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76 更新时间:2024/1/16 15:38:37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年轻时候时候家庭也是相当殷实,爷爷是省部级高官,父亲算是厅局级,吃喝不愁,所以早年杜甫也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时虽然已经开科取士,但是毕竟考试做官风气不如宋明时期那么深入人心,杜甫虽然也是饱读诗书,但是到长安举进士不中,就干脆游荡大江南北的,从长安逛到山东,又从山东转到吴越,可以说这一段日子过得潇洒,有殷实的家庭支撑,杜甫生活相当惬意。

等到杜甫浪够了,就要想着做点正事,毕竟他一直怀有致君舜上,但使风俗淳的理想。既然不能通过进士做官,就通过当时最流行的方式--推荐,认识几个达官贵族,写几首诗,让人家觉得你有水平就可以推荐你到朝廷任职,但是事情没有杜甫想的那么简单。

当时唐朝已经腐化不堪,早已经没有当年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唐玄宗只顾忙着和杨贵妃卿卿我我,朝政被奸臣李林甫杨国忠把持,除了他们的亲信和没有底线的官员,谁也不能进入朝廷。杜甫在长安漂了几年,经常就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以说在长安这几年混的惨不忍睹。当年野心勃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现在确是困据长安,到处拍人马屁。好不容易等到唐玄宗心情大好,要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却由于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杜甫梦想又破灭了。

本来安邦定国,济世救民的雄心壮志,被长安的昏庸无能,腐败不堪的君臣击碎了。杜甫的生活也陷入困顿,甚至小儿子都被饿死了。更令杜甫绝望的是战乱爆发了,安禄山从河北发动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大唐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动乱。离乱人,不如太平犬,杜甫被迫到处漂泊,开始了更加悲惨的生活,但同时也成就了杜甫诗歌高峰。

虽然大唐给杜甫的是一个又一个挫折,但是杜甫一直都没有放弃为国效力。杜甫冒着战乱,跑到灵武投奔唐肃宗,这时候可以说最能见证杜甫的人品。但是不暗朝堂事故的杜甫因言获罪,很快就被皇帝撵走了,他又开始了漂泊。

杜甫一路走,一路逃,开始往四川方向逃难,这一去,就在也没有回来。这时候的杜甫,混的就像丧家之犬,但是诗的水平确是空前的高,是他一生写诗的最高峰。《三吏三别》、《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皆是杜甫这一段所写,更是他的诗的代表。杜甫在逃到四川以后,虽然接受朋友的接济,但是生活依然贫困,“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现在看来也是让人心酸,一代大诗人,竟然到了饭都吃不饱地步;住的房子也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可以说杜甫后半生颠沛流离,吃尽了苦难,到死也没有享福。思乡心切的他从四川回老家,一路上在一艘小船上到处漂泊,一家人就这样游荡在江河湖海,没有一个落脚之处。最惨的是因为洪水就被困在河里五天五夜,粒米未进,当地县令前来救济,杜甫因为吃多了酒肉就撑死了,说的让人流泪,一代文豪,影响中国千百年的诗圣就这样客死异乡。

国家之不幸,杜甫之不幸,皆是诗坛大幸。杜甫早年生活优渥,所以成就也就平平,跟李白比起来要差不少。但是经历了诸多磨难,看遍人间疾苦,杜甫的诗才更加反应现实,更加为人所尊崇。不过老实说,作为李白的粉丝,李白可没有带着杜甫干什么好事。李白作为谪仙人,天天梦想炼丹成仙,他作为前辈曾经天天带着杜甫瞎逛,到处摘仙草,寻仙人,炼仙丹,一点正事不干。

杜甫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的诗写的都是人民疾苦,不管是三吏还是三别,都在痛诉战争的罪恶,统治者的残暴,为下层人民哀伤心痛,这正是杜甫为人所敬重的地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更是杜甫光辉人格的真实写照,是杜子美诗圣光环的真实写照。

更多文章

  •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傻傻弄不清楚?一文简说草原民族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匈奴突厥契丹蒙古人从哪来的,匈奴和突厥契丹,匈奴突厥契丹的前世今生

    第一个就是匈奴。在影视剧的影响下,匈奴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辉煌过一段时间,一直到清汉时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欧洲历史上的匈人,大概率就是我们所知的匈奴人,可惜的是这个猜测没有具体的证据来印证,只是匈人就是匈奴人的这个想法还是被人们给默认了,人们认为匈奴人在失去了家园之后才迁移到了欧洲。打败匈奴的

  • 刘邦和李世民:王朝选太子有3条潜规则,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与唐太宗的关系,刘邦和李世民是同一人吗,刘邦和李世民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太子是神圣的职业。他们一旦被册封为太子后,地位就仅仅在皇帝之下,成为帝国的缩小版君主,而其他兄弟依然是臣子。不仅仅是地位高。太子还有独立的官署,朝廷大臣和学者做老师,一支小规模的军队,甚至在紧急情况时,太子还可以代理国政。放眼帝国,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除了皇帝就是太子。而太子的继承制度也

  • “不能欺负老实人”,张文宏这句话,1300多年前李世民就证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最经典的话,李世民在历史中是怎么样的人,李世民说的最好的十句话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这也是唐太宗在封建王朝的帝王中,名声颇佳的重要原因。东方巨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然有一个“惜”字,但能出现在伟人的词里,那就是最大

  • 干练正直,力僻邪说治蝗之“救时宰相”姚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宰相姚崇的十条建议,宰相姚崇的优点,开元年间姚崇和谁搭档做宰相

    君臣谐和。开元初年,他继续重用前朝宰相姚崇,整顿国事,努力扭转唐中宗李显时期的颓废、混乱局面,逐步使唐王朝又焕发了兴盛的气象。李隆基像姚崇,字元之,博学多才,通达敏捷,曾三朝为相。武则天当政时,姚崇就很受赏识。唐玄宗继位后,仍然以姚崇为相。打理政务的过程中,姚崇经常向唐玄宗提供治国良策,玄宗大都予以

  • 到底是谁抹黑了太原起兵时期的李渊和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怎么对待李渊,太原太守李渊,贞观之治李世民和李渊

    《旧唐书》:(大业)十三年,(李渊)为太原留守。群贼蜂起,江都阻绝,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旧唐书》是五代后晋刘昫写的,很简略,隋炀帝跑江都去了,天下大乱,各路军阀纷纷起事,李世民跟刘文静就劝李渊赶紧也起兵,凡事要趁早,吃屎也逮口热乎的,再晚就赶不上二路汽车了。李渊听了,决定起兵。本来说

  • 别闹笑话,唐朝官衔中的“兼”字,不一定是“兼任”的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人大概会以为,贺知章是从太常少卿,升为礼部侍郎,并“兼任”集贤学士。换句话说,大家会以为,礼部侍郎才是贺知章的主要官职,而集贤学士只不过是“兼任”而已。如果这样理解,那就要闹大笑话了。这个问题,就出在对官衔中“兼”字的理解偏差上。唐代官衔中的“兼”字,最好理解为“同时担任”。这看上去似乎与“兼任

  • 曹丕的诗作,李世民的诗作,你更喜欢谁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丕最好的十首诗,曹丕的诗啥风格,曹丕写有哪些诗

    魏文帝曹丕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政治功绩过于闪耀,以至于人们把他的文学才能忽略掉了,其实曹丕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他的《燕歌行》中写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牵牛织女摇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是一首七言诗,曹丕通过一个女子思念丈夫的形式,用清丽的语

  • 朱元璋临终下令38名妃嫔殉葬,其中包括贵妃,为何张美人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美人主动为朱元璋殉葬,朱元璋死后为什么要让妃子陪葬,朱元璋死后妃子殉葬有多惨

    殉葬制度诞生于奴隶社会,延续千年之久后,在秦始皇时期达到了巅峰,据说秦始皇死后的殉葬者数以万计,不仅后宫美女成了殉葬品,甚至连参与陵寝建设的工人也一同殉葬了。到了汉朝时期,殉葬之风渐渐衰败了,因为活人殉葬太过残忍,与儒家的仁义之风相差甚远。汉武帝刘彻下旨废除了殉葬制。到了唐宋时期,殉葬在中原大地几乎

  • 朱元璋当皇帝时,一直坚持做一事,嫔妃们都痛苦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做了几年皇帝,朱元璋当皇帝前的经历,朱元璋是如何一步一步当上皇帝的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出现了很多的帝王。这些帝王有的英明神武造福百姓,有的昏庸无道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总的来说,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整体呈现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态势,在时代需要一位杰出的帝王的时候,自然就有人崛起并最终成为天下共主。而在所有的帝王中,朱元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了。元朝末年,因为政治的昏

  • 可惜!南宋灭亡前还在试图收复这个城市,如果成功,南宋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为什么不收复失地,南宋能收复失地吗,南宋的灭亡之路

    占城国地理位置占城是当时越南中南部的古国,曾长期是中国的领土。秦汉时为象林县,又称林邑。东汉末年,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日南郡的象林县令,从中国独立,并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占城国,和中国以顺化为界。宋朝建立后,占城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之一,并与宋交好。从宋太祖时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