周之后周天子渐渐的只有名义,而没有实际的掌控能力。于是许多个大国之间开始争夺霸主的地位,出现了春秋五霸。到了战国时期,形势略微发生变化,

  • 吕不韦为秦朝立下汗马功劳,秦始皇最后为什么还要逼死自己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二三八年,秦王嬴政举行了加冠礼,正式宣布亲政。依靠赵太后当上长信侯的嫪毐起兵叛乱,后来兵败被杀。秦王嬴政在审理这起叛乱案的时候,发现吕不韦和嫪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吕不韦把嫪毐送进了赵姬的王宫,导致出现了这么大的动荡。[var1]但秦王嬴政并没有马上处理吕不韦,并不是他心慈

  • 孔子开创私学弟子3000,为何有说他办的是丧葬技校,看完觉得真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开创私学的过程,孔子在教育上有哪些巨大的影响,孔子有没有开设学堂

    [var1]我们知道,孔子之前,虽然有兴办教育,但都是国家垄断,学在官府。当时的教育主要是为贵族提供的,说白了就是政治的贵族学校。出身低微的人是没有资格进入的。但是到孔子的时候打破了这个规矩,孔子自己开创私学,并且拥有3000弟子和72贤者。这些人对后世影响非常大。不过后世研究的时候发现,孔子当时开

  • 如何把团队做大做强?秦国历代CEO带给你启示,能用人才方为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企业如何将自己的团队做大做强,如何做一个好ceo,如何做一名合格的ceo

    [var1]秦孝公任用魏国士子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彻底在秦国废除了陈旧且落后的世卿世禄制。并且逐步的在秦国建立新的制度,将秦国的王权进一步的提高,形成了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政府,也可以看作军国主义的雏形。商鞅通过种种措施把秦国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战争机器。在《商君书》中体现了重视农桑,轻视商

  • 关羽丢失荆州并非是因为大意,更多的是战略局势的瞬息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丢荆州真实历史,假如关羽不失荆州,关羽失荆州有夺回的可能吗

    而之后关羽败走麦城的典故,似乎也印证了陈寿的评价,毕竟只要提到关羽一生中的重大战略失误,大多数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关羽大意失荆州”的俗语。然而,关羽丢掉荆州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却真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仅仅是因为“大意”吗?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则并非如此。要知道,关羽虽然清高孤傲,但却仍旧

  • 如果庞统没死,诸葛亮没入川,三国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庞统不死诸葛亮能守住荆州吗,庞统与诸葛亮关系怎么样,庞统有没有诸葛亮厉害

    依照刘备的行事方式,为了他的汉家天下,曹操就会两路受气,庞统辅佐刘备出祁山,进攻,诸葛亮和关羽从荆州北攻,直取许都。结果会怎样我们先看看当年关羽的战绩。关羽水淹七军,当时,关羽把曹仁困在樊城,曹仁求救曹操,毕竟是自家兄弟,更是重要战略位置,曹操以于禁为征南大将军,庞德为先锋,浩浩荡荡的向关羽进发。于

  • 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发动政变,司马懿是如何兵变成功的,司马懿怎么发动兵变的

    死士并不是普通的手下,而是能够为主子去死的勇士。通常情况下,有权有势的家族会养一些门客,而在这些门客中他们会培养死士。具体如何训练死士,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这些死士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至于说为什么这些人愿意赴死,只能说古代生死观于现在不同,并且主人培养一个死士的代价是很高的。

  • 如果孙权拿下荆州后不再追杀关羽等人,刘备还会伐吴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权不偷袭荆州刘备有希望北伐吗,关羽死后刘备是否攻打孙权赢了,刘备伐吴孙权有归还荆州吗

    刘备创业初期,和关羽、张飞在张飞家的桃园里,杀乌牛白马祭天地神灵,三人焚香对天发毒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后来关羽、张飞追随刘备南征北战,颠沛流离,是生死相依,真是不是手足胜似亲兄弟!后来关羽失荆州被东吴所杀,刘备要举全国之兵讨伐东

  • 他是吕蒙推荐的接班人 关羽3合杀不掉,为啥赵云1回合就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蒙打得过赵云吗,赵云关羽vs吕蒙,赵云和吕蒙谁最厉害

    朱然的养父是朱治,朱治先后跟随孙坚、孙策等浴血奋战,可以说是东吴的开国将领,而朱然在少年读书期间,又和孙权是同窗关系,所以两人关系属于那种很要好的哥们儿。等到孙权掌权,主管东吴国事的时候,朱然也受到了重用,最后官职做到左大司马、右军师,被封爵当阳侯。当然朱然能够得到重用,也并非因为有孙权这样牛的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