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明朝当官或者做一个农民是什么体验?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在明朝当官或者做一个农民是什么体验?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67 更新时间:2024/1/23 6:15:24

明朝开始,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到了维护皇权的极致,一切都是为了皇权统治。任何伤害皇权甚至皇族的事情,朱明都是不允许的。

明朝“官不聊生”

朱元璋维护皇权第一步,就是取消宰相职位。你看清宫影视剧里面,皇帝每天五更天就早朝,这就是朱元璋造成的。本来这都是宰相的工作,但是朱元璋担心宰相权力太重篡夺了天下,就取消了宰相职位。

在明朝当官首先辛苦,其次还得面对折磨,朱元璋发明了廷杖制度。官员犯了错,要当庭扒下裤子打屁股,打得开花。这就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明朝官员俸禄也很低。明朝官员名义上的俸禄还可以,一品官年薪1000石,约500两银子吧。九品官60石,约30两银子。但是基本不足额发放,清官一般就穷得叮当响。清官不好过,那就当贪官吧。贪官头上悬着一把恐怖大刀:剥皮揎草。贪污受贿几十两银子,就会被斩首、凌迟、剥皮揎草。当然这是明朝开始时的事情。后来好点了,朱元璋的后代对待贪官没有朱元璋这么狠,所以从朱棣后期就贪腐横行。

明初惩治贪官

官员累、精神折磨、穷是一方面,还有令人恐怖的特务制度。

朱元璋还发明了锦衣卫特务制度,收集情报,有权监督并逮捕所有官员。到了朱棣时,又增设了东厂特务组织,只对皇帝负责,无需经司法机关,就可以随意监督逮捕处置官员。锦衣卫和东厂,基本一致贯穿到明亡。

在明朝当官不易,但相比于当一个农民,那还是要好太多了。

明朝农民,被层层“抢掠”,最终没有活路

明朝的农民,开国时期活得还可以,后面只能说是越来越惨。明朝对待老百姓,逐渐与游牧民族抢劫明朝边民一样,随意抢夺。

农民最重要的生存资料是土地。如果土地不受保护,能被人随意抢夺,那农民的生活不但不能改善,生存都将成为问题。

为了叙事简明,假设你是一个明朝的农民,生在洪武年代,然后像明朝一样活到200多岁。我们来看看你这一生会经历哪些折磨。

在朱元璋的洪武时代,你的生活还不错。那时人少地多,朝廷鼓励开荒,谁开的就是谁的。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啊。因为只要肯干,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于是你经过努力,到了洪武末年,你一家已经有200亩地了。

接着到了永乐时期,你带着儿孙一起努力,又开垦了300亩地。但同时你的家族也扩大到第三代总共有近50人了。

这时,天下的荒地开垦得差不多了。你的子孙因为你的身份是农民,所以他们只能继续当农民,这是朱元璋规定的。所以你只能给男丁们分家、分地。这时日子过得开始紧巴了,因为人均只有几亩地了,而一切都依靠土地的出产。

正当你看着丰收的粮食,计划着明年攒钱买点地的时候,事情来了。

丰收

朝廷派人找到你说,敬爱的皇帝家族庞大,钱不够花,需要每家“捐”出1%的土地献给皇帝。你一想,这不能不捐,何况1%也没多少,不会影响一家人过日子,就捐了(皇庄占北直隶四府民田比例为千分之八)。

这批人刚走,又来了一批,是代表某位亲的。来人说亲王家族庞大也缺钱,需要你捐出1%土地来。你没办法,继续捐吧。

接着,又来了好几拨人,分别是某皇亲国戚的代表、某位公主的代表、某位世袭将军的代表;最可气的是,还有一批太监的代表。他们分别要求你捐出土地。你看情势,谁你也得罪不起,而且明律规定他们就比你更有权力。所以你只能都答应了。

这么一轮下来,你丢了近10%的土地。

你一盘算:一家人的日子受影响是肯定的,但还过得下去。

又过了30年,到了英宗代宗时期,你家族的第五代人也出生了。你隔壁老王日子没法过了,逃荒要饭去了,因为保甲制度,他们一家的赋税被你们这剩下的9家负担了。你的土地减少了10%,但是你的负担还加重了11%。日子越来越难。

古代农业生产

到了第七代人出生的时候,你的皇帝变成了明孝宗、明武宗,你的土地又被迫给皇帝、藩王、勋戚、公主、太监等捐献出了12%。这下可要命了,人口100多,土地不到400亩了,税还多出了11%。没办法,只能继续勒紧裤腰带。

在接下来的100年里,你的土地经常被迫捐献,里甲陆续有人逃亡,你的赋税还在加重。到了万历年间,你一算账,吓了一跳。你的土地只剩下不到300亩了(皇庄和各种庄田,占了北直隶土地的36%),而你的家族人口已经快200人了,你的赋税比原来还增加了30%。

你就这样过着每天喝稀粥的日子。

熬到了万历末年的时候,朝廷忽然说要加辽饷,赋税负担又增加了30%。嗯,稀粥减一顿吧。

接着熬。

到了天崇祯年间,朝廷陆续又加了练饷、剿饷,你的赋税负担已经达到了洪武年间的近3倍。你的土地只剩下一丁点了,因为崇祯皇帝的姻亲更狠,几乎把你夺的一点不剩(李自成进京从崇祯的岳父周奎家中搜出了300万两白银,仅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你的家族还剩下不到100人了,大部分都逃荒了、饿死了。你的那点土地出产,刚好够交税,那一家人吃什么?

只能吃观音土了。

以上就是一个典型华北农民在明朝的遭遇。

结语:

明朝的黑暗在中国古代基本是无出其右的。朱元璋的富养皇族政策,惯出了一堆寄生虫。结果他们还拼命与民争利,直接上手抢掠,不管百姓的死活。

我推算过,明朝负担税收的人均耕地从1393年的峰值14亩(6000万人、8.5亿亩)下降到了明末的2亩左右,下降超过了8成。大部分土地被皇族和权贵占去,占了还不用交多少税。大部分税收就都落到了普通百姓头上。

农民起义终于在1627年爆发,随后起义军对待朱明皇族,基本就抱持全部诛杀的态度。这是被长期被压榨之后仇恨的总爆发。

(完)

以上就是

凌烟阁边看历史

的原创文章,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风华:“好圣孙”朱瞻基去世后,朱祁镇为何不能续写仁宣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想立朱祁镇为太子,朱瞻基朱祁镇父子,朱瞻基仁宣之治

    可以说,明朝国运正是在他治下由盛转衰。但作为他的父亲,明宣宗朱瞻基虽然即位时间不长,只有十年但就在这十年里,他继承明仁宗的仁政措施,开拓进取,终于造就了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实现了王朝的盛世。那么又是何种原因造成朱祁镇就不能续写仁宣之治的呢?好圣孙朱瞻基VS好儿子朱祁镇朱瞻基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因

  • 大明王朝,究竟有没有过“宦官专权“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专权形成原因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下的伴随品。在中国 ,皇帝将自身的权利分一部分给自己的奴仆——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这样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一般情况下,产生这样的现象,会有两个原因:第一,皇帝因为外朝中文官集团的威胁;第二,则是皇帝和文官集团、相权的权利发生拉锯战。但是,因为官宦身份特殊,

  • 在仁宗的治下,为何北宋还会接连失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仁宗时期,北宋败亡的真实原因,宋仁宗在北宋什么地位

    "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当初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他自己就是武将篡权,因此也自然的认为其他武将都有谋反之心。设立了严格的祖宗家法,并且一直提倡着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论是真宗还是仁宗,都是些守成之君。他们丝毫不敢忤逆祖宗的规矩,按照这个重文抑武的思路持续的走下去

  • 外蒙古的教科书是怎么写历史的?尤其是元朝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外蒙古历史教科书,蒙古国怎么记录元朝历史,蒙古与元朝

    虽然历史没有态度,但编写历史教材的人却有自己的立场。比如说朝鲜战争,对我们而言,这是抗美援朝之战。对朝鲜而言,这是保家卫国之战,但对美国而言,这是捍卫“民主”之战,各人有各人的说法。那么,隔壁的蒙古国,他们的历史教材是怎么写的呢?蒙古教材概述这是蒙古国在2018年左右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此时的外蒙古尚

  • 大明风华:张太后这事儿做得够绝,朱高炽这一生算栽在她身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风华朱高炽经典语录,大明风华朱高炽跟朱棣说想回北平,大明风华朱高炽霸气片段

    行天下路,观天下事,我是民工小河,今天为大家分享一则趣闻趣事最近由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乔振宇等主演的《大明风华》正在热播,该剧改编自莲静竹衣的小说《六朝纪事》,张太后其实是一个很精明的人,看她一直把持着太子府财政大权就知道了!在东宫住的只有她和嫡子朱瞻基,别的后妃和儿子都在老家顺天,明仁宗史书上的

  • 大将中箭将死,成吉思汗说赶紧把他塞到牛肚子里,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医疗水平十分不发达,特别是在战争时期,受伤的士兵只能挤在一个帐篷里,环境恶劣,他们的伤口很容易被感染,死亡率会很高。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军营里的大夫技术差,而是医疗条件实在太恶劣。当时的将士们只能眼看着自己受伤的同伴慢慢地死去。但是曾经有一位将军在战场上被敌人的箭射中,眼看就要流血过多而亡,这时

  • 大明风华:朱祁钰设宴立太子,皇后带儿子自杀,孙若微露出微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明风华朱祁钰最霸气的片段,大明风华朱祁钰在第几集死的,大明风华朱祁钰怎么成了长子了

    朱祁钰本来对当皇帝也没什么野心,在国家危险当头,孙太后立他为帝,他也算是临危待命,等真正当上皇帝后,他也享受了这个位置给他带来的权力和欲望,所以千方百计不想哥哥回来,但朱祁镇就是命大死不了。徐滨为了将朱祁镇接回京,特地从瓦剌那里带回朱祁镇的禅位诏书,他说天命已归,无复多言,催促朱祁钰尽快立太子,这解

  • 天下大旱,朱元璋问刘伯温:该怎么办?刘伯温称:杀了此人定下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赶走刘伯温,刘伯温下雨视频完整版,刘伯温死后朱元璋怎么处置

    可是皇帝身边的谋士和武将也要能够相互制衡才行,不然权利一边倒了,皇帝的地位就会变得岌岌可危了,这是皇帝最忌讳也是最惧怕的情况,所以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历朝历代的皇帝在任用官员的时候都费劲了心神。既要有真才实学能够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又要找到这人的缺点达到能够有效控制的目的,这就非常的难办了,所以不要觉得

  • 坐篮子吊进皇宫,崇祯连问三个问题,袁崇焕无言以对:我死得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崇祯袁崇焕对话,袁崇焕之死崇祯为什么处死袁崇焕,崇祯不杀袁崇焕明朝会灭亡吗

    袁崇焕说起袁崇焕这个人,明清之际的学者都说他是可以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只是两个人空有报国之心,却都遇上了昏君,所以才死的不明不白。然而通过史书中对于袁崇焕的记载,再结合他的生平经历,现代人认为袁崇焕其实死的并不冤。他作为一个镇守辽东有功的将领,本来可以平步青云,但就是因为他在政治方面的幼稚,和性格

  • 国破家亡,崇祯身死,他的子女又是何种下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的子女,崇祯之死的历史,崇祯皇帝的子女是谁

    宠信宦官的皇帝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一个皇帝之所以会成为亡国之君,要么就是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要么就是性格残暴欺压百姓,所以才会落得这么凄凉的下场。但是朱由检这个人却并不是这样,他在政事上非常的勤勉,很多事情都会亲力亲为,那么为什么他会走向那样一条灭亡的道路呢?关键在于不会用人,纵观历史上的有德明君,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