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贫寒女子在墙上题诗,陆游见过后啧啧称奇,连人带诗收为己用

贫寒女子在墙上题诗,陆游见过后啧啧称奇,连人带诗收为己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71 更新时间:2024/1/21 21:48:53

唐宋之时是文人辈出的时代,无数顶尖的人才站在金字塔尖,留下了辉煌的唐诗宋词。其实,之所以那个时代如此璀璨,是因为有着坚实的文化基础。贩夫走卒尚能吟诗作对,当然能孕育出文以载道的千古风流人物。今天,小珏想说的就是陆游小妾的故事,它出自于宋末的《随隐漫录》,清朝《词苑丛谈》也将其记录下来。

我们知道,陆游的一生是极为寂寥和困苦的。他虽出自书香门第,家境尚可,但却在爱情和事业上双双失意。年轻时,心爱的妻子唐婉,是天下屈指可数的才女,两人如胶似漆,却被母亲生生拆散。陆游致力于恢复旧时河山,是不折不扣的主战派,却不断打压,终究未能一展抱负。

陆游是“亘古男儿一放翁”,却在金迷纸醉的南宋朝廷中格格不入。他长期羁旅异乡,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贬谪的路上。有一次,他在驿站的墙壁上,就看到了这首诗:

玉阶蟋蟀闹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一夜凄凉眠不得,呼灯起坐感秋诗。

当时,没有互联网,没有自媒体平台,落魄文人和底层百姓的声音,往往就是在这些驿馆的墙壁上涂鸦而作。比如那句著名的“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亦是如此,但大多数诗歌,均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所以,当陆游看到这首后人命名为《题壁》的诗歌后,非常有兴趣。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的七绝,开篇就以“玉阶蟋蟀闹清夜”点名了主旨。清夜漫漫,台阶上下和草丛的蟋蟀叫个不停,一个“闹”字,看似声响很大,其实反衬了周围环境的清净。虫鸣声音本来很小,但它穿破夜空,更让人感到秋夜的凄冷。

第二句“金井梧桐辞故枝”说的依然是秋天的景象,却增加了离别伤感之情。井边梧桐树的枝叶,在秋霜中逐渐凋零,在一阵秋风之后,干枯的枝叶,带着不舍和眷恋,离开了滋养它的树干。秋景很多,但这就是最令人伤感的一幕。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所以,诗人接下来就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见到此情此情,诗人难以睡眠,就这么看着秋夜,一宿无眠。到底是为自己的生活而惆怅,还是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感伤,诗人没提,但是那一丝丝的寂寞,穿越千年,依然如此明显。

最后一句,诗人没有阐述大道理,“呼灯起坐感秋诗”看似一个简单的举动,却是充满了无奈之感。在自然的规律面前,在人生的命运之中,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普通人的一切显得微不足道。诗人只能起坐读书,打发无聊的时光而已。

在无数精彩的唐宋诗词之中,这首诗确实显得普通。但是,在驿站墙壁上那么多平庸之作中,它却显得鹤立鸡群,卓尔不凡。陆游是宋朝最有名的诗人,作品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自然是识货之人。他看到之后,大感意外,到处寻访此人。

后来,有人告诉陆游,写这首诗的,不过是一名普通驿卒的女儿。这更让陆游好奇,非要见见这位女子。该女子相貌清丽,又有文才,大概是让他想到了自己的前妻唐婉,大概是因才而怜,陆游最终决定纳此女为妾。所以,很多收录此诗的诗集,都将作者定为“陆放翁妾”。只不过,这位没有留下名字的女子,结局也并不美好,我们以后再讲讲她的悲剧。

很多读者私信问小珏,如何能培养孩子养成阅读唐宋诗歌习惯,进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小珏也不是教育专家,但我们现在有专家啊。推荐一套书籍,涵盖唐诗宋词元曲,特别有纳兰性德李清照李煜仓央嘉措的经典诗集,一共十本书,一次投资拥有多部经典。讲解唯美,通俗易懂,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很合适。不管什么时代,多读点书总是不会错的。而且,平台与商家搞活动,一套10册才149元,每本不到15元,链接奉上。

更多文章

  • 郑成功38岁拿下台湾,为何没有继续攻占琉球群岛?39岁便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成功在台湾的真实情况,郑成功在台湾的地位怎么样,郑成功当年带了多少人去台湾

    所以甭说攻占琉球群岛了,郑成功连治理台湾的时间,其实都没有。由于英年早逝,本来有无限可能的郑成功,也失去了继续攻城略地的机会。对琉球群岛,郑成功从来没有做过任何攻占计划。反倒是对攻占菲律宾,郑成功当初是有计划的。那么为啥郑成功从来没想过攻占琉球群岛呢?第一,琉球王国是明朝和日本共同的藩属国。自古以来

  • 辛弃疾64年只执着一件事,一生爱国的他,结局让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都知道,梦是会醒的,1127年,正月里的鞭炮声还萦绕在人们的耳畔,但是金人的人马却已然兵临城下,一声声痛苦的哀嚎、一场场惨绝人寰的杀戮,让人触目惊心。北宋先后登基的宋徽宗、宋钦宗皆被金人掳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后来继任的南宋皇帝宋高宗已经考虑不了太多,他只能匆

  • 元朝之后,鞑靼、瓦剌和大明的三国演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元为啥分裂瓦剌和鞑靼,瓦剌和鞑靼跟明朝的关系,瓦剌和鞑靼是元朝后裔吗

    公元1368年,当徐达攻入北京之时,元朝作为一个政权其实并没有结束,元顺帝只是北逃了,而元朝也只是北移了,史称“北元”。明朝,称北元为“鞑靼”,而与此同时,鞑靼的东部又出现了一个叫“瓦剌”的政权,与鞑靼、大明三足鼎立。那么瓦剌又是谁?1,瓦剌瓦剌属于广义上的蒙古,但与蒙古又不完全相同。元朝之时,瓦剌

  • 身为艺术家的宋徽宗却没有看出《清明上河图》背后的隐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徽宗能欣赏到清明上河图吗,宋徽宗与清明上河图,宋徽宗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

    由张择端所绘制《清明上河图》,虽然显现出一副盛世景象,但在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暗含着北宋朝在烈火烹油和鲜花着锦的背后,存在巨大的危机和隐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清明上河图》,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秘密。《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画作,甚至没有之一。目前,该画保存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内,是国宝级

  • 郑和手下亲手将侄子沉入海底,三年后竟收到侄儿来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撰文:碧海扬帆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过去航海由于设备简陋,不具备现代化的科技和医疗水平,船员们因为天灾人祸死亡率很高,在航行途中病死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得不被抛进大海里,俗称为海葬。可是海葬后的魂魄又去了哪呢?#01:海底来信真与假郑和下西洋时,手下有一得力的船长名叫郑大年,船员们都叫他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时有什么表现?皮肉已尽,叫声不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崇焕是怎样被处死的,袁崇焕被谁处死,袁崇焕为何被处死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崇祯帝根本无力回天。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的党争仍然是不断出现,即使是在明末的关键时刻,党争仍然是朝中不缺少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在明末时期的危急时刻下,党争仍然存在,这就让人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朝会走向灭亡了。可问题是,明末时期出现的厉害人物不在少数,袁崇焕肯定是其中之一。说到袁

  • 金人的“牵羊礼”到底是什么?让宋钦宗的朱皇后羞愤地直接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钦宗的皇后被金人霸占了吗,宋钦宗什么时候被金人释放,南宋牵羊献俘礼的视频

    标志着北宋灭亡,这是一个耻辱呀,这还没有完,国家忘了,那些被掳走的人,过着亡国奴的生活,简直是猪狗不如,特别是女子,遭受着非人的待遇。宋朝的皇后嫔妃和公主们,受尽凌辱,甚至还有沦为娼妓的,而且金人还让她们行“牵羊礼”“牵羊礼”,但听名字,还没有什么,应该就是牵着羊行礼吧,但是却有着天壤之别!牵羊礼是

  • 雍正靠篡位继位?专家放大康熙遗诏研究后称:都是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听过“九子夺嫡”的这段历史,很多人对雍正继位的正统性议论纷纷。究竟雍正是不是康熙的合法继承人?为何民间会出现雍正篡位的传闻?人们都在暗地里揣测。而这个问题困惑了人们数百年,一直到考古学家发现康熙当年的遗诏,并将遗诏进行仔细的研究后,这个问题才终于有了答案。这份遗诏现在存放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馆

  • 雍正临死前除掉一人,让乾隆坐稳江山六十年,却背上千古罪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推翻了雍正的治国政策了吗,乾隆把雍正的政策都废掉了吗,雍正给乾隆留了多少钱

    古代大多数的君主都遵从孟子的思想,实行仁政,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宽厚的对待子民,并施以恩惠,才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维护君主的政权。以清朝为例,康乾盛世正是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爱戴君主,才有了辉煌的朝代。康乾盛世是清朝最为辉煌的时刻,也是近代史中最后一个鼎盛时期,不过很多人对于康乾盛世有误解,只

  • 雍正:只要有我在,没人敢动你,结果乾隆一登基就将他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如何评价雍正,乾隆在雍正心里的地位,乾隆对雍正的承诺

    当时在清朝有个案子非常著名,制作案件就是曾静案。而属于这个案件的主人公,雍正皇帝居然选择保护他一辈子,但是当乾隆成功登上皇帝之后,就直接将这个人处死了,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曾静在雍正时期的时候,其实是一名秀才,因为偶然间得到了一个机会,所以他读到了已经去世的吕留良留下来的文章。吕留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