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风华:敢起兵谋反的汉王和赵王,为何会害怕被迁出族谱?

大明风华:敢起兵谋反的汉王和赵王,为何会害怕被迁出族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47 更新时间:2024/1/30 3:44:43

[var1]

随着朱棣的去世,汉王和赵王开始在明面上为难新帝,不仅在朱棣的葬礼上捣乱(虽然按照电视剧的安排,汉王和赵王的怀疑很合理),随后更是逃出京都,带兵开始起义了!面对这样的两兄弟,老大朱高炽内心是很苦逼的:杀也杀不得,打又打不过。还好,最后朱高炽以退为进,用软刀子把这俩兄弟拿下了。只是,劳心劳力的朱高炽也去世了,本就身体不好,还高负荷工作,这样的情况能长寿吗?

[var1]

如果说前面的朱瞻基只是讨厌自己的二叔和三叔的话,后来的朱瞻基就是厌恶这俩兄弟了,毕竟他们是间接害死自己老爹的敌人。只不过,碍于那会发下的誓言不得处死这二位王爷。不过不处死没关系,可以留着慢慢熬他们。如果谁敢自杀的话,就把他们的名字迁出族谱。在有些人看来,这赵王和汉王连死都不怕,还怕这个吗?事实证明,二位王爷对这个还是颇为忌惮的。那么,这是为何呢?原因很简单。

[var1]

第一、古人对于名声的看重。在古代社会,大家对于个人名声相当看重。朱元璋起义之初,为何会有很多名门望族不愿意追随呢?追其根本就是因为他们看不起朱元璋的出身,觉得朱元璋不配为帝。而现在的汉王和赵王好不容易成了大明朝的王爷,有了贵族的出身。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舍得放弃自己的名声和出身呢?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不就是因为大家觉得一个人的品格比性命还重要吗?你可以取我性命,却不能折辱我的人格。这里就可以看出古代对大义、对世俗的在乎,他们认为名声的价值远比了比性命还重要。

[var1]

第二、古人对于传承的看重。族谱意味着什么呢?族谱意味着一个家族在世界上出现过的证据,意味着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的证明。就算是一般的名门望族也都相当在意族谱的续写,更何况是出身于皇族的汉王和赵王呢?如果被迁出族谱,就意味着自己的身份证明没了,留在史书上的可能就是一个无名氏。而且,还会因为已经被迁出族谱,所以无法接受后辈们的香火供奉。这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社会,是比诛九族还要重的惩罚,对于汉王和赵王这样的皇室子弟来说,皇帝的这个威胁可比要他们的命还残忍的多。

[var1]

所以,汉王和赵王没有自杀,反而是设下陷阱,引得朱瞻基自己走进圈套,然后让气急败坏的朱瞻基自己出手灭了汉王、圈禁了赵王。当然,编剧这样的设定,也是为了对应前面朱瞻基曾经立下的毒誓(凡是对朱家人出手的帝王,会短命夭寿),使得情节连贯了起来。当然,历史上的汉王也的确是死在了朱瞻基手里,而且比这个还惨,因为朱瞻基把他活活烤死了。只能说,在古代的皇权社会,想逼死皇帝的人,如果不能成功,那就只能被灭了。

更多文章

  • 曹操一生因为5件错事导致魏国最终没有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一生犯过的五大错,曹操为魏国做出的贡献,曹操一生的征战历程

    [var1]错爱上一个女人小编在前面的文章中就提到过曹操此人一生风流喜欢网罗天下美貌与才华并肩的美女,然而正是他这种喜好差一点导致他被杀害,故事发生在宛城大战期间,曹操发现宛城守将张绣的婶娘,即张济的遗孀长得颇有姿色,就想要把张绣的婶婶纳为己有。结果逼使张绣降而复叛。宛城一战,曹操兵败如山倒,不仅自

  • 春秋时期,诸侯国君主都称“公”,唯独楚国称“王”,底气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诸侯称公为何楚国称王,春秋各国对楚国称王的态度,楚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王

    周朝的时候,统治者就懂得了用激励机制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分封的对象不外乎是同宗同姓的自己人,和国中名人名士的后代,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var1]至于分封的等级,基本上有五个。最高等级为"公爵",再低一个级别就是"侯爵",再往下就是第三极"伯爵",伯的后面是"子爵

  • 历史上特聪明的商人,既非吕不韦,也非胡雪岩,而是散尽家财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跟胡雪岩同时期的有名商人有哪些,十大商人胡雪岩,历史上最精明的商人是谁

    就如同剧中的沈一石一般,开场的时候他是多么的风光无限,狂妄霸道。然而结尾,却还是不得不一把大火焚烧了宅子,也焚烧了自己。他成于官商这个身份,败于官商这个身份,说到底是与“官”打交道惹的祸。历史上像他一样的商人比比皆是,比如说清末的胡雪岩,胡雪岩成败的关键在于左宗棠。[var1]他帮着清军运军火、粮米

  • 春秋战国孙膑与庞涓,苏秦与张仪,本是同窗,为何相互拆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秦与张仪孙膑与庞涓是同时代吗,苏秦张仪与孙膑庞涓有什么不同,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相差几岁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和申公豹本是同门师兄弟,两人却行同水火,姜子牙一心辅佐西周灭商,申公豹却极力帮助纣王抗周。如果说《封神演义》只是后人编撰出的神话故事,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和苏秦与张仪,这两对谋士,却是史书上有据可查的历史名人。可是,这两对本是同窗的好友,为何又势不两立相

  • 曾经称霸战国的齐国,为何被一战打垮?看看五国带兵大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齐国大将列表,战国齐国三大猛将排名,战国齐国旗帜高清图片

    在长期的兼并战争中,渐渐形成了齐、楚、燕、赵、魏、韩、秦七个主要诸侯国,而在这七个国家之中,曾有两个国家面临过灭顶之灾,一个是长期疲软的燕国,另一个则是强势至极的齐国。[var1]这两个国家面临的灭顶之灾都是彼此造成的……公元前三百二十年,燕易王哙在大臣苏代等人的怂恿下,禅位相国子之,于是爆发了严重

  • “天才早逝”的颜回:孔子最钟爱的学生,孔门最出色的弟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孔门最贤德弟子颜回,孔子怎么评价颜回的

    《论语》这一部经典,可以算是记录颜回形象的源头,亦是探索其人格、精神较为可靠的资料。颜回,字子渊,春秋鲁国人。他天资渊懿,早怀学圣之志,与父亲颜路师事孔子;他贫而好学,笃志践仁,乐道以居,冠绝群伦,是孔子最钟爱的学生,亦是孔门最出色的弟子。颜回列于孔门“德行”首科,名居“十哲”之首;他不幸英年早卒,

  • 勾践的后代在汉朝建立神秘王国,刘邦允许,汉武帝:必须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勾践和刘邦,勾践后代,勾践后代在现在的哪里

    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若按地理位置来说,相当于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等地。在《过秦论》中也有:“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var1]问题来了,百越中的“越”,指的是什么呢?有人说,越同“粤”;也有人认为,“越”指的是越族。其实,目前最被接受

  • 甘戊出使齐国遭到船夫的嘲笑,而他只用几句话就让对方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甘丞相为什么要去齐国,甘戊与船夫,甘戊与船夫原文注音

    原文 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②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③,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④,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⑤不如小狸⑥。干将⑦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⑨之君,万乘之主,

  • 楚共王:父亲楚庄王对其影响多大?生前自拟谥号,子囊巧妙更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共王谥号,楚共王死于哪一年,楚庄王和楚襄王什么关系

    当然,谥号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比如,文帝、武帝中的“文”和“武”都是褒义。而隋炀帝、周厉王中的“炀”和“厉”则都是贬义。帝王自然是都想去世后有个好的谥号,但是这也由不得他们,毕竟谥号这个东西是后人给的,他们很难做主。[var1]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君王,他在死前就替自己想好了谥号,而且还

  • 出土的这九件战国秦汉文物,带给我们一个与《史记》不同的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墓出土文物图,秦始皇文物,秦始皇最有价值的文物

    1九年相邦吕不韦戟/戈秦始皇的出生,与吕不韦关系密切。吕不韦本是商人,因看中在赵国的秦质子异人,于是游说秦太子妃收养异人为嫡子;并将姬妾赵姬嫁给异人,生下未来的秦始皇。之后异人即位为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相国。秦庄襄王去世后,秦王政即位,继续仰仗吕不韦,并称其为“仲父”。出土文物有大量“相邦吕不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