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的哪位弟子对他帮助比较大?答案不是孔子最喜欢的颜回

孔子的哪位弟子对他帮助比较大?答案不是孔子最喜欢的颜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787 更新时间:2024/1/2 22:15:39

[var1]

我们提起孔子时,总会颂扬他的伟大,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孔子的弟子们对于他的帮助也是巨大的,就拿旷世绝作《论语》来说好了,它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共同的智慧结晶。孔子一生当中有不少杰出的弟子,而诸位弟子当中,哪位对于老师孔子的帮助最大,一直被世人讨论着。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其中,颜回的支持者众多。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的名气确实很大,他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孔子对他称赞最多,说他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对于颜回也是推尊有加,不仅将他位列七十二贤之首,还封他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如果光从个人境界来看,颜回不愧七十二贤之首的身份,他做到了他老师都没有做到的事情,那就是不仕。《庄子》里记载,孔子曾因为颜回不做官而不开心,他质问颜回道:“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

[var1]

颜回的回答很有境界,他淡然说道“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听完颜回的话,孔子面容欣然起来,说道“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这一段对话,曾被历代文人传为佳话,颜回也成为文人心中气节的代表。颜回的气节固然令人钦佩,但从现实角度考量,颜回对于孔子的贡献却着实没有多少。颜回天资聪颖,治学认真,品行端正,孔子对他寄予厚望。可是,颜回在世时淡泊名利,道德上很高尚,对于儒学理论却没有多少创新,而且他英年早逝,抱负也没有得到施展。

[var1]

可以说,颜回达到了他个人的境界,但对于孔子却没有多少帮助,相比之下,就连子路和曾子对孔子的帮助都比颜回大得多。子路武艺高强,胆识过人,是孔子的贴身保镖,孔子出游时,他侍奉在孔子左右,确保老师无虞。曾子治学严谨,厚积薄发,最终继承孔子衣钵,孟子也是他的再传弟子。

不过,子路性格鲁莽,只有匹夫之勇,忠心有余,却无多少帮助;曾子又大器晚成,孔子在世时,他没有多少建树,他的贡献,仅局限于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然而,在孔子的弟子当中,还有一人,他也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就连孔子的“圣人”地位,也离不开他的帮助,他对于孔子的帮助,比其他弟子都要多。这位弟子大家想必也不算陌生,他就是子贡

在《论语》里,子贡的出场次数很多,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被老师“怼”,孔子多次直言不讳的说他远不如颜回。然而实际上,就算是颜回在世时,子贡也远非颜回可比。子贡是孔子的三弟子,他善于雄辩,长于经商,是儒商的鼻祖。同时,子贡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曾被鲁、卫等国相继聘为相辅,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var1]

更加难得的是,这样优秀的弟子,在老师面前却十分谦卑。《论语·公冶长》里记载,孔子曾故意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谁更强些)?”天下人都知道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他向子贡提问这样犀利的问题,子贡却没有任何不快,他谦虚地回答道:“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却没有夸奖子贡得谦虚,继续“揭人伤疤”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弟子被老师这样和他人比较,恐怕大多数人心中都会不忿,但子贡却没有心生怨言,反而事事为老师说话。实际上,子贡在鲁国等地的名气甚至已经超过老师孔子,当时鲁国的大夫孙武就公开在朝廷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听完以后,谦逊地说:“譬诸宫墙,赐(子贡)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孔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手之云,不亦宜乎?”鲁国大臣陈子禽听到子贡的这通解释以后不以为然,他说道:“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姑且不论子贡是否贤于孔子,当时人们对于子贡的评价很高,这是事实。

其实,孔子也很爱子贡这位体己的学生。在孔子的后半生当中,对孔子帮助最大的,就数子贡了。我们常在文献记载中看到孔子周游列国,但周游需要大把的钱,而这钱大多都是子贡出的。

[var1]

除了在物质上支持老师以外,子贡还不断地在各种场合称赞老师孔子,努力将他抬上“圣人”高位。孔子去世以后,孔子的不少政敌都攻击他,子贡每每听到,都会站出来据理力争,替老师正名。子贡对于孔子的贡献是巨大的,司马迁更是认为孔子的名声之所以能布满天下,儒学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显学,子贡功不可没。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道:“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执而益彰乎?”

子贡对于孔子的爱戴,也是有目共睹。孔子死后,子贡异常悲痛,他放下手上众多的工作,远离政坛和商场,来到老师的墓旁住下,替老师守墓,而这一守,就是整整六年。

子贡曾问老师道:“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人们常以为孔子是在贬低子贡,但孔子怎会讨厌这位爱戴自己的好学生,他说子贡是琏瑚,是在说他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事实证明,孔子没有看错人,他的子贡,不仅担起了大任,还替他走了他没有走过的道路。

参考资料:

《论语》

《史记》

更多文章

  • 孔子弟子为何有贫民弟子和贵族子弟之分,不得不说他很有经济头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子七十二弟子一览表,孔子最受推崇的弟子,孔子的弟子四大分类

    [var1]我们知道孔子开创二流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状况。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学习,孔子开创私学后,任何人都可以学习了。不过他虽然打破了这些规矩,并没有完全改变当时的世界。要知道当时还是世卿世禄制,祖孙世代做官的。只有贵族才有做官的资格,贫民是没有做官的资格的。所以即使你认识字也是无法做官的。

  • 寡妇被皇帝纳入宫中,死后58年成为太后,《春秋》为她改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守寡的太后,历史上娶寡妇的皇帝,历史上关于寡妇的故事

    在我们印象中,被选入皇宫的女子,都应该是家世清白,没有嫁夫生子的。其实,这完全是受明清的影响。在封建时代早期,特别是南宋程朱理学出现之前,对女子的限制并没有那么多。许多王侯将相对女子是否嫁人并没有那么在意,最明显的就是曹氏父子,曹操多次将敌人的家眷收为己用,曹丕更是将袁氏的媳妇甄姬立为皇后。这种风气

  • 山东发现五千年前高大遗骸,是巨人族?专家:有可能,孔子就挺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尸骨还存在吗,山东发现孔子墓,孔子坟墓考古

    在喜欢夸张的描述事物的古代,所流传下来的一些故事向来都是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到惊奇的。并且,在古代的认知水平不高的时代,他们对于一些不太了解的事物,总是喜欢牵扯到一些神秘的观念上,而由于无从考究,加上如今的科学水平,认知水平依然无法解答那些历史群遗留下来的问题,因此,有些人便会开始怀疑自己原本并不曾怀疑

  • 孔子后人现在还享受衍圣公待遇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直系后裔衍圣公,衍圣公府属于孔子后人么,孔子后人基因检测

    [var1]但,有这么一个家族,始于宋至和二年(1055年),历经宋、元、明、清、民国,长盛不衰,它便是孔子嫡系子孙的“衍圣公”家族,历经八百余年,直至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止。[var1]一个家族之所以能够辉煌,首要的条件便是要具备其它家族所没有的优势,方能压制其

  • 孔子为何对管仲评价极高,管仲做的这些事拯救了中华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为什么要欣赏管仲,孔子对管仲的行为的看法,孔子对管仲评价的主要观点

    [var1]管仲去世后,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作为圣人的孔子更是说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些评价都可以说非常高。那么,管仲究竟做了哪些事情能让后世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var1]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人来辅佐,因此

  • 嬴政接手的是一个怎样的秦国?如果这都不是内忧外患,那什么才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嬴政是怎样回到秦国的,嬴政什么时候回到秦国,嬴政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回到秦国的

    [var1]吕不韦作为外来势力,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将秦庄襄王推上王位,最后得到无与伦比的回报赏赐。秦庄襄王没有给即将为君的儿子嬴政留下什么政治财产,唯一有用值得嬴政开心的便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外来势力,自成一派,秦国本土势力天然敌视他,与吕不韦站在对立面,吕不韦要想继续权倾朝野、要想继续活得久,必须依附

  • 古代士兵打仗,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给出答案,被后人沿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勾践后期有多残暴,勾践如何战败的,勾践崛起过程

    打仗,按照百科的释义便是进行战争或者是进行战斗。出处】:清李渔《奈何天·密筹》:“朝廷不使饿兵,目下边报警急,若要打仗,我们是不去的。”现在的战争,都是热兵器时代下的对抗,各种高科技的尖端武器纷纷登台亮相,几乎可以做到不需要太多士兵参与便可完成一场战役。但是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打仗则是需要大量士兵参与

  • 如果没有赵高,秦朝会那么快灭亡吗?至少扶苏能上位,蒙恬能卫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蒙恬扶苏,没有赵高秦朝会灭亡吗,扶苏蒙恬不死秦国会亡吗

    如果没有赵高,可以说秦朝至少能延续个几代下去。最差,也能够守住函谷关,保住秦国的血脉相传。可惜历史偏偏选中了赵高,有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真的有穿越这一说?会不会正如《神话》里那样,赵高是现代人穿过去的呢?那么赵高到底做了哪些让秦朝加速灭亡的事情呢?[var1]第一,与李斯合谋,害死了扶苏,辅佐胡亥上

  • 只因输掉了这场对外战争,使秦国元气大伤,统一六国推迟了2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统一六国的代价,秦国和各国的战争,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var1]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才太多了,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等,他们在历史上短暂的出现,却又十分的辉煌。在西周的时候周天子尚且有权利,只是东周之后周天子渐渐的只有名义,而没有实际的掌控能力。于是许多个大国之间开始争夺霸主的地位,出现了春秋五霸。到了战国时期,形势略微发生变化,

  • 吕不韦为秦朝立下汗马功劳,秦始皇最后为什么还要逼死自己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二三八年,秦王嬴政举行了加冠礼,正式宣布亲政。依靠赵太后当上长信侯的嫪毐起兵叛乱,后来兵败被杀。秦王嬴政在审理这起叛乱案的时候,发现吕不韦和嫪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吕不韦把嫪毐送进了赵姬的王宫,导致出现了这么大的动荡。[var1]但秦王嬴政并没有马上处理吕不韦,并不是他心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