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邓艾大军兵临城下,有一人可保蜀国不亡,可惜刘禅不听劝阻

邓艾大军兵临城下,有一人可保蜀国不亡,可惜刘禅不听劝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10 更新时间:2024/1/17 13:16:39

刘备英雄盖世,他的儿子刘禅却远不如他。刘禅非但没有继承刘备北伐中原的遗志,反而在邓艾大军兵临城下,蜀国尚有一战之力的时候,率领文武百官投降了。

其实,在邓艾兵临城下时,有一人可保蜀国不亡,但刘禅却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执意投降。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魏国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兵强马壮,民殷国富,于是,司马昭决定起兵灭蜀。司马昭命魏军兵分两路,钟会为主帅,率领二十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强攻汉中,牵制了蜀汉主力大军。邓艾为副帅,率领两万精锐之师翻山越岭,直取绵竹,之后再与钟会大军夹击蜀军,之后可灭蜀汉。

魏军主力在钟会的率领下,很快便攻破了阳平关,进而逼近汉中。汉中守将原本想坚守不战,却被钟会用计引蛇出洞,遭到大败,钟会轻而易举便拿下汉中。

钟会率军在汉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率军继续南下进攻剑阁,在这里遭遇了蜀汉大将军姜维的拼死抵抗。姜维凭借剑阁有利的地理条件,在两军交战过程中占据了上风,魏军死伤惨重。

正当姜维与钟会在剑阁对峙之时,邓艾翻越崇山峻岭,,突然出现在了绵竹。当时镇守绵竹的将领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诸葛瞻率军与邓艾大军交战,父子两人均战死沙场。绵竹一落入邓艾手中,前方一马平川,成都再无屏障。

邓艾在绵竹写信给蜀汉后主刘禅,逼迫他投降。大军就在眼前,刘禅心中一团乱麻,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刘禅的儿子刘谌建议拼死抵抗,邓艾军队并不多,又孤军深入没有援军,坚持下去必然不战自退。然而,大臣谯周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不断怂恿刘禅投降。

就这样,刘禅在蜀汉尚有一战之力的情况下,竟然真的投降了,刘备一手创建的蜀汉江山就此灭亡。

事实上,刘谌的建议完全是正确的,他当时就已经断定邓艾这支军队是奇袭部队,人数不会很多,所带的粮草物资也不充足。当时成都还有一万守军,南中还有三万精锐,姜维在剑阁也可以回师歼灭邓艾。如果固守成都,凭借城高沟深,固守三五个月当不成问题。

当耗死邓艾之后,姜维凭借剑阁天险,自然能够抵挡钟会大军。钟会劳师远征,粮草不继,久而久之也只能退兵。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刘谌的计策完全可行。邓艾翻山越岭而来,本就疲惫不堪,又没有攻城利器,拿什么攻下成都坚城呢?然而,由于刘禅昏庸无能,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人。可惜了刘谌这位有勇有谋的皇子,最后在刘备遗像前自尽而亡。

更多文章

  • 糜芳跟随刘备多年,为何在刘备事业无比辉煌时候选择反叛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正史里糜芳背叛刘备了吗,糜芳什么时候投靠刘备,糜芳跟刘备是什么关系

    1.糜芳背叛刘备肯定有原因。刘备忘恩负义,没有给予糜芳应有的政治地位。刘备被打败后一无所有,是糜竺给他钱和食物,把妹子嫁给他。刘备东山再起,曹操想利用自己的名声来拉拢糜氏兄弟,但是糜氏兄弟忠于刘备,拒绝了他们的官职。然而,刘备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糜氏兄弟

  • 若荆州不失,刘备就可以一统天下,恢复汉室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如果荆州没丢刘备能一统天下吗,刘备早取荆州能一统天下吗,如果刘备占领关中能统一天下吗

    昭烈帝刘备(剧照)虽然刘备在蜀中称帝的时候,就已经和他最初匡扶汉室的目标背道而驰了,但毕竟刘备打着的仍是蜀汉的旗号。或许历史就是这样令人无奈,它总是为你带来不可预知的事情,比如,让刘备和他的蜀汉在刘备称帝的巅峰时刻,突然痛失荆州这一要地,而刘备也从最有力的统治权争夺者急转直下成为三国之中垫底的存在?

  • 如果韩信当初听从劝告,自立为王,能打赢过刘邦吗?您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如果自立为王能打过刘邦吗,韩信如果自立能否打赢刘邦和项羽,韩信和刘邦谁死得早

    韩信是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不懂帝王之术,不会权谋权术,政治低能儿。韩信打仗百战百胜,少有败迹。在很短的时间内秋风扫落叶,横扫六国,战绩辉煌。占领齐国后,私欲膨胀,听信蒯越之计,向刘邦讨封齐王,当时刘邦正与项羽对峙,力不从心,几番劝韩信助战,围攻项羽,韩信推三阻四,迟迟不动,犹豫不决。刘邦为此咬咬牙切

  • 如果诸葛亮不派关羽把守华容道,而是派张飞或者赵云结局怎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安排关羽守华容道,华容道赵云关羽图解,赵云关羽张飞谁厉害

    而且,华容道这条路是曹操二选一选的。赤壁之战曹操大溃败,撤退之路有两条,第一条是大路,道路宽阔,比较好走,但要远五十里;另一条是华容道,泥泞不堪,非常难走,要近五十里。结果,曹操选择了华容道。为何如此选择呢?因为曹操远远望见华容道附近山顶有袅袅烟起,曹操下属一致认为此处有伏兵,应该改走大路。曹操认为

  • 蜀汉的一位大臣,本有机会接替诸葛亮,却因为马谡而前途尽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临死对诸葛亮说马谡的话,诸葛亮跟马谡的关系,历史上诸葛亮有重用马谡吗

    建兴六年(228年),马谡最终被诸葛亮下令斩首(也有说法马谡是在狱中病故的)。值得注意的是,马谡失街亭不仅让自己付出了生命,还连累了他的一个朋友,这个人就是向朗。因为包庇马谡,向朗激怒了诸葛亮,最终在蜀汉闲散无事近二十年,可谓前途尽毁。一首先,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今湖

  • 蜀国有一大将,用兵能力堪比诸葛亮,让蜀国30年不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国最厉害的十大名将,蜀国将领有多厉害,蜀国比较著名的大将

    首先,原来是山贼廖化,偶然来到蜀中,得到刘备的青睐,甚至成了太守。但到了蜀汉晚期,才华横溢的人老死后,诸葛亮只能选择七十岁的廖化继续北伐,从而显示出蜀国的不朽趋势。不过,廖化的本事值得一提,所以说到底,对蜀国还是有很大作用的。王平在后半句话中也说了蜀国将军。王平被归于曹操。汉中战后,王平向刘备投降。

  • 蜀国后期强悍武将之一魏延,诸葛亮为何要让马岱杀魏延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延与马岱,诸葛亮为什么选择马岱杀魏延,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三国演义》中,孔明见魏延第一眼时,就认定魏延脑有反骨,收纳为蜀国,自己在世还能约束一二,自己不在,魏延必反。果不其然,诸葛亮不在,魏延反了,而马岱也取之性命。而在《三国志》中,诸葛亮生前对魏延万般信任,甚至重用他。死后也没有安排任何人谋杀魏延。而是在临终前于五丈原召开了“退兵”会议,魏延当时是仅次

  • 蜀国大将魏延死的最是冤枉,他选择谋反却是被诸葛亮所逼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次刘备在大宴群臣的时候,问魏延:朕对爱卿委以重任,爱卿将如何担当呀?魏延回答道:如果曹操行举国伐蜀之事,臣愿意为大王拒之。如果曹操命偏将领十万之众来袭,我愿意为大王吞下这十万敌军。从这些对话就可以看出,刘备和魏延做到了君臣相宜。可是在诸葛亮病逝以后,魏延为何又要起兵谋反呢?其实魏延的谋反之举,正

  • 蜀国大臣受到诸葛亮排挤,在他被刘备处死时,还求诸葛亮救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诸葛亮曾使出哪些计谋,刘备三次请诸葛亮

    在蜀汉之中有一个著名的人士一直都被诸葛亮所排挤,最后因为他喝酒之后说错了一句话,被刘备知道后处死。在他被处死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向诸葛亮表明自己的心意,但诸葛亮看后却没有任何动作,其实诸葛亮没有落井下石就已经不错了。这个被刘备处死的人就是彭羕,他是一名汉人,身材非常的魁梧,相貌朴实憨厚,他在三

  • 最有希望挽救晋朝的太子,醉酒后办下蠢事,导致北方汉族差点绝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朝死得最惨太子,晋朝十大重大历史事件,南北晋朝最著名历史事迹

    西晋之所以在统一天下36年后便灭亡,并导致北方陷入持续不断的战乱,究其原因,跟惠帝司马衷昏庸无能、无法治国有很大关系。其实,惠帝尽管是个白痴,但他的儿子司马遹却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并被朝野视为最有希望挽救晋朝的人物。那么,司马遹最终为何没能担负起救亡图存的责任?他又落得怎样的下场?晋武帝司马炎画像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