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八国联军就在瓜分清朝的问题上展开了斗争,还没彻底击败中国势力的他们就先内部开撕,每个人都想分到一杯更大的羹。其实八国联军内部吵起来也不奇怪,毕竟国家利益至上的他们联合起来迟早有一天会出现矛盾。
在这八个国家当中,偏向于陆权的国家对瓜分清朝最热衷,他们想要的面积也是最大的,分别是俄国、德国、法国,这三个陆地传统强国都对土地有着谜一般的热爱。当时的俄国一直都在尝试着打开阿穆尔河沿岸到旅-大地区不冻港的通道,想要和蒙古以及东北进行联系。
而德国方面则希望在东边建立海军基地,并且还看上了整一个山东地区,试图把当地变成自己的基地,法国则希望吞并越南,所以他们想要广东、湖南等地,为接下来的计划做好基础准备。
而偏向于海权的国家有日本和英国,这两个国家对于瓜分清朝方面有着更加精明的打算。英国主要依托着布罗陀-埃及/苏伊士-印度-新加坡体系,所以对于远东地区并不感冒,而他们对西藏和新疆的独立感到十分热衷,他们以此来稳固自己的体系。
而日本则试图吞并台湾,并且想直接打进东北。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国家还要求我国保证中国领土的完整与君主权力的延续。
奥匈帝国与意大利两个国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中就没什么地位,顶多算是搅局者的身份,对于瓜分这方面并没有提出什么特殊的想法。但这八国联军中有一个国家却思考的更为深远,坚决反对另外七国瓜分我国,那就是美国。
当时的美国基本是基于基督教商业文明的,他们的历史很短,是没有经过古典基督教时代争夺殖民地过程的新兴帝国主义强国,所以他们的想法和手段比其他国家高明得多,看开得多。
当英、法、德、俄、日在侵华期间坐着抢钱抢地抢女人的事情时,美国就已经知道民族主义与民族解放的不可阻挡,西方国家是不可能再次凭借这么少的军队去控制这么大的殖民地,这肯定会出问题的。
对此美国就提出了和其他七国相反的想法,不同意瓜分的计划。美国此举其实很明智,他们卖了个人情。对抗时特迪讲过:“控制了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就控制了他们的未来。”最终因为美国的不同意,瓜分的计划就此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