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孙膑与庞涓,苏秦与张仪,本是同窗,为何相互拆台?

春秋战国孙膑与庞涓,苏秦与张仪,本是同窗,为何相互拆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43 更新时间:2024/1/21 2:15:59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封神演义》里,姜子牙申公豹本是同门师兄弟,两人却行同水火,姜子牙一心辅佐西周灭商,申公豹却极力帮助纣王抗周。如果说《封神演义》只是后人编撰出的神话故事,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这两对谋士,却是史书上有据可查的历史名人。可是,这两对本是同窗的好友,为何又势不两立相互拆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四个人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大家知道,老子的徒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很有名气的人物,他一生带了五百多个弟子,其中以商鞅、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李斯等最为自豪,这几个人不仅都出仕为相,而且都成了战国时期诸侯国抢手的能人,他们走到哪里都被当成贵宾对待,可以说给鬼谷子长足了脸面。但是,在风光的背后,人们也会发现,这些人虽然都是同门师兄弟,又是同窗,可相互之间却并不和睦,除了相互拆台以外,还大打出手,不仅两败俱伤,结果都让人惋息。

[var1]

孙膑与庞涓,一场妒才雪耻的对决。

孙膑与庞涓本为亲如兄弟的哥俩,孙膑待庞涓为亲弟弟一样,处处维护照顾他。可庞涓却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在学业还没完成的情况下,他看到魏王在张榜招人,就自己一个人跑下了山。

孙膑不一样,师傅鬼谷子的知识他还没学够,执意要留在山上陪伴恩师,一是舍不得鬼谷子,二是想学到更多的知识。鬼谷子也从孙膑身上看到了希望,就把孙子兵法的精髓传给了他,这也是孙膑以后得以打败庞涓的原因。

当孙膑还在山上刻苦修炼,精心学习孙子兵法的时候,庞涓也在魏国做得风生水起,原因就是魏国当时非常需要庞涓这样的人才,虽然他只是半罐子水平,却也能排上用场,而且还真就打了几次胜仗,受到了魏王的器重,并拜为大将军。

[var1]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庞涓虽然立下了大功,但也有他的短处,喜欢吹牛皮,大话空话比较多,有人就向魏王推荐了孙膑的才能。当魏王派使者上山邀请孙膑下山时,孙膑并没做好相应准备,但又经不起使者的盛情,只好辞别恩师来到了魏都。见到兄长到来,庞涓虽然心中掠过一丝不悦,但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甚至还在魏王面前举荐孙膑的才能。

其实,庞涓自从当了大将军后,随着地位的升迁和变化,他的内心也发生了改变,再也没有当初谦虚从师的心态了,伴随他的就是如何好大喜功,如何在魏王面前赢得利益。所以,他一方面装作关心的样子,让孙膑住在府上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一方面又采取亲近的手段让孙膑传授他下山后所学知识。

孙膑一直把庞涓当成师兄弟,根本就没意识到庞涓是在向他索取本事,就毫无保留地把孙子兵法要领讲了一遍,结果是庞涓越听越妒忌,他生怕孙膑的才能比自己强,更害怕魏王要重用孙膑,于是采取卑鄙手段怂恿魏王对孙膑实施酷刑,还准备等孙膑把孙子兵法全部背诵抄写下来后,要致他于死地。最后孙膑装疯卖傻逃到齐国,并几次带兵打败魏国,在桂陵之战中万箭齐发射杀庞涓,也算给鬼谷子清理了门户。

[var1]

孙膑与庞涓的相互拆台,完全是庞涓心胸狭隘一手造成了,孙膑打败庞涓既是两人恩怨的结束,也是两人能力的对决,算得上赢得在理,输得也没脾气。

苏秦与张仪,一场靠嘴皮子外交的争斗。

相比孙膑与庞涓,苏秦与张仪的故事似乎要温柔得多。虽然后世对苏秦与张仪在不在同一时期为官的事颇有微词,但他俩都是鬼谷子的徒弟却是口径一致的。即使张仪提出的连横术要早于苏秦提出的合纵,但并不影响人们对他俩在春秋战国时期外交工作上的成就看法。

苏秦应该说出道和掌权要早于张仪,原因在于他游走六国,怀揣六国相印,仅这一点,他的成就就非同小可。而能把六国说服到一块攻打秦国,也能证明苏秦着实有别于常人的说唱之功。

相比于苏秦,张仪走的路并不那么顺畅,先是游走多国四处碰壁,后又在秦国受到冷遇。但张仪能够破合纵之术,说明他的外交手段和能力水平也是常人难及。作为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奏,张仪的连横术对于当今外交也是非常有其参考意义的。

[var1]

虽然苏秦和张仪都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但他俩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做事不能专一。苏秦内心是专为燕国服务的,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燕国收留了他。但他却在六国之间游荡,每到一处又排挤他人,以换取君王的宠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得善终。

而张仪也一样,虽然出道前受尽屈辱和白眼,但秦国还是给了他非常大的施展拳脚空间,只不过,张仪当了国相后,也忘记了自己曾经屈辱的经历,打击报复他人,不能荐贤爱能,同样走了苏秦一样的道路,这一点是不可取的。

所以说,通过上面的分析,孙膑与庞涓是个人能力和水平展示,展现的是如何辅佐君王夺取天下,把自己的能力水平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孙膑还是庞涓,他们在军事上的造诣对后世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孙膑运用《孙子兵法》所独创的减灶退敌策略,在现代战争中仍然被广泛借鉴,可以说,孙膑对《孙子兵法》的运用又增加了很多亮点。

[var1]

而苏秦和张仪的行为完全是两人胸怀的较量,在他俩相互拆招的背后,是战国诸侯国智慧与力量的拼杀,因此,他俩的功绩也是对战国时期的外交斗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后世也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至于孙膑与庞涓,苏秦与张仪相互拆台的原因,一来在春秋战国那个能人辈出的年代,他们这么做,完全是要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通过相互拆台,他们才能帮助所在诸侯国打败对手,这不是由他们自己能掌控得了的,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端人饭碗就要替人做事。三是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当有人讨论鬼谷子的五百徒弟里面谁最厉害时,相信鬼谷子也会哈哈一乐,谁笑到最后谁就是最厉害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春秋战国历史解读。

更多文章

  • 曾经称霸战国的齐国,为何被一战打垮?看看五国带兵大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齐国大将列表,战国齐国三大猛将排名,战国齐国旗帜高清图片

    在长期的兼并战争中,渐渐形成了齐、楚、燕、赵、魏、韩、秦七个主要诸侯国,而在这七个国家之中,曾有两个国家面临过灭顶之灾,一个是长期疲软的燕国,另一个则是强势至极的齐国。[var1]这两个国家面临的灭顶之灾都是彼此造成的……公元前三百二十年,燕易王哙在大臣苏代等人的怂恿下,禅位相国子之,于是爆发了严重

  • “天才早逝”的颜回:孔子最钟爱的学生,孔门最出色的弟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孔门最贤德弟子颜回,孔子怎么评价颜回的

    《论语》这一部经典,可以算是记录颜回形象的源头,亦是探索其人格、精神较为可靠的资料。颜回,字子渊,春秋鲁国人。他天资渊懿,早怀学圣之志,与父亲颜路师事孔子;他贫而好学,笃志践仁,乐道以居,冠绝群伦,是孔子最钟爱的学生,亦是孔门最出色的弟子。颜回列于孔门“德行”首科,名居“十哲”之首;他不幸英年早卒,

  • 勾践的后代在汉朝建立神秘王国,刘邦允许,汉武帝:必须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勾践和刘邦,勾践后代,勾践后代在现在的哪里

    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若按地理位置来说,相当于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等地。在《过秦论》中也有:“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var1]问题来了,百越中的“越”,指的是什么呢?有人说,越同“粤”;也有人认为,“越”指的是越族。其实,目前最被接受

  • 甘戊出使齐国遭到船夫的嘲笑,而他只用几句话就让对方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甘丞相为什么要去齐国,甘戊与船夫,甘戊与船夫原文注音

    原文 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②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③,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④,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⑤不如小狸⑥。干将⑦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⑨之君,万乘之主,

  • 楚共王:父亲楚庄王对其影响多大?生前自拟谥号,子囊巧妙更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共王谥号,楚共王死于哪一年,楚庄王和楚襄王什么关系

    当然,谥号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比如,文帝、武帝中的“文”和“武”都是褒义。而隋炀帝、周厉王中的“炀”和“厉”则都是贬义。帝王自然是都想去世后有个好的谥号,但是这也由不得他们,毕竟谥号这个东西是后人给的,他们很难做主。[var1]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君王,他在死前就替自己想好了谥号,而且还

  • 出土的这九件战国秦汉文物,带给我们一个与《史记》不同的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墓出土文物图,秦始皇文物,秦始皇最有价值的文物

    1九年相邦吕不韦戟/戈秦始皇的出生,与吕不韦关系密切。吕不韦本是商人,因看中在赵国的秦质子异人,于是游说秦太子妃收养异人为嫡子;并将姬妾赵姬嫁给异人,生下未来的秦始皇。之后异人即位为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相国。秦庄襄王去世后,秦王政即位,继续仰仗吕不韦,并称其为“仲父”。出土文物有大量“相邦吕不韦”的

  • 勾践消灭吴国后,为何越国也突然消失了?什么原因导致越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勾践灭了吴国后怎么了,勾践消灭吴国的真正原因,勾践灭吴国的全过程

    [var1]就在中原大地各国拼命扩张的时候,在当时周朝影响力最东南的区域却有两个国家,在远离中原富饶地区却拥有着一支强兵劲旅,体量虽小却在后来的历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篇章,这两个小国一个是吴国一个就是越国。而在我们所熟悉的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之后,竟然把强大的吴国给灭了,可是为何随后越国也突然消失了

  • 从春秋战国的量变到质变,看春秋与战国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战国各有什么特点,春秋战国的细节和感悟,春秋多少年战国多少年

    [var1]文化上的变化在当前的史学界,比较认同的说法是,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作为从春秋进入战国时代的标志事件。这两者的共同特征在于,以下克上,都是诸侯底下卿大夫抢占了诸侯的合法地位,这是宗法制的彻底崩坏,“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在《资治通鉴》中,就如此描述了三家分晋

  • 春秋和战国时期普遍存在的战争观,尚武精神盛行,重信守礼是常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正确评价春秋战争,解析春秋战争,春秋时期大的战争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诸侯的争霸导致战争频繁发生,我国社会进入一个动荡期。在当时,与“游说”和“论战”相比,“武力”成为最有利的工具,谁的武力强大,谁就有最终发言权。因此,“尚武”观念,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战争观。本文以尚武观为中心,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观,并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其原因。[v

  • 扁鹊没有治好我的腿伤,无奈之下,我去东汉末年觅名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名医扁鹊的读后感60字,名医扁鹊真实故事,扁鹊是怎么变成名医的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场梦,并没有过多在意。直到我对历史有一定研究之后,才发现梦中出现很多的场景居然与正史中记载的事件是基本吻合的。难道我的梦是真实的?我不知道,也不敢确定,但我觉得我应该写下一些文字,记录一些我梦中的场景,并结合权威的史料,还原出历史真相。[var1]大白战国之旅,因腿伤偶遇扁鹊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