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迄今发现,孔子唯一存世真迹,乾隆佐证

迄今发现,孔子唯一存世真迹,乾隆佐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94 更新时间:2024/1/22 2:59:51

比干庙位于河南卫辉城北十四华里处,被誉为“天下第一庙”。

比干,商朝第二十九任国君文丁次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以直言进谏而闻名天下,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仁”。

比干墓为有记载以来的第一座坟丘式墓葬,附近有家庙,是墓庙合一的建筑群,故有“天下第一庙”之称。

[var1]

比干任太师,辅佐侄子纣王,后因触怒纣王,被剖心致死,其忠烈精神,流芳千古,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敬仰及高度评价。

《尚书》记载:“武王克殷,封比干墓。”

周武王灭掉商朝,封比干墓,追尊比干为“垄”,意即“国神”。

[var1]

比干妻子陈氏(一说孟氏、一说妫氏)避难于石洞,在林间生比干遗腹子“坚”。

后来,周武王因“坚”生于林间,故赐其姓林氏,拜为大夫。

《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孝文帝元宏“车驾幸邺。甲申,经比干之墓,伤其忠而获戾,亲为吊文,树碑而刊之。”

但北魏孝文帝命人刊刻的原碑损毁或不知所终。

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九月朝廷派员重新刊刻,碑额有七个字的篆书——“皇帝吊殷比干文”。

碑文一千八百个字,为孝文帝元宏撰写,司徒崔浩手书。

[var1]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二十日,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祭文,派遣使者祭奠比干。

“维大唐贞观十九年,岁次乙巳二月巳亥廿日戌午,皇帝敬遣大府卿萧钦、宗正少卿驸马都卫长孙冲等持节以少牢之奠,祭殷故少师比干之灵。”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为比干撰写“殷太师墓志铭”。

北宋仁宗皇帝赵祯为《林氏家谱》御笔题写“忠孝”二字,并题诗“《林氏家庭》二章”,表达对千古忠臣的仰慕之情。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时期,曾下诏对比干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朱佑樘再次对比干的墓葬、家庙进行了重修。

清朝时期,康熙帝、乾隆帝也先后拜谒比干墓,留下祭奠的诗文。

比干墓、庙所遗留的历代帝王、名人诗文之中,最为珍贵的当属“孔子剑刻碑”,题有“殷比干莫”,原碑已经损毁,但四个大字依稀可见,是迄今发现孔子唯一存世的真迹。

[var1]

孔子率弟子拜谒比干墓,挥剑刻字“殷比干莫”于石上,立于墓前。

古时候,“墓”与“莫”通用,还有“借地为土”的另一层含义。

后世有某县令(一说秀才)不学无术,认为是夫子写错了,于是擅自补刻了一个“土”字,忽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声惊雷将“土”字炸掉了,其断裂的痕迹至今依稀可见。

[var1]

后世对此多有怀疑,明代学者曹安在《太师比干录》一书中表述自己的考证观点:

“《卫辉府旧志》云:‘殷少师比干墓在汲县西北一十五里,墓前有殷比干墓四字碑。年深石断,字画不全,世传孔子所书。’今此碑现存,窃视其体势,与周穆王时书‘吉日癸巳’石刻相类,其为古笔无疑。”

曹安认为,“殷比干莫”四个字和当时存世的周穆王时期的石刻碑文“吉日癸巳”四个字的笔法非常相似。

因此推断,“殷比干莫”应该是孔子所书,乾隆帝曾题写“宣圣真笔”四字,特为夫子作证。

关于这几个字到底是不是孔子的真迹,目前还存在争议,有待缜密考究。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赵括这么好骗,45万大军空巢而出,跳进白起包围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括实力有多强,赵括被包围有办法突破吗,赵括突围真的没希望吗

    [var1]其实不然。事实上,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而是真正的将军。长平之败,赵括有过,可廉颇亦有过。非但如此,赵国上下,相如有过,虞卿有过,平原君有过,而首要之过非赵王莫属。纵观秦赵大决战前后,赵国在重大战略决策上接连犯错,可谓是只知兵法却不识诡计,焉能不败?[var1]长平大战缘起

  • 美人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说了句名言,谁知让她被骂了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孔子弟子对孔子评价,孔子为何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一生三句话

    [var1]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相传他有3000弟子,之中有72贤人,在春秋战国那个时代,孔子依旧立志去各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后来成为了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并且被封为圣人。而“圣人”二字看似简单,自古以来却没出过几个圣人,成为圣人的他没有兵马,却连各国的帝王都要敬他三分,请他成为自己的座上宾

  • 赵氏只剩下一个孤儿,封地全没了,如何成为战国七雄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赵氏有多强,战国赵氏后来怎么样,战国哪几家是赵氏

    [var1]其实早在晋文公的时候,赵家在晋国就已经很辉煌了。而赵家之所以在晋国势力庞大无不跟第一代家主赵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赵衰是晋国的国政(相当于宰相)。赵家一直为晋国鞠躬尽瘁,但到公元前583年,晋景公突然宣布赵家谋逆作乱,请求天下英雄出兵共击赵家。晋景公为什么要诛灭赵家呢?根据《左传》中

  • 春秋五霸说法众多,那么哪个国家维持的霸业最长,哪个国家最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五霸是哪五种国家,春秋五霸都有谁最厉害,春秋五霸在哪里争呢

    [var1]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乃姜氏齐国第十五代君主。齐国自太始祖姜尚被周武王分封在山东以来,便因为其负山拥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成为东方之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兵民合一的制度,很快就使齐国逐渐强盛起来。齐桓公还接受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与各诸侯合

  • 战国四大名将中,排名倒数第一的名将,为何说不是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廉颇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谁最伟大

    战国晚期,在秦国与六国战争过程中,涌现了一批绝世名将,其中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特意评选了战国四大名将,是为“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即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所谓战国四大名将,准确地说应该是战国晚期、秦国与六国战争中涌现的四位名将,所以吴起、孙膑、乐毅、赵奢等人才没有入选。[var1]《千字文》的“

  • 《道德经》作者是谁,老子还是周太史儋,战国竹简揭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子道德经的竹简版本,道德经是写在竹简上面的吗,道德经原版竹简版

    由于老子骑牛西去途中留下《道德经》,因此想要搞清楚骑牛西去的老子是谁,就要先搞清楚《道德经》的作者。但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老子著《道德经》之说越来越可疑,原因在于《道德经》中的很多内容与老子时代格格不入,其中一个致命之处在于“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所谓“三十辐共一毂”,即“三十根

  • 战国四君子中,为何说三个假君子,只有信陵君是真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四大君子信陵君,信陵君为何排名战国四公子之首,战国四君子谁的能力强

    然而,为何说平原君、春申君、孟尝君都是沽名钓誉的假君子,只有信陵君才是真君子呢?不妨先看一看这四个人的情况。[var1]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妫姓,田氏,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一生奔波于齐魏秦之间,首开养士之风。从礼贤下士、结交宾客等角度来说,孟尝君做到了极致,但孟尝君却有两个重大污点。一

  • 孔子有何身世?竟是纣王之兄后代,六世祖因妻子太美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和纣王有什么关系,孔子和纣王亲戚,孔子死后他的后代在哪里

    [var1]武王伐纣之后,商朝宣告灭亡,但商朝王族并未消失,还活跃在历史舞台之上。根据史书记载,商纣王一共有一子、二个兄弟、二个叔叔,即儿子武庚,兄弟微子启与中衍,叔叔比干与箕子。其中,武王伐纣之前,比干已谏而死,武王伐纣之后,武庚、微子启与中衍三人被武王俘虏,而箕子逃到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一

  • 皇太极在入关前突然去世,可能有三个原因,应该与孝庄多尔衮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太极死时多尔衮逼宫,皇太极会杀多尔衮吗,皇太极最后为什么杀不了多尔衮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也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四大贝勒之一,在努尔哈赤去世后,因为相对势力比较弱,反而被扶植为傀儡大汗,但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皇太极实现了大逆转,逐个击破了另外三大贝勒,成为了真正的实权大汗,接着又称帝,建立大清,把族名从女真改为满洲,在他执政的十七年间,完全统一了关外,消除了北面野

  • 嘉庆的生母令妃,为何深受乾隆的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嘉庆追封令妃为皇太后了吗,嘉庆生母是不是令妃,历史上的令妃和嘉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富察氏、乌拉那拉氏的出身,魏佳氏的起点实在是太卑微了,因此魏佳氏刚入宫时,只是一个地位底下的贵人,位次是倒数第一。然而,从乾隆十年起,魏佳氏的人生仿佛就像开了挂,节节高升。1745年,魏佳氏被封为令嫔;1749年,魏佳氏晋升为令妃;1759年,魏佳氏晋升为令贵妃;17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