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穆公用美人计兼并12国,扩地千里,成就春秋第三霸

秦穆公用美人计兼并12国,扩地千里,成就春秋第三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81 更新时间:2024/1/19 20:00:37

但在这份“友谊”中,秦穆公完全被动,先后扶持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三位国君,秦国却依旧被压制。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逝,秦穆公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

郑国是晋国小弟,刚刚上位的晋襄公为了维护霸业,决心给秦国一点教训,于是在崤山险地全歼了秦军。

[var1]

崤之战的惨败是秦穆公争霸路上受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所以他念念不忘要报仇雪恨,第二年又命大将孟明视率军出征晋国,结果依旧大败而归。

《史记》记载,缪公于是复使孟明视等将兵伐晋,战于彭衙。秦不利,引兵归。

正在秦穆公因为再次失败于晋国之手而忧虑时,有一人从西方过来,为秦国带来向西开拓的契机,他便是由余

由余是晋鄂侯的曾孙,因为曲沃武伐晋而流亡到了戎地,会说晋国语,深得戎王的器重。

戎王听说秦穆公是个英明的君主,担心秦国强大对戎族不利,因此派由余出使秦国探查实情。

[var1]

当时,秦国的西边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比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洛川有大荔。

戎人披发衣皮,生产力落后,但常常突袭秦国边境,抢夺人口和粮食,一直是秦国的安全隐患。

秦穆公亲自地接待由余,向他展示了秦国的富强和礼仪,虽然秦国相比中原诸国要落后,却比原始的西戎要文明得多。

在交谈的过程中,秦穆公认识到由余的贤能,觉得他是秦国西征的祸害,因此十分忧患。

[var1]

内史王廖考虑了一下,为秦穆公想出了个办法。戎王地处偏僻之地,从来没有听过中原地区的乐曲,可以赠送歌伎女乐,让他沉迷淫乐以此消磨斗志。

然后替由余向戎王请求回国的时间,以此来疏远君臣两人的关系,同时这边留住由余,让他不能按时回国。

秦穆公听了内史王廖的计策,觉得很有道理,便依计而行。

《史记》记载,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终年不还。

戎王欣然地接受了秦国送来的歌伎,从此沉迷于女乐而不误政事,结果导致牧场枯竭,牛马死了一半。

[var1]

秦穆公见时机已经成熟,这才放由余回国,由余见戎王玩物丧志,再不复当年的雄姿英发,急得多次劝谏,可是戎王一句话都听不进去。

秦穆公得知戎王和由余两人已生间隙,便数次派人秘密邀请由余来秦国,由余知道戎王已经无可救药,于是只好离开戎族,投奔了秦国。

秦穆公对由余的到来十分高兴,拜他为上卿,因为由余长期生活在戎族,对他们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此秦穆公根据由余的建议制定了西进计划。

[var1]

戎王终日沉迷于歌伎女乐,毫无进取之心,已经不是秦穆公的心腹之患。

可是在西征之前,秦国必须再和晋国打一架,以解后顾之忧。公元前624年,秦穆公派遣大将孟明视率军进攻晋国,秦军渡过黄河后便一把火烧了船只,以示不胜晋军誓不回国之意。

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又没有西戎的后顾之忧,秦国果然击败了晋国,为崤之战的惨败报了仇。

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晋国军队固守城池,不敢主动进攻秦国,这为秦国西征提供了条件。

[var1]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开始西征,不到一年时间就灭掉戎人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千里国土。

《史记》记载,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天子特地派使者祝贺,并赐金鼓,这便是史书上记载的“称霸西戎”。

也因为如此,秦穆公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第三位霸主。

(参考文献:《史记》)

更多文章

  • 秦为何能以一国之力,扫灭六国?浅谈战国中期的一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灭六国真正原因,秦灭六国真的很强吗,秦为什么灭六国了

    我们知道在战国时期大家都喜欢追寻强者,毕竟强者才能够让这些人有了自己的抱负还有野心。毕竟有才能的人不会屈居人下,他们也是一心想要自己能够有着更大的空间。所以这个时候比较强盛的国家并且能够赏识他们的,他们这个时候也是非常愿意去到这个国家身边效忠。毕竟如果这个国家在后来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大国,那么这群跟随

  • 商鞅为什么离开魏国投奔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鞅为什么逃至魏国,商鞅是怎么从魏国跑到秦国的,商鞅为何在魏国不受重用

    春秋三百多年,最强盛是秦穆公时期,却不被中原诸国认可,被视为西方蛮夷。战国二百多年,虽然最后统一了六国,但是崛起时已经是战国中期,真正强大也不过百年时间。那么,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原因有许多,但是商鞅的作用至关重要。[var1]秦孝公三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施行变法,这是他的

  • 商鞅、张仪都有战功在身,范雎为何没战功就能当上秦国国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鞅张仪范雎三人排名,商鞅与张仪相差多少年,商鞅和张仪是一个国家的人吗

    在那个时候我们能够知道这群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然后登上封侯的位置也都是十分的辛苦。而且这种情况也是大家都乐意见到的,就好像贵族能够很好的保留自己的位置。而这个时候有才华的平民也有自己施展的空间,所以这个渠道也是大家能够很好和平共处的环境。所以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厉害人物能够封侯,他们也是都有自己立下的

  • 要不是这个部落,唐朝要提前几十年灭亡,为何此部落后来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和吐蕃之间的部落,唐朝末年北方哪个部落最强大,唐朝哪个部落最厉害

    沙陀部族原名处月,西突厥的别部。《新书·沙陀传》:“沙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也……处月居金娑山之阳,蒲类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云。”由此可见,沙陀早期分布在今天新疆博格多山南部一带,也被称作“沙陀突厥”。史书记载:“沙陀源出于突厥别部,或即同罗、仆固之后。”唐高宗时期,大唐军队进攻西突厥,

  • 本是寿王妃的杨玉环,如何成为了她公公唐玄宗的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玉环为啥从寿王妃变成杨贵妃,杨玉环是多少岁的时候成为寿王妃,杨玉环与寿王的爱情故事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唐统一之前经历了割据,历史上就有五胡十六国,文化、习俗各有不同,经过不断的融合以及唐朝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包容、开放、多元的文化逐步形成,造就了多元的唐朝。因此,唐朝人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多了一份包容。由此可见,因为唐朝文化的因素,不像秦朝文化的专制,思想更

  • 诸葛亮预测武则天称帝?三国真正的预言家其实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传说中,诸葛村夫是通神的人物,准确预测了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诸葛村夫最厉害的预言书就是《马前课》,共有十四课,基本上是一本简约版的中国史书。第一课,“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诸葛亮预测了自己鞠躬尽瘁而死,还预测了蜀汉被曹魏灭亡的事情。“八千女鬼”合起来就是一个“魏”字。诸葛

  • 吐蕃非常强大,曾让唐朝头疼不已,为何在宋元之后没有声音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时吐蕃有多强,吐蕃鼎盛时期有多强大,吐蕃对唐朝的影响

    除此之外,亚洲地区在古代历史上,也曾崛起过多个大帝国。如汉帝国、唐帝国、波斯第一帝国、阿拉伯帝国、元帝国等等,可谓鼎盛一时,当时欧美地区还处于蒙昧的落后状态,而亚洲这里却早已是“繁花似锦”了。在公元六世纪前后,亚洲地区存在着三个强大的王朝,分别是大唐、阿拉伯帝国以及吐蕃王朝。对于唐王朝和阿拉伯帝国就

  • 武则天男宠若干,为何从来没有怀孕风波?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称帝之后,武则天后宫是如何充实起来的,又是如何进行打理的?当年,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这对于历史,对于当时人们的思维,是非常刺激的一件事。只不过唐朝风气开放,很快人们也就接受这一事实了。特别是当时武帝的政治还算可以,至少相比李家那几位男人有过之无不及。问题是武帝的开放程度已经让世人为之感叹了,太超前呀

  • 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各有所长,为何太宗选懦弱的李治当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泰与李治谁聪明,太子李承乾与李治,唐朝李治与李恪的关系

    “子承父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放到现在,总有年轻人觉得不靠家里也能成功。当他们被生活碰得头破血流时,才发觉其实走在父辈开闯出来的道路其实更容易成功。普通家庭尚且如此,帝王之家,选择一个出众的儿子继承大业,更是重中之重。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其中有四个非常拔尖,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恪

  • 节度使本是护唐,后来变成灭唐的关键,为何说都是唐玄宗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玄宗为什么设节度使,晚唐节度使势力分布图,唐玄宗时期在哪设节度使

    唐玄宗为何创办缘边节度使官职这个官职是唐玄宗为了避免少数民族有异心,侵犯大唐的国威和利益,从而创办的,光是听这个官职的名字就有点像现代的外交官,可见用处还是挺大的。不过唐玄宗很聪明,缘边节度使的权力虽然很大,可以直接不经过上面的批准,不用得到皇帝的许可,就可以调遣军队、钱财和粮食,看上去是一个管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