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到底是庄襄王,还是吕不韦?历史上有何根据

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到底是庄襄王,还是吕不韦?历史上有何根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99 更新时间:2024/2/3 21:39:11

公元前247年,称王不到三年的秦庄襄王异人驾崩,随即年仅13岁的嬴政即位。其后,在他的铁腕统治下,先后歼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秦帝国。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自称“始皇帝”。更被明代史学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谜团,诸如他的生世之谜、企图长生不老派徐福东渡寻仙之谜、他的陵寝之谜等等。这其中,最为后人关注的则是他的生世之谜?秦始皇的父亲究竟是谁?

[var1]

秦始皇的生父之谜,两千年来一直争议不断。一种说法认为是秦庄襄王嬴子楚(子异),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其实追溯这个争议的源头,都是太史公的《史记》惹的祸。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嬴政的身世记载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说法。

这也是后世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修的源头所在,留给了后世无尽的遐想。

[var1]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太史公的《史记》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具体是怎么记载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史记·吕不韦列传》又这样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子异字)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这一段记载完全颠覆了第一段的意思,说是吕不韦把能歌善舞的小妾送给了秦庄襄王子异,而此时赵姬已是身怀六甲,所以说吕不韦才是秦始皇的生父。

[var1]

可以肯定《史记》的这两段记载肯定有一种说法是错误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嬴政不可能同时拥有两个父亲,真相只有一个,要么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要么是秦庄襄王的儿子。

对于《史记》记载的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我个人认为,说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种观点是经不住推敲的。包括《史记》中的这个记载,也是漏洞百出,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首先,《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除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被考古及历史学家作为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其次,我无意诋毁太史公的杰作,请大家不要拍砖。

推理一:首先《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而大汉王朝的建立也是秦王朝的终止。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下有没有这种可能,司马迁作为西汉王朝政治家的文秘,会不会有意抹黑、故意妖魔化秦始皇,从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另外就司马迁个人而言,历史虽然是真实客观的,但是人是有情感的、作为一个人,一定有自己的好恶。当然,从古至今,但凡是史书,它的历史的真实性都会受到后人的质疑。

[var1]

推理二:《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至大期时,生子政”。

古人对于“大期”一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10个月,一种是说12个月。这句话跟前面提到的“知有身”自相矛盾,如果说赵姬被献给异人之前就已经怀有身孕。“至大期时,生子政”又说明赵姬是十月怀胎,嬴政是足月生产,完全没有早产。

大家都知道早产儿非常容易夭折,出现智障体质差等症状,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尚且如此更何况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呢,而且秦始皇身强力壮,精于算计不可能是早产儿的。故此这段记载本身就前后矛盾。

[var1]

推理三:赵姬怀孕嫁人,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如果说秦始皇真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这无疑是国家机密,而当时只有四个,谁最有可能泄露这个秘密呢?

[var1]

1,秦王嬴政不可能泄露,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可能会是吕不韦的儿子,泄露了他继承王位就不具备合法性,不属于皇室血统。

2,赵姬可能知道谁的孩子,也可能不知道嬴政到底是谁的孩子,但是迫于政治利益也不敢对外瞎说。

3,异人作为当事人,他没有任何质疑让嬴政继承了他的王位,即便他知道不是自己的骨肉,也不可能泄露。

4,吕不韦在源头上制造了隐私,如果泄露隐私他肯定是最大的受益者。他的话我认为最不可信。

推理四: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如果把赵姬献给异人是早有预谋,那么这个赌注玩的有点大,这里得提一点,如果根据史记的记载,吕不韦不是刚开始就要把赵姬献给异人,而是异人到吕不韦家做客,席间看到赵姬能歌善舞,样貌动人所以动心了,主动要求要带走赵姬,而非吕不韦主观献给异人。

其次,如果是吕不韦故意设局,那么他怎么就提前知道赵姬怀孕就一定会生男孩呢?而且如果被异人知道吕不韦的阴谋其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

推理五:《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者,庄襄王子也”,“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按照一般规律来说,本纪相比较列传,本纪的可信度更高。

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秦始皇嬴政是庄襄王之子,这也是客观的真实历史。希望回答对题主有所帮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生前横扫六合,而他死后短短三年,秦国怎么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朝采取的是郡县制度,当时的秦军被打散到全国各地。但同一六国以后,秦朝的疆土面积实在是太大了。这就导致各郡县分配到的兵力并不多,这也是秦末农民起义难以压制的原因,秦朝更不没兵去压制。[var1]不仅如此,当时秦军在统一六国之后并没有停下征战的步伐,刚刚统一六国没多久,秦始皇就派赵佗等人去

  • 齐国灭了燕国之后,为什么仅仅统治两年就撤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齐国攻占燕国用了几个月,燕国灭了齐国会怎么样,燕国如何灭齐国

    [var1]当齐国率兵进攻燕国的时候,非常顺利,仅仅花了五十天就占领了燕国全境。主要是因为燕国百姓不喜欢燕王哙和子之,所以基本上都不抵抗,反而还都很欢迎齐国军队的到来。本来齐国是打了一手好牌,有百姓的拥戴。结果齐国做了几件事就彻底毁了这一把的好牌。[var1]第一件事就是齐国统治燕国是,军纪败坏,随

  • 宋国:春秋战国时代最后的贵族之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宋国顶峰时版图,战国宋国历史简介,战国时期宋国是被谁灭的

    中国之贵族,不为权力所折服,不为富贵所诱惑,不为美色所勾引,亦不为强力所屈。这种性格自古以来,影响深远,多为后世崇尚上古遗风之人所传承。贵族之时代,起源较早,却数为战争所侵扰。上古贵族时代,是很难受控于绝对权力的,夏商周之时,各色诸侯即便各有势力范围,但多为独立自主,他们所信仰的是天神,他们所供奉的

  • 晋国(2):毕姬——山西倗伯墓研究是如何步入错误迷宫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国墓葬,晋国历史解说,晋国国君墓发掘

    回顾山西横北墓研究的早期研究文章,可知最大难题是倗字解读。倗伯是谁,对应倗国吗?这里说的“倗”,是指后人对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中倗形字的释读,所有传世史籍中并无倗字。 倗字最早出现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但这是鸟形倗,与山西晋墓中的倗字字形并不相同。北大李零教授在《冯伯和毕姬》一文中,提出了冯与倗相通

  • 赵国拥有6万强悍的胡人骑兵,为何仍旧不是秦国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国真的打得过秦国吗,赵国当初有没有战胜秦国的几率,赵国真的能够跟秦国抗衡吗

    [var1]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为赵国培养了一大批骑兵作战的人才,经历过这种军事改革后的赵国军队战斗力非常之强悍,而且赵国拥有大量人口,且周围有游牧民族,可供他练兵,某种意义上还可为其提供大量具有游牧民族血统的骑兵人才。在当时,除了秦国之外,赵国的力量也是东方六国当中数一数二的强国,这也从侧面可

  • 商鞅为什么会身首异处?只因听不进逆耳忠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鞅厉害的原因,商鞅经历的重要事件,商鞅的历史事迹及评价

    [var1]商鞅商鞅原本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的门下,由于在魏国没有得到重用,才来到了秦国,而这时候秦国的秦孝公正为了广招贤才,使秦国强大起来。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引荐,见到了秦孝公。随后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在秦国开始了变法。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实施变法改革十八年,其鼓励农耕,抑

  • 孔子的哪位弟子对他帮助比较大?答案不是孔子最喜欢的颜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最出色的弟子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有颜回吗,孔子如何看他的弟子颜回

    [var1]我们提起孔子时,总会颂扬他的伟大,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孔子的弟子们对于他的帮助也是巨大的,就拿旷世绝作《论语》来说好了,它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共同的智慧结晶。孔子一生当中有不少杰出的弟子,而诸位弟子当中,哪位对于老师孔子的帮助最大,一直被世人讨论着。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孔子弟子为何有贫民弟子和贵族子弟之分,不得不说他很有经济头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子七十二弟子一览表,孔子最受推崇的弟子,孔子的弟子四大分类

    [var1]我们知道孔子开创二流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状况。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学习,孔子开创私学后,任何人都可以学习了。不过他虽然打破了这些规矩,并没有完全改变当时的世界。要知道当时还是世卿世禄制,祖孙世代做官的。只有贵族才有做官的资格,贫民是没有做官的资格的。所以即使你认识字也是无法做官的。

  • 寡妇被皇帝纳入宫中,死后58年成为太后,《春秋》为她改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守寡的太后,历史上娶寡妇的皇帝,历史上关于寡妇的故事

    在我们印象中,被选入皇宫的女子,都应该是家世清白,没有嫁夫生子的。其实,这完全是受明清的影响。在封建时代早期,特别是南宋程朱理学出现之前,对女子的限制并没有那么多。许多王侯将相对女子是否嫁人并没有那么在意,最明显的就是曹氏父子,曹操多次将敌人的家眷收为己用,曹丕更是将袁氏的媳妇甄姬立为皇后。这种风气

  • 山东发现五千年前高大遗骸,是巨人族?专家:有可能,孔子就挺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尸骨还存在吗,山东发现孔子墓,孔子坟墓考古

    在喜欢夸张的描述事物的古代,所流传下来的一些故事向来都是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到惊奇的。并且,在古代的认知水平不高的时代,他们对于一些不太了解的事物,总是喜欢牵扯到一些神秘的观念上,而由于无从考究,加上如今的科学水平,认知水平依然无法解答那些历史群遗留下来的问题,因此,有些人便会开始怀疑自己原本并不曾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