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09 更新时间:2024/1/22 15:06:23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我们研究历史事件时,终究要从历史人物身上来探讨。而遗留下的历史真相,往往正是由胜利者所“删改”之后“刻意”留给后人的。因此,后人在研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时,难免会受到“胜利者”的影响,从而摸不到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譬如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上,关于李秀成这个人的历史研究就一直备受人争议。有人批判他晚节不保,将他评为一个摇尾乞生的无耻叛徒,也有人为李秀成鸣冤,认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起义英雄。

然而,无论后人如何对其评价,其探究资料无不是来源于曾国藩“审讯”李秀成之后所上交并且公布的一份《李秀成亲笔供词》。

直到1962年,曾国藩的曾孙辈曾宝荪和曾约农将《李秀成亲笔供词》的原件披露之后,才揭开了被曾国藩“掩盖”的历史真相。那么,曾国藩为何要对李秀成所写的供词进行删改呢?

从某种方面来说,曾国藩作为湘军统帅,是一位工于心计的谋略大师。他知道李秀成供词的内在价值,也知道若是不加以“技术性修改”之后就上交朝廷并公布出去,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

一、影响

从《李秀成亲笔供词》原件披露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李秀成的笔下,对于曾国藩的湘军是有一定的“抹黑”痕迹存在的。另外,李秀成在称呼曾国藩时,基本上都带有“曾中丞”这样的敬语。

因此,在将供词上交朝廷的时候,为了不至于让朝廷误会自己跟李秀成有所勾结,其中的一些敬语就必须删掉了。当然,其中关于湘军的一些“黑料”也必须删掉,不然的话,公布出去之后,对他曾家以及湘军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这一点,是曾国藩绝对不能接受的,毕竟,虽然曾国藩手握湘军大权,但说到底还是要在朝廷手下做事,因此这是必须要顾虑的。

另外,涉及到朝廷的敌对一方,太平天国的一些政治军事秘密和内幕消息也不能直接上交公布出去。比如说,天京军情和洪秀全死亡的秘密等等。其中有的内部消息不能让朝廷和社会知道,其中有些内容跟以前上报于朝廷的内容出入颇大。

一旦如实上交公布之后,对朝廷和曾国藩自己的“威望”都是个巨大的打击,因此必须进行“删改”之后才能降低所有的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曾国藩之所以不将李秀成的供词原样上交朝廷以及公布天下,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自己以及湘军的一些负面影响,同样也是为了不引起朝廷的猜忌和怀疑。

那么,《李秀成亲笔供词》原件被披露之后,其中有哪些“真相”被曾国藩篡改了呢?

实际上,像李秀成被俘的真相、洪秀全的死亡真相等等“历史大事件”,曾国藩都对其做了修改,瞒过了朝廷的同时也瞒过了天下人。

二、真相

从《李秀成亲笔供词》原件来对比研究之后发现,曾国藩主要在几个“重大事件”上进行了删改处理。比如说,洪秀全死亡一事,在曾国藩所提交的版本中,其死因是因为清军攻势凌厉威猛,洪秀全每日烦躁焦急不已,遂于五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然而实际上,在李秀成的原版供词中,洪秀全是病死的。李秀成写的是天王已经病重,但是他不论怎么样都不吃药,于是在四月二十一的时候病死了。至于曾国藩在洪秀全死因上做文章,恐怕是为了凸显清军的“威猛”之处,有曲意奉迎朝廷的意思。

另外,在李秀成自己被俘虏一事上,曾国藩也进行了删改。在李秀成原本的供词中,他一个人是逃到了天京城东南的荒山上,因自身携带的珠宝而被砍柴的村民认出,之后村民因分配珠宝不均而将他抓住送官。

但曾国藩删改之后,李秀成被俘的过程变为了李秀成逃到天京城东南的荒山上,被曾率官兵抓获。

也就是说,其实李秀成并不是被曾国藩带兵俘虏的,而是曾国藩刻意给自己部下的湘军“增添”功劳而厚颜这么改的。

此外,李秀成在写到自己保护幼天王从围困缺口中突袭出来的时间是初更,也就是晚上七八点左右,但这个时间被曾国藩改成了四更,也就是说改成了凌晨一两点李秀成率太平军才从缺口突围了出去。

其实这一点删改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曾国藩的部队可是攻打太平军的主力,要是让朝廷知道太平军在自己带兵的围困之下,对方晚上七八点就突围出去了,岂不是要受到责罚。而改成凌晨一两点的话,就能体现出自己部下的“英勇”之处,如此一来,就无甚大碍了。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将李秀成所写的天朝十误当中的第十误“误立政无章……而性命无涯”给改成了“误不应专保天京,扯动各处兵马”。经过这么改动的话,就能解释曾国藩在天京久攻不下的原因了。

当然,这么改动也能将李鸿章攻陷江苏和左宗棠攻陷浙江的原因,归咎于太平军将各地兵马都回援“专保天京”了。如此一来,牵扯太平军的功劳就在曾国藩兄弟身上了。

除了这些明显的删改之外,《李秀成亲笔供词》原件中,对于李鸿章和其他诸将在上海、苏州、绍兴等战役中的一些“不当用词”也都被曾国藩给删去了。

总而言之,原件中对曾国藩兄弟的谄媚之言记述全都被删,而对湘军英勇和功绩的记述则全部被保留。

可见,曾国藩上交给朝廷的供词,留给后人的“真相”实在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

不过,按照清朝的惯例,在对待造反起义的头目上,一直都是以千刀万剐为结局的。那曾国藩为什么在拿到李秀成的供词之后没有将他押赴朝廷,反而将他处死在金陵呢?

事实上,关于这一点,由于《李秀成亲笔供词》的原件有一些被曾国藩撕毁的缘故,导致后人无法对其有确切的考证。

三、曾国藩处死李秀成原因考证

关于曾国藩匆忙杀死李秀成的原因,有些人觉得是曾国藩的一番计谋。可能是曾国藩跟李秀成相处几天下来,发现李秀成这个人非常狡猾,加上他在太平天国中威望很高的缘故,只有速杀之后才能断了那些余党东山再起的念头,于是曾国藩就果断将李秀成处死在金陵了。

当然,这原因不过是后人的一些猜测,有可能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曾国藩才杀了李秀成,但也有可能不是这个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说法的可能性倒是高了不少。

这个说法就是李秀成极有可能在供词中劝曾国藩一同造反恢复汉室,同时提出召集所有旧部助曾国藩一臂之力的言语。这样的说法可能在《李秀成亲笔供词》中有所体现,但因为犯了曾国藩忌讳的缘故,就被他给删了。

毕竟,若是李秀成被押送至朝廷之后,类似的言论传了出去,那对曾国藩兄弟来说,岂不是一件天大的麻烦事。因此,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曾国藩索性就将李秀成直接处死在金陵了。

不过,尽管这种说法对于后人来说,认可度比较高,但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就如派普所说的那样,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能知道了。

结语:

另外,关于李秀成被曾国藩处死一事,也有一种说法比较有趣。那就是李秀成自知自己若被押解赴京的话,很有可能遭到“千刀万剐”之刑,因此多番请求曾国藩将自己处死,于是曾国藩才将李秀成处死在金陵的。

因为李秀成在曾国藩“审讯”下,是拖着伤残之躯以每日七千字的速度在写“供词”的。如此着急的态度,似乎他真的有“求死”的可能。那么关于这一点,你是如何看的呢?

更多文章

  • 乾隆最讨厌的儿子没有志向却活得逍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活得最久的儿子,乾隆就没有出色的儿子吗,乾隆的儿子为何最难当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乾隆的皇子也非常的多,一共有十七位皇子,除了日后继承大统,成为嘉庆皇帝的十五阿哥之外,最为大众所知晓的就是五阿哥永琪,在乾隆众多皇子当中有一位既没有继承皇位,也没有成为日后清宫戏的主角,那就是十七阿哥。十七阿哥爱新觉罗永琳。因为他非常的不气啊,所以很多人对他都非常的

  • “扬州瘦马”是什么?清朝时期富人们的特殊爱好,心理扭曲到极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扬州瘦马,清朝扬州瘦马图片,扬州瘦马事件主人公

    “扬州瘦马”,与马全无干系。“瘦马”的风行自明朝开始,但在清朝时期达到了顶峰。 不过说起来,瘦马一名也算是自清朝时期开始风靡的,因着清朝人极度喜瘦。女子需得瘦骨嶙峋,显得娇小柔弱,才能满足那些男性的喜好。而“扬州瘦马”,就是这些人喜好的极度表现方式。瘦马之前加上扬州二字,自然是与扬州这个地方脱不开关

  • 河北出土“苏麻喇姑墓”,专家仔细研究后,揭穿了康熙百年前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麻喇姑墓真实情况,康熙地宫真实尸骨,苏麻喇姑墓图

    自从易中天老师以来,越来越多的教授们开始向我们展示真实的历史,其中有很多颠覆性的内容,例如曹操的义薄云天,以及隋炀帝的功盖千秋。这些内容很颠覆,历史原文与故事演绎差距颇大,曾一度引起了我们对于历史的反思。这种感觉很快就被带入到了电视剧,我们看什么剧都会想,剧中的人物历史是否符合事实,两者到底有何差距

  • 日本为何能在甲午海战中打败清朝?你看看李鸿章奏折内,写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甲午战争李鸿章说的话,甲午中日战争和李鸿章的联系,李鸿章怎么评价甲午战败的

    其一:打断了清朝的中兴之路,相反日本却经此一战,由于得到了清廷的巨额赔款,而迅速上升为列强之一。且在随后的“日俄战争”中,又击败了俄国。其二:开启了近代史最痛苦的屈辱之门,由于日本的胜利,使其膨胀异常,注定了他想争霸世界,就必须先拿下中国。后来的日本全面侵华,其实在甲午海战之后,就已经埋下了种子。也

  • “披甲人”是什么人?为何清朝把囚犯都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发配宁古塔和披甲人为奴的区别,清朝时的披甲人,披甲者为奴什么意思

    以上这是关于清朝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的记载。说的是这宁古塔距离京城足有七八千里之远,于辽东极北之处,其所处之地非世人所能达。若是只流放到宁古塔,便也还好。但通常与流放宁古塔相配的却还有一句,叫做“与披甲人为奴”。本流放宁古塔就已经算是极为寒苦了,著名诗人吴兆骞曾也有过被流放宁古塔的经历,曾细细描写

  • 清朝时期,为什么一些出嫁的格格不能生育?原因有以下三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啥清朝出嫁的格格不能生育,清朝格格为什么不能生育,清朝公主为何大多无法生育

    古代格格作为皇帝的金枝玉叶,应该有很高的权利吧!甚至说在生育上会比较容易吧!可事实呢!却不是这样的!根据历史记载,清朝的格格一般都不是随意出嫁的!而是需要皇帝特赐!而且所嫁的对象也有很多!比如蒙古的王公呀!朝中的重臣呀!这些都是皇帝特赐的目标!那皇帝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很简单,为了收买人心!比如努尔哈

  • 雍正宫廷用瓷——仿古创新,玲珑纤巧,柔和秀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仿古雍正青花瓷,雍正顶级窑变釉,雍正青花瓷器民窑精品

    雍正朝的瓷器向来以“精致典雅”的艺术特征为后人所称赞。这出于雍正帝本人高雅的艺术品味,雍正朝的各式艺术品,琉璃、珐琅器、工笔画等等,都显得雅致清新,简洁流畅。斗彩——精致典雅斗彩又称为“逗彩”,寂园叟的《陶雅》有云:“豆者豆青也……杂以他色曰豆彩。”斗彩在明朝时期出现,雍正朝时期的斗彩作品大多是对明

  • 历史上军事三流的清朝土地肥沃,沙俄为什么不派精锐入侵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在此后的200多年里,沙俄始终没有大举入侵。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大清多厉害,而是···沙俄大军真的过不来!地理限制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疯狂扩张,主要是哥萨克人的冒险。当时西伯利亚地区的土著民族,大多人数少、武器差、缺乏组织。因此,哥萨克人得以通过冒险,征服广袤的土地。可是,这也意味着:西伯利亚地区的

  • 康熙给甜瓜取了一个错误的名字,如今这种甜瓜却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给哈密瓜起的名字,玉菇甜瓜和金冠甜瓜,康熙买瓜

    其实,真正的哈密瓜本来属于新疆鄯善县的特产,与哈密无关,但因为它叫哈密瓜,所以多数人就认为它产自新疆哈密了,那么它为什么不叫鄯善瓜而叫哈密瓜呢?这主要与康熙闹得一个乌龙有关。哈密瓜的外表虽然粗陋,但对种植环境可是挑剔的很,鄯善县气候独特,白天晚上温度差异相当大,并且光照充足,因此那里产出的“哈密瓜”

  • 多尔衮的后人,春运没抢到票,在火车站大喊:除了我你们都是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是我们自己偏见的俘虏。"——加西亚·马尔克斯一个人若是偏执起来有多可怕?多尔衮的后人,春运没抢到票,大闹火车站,这听起来多少有些可笑,但却是现实中实际发生的事情。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清朝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没落也不过是上世纪初的事情,因此不少皇室子孙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