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唯一惧怕的人,此人一旦起兵造反,雍正的皇位将不保

雍正唯一惧怕的人,此人一旦起兵造反,雍正的皇位将不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87 更新时间:2024/2/3 21:01:28

但是九位皇子中也并非是人人都想要抢得皇帝之位,其中是有三位最有希望成为皇帝,剩下的皇子则是各自投入心中的阵营,比如八皇子九皇子是支持八皇子的,而十三皇子又是支持四皇子,十四皇子因为手握重兵,也被朝中大臣看好。当时十四皇子和八皇子关系较好,两人联手对抗四皇子阵营,让十三皇子失去了父皇的宠爱,同样的雍正也将九皇子设计陷害,而后又打败八皇子。于是此时只剩下了四皇子和十四皇子两大最有资格的人选。

幸亏清朝处于近代,历史并不久远,康熙的遗诏得以被保存下来,按照史料记载,这份遗诏是在他死后,由雍正和克隆多拟出的,又让翰林院修改过,这样一来就无法说明康熙的真实心愿是怎样的。而当时十四皇子还在西北兵营,根本无法及时赶到康熙身边,所以他赶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胜局已定了,四皇子已经登基了。

雍正自然不能再让手握重兵的胤禵威胁到他,所以十四皇子胤禵被卸掉手中权力,去看守皇陵,这样的结局比起其他的竞争对手已经好多了,剩下的被处死,被囚禁。或许是因为这两人是真正的亲兄弟,他们两人都是德妃的儿子,但两兄弟的关系并不亲近,因为雍正刚生下来的时候就被皇帝下旨让另一位无子嗣的妃子抚养,所以就连生母和雍正的感情也不是太深厚。

等到德妃生下十四皇子的时候,这个孩子是被她亲自抚养长大的,理所当然她肯定是与小儿子的关系更加亲密,而且当时的四皇子并不是太出色,反而是小儿子更加优秀,也更得父皇的喜爱,所以雍正心中是嫉妒十四的。

既然两人是竞争对手,又没有太多的兄弟情谊,为当时雍正在京城继位,还有小道消息说雍正是篡改了遗诏,将传位“十四”改成“于四”,所以胤禵为何没有用手中的兵权对付他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北离京城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若是他起兵攻打京城,那么路途遥远,足够雍正在京城准备好防范,纵使胤禵他手握重兵,也是不大可能取得胜利。

另外雍正继位已经成定局,他是皇帝,完全有理由说胤禵是在起兵造反,那么再派军队去围剿叛军,那就是名正言顺了,而胤禵也知道自己很有可能会失败,一旦失败,那么成败寇,他会被历史评价为反贼,更何况当时的家人和士兵也有可能被他牵连,所以胤禵是不会因为冲动而攻打京城的。

若是胤禵不顾一切要起兵的话,难道雍正没有提前防范吗?他能够筹谋一切,顺利登上帝位,又怎么会想不到要防范手握重权的十四皇子呢?所以他让自己的心腹年羹去掌握粮草,这样一来军队最重要的后勤保障就是由他掌管,即使十四皇子想要带军作战,那么没有粮草的他们,是支持不了多久的。

就算是胤禵到了京城,雍正已经提前用重兵防守了,新帝登基,按照惯例都会提前用兵驻守京城,更何况被人怀疑的雍正,他派了重兵把守京城的每个入口。此时若是十四皇子来到了京城外,想要攻城,可想而知会有多么大的难度。

胤禵的家人还都在京城,若是他攻打京城的话,很有可能他的家人直接会被处死,一旦战败,那么几十万大军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雍正对于竞争对手是无情的,不会顾及到兄弟情分,康熙死后,他就想着要削弱十四皇子的势力了,等到胤禵一回来,他就被派去看守皇陵了,后来还被判处终身监禁,再无威胁。到了乾隆的时候,他才因为年纪已大被放出来,但是曾经手握重权的十四皇子已经无法在政治上掀起风云了。

有以上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胤禵是不可能攻打雍正的,同时因为考虑到家人和军队,他被雍正威胁放弃了军权,纵使不甘心,也只能去看守皇陵了。

更多文章

  • 道光皇帝驾崩后,曾国藩作为前朝旧臣,为何能获得咸丰皇帝器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咸丰皇帝曾国藩,咸丰皇帝为什么用曾国藩,曾国藩是如何获得道光皇帝赏识的

    在封建社会,朝廷在用人上,讲究“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登基后,都会使用自己信任的人,那么,道光皇帝驾崩后,曾国藩作为道光时期的旧臣,他为何能获得咸丰皇帝的器重?并非是朝中除了曾国藩,就不能运转了,而是曾国藩善于权谋术的原因:一是不参与任何派系。清朝时期,官场上十分黑暗,朝中的王公大臣们为了自己的

  • 雍正为何讨厌胤禩的嫡福晋?不光让胤禩休了她,还要称她为悍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胤禩的福晋,雍正对胤禩的评价,真实历史上的雍正与胤禩

    不过胤禩身上也有缺点,那就是母族寒微。按照后来康熙的说法,胤禩的母亲是“辛者库贱婢”。即使后来封为良妃,其实也是看在胤禩的份上。康熙觉得,自己这么靓仔的儿子,怎么能在出身上被扯后腿呢?所以康熙在胤禩18岁那年,就把郭络罗氏嫁给了胤禩做嫡福晋。一、这个郭络罗氏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郭络罗氏的出身可不简单,

  • 雍正搞出“封农官”制度,为何他一去世,农官就被取消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雍正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在“九子夺嫡”中成功上位,虽然历史学家对此颇有微言,但是这些都无法否定雍正是一位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在位13年,日夜忙于政事,现在保存下来的亲笔朱批多达360多卷,因此他

  • 道光为什么选择能力不行的奕詝做皇帝,而不是能力出众的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只要皇室兄弟多了一个,那么就会有这个问题。清朝末期的道光皇帝就有两个能够争夺皇位的儿子,一个是爱新觉罗·奕詝,排行老四,一个是爱新觉罗·奕,排行老六。前者是清朝的咸丰皇帝,后者是大名鼎鼎的摄政王恭亲王。一、争夺皇位道光皇帝的两个儿子都有能力登上皇位,这可让他在继承人的选择上犯了难。这两个儿子在他

  • 雍正继位后,为何最先遭殃的是十四阿哥胤褆?你看他都做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死前秘密处决胤禔,胤禔和雍正,雍正和弟弟胤禔经典传奇

    由于清王朝太多人死于天花,众人都忧心忡忡,担心随时又有人死于天花,他们在权量之下,最终选择不会再得天花的康熙继承皇位,就这样,康熙8岁就当上了皇帝。康熙继承皇位基本上没有经历腥风血雨,他当上皇帝之后 对他的兄弟们该封王的封王,该厚待的厚待,七弟隆禧病逝时,他还停朝3天表示哀痛,可见他对手足情的重视,

  • 道光50岁只有一子,他为何还要踢死儿子奕纬,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道光死因真相,道光各个儿子的下场,道光和奕纬的关系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孩子有错棍棒教育也是有的,但是道光皇帝却像是个例外,一脚就把自己的大儿子奕纬给踢死了,到底这个长子是犯了什么错,才惹得道光如此痛下杀手的呢?奕纬的生母是和妃,虽然有着辉发那拉氏的姓氏,但是和辉发国主并非同族,所以出身并不显贵。在道光还是皇子旻宁的时候,辉发那拉氏被选为官女子入宫侍奉

  • 让人意外的历史,刘邦和秦始皇,乾隆和华盛顿都是一个时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与刘邦相差多年,刘邦和秦始皇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吗,历史上的秦始皇与刘邦

    刘邦和秦始皇在很多的人印象中,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开启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先后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然后建立了秦朝,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等,可是后期由于他沉迷于修仙问道,把自己身体都给拖垮了,而后赵高和李斯谋反,让胡亥当了皇帝,胡亥脑子缺根筋,把大秦基业毁了,项

  • 雍正皇位“来路不正”?百年后发现康熙遗诏,揭开雍正夺位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真的是矫诏夺位吗,雍正继位的历史记载,雍正夺位完整版

    皇权在古代的时候,一直都是一个让人觊觎的东西,明朝时期朱棣为了篡位不惜发动兵变,自己侄子朱允炆为逃命而下落不明,即便是当上皇上之后,也会有人觊觎皇位,因此皇帝们为了保住自己皇位,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不然,朱元璋也不至于宁可错杀,也不肯放过那么多大臣了,很多时候,成王败寇就是这么来的。话说到了清朝

  • 邬思道对雍正有什么威胁?为何半隐后还是不得安生?最后结局可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邬思道为什么要帮雍正,邬思道如何应对雍正,邬思道辅佐过雍正吗

    邬思道是雍正夺嫡之路上最重要的谋士,真实情况邬思道应该就是雍正的分身,另一个躲在阴暗处的雍正。等到雍正夺取了皇位,成为了皇帝以后。那他可就是天子,是正大光明的表率。既然是皇帝了,那他还能将自己的阴暗面示人么?当然不行。01邬思道知道太多秘密了,不死已经很不错了。其实在作者的安排之下,帮助雍正夺嫡的那

  • 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之后,为什么没有除掉张廷玉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张廷玉乃是“三朝元老”,张家也是望族,张廷玉之父张英当年乃是康熙朝的“宰相”,被任为文华殿大学士。有了这一层关系,张廷玉的崛起之路就顺遂多了,他通过科举走进朝堂,一步步往上爬着。因为张英当年又是胤礽、胤禛(雍正)等皇子的老师,张廷玉在这一批皇子中很混得开,毫不夸张地讲,九子夺嫡到最后,不管是谁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