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剧中的沈一石一般,开场的时候他是多么的风光无限,狂妄霸道。然而结尾,却还是不得不一把大火焚烧了宅子,也焚烧了自己。他成于官商这个身份,败于官商这个身份,说到底是与“官”打交道惹的祸。历史上像他一样的商人比比皆是,比如说清末的胡雪岩,胡雪岩成败的关键在于左宗棠。
[var1]
他帮着清军运军火、粮米,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这才得以帮着左宗棠办常捷军、福州船政局。最风光的时候官至二品,赏穿黄马褂,可左宗棠一倒台。他也不可避免的倒台,落得个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的下场。胡雪岩如同沈一石一般,聪明又不聪明,吕不韦与沈万三也同样如此。若说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古今中外第一位风险投资家是谁,那莫过于吕不韦。
[var1]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一次去邯郸做生意见到了在哪儿当质子的异人。回家便跟父亲说: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这句话的前半段他做到了,他确实拥君建国了,却并未泽被后世。吕不韦通过种种手段,扶持异人即位为秦王,他自己也被拜为相国。
[var1]
从商人摇身一变,成了一国重臣名垂青史,吕不韦的这笔买卖无疑很成功。然而他其实与沈一石、胡雪岩没什么区别,送赵姬给异人得了信任,最后因赵姬嫪毐事件被秦王记恨。嫪毐事发后,吕不韦不可避免的被免去职务,他只好在路上自尽身亡。他们三个人看起来都是极其成功的商人,但都不聪明,临了了都将自己搭了进去。
[var1]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商人,还是得说这个人,那便是范蠡。许多人对范蠡的印象,应该大多来自于兴越灭吴以及与西施的绯闻逸事,实际上范蠡在商业上的成就也非同一般。他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甚至一度尊为财神。话说当年范蠡帮助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很清楚的明白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立即走人泛舟五湖。
他先是去了齐国经商,显然范蠡十分有经商能力,家产很快就累积到数十万。结果齐国想请他当丞相,或许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十分欣喜,一国之相那是多大的权力。然而范蠡却叹气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转头拒绝了相位,散尽家产,再次离去。
[var1]
范蠡是聪明的,赚了太多钱对国家不利,卷入政治漩涡也不行。后者如吕不韦、胡雪岩之流,前者更好找,沈万三就是个典型。他其实并未犯太多错,只能怪自己太有钱了,于是被大明王朝抄了家。对于范蠡来说散尽家产是保全他性命的一个办法,他散尽家产后也并非没有活路,而是继续辗转。经商致富散财,再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这般一直重复到他的人生尽头。
[var1]
范蠡的一生既能艰苦创业,又能善于经营理财,还能散尽家产重头再来。不可谓不神,也不可谓不聪明,最重要的是。一生辗转过政治漩涡,赚过财可富国的钱,还能安然无恙。这便是天大的本事了,楚惠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48年)范蠡去世,享年88岁。因此后世将其作为富人的代表,又因着其出神入化的经营手法,将他奉为财神。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