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为什么选择能力不行的奕詝做皇帝,而不是能力出众的奕?

道光为什么选择能力不行的奕詝做皇帝,而不是能力出众的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57 更新时间:2024/2/1 9:40:34

可是只要皇室兄弟多了一个,那么就会有这个问题。清朝末期的道光皇帝就有两个能够争夺皇位的儿子,一个是爱新觉罗·奕詝,排行老四,一个是爱新觉罗·奕,排行老六。前者是清朝的咸丰皇帝,后者是大名鼎鼎的摄政恭亲王。

一、争夺皇位

道光皇帝的两个儿子都有能力登上皇位,这可让他在继承人的选择上犯了难。这两个儿子在他看来,各有各自的优缺点。而他本身能力也不太够,所以并没有着急地定下储君,反而在这两人之间反复衡量。

两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父亲要挑选继承人了,自然是要好好表现的。奕一开始就表现得很好,在各方面都超过他的四哥奕詝。可是奕詝就不太行了,在他弟弟文武兼备、德智双全的情况下,他没有翻盘的机会。所以他的老师杜受田就给他从别的方面想办法。

杜受田对道光帝很是了解,他知道道光皇帝也是一个普通人,对亲情也是渴望的,第二个就是道光皇帝对仁义比较看重,甚至可以说他本人性格有点软弱,从他在位期间的“鸦片战争”开了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点上就可以知道。

于是杜受田就针对这两点给奕詝做了功课。机会很快就来了,那次道光皇帝要带着皇子们去打猎,顺便看看这些皇子们的骑射能力。奕觉得这是他的强项,在他父亲面前可是好好表现了一番,很快就带着大量的猎物回来了。

但是奕詝在之前就受到了杜受田的叮嘱,要怎么说怎么做。因为他的骑射能力就是比不上他的弟弟,所以他也不可能在这方面取得什么成绩。所以在他的兄弟去打猎的时候,他就呆在他父亲的身边没有动。

当道光皇帝问到他为什么不去的时候,他回答说他不想让这些动物就这样死了,他感觉到不忍心。道光皇帝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他儿子的慈善,他觉得他儿子连动物都不忍心伤害,肯定会为百姓考虑的更加周到。

等到道光皇帝快要去世的时候,他想着自己的储君还没立,就想着看看自己儿子们的治国策略。奕在这边侃侃而谈,奕詝在那边哭哭唧唧。在师傅杜受田的指点下,奕詝一直在对病重的道光皇帝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

面对道光皇帝的疑问,奕詝说自己舍不得父亲,不想让父亲离开自己,希望父亲能够好好的陪伴自己。道光皇帝听到这样的话,似乎找到了选择奕詝的理由。

就这样,尽管奕詝在各个方面都输给了他的弟弟奕,他还是获得了他父亲的喜爱,让他继承了皇帝这个位置。

二、选择奕詝的原因

表面看起来,道光皇帝选择奕詝作为继承人的原因主要是,他觉得奕詝为人比较仁孝,作为一个普通人是完全可以的。而对于奕来说,道光皇帝觉得他比较激进。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道光皇帝虽然在政绩上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皇帝,看事的见解还是有的,他能看不出奕詝是在做戏吗?道光皇帝也知道自己作为皇帝本事是不行的,他也知道自己签订了中国第一份不平等条约,这对清政府来说可是很大的羞辱,对于道光皇帝也是。如果下任皇帝能力超过了自己,那岂不是显得自己很难看?

所以,即使他看到了老六奕的能力出众,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奕詝。奕詝成为咸丰皇帝之后,什么事都没有做,有的时候甚至因为害怕还将很多重要的事情留给奕做。但是因为早期沉溺于酒色,咸丰皇帝的身体早都被掏空了,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导致慈禧接管了朝政。

现在看来,这样的选择果然达到了道光皇帝的目的。现在的人们只知道咸丰皇帝十分懦弱,让慈禧这样的女人掌握了朝政。已经没有什么人记得道光皇帝才是那个开启近代史开端的皇帝了。

道光皇帝成功地将自己手里的烂摊子丢给了一个能力不行的人,而且让这摊子更烂了。当然,选择奕做继承人其实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毕竟道光皇帝还是觉得咸丰皇帝比较保守,不像奕那么激进,选择咸丰可能会拖慢清朝毁灭的速度。

三、假如是奕

大家都知道,历史的发展方向一般都是固定的,只要大势所趋,那么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出现也不会改变历史。所以说,那时候谁当皇帝都没有那么重要了。即使让能力出众的奕做了皇帝,出台各种政策来振兴经济,那也并不能改变什么。

那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说奕真的做了皇帝,那么最起码慈禧是不会那么郑重地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了。奕也许真的能够振兴清朝的经济,但其实奕骨子里还是一个保守派,这些繁荣只是短暂的。这点从洋务运动就能看出来。

洋务运动就是奕极力推行的。这场运动虽然让中国的一些工业进程有了进步,但是它没有让当时的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没有达成最终的目的。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就是像奕这样外表激进派、内里保守派的领导者没有冲破封建统治者的固有思想。

比如对已经派出去的留美儿童进行召回这件事来说,奕就极力请求召回留学生,原因就是那些学生们接受到新的思想,与封建思想冲突。

所以,即使奕得到了皇位,以他的时代局限性和内里保守派来说,他也干不了什么。

四、总结:

不管道光皇帝为什么选择奕詝作为他的继承人,结局都是一定的。只不过选择奕詝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清政府缓慢地灭亡;若是选择了奕,结局可能就不止一个了,可能清政府很快就会灭亡,也有可能清政府的统治会更加巩固。

但是在大势所趋情况下,清政府也还是逃不了灭亡的。选择奕詝还有可能把自己的问题遮挡很大一部分,吸引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和骂名。反正到最后清政府都是灭亡,那还是选择奕詝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继位后,为何最先遭殃的是十四阿哥胤褆?你看他都做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死前秘密处决胤禔,胤禔和雍正,雍正和弟弟胤禔经典传奇

    由于清王朝太多人死于天花,众人都忧心忡忡,担心随时又有人死于天花,他们在权量之下,最终选择不会再得天花的康熙继承皇位,就这样,康熙8岁就当上了皇帝。康熙继承皇位基本上没有经历腥风血雨,他当上皇帝之后 对他的兄弟们该封王的封王,该厚待的厚待,七弟隆禧病逝时,他还停朝3天表示哀痛,可见他对手足情的重视,

  • 道光50岁只有一子,他为何还要踢死儿子奕纬,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道光死因真相,道光各个儿子的下场,道光和奕纬的关系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孩子有错棍棒教育也是有的,但是道光皇帝却像是个例外,一脚就把自己的大儿子奕纬给踢死了,到底这个长子是犯了什么错,才惹得道光如此痛下杀手的呢?奕纬的生母是和妃,虽然有着辉发那拉氏的姓氏,但是和辉发国主并非同族,所以出身并不显贵。在道光还是皇子旻宁的时候,辉发那拉氏被选为官女子入宫侍奉

  • 让人意外的历史,刘邦和秦始皇,乾隆和华盛顿都是一个时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与刘邦相差多年,刘邦和秦始皇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吗,历史上的秦始皇与刘邦

    刘邦和秦始皇在很多的人印象中,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开启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先后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然后建立了秦朝,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等,可是后期由于他沉迷于修仙问道,把自己身体都给拖垮了,而后赵高和李斯谋反,让胡亥当了皇帝,胡亥脑子缺根筋,把大秦基业毁了,项

  • 雍正皇位“来路不正”?百年后发现康熙遗诏,揭开雍正夺位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真的是矫诏夺位吗,雍正继位的历史记载,雍正夺位完整版

    皇权在古代的时候,一直都是一个让人觊觎的东西,明朝时期朱棣为了篡位不惜发动兵变,自己侄子朱允炆为逃命而下落不明,即便是当上皇上之后,也会有人觊觎皇位,因此皇帝们为了保住自己皇位,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不然,朱元璋也不至于宁可错杀,也不肯放过那么多大臣了,很多时候,成王败寇就是这么来的。话说到了清朝

  • 邬思道对雍正有什么威胁?为何半隐后还是不得安生?最后结局可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邬思道为什么要帮雍正,邬思道如何应对雍正,邬思道辅佐过雍正吗

    邬思道是雍正夺嫡之路上最重要的谋士,真实情况邬思道应该就是雍正的分身,另一个躲在阴暗处的雍正。等到雍正夺取了皇位,成为了皇帝以后。那他可就是天子,是正大光明的表率。既然是皇帝了,那他还能将自己的阴暗面示人么?当然不行。01邬思道知道太多秘密了,不死已经很不错了。其实在作者的安排之下,帮助雍正夺嫡的那

  • 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之后,为什么没有除掉张廷玉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张廷玉乃是“三朝元老”,张家也是望族,张廷玉之父张英当年乃是康熙朝的“宰相”,被任为文华殿大学士。有了这一层关系,张廷玉的崛起之路就顺遂多了,他通过科举走进朝堂,一步步往上爬着。因为张英当年又是胤礽、胤禛(雍正)等皇子的老师,张廷玉在这一批皇子中很混得开,毫不夸张地讲,九子夺嫡到最后,不管是谁胜出,

  • 邬思道选择半隐,除了为了保命,还有什么目的?雍正被他感动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邬思道怎么被雍正发掘的,邬思道离开雍正的原因,雍正与邬思道经典片段

    早先隆科多也已经向胤禛示好,宫内外的兵马可以说都是向着胤禛的。胤禛夺嫡的希望大增,邬思道虽然紧张,却已经料到了七八分。这个时候雍正急匆匆从宫里赶回家,为什么?因为他要解决后顾之忧。夺嫡成功的消息传来以后,邬思道当然非常高兴,为胤禛服务了15年时间,终于尝到甜头了。可是邬思道冷静下来这么一想,心里咯噔

  • 这件国宝是乾隆母亲的寿礼,流失海外多年,如今成私人收藏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皇帝收藏的国宝,乾隆最稀少的国宝,乾隆墓最名贵的4件国宝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更是信奉佛学,他曾在母亲大寿之时为其送上一份特殊的寿礼——紫檀七重宝塔。乾隆虽然没有大兴土木地去建塔,但他所命人制造这座宝塔不仅用料珍贵,而且做工精美,雕刻技艺更是卓绝,堪称无价之宝。在这座七重宝塔里,一共有四十八尊佛像,每一尊佛像都是栩栩如生,极为逼真。在它的外部,工匠还特意用了

  • 雍正王朝中,皇子和百官找国库借款可能吗?内务府和户部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有出息的,拿着这些钱,去盖房子搞地产、搞民间放贷,以此赚取差价。没出息的,就想着吃喝玩乐有点资本,花光了也就啥也不剩了。跟国库借钱,有个好处,除了不需要利息以外,还款期限也可以无限期地拖下去,说到底他们压根没打算还钱。为啥?因为掌管国库钱粮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谁会冒着得罪皇子、同僚的风险,去跟你

  • 蒙古当年是怎么步步臣服大清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清是怎么征服蒙古的,金国蒙古和大清的关系,大清时期的蒙古

    蒙古各部历史演变简介蒙元自从退出中原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北元正统时期;2、鞑靼时期;3、瓦剌帝国时期;4、蒙古各部各自为政时期。其实到北元在蓝玉捕鱼儿海一战俘虏北元宗室、缴获元庭印信时黄金家族就威望尽失。到1402年鬼力赤击杀末代大汗(统一蒙古大汗)去国号改为鞑靼时,蒙古草原已经是谁的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