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才太多了,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等,他们在历史上短暂的出现,却又十分的辉煌。在西周的时候周天子尚且有权利,只是东周之后周天子渐渐的只有名义,而没有实际的掌控能力。于是许多个大国之间开始争夺霸主的地位,出现了春秋五霸。到了战国时期,形势略微发生变化,长久的争霸之下,战国七雄的格局形成。
[var1]
最终大家都知道,秦国夺得了天下,秦国诞生于公元前905年。它是因为秦地命名秦国的,算起来秦国的历代君主都不算太昏庸,只是后来打的时候魏国拜了吴起为将,秦国当时有点打不过。公元前389年,秦国甚至是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秦献公登基之后就仿魏国的制度得以稳定。秦孝公迎来了秦国真正的强大,他力排众议用了商鞅的变法。
[var1]
秦国历有贤臣辅佐,后续的皇帝几乎没有昏庸的。唯一一个比较有昏君潜质的秦武王嬴荡还早逝,而且秦国虽然给商鞅赐死了,但是他的东西依然照用。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打算加快步伐兼并六国。其实倘若没有邯郸之战的话,秦国或许不需要二十多年就能够统一天下了。
[var1]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开始,同年结束的长平之战中,秦国打得赵国惨败。秦军一起斩杀了赵国士兵将近45万人,这里几乎耗尽了赵国的军队。赵国在这个时候已经元气大伤了,毕竟武安君白起不是白吃秦国米饭的。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已经是倾举国之力攻打了,一战下来秦昭王打算直接攻击赵国邯郸,白起当时不同意。说邯郸不容易打,如果诸侯救援的话,一日就到了。而且长平之战中秦军伤亡也近半。但是秦昭襄王不听。
[var1]
公元前259年10月,秦军率二十万大军直攻邯郸。白起始终没有出来,眼看赵国就要亡国。但是很快就跟白起想的一样,魏国跟楚国先后派出军队抵达邯郸。赵国配合,秦军惨败。而魏楚联军接着攻下了秦国的河东郡数座城池,这一战严重消耗了秦国的实力,也是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var1]
到了秦始皇登基,秦国已经逐渐把当年的损失养了回来。而且在这次的灭六国之战中,秦始皇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改用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的方法。如果当初长平之战后秦国先修养一段时间,再换个策略,统一六国或许就不需要二十多年了。不过这也说不好,毕竟指导很重要,秦昭襄王时期他已经不信任白起了,但在秦始皇继位的时候手下信任的名将能用的就有五个。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