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披甲人”是什么人?为何清朝把囚犯都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披甲人”是什么人?为何清朝把囚犯都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033 更新时间:2023/12/13 14:30:31

以上这是关于清朝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的记载。说的是这宁古塔距离京城足有七八千里之远,于辽东极北之处,其所处之地非世人所能达。若是只流放到宁古塔,便也还好。但通与流放宁古塔相配的却还有一句,叫做“与披甲人为奴”。

本流放宁古塔就已经算是极为寒苦了,著名诗人吴兆骞曾也有过被流放宁古塔的经历,曾细细描写过宁古塔的生存环境为“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而另一个被流放至宁古塔的官员方拱干也说过:

“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既然宁古塔是这等苦寒之地,那为还会有要“与披甲人为奴”这样的惩罚呢?这披甲人即是能有奴隶供差使,自然身份不低,为何又会在苦寒之地?这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

而说到这,就要从清朝的军制说起了。清朝是的军制是“八旗制度”,讲究的是“以旗统军,以旗统民”。而这旗丁自然也按照身份地位有个分类,他们依次分为“啊哈”、“披甲人”以及“旗丁”三类。

哈实际上就是奴隶,大多是由汉人与朝鲜族人所担任。“披甲人”则是女真族还在塞外之时打败的部族,他们受降之后多数都披甲上任为统领的部族征战讨伐,因此又被称为“披甲人”。其民族不一,但几乎都为少数民族。

而旗丁自是不用说,是其中地位最高的一类人,都为女真人,也就是满清皇族所属部族。所以自这我们可以看出,披甲人就是介于阿哈以及旗丁之间的一个旗种,地位比阿哈要高,比旗丁要低。

但虽说看似地位低,可他们一是世代居住在宁古塔一带。这些人闲时打猎,放牧,务农,而战时就披甲上阵。而这一代据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祖与其六个儿子居住的地方,等于说是满清的发源地。这个地方是有着满清皇族慢慢的回忆,且其地处也于边防重地。

将这样的一片土地交由披甲人所镇守,也体现的满清皇族对他们的信众。甚至为了稳定军心,满清皇族还将犯事之官员自千里之外送去给披甲人为奴,算是抚慰军心。所以至少在宁古塔一带,披甲人算是最高的权利统治者了。

而与披甲人为奴,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算是已经消失殆尽的奴隶制的一个缩影吧,在这个地方给披甲人奴,实际上就是任其打任骂任其杀。朝廷是不会再管的,但实际上那时候的披甲人对罪犯也还好。

也许是游牧民族的豪爽使然,即使是有罪犯受不了苦寒要逃跑回到江南之地。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意。即使是他们没跑成功被抓了,披甲人也会说是他们要回来自首的,以减轻惩罚。《剑桥晚清史》一书中就曾有过记载:

“在边远的满洲......他们通过就任满族官员的西席,或者是其他,很快就改善了自己的命运。为满族官员的孩子授课还带来别的机会,因为虽遭放逐,那些官员的旧影响还如影随身,所以满人的上层社会还引为同类,乐与过从”。

因此,流放宁古塔其实只要经历过漫长而又痛苦的流放过程,抵住那严厉的风寒。日子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痛苦,至少活是活得下去的。但更好的结果,其实是一开始就不要流放更好。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为什么一些出嫁的格格不能生育?原因有以下三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啥清朝出嫁的格格不能生育,清朝格格为什么不能生育,清朝公主为何大多无法生育

    古代格格作为皇帝的金枝玉叶,应该有很高的权利吧!甚至说在生育上会比较容易吧!可事实呢!却不是这样的!根据历史记载,清朝的格格一般都不是随意出嫁的!而是需要皇帝特赐!而且所嫁的对象也有很多!比如蒙古的王公呀!朝中的重臣呀!这些都是皇帝特赐的目标!那皇帝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很简单,为了收买人心!比如努尔哈

  • 雍正宫廷用瓷——仿古创新,玲珑纤巧,柔和秀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仿古雍正青花瓷,雍正顶级窑变釉,雍正青花瓷器民窑精品

    雍正朝的瓷器向来以“精致典雅”的艺术特征为后人所称赞。这出于雍正帝本人高雅的艺术品味,雍正朝的各式艺术品,琉璃、珐琅器、工笔画等等,都显得雅致清新,简洁流畅。斗彩——精致典雅斗彩又称为“逗彩”,寂园叟的《陶雅》有云:“豆者豆青也……杂以他色曰豆彩。”斗彩在明朝时期出现,雍正朝时期的斗彩作品大多是对明

  • 历史上军事三流的清朝土地肥沃,沙俄为什么不派精锐入侵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在此后的200多年里,沙俄始终没有大举入侵。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大清多厉害,而是···沙俄大军真的过不来!地理限制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疯狂扩张,主要是哥萨克人的冒险。当时西伯利亚地区的土著民族,大多人数少、武器差、缺乏组织。因此,哥萨克人得以通过冒险,征服广袤的土地。可是,这也意味着:西伯利亚地区的

  • 康熙给甜瓜取了一个错误的名字,如今这种甜瓜却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给哈密瓜起的名字,玉菇甜瓜和金冠甜瓜,康熙买瓜

    其实,真正的哈密瓜本来属于新疆鄯善县的特产,与哈密无关,但因为它叫哈密瓜,所以多数人就认为它产自新疆哈密了,那么它为什么不叫鄯善瓜而叫哈密瓜呢?这主要与康熙闹得一个乌龙有关。哈密瓜的外表虽然粗陋,但对种植环境可是挑剔的很,鄯善县气候独特,白天晚上温度差异相当大,并且光照充足,因此那里产出的“哈密瓜”

  • 多尔衮的后人,春运没抢到票,在火车站大喊:除了我你们都是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是我们自己偏见的俘虏。"——加西亚·马尔克斯一个人若是偏执起来有多可怕?多尔衮的后人,春运没抢到票,大闹火车站,这听起来多少有些可笑,但却是现实中实际发生的事情。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清朝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没落也不过是上世纪初的事情,因此不少皇室子孙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

  • 《雍正王朝》中,为什么佟国维的“侄子”不姓佟,而叫隆科多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王朝隆科多与佟国维深夜对话,佟国维跟隆科多说的诗,佟国维和隆科多是一个姓吗

    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而这父子两个人都不姓佟,而都姓佟佳氏。不管是佟国维还是隆科多,他们都是满洲人,按照姓在前名在后的习惯,他们真正的名字分别是佟佳·佟国维、佟佳·隆科多,只不过满洲人习惯上称名不称姓而已。很多人以为清朝的“佟佳氏”源于汉姓,佟佳氏就是汉人,实际上并非如此,佟佳氏族人之中的确有些来自

  • 慈禧对8国宣战,咋冒出来14个“债主”,天价赔款是如何确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向几国宣战,慈禧宁愿赔款也不宣战,慈禧向11国宣战是哪一年

    求和就意味着赔款,可宣战的时候只有8个国家,仗打完却冒出来14个“债主”,都要从清政府的口袋里掏银子,这是咋回事?后来确定赔偿4.5亿两白银,又真如传说的那样,是每个中国人赔偿一两白银吗?(下图:慈禧返回北京,看到有人拍照,挥舞手绢打招呼)八国联军,指的是英、法、美、德、意、日、俄、奥这8个国家,当

  • 清朝灭亡后王爷现状:坚持“啃老”,盗墓艰难维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还有一件大家很关心的事情,那就是封建王朝结束后,那曾经锦衣玉食的王爷贝勒们又何去何从?关于这些人的去向,大体上就这两种说法:自食其力,养家糊口满清灭亡后,溥仪等人并未被强制搬出紫禁城,因为清朝政权的推翻并不是强制性的,所以,他们也得以保全了最后的颜面,留在紫禁城继续生活。然而,作为曾经的王室贵

  • 曾国藩是圣人还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究竟是刽子手还是圣人,谁对曾国藩的影响最大,历史上的曾国藩真的很厉害吗

    湘军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并未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少年英才,相反他的科举入仕道路是十分的坎坷,比他读书读得好的人有太多太多。还好,曾国藩有个读书入仕的大环境。曾国藩有个当私塾秀才的老爹,所以他六岁得以入驻家里的私塾“利见斋”。虽然说曾国藩的科举道路并不顺利,但是自幼读书,启发了他的心智,开阔了他的眼界。曾国藩

  • 康熙举办了千叟宴,有一人竟迟迟没来,康熙直言:他不来就不开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千叟宴片段总结,康熙临幸宴,康熙千叟宴在大街上摆吗

    引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自然也流传了很多传统习俗,时至今日,依旧为大众所使用,比如宴会,在历朝历代当中,都是极为重要的,皇帝会宴请外来使者,稳固周边关系,朝臣也会在自己的家里举行同僚之间的宴会等等,这些皇帝或者朝臣的宴会,大多都是带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