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茂公忠于大唐,却因给武则天说了句好话,被后世贬低为千古奸臣

徐茂公忠于大唐,却因给武则天说了句好话,被后世贬低为千古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45 更新时间:2024/1/20 0:11:18

为了方便起见,本文中笔者还是顺应大家习惯,将李勣称为徐茂公。

作为唐朝的战将,徐茂公是绝对无可挑剔,他与军神李靖并称为“双李”,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唐朝战绩最为耀眼的将领。太宗在贞观时就说过:

“ 李靖、李勣二人, 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也就是说在唐太宗看来,徐茂公是超越古代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的将领,无论是对外战争还是对内战争,徐茂公的表现都无可挑剔。

唐朝建立后,徐茂公在对外战争中大放异彩,他带领军队横扫朔漠,先后击败了强大的东突厥以及薛延陀汗国,头一次将广袤的漠北地区纳入华夏政权的版图之内。其后,徐茂公又随唐太宗攻打高句丽。作为先锋,徐茂公连破十多个城池,立下了很多战功。

到了唐高宗年间,年过古稀的徐茂公再次披挂上阵,参与了针对高句丽的最后战斗。最终,徐茂公攻克敌军首都——平壤,终于翦除了高句丽这颗东北亚的毒瘤。

徐茂公去世后,唐高宗为了表彰他的赫赫战功,专门仿照卫霍,为他修建了一座宏大的陵墓,并在他的墓前树起了三座小丘,用以象征他攻灭东突厥、薛延陀以及高句丽的赫赫伟业。

作为将领,徐茂公无可挑剔,作为臣子,徐茂公可指摘的地方也不多。无论对待旧主李密还是后来的唐朝,徐茂公都可以称之为忠心耿耿。为了奖赏他的忠心,唐太宗甚至剪下自己的胡须为徐茂公治病,群臣之间的交往,着实令人动容。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明明是唐朝的战神与忠臣,徐茂公的后世评价却并不好,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大奸大恶的臣子。例如明朝万历年间的臣子朱维京曾说:

“彼杨素、李勣千古罪人,其初心岂不知有公论,惟是患得患失之心胜,遂至不能自持耳!”

杨素,是隋朝名臣,同时也是奸臣,他支持隋文帝废长立幼,致使隋炀帝杨广继位,因此被后世诟病。而徐茂公为何与他同论为“千古罪人”呢?这就要从徐茂公的一句话来说起了。

永徽六年(655 年),唐高宗的元配——王皇后已经失宠,武则天逐渐上位。因此,唐高宗一直想废掉王皇后,立即武氏为皇后。为此,唐高宗专门召见了太尉长孙无忌、司空徐茂公、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希望征求他们的意见。

让人令人疑惑的是,作为国家重臣的徐茂公却突然称病,拒不参加会议。而对于唐高宗“废王立武”的诉求,长孙无忌等人都予以了反对。正当唐高宗陷入绝望之时,徐茂公的“病”突然好了,他连夜进入宫中,只对唐高宗说了一句话:

“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

这句话很圆滑,看起来好像没有表态,实际上暗示不要理会那一伙老人,皇上尽可按自己心思办。得到徐茂公关键一句话后,唐高宗希望倍增,立即废了王皇后与萧淑妃,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徐茂公为武则天说得好话,在后世引起了极大争议。在后世儒者看来,徐茂公为保住个人的富贵,却失去了作为托孤大臣的操守,简直是奸恶至极。其后,武则天悍然称帝,大肆屠戮李唐的后代,造成了所谓“武氏之祸”。在很多人看来,这都是徐茂公的一言之罪。

对此,乾隆皇帝曾评价:

“(徐茂公)后于立武后事,乃淟忍依阿,毫无匡救,则暮年门户计重,竟尔易操。非独廉谨有馀,刚方不足,实亦有负太宗之知己矣。”

然而徐茂公对武则天的支持,并未能使他的后代躲过武则天的屠刀。当武则天篡位之态萌发时,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举起了叛旗。当徐敬业被镇压后,徐氏一族惨遭屠戮,连死去多时的徐茂公也受到了牵连,惨遭挖坟焚尸。

对此,学者蔡东藩专门写了一首诗,讥讽徐茂公的短视,正所谓:

“身家念重竟忘忠,一语丧邦塞主聪。待到子孙图反正,阖门授首总成空。”

此外,徐茂公人品的缺失,也让他的军事地位受到了牵连。开元年间,徐茂公曾被官方立为“武庙十哲”之一,享受后世的香火。但到了宋朝,徐茂公却因不忠而惨遭剔除。

从表现看,徐茂公是忠于大唐,但从实质上,他只忠于自己,难怪他会评价自己:“吾乃一狡贼”。

更多文章

  • 如果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是李世民,后来的历史走向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哪些人,后世如何评价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活了多久

    玄武门之变首先我们要知道,玄武门之变前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统领文武两派,李建成的手下大都是文臣,如齐王李元吉、太子中允王圭、太子洗马魏征等,而李世民手下几乎都是武将,如侯君集、独孤彦云、尉迟恭、程知节、秦琼等。而皇帝李渊的态度则比较暧昧,李建成势小,但为兄长,立为太子,李世民功高权重,李渊就通过各

  • 安史之乱,一个妃子神秘失踪,四代皇帝都在找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史之乱发生在什么地方,安史之乱完整版,安史之乱传奇故事

    但“大唐”这个称号,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绝对货真价实,让你挑不出一点毛病来。甚至可以说,中国有了“大唐”,才真正可以在全世界面前吹牛。这些年来,演绎大唐的影视剧非常多,比如狄仁杰,比如武媚娘,比如李世民,比如唐明皇,个个都是光耀千秋的人物,件件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但对唐朝另一个重大的事件却提的不多。

  •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西北边境上为了抵御吐蕃、突厥,唐军安西、北庭、陇右、朔方、河西五大节度使坐拥精兵二十五万余人,占全军总量的52.7%。如果再算上西南方向控制南诏、吐蕃的剑南节度使,整个西北边兵的数量占比超过六成。而安禄山虽然身兼三镇节度使,但能完全控制的只有平卢、范阳两镇,两镇军队定额14.6万人,占比不过26%,

  • 如果把隋炀帝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分开评价,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炀帝的真正结局,对隋炀帝的评价简短,从史实评价隋炀帝

    据史书上记载,隋炀帝杨广刚登基时,天下形势真可谓一片大好,国库充足,赋税稳定,国力强势,杨广坐在这个位置上,难免想要创造后人难以超越的伟业。所以,他特意给自己选了这样一个年号:大业,即伟大的功业!杨广当皇帝期间,就只用了这一个年号,合计是十四年,我们以大业七年(611年),杨广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为分

  • 康熙问群臣:天下何物最肥,何物最瘦?仅一位大臣给出完美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怒斥群臣经典语录,康熙喜欢在哪儿批奏折,康熙训斥群臣搞笑配音

    他就是张玉书。张玉书这个名字,不熟悉清朝历史的人可能半点印象都没有。其实张玉书是有清一代的名相(这里说的相是指文华殿大学士职位),他的职位和珅也担任过,至于和珅的下场,大家已经知道了。常言道:“高处不胜寒。”张玉书的位置跟和珅一样高,负责辅佐康熙皇帝掌管朝政,统辖百官。和珅被抄家,张玉书却安安稳稳做

  • 年羹尧被罢免了大将军,降级为杭州将军,这个官职到底有多大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年羹尧权力有多大,年羹尧的官位到底多大,年羹尧当过总兵吗

    在京城呆了几年以后,年羹尧被调任为四川提督,开始进入封疆大吏的行列。西北准噶尔部再次挑战清朝以后,在老十四胤禵的推荐下,年羹尧又担任了陕甘总督。雍亲王胤禛随后成为了雍正皇帝,为了掌握西北的军事控制权,雍正皇帝任命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率领20多万军队围剿清朝蒙古贵族的叛乱。年羹尧的西北绥远大将军只是

  • 康熙立储谜案:遗诏中写的究竟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立储未解之谜,康熙立储的秘密,康熙立储遗诏的字是康熙写的吗

    并且还在康熙皇帝的灵位前面质疑雍正的皇位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最后也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争夺之后,流传出来一个谣言,康熙原本想传位给十四阿哥,最终被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子”。其实大家如果是想一探究竟的话,首先就应该要了解到,其实十四阿哥和四阿哥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只不过十四阿哥从小开始就是被其他

  • 弟弟两次拒绝雍正,被连降三级,乾隆罚他为雍正守陵2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守陵大臣,乾隆如何对待雍正的几个弟弟,历史上真正的雍正有兵权吗

    雍正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宫廷传来皇帝的圣旨:剥夺多罗贝勒胤祎的爵位,连降三级为镇国公。这个消息传来,举世哗然。要知道,胤祎是康熙的儿子,也就是雍正的异母弟弟,是堂堂的皇子,他的爵位起码是辅国公起步,基本上是贝子、贝勒,混得稍好就是王爷,怎么会突然遭到如此变故呢?其实,这事情还真不是雍正蓄意打击。此时的

  • 康熙晚年最宠爱的妃嫔,为65岁康熙生下幼子,获得雍正乾隆尊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晚年妃嫔一览表,康熙皇帝最宠爱谁,康熙一生有几个嫔妃

    江南汉女穆嫔陈氏是一名来自苏州的汉女,父亲名叫陈岐山,关于陈岐山的身份,史料中没有记载,可以肯定的是,陈氏一家是不在旗的汉人,因此,陈氏没有参加选秀的资格。那么,她究竟是怎样入宫的呢?有两种可能:第一,陈氏是江南地区官员向朝廷进献的美女,才被康熙纳入后宫。一些资料显示,早在顺治年间,皇室便有在江南购

  • 康熙临终前,为何点名要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的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之死和雍正的关系,康熙是怎么样传位给雍正的,康熙为什么最后把皇位传给了雍正

    佟佳·隆科多出生年月不详,他的出身不低,先辈早年的时候就在跟随努尔哈赤。在入关之后也是显贵之家,而隆科多的姑母孝康章皇后是顺治的嫔妃,更是生下了未来的康熙皇帝。隆科多的姐姐佟佳氏还是康熙的第一位贵妃,也是他的第三任皇后。显赫的家族自然给了隆科多不少助力,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时候隆科多就被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