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秋辰:第376期)
历史是一幅源远流长的画卷,因此我们能看到每个时期的文化、绘画、医学等历史记载。因此很多人就喜欢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但这里面有人喜欢纵向评价,比如用八王之乱和文景之治进行评价。
八王之乱
于是有人认为八王之乱时期的生产力要比文景之治时期的生产力先进,因此他们认为八王之乱要比文景之治时期强。这是没有可比性的,毕竟文景之治要比八王之乱早四百多年,这就像一个饿极了的人吃饭,你吃到第八个包子时饱了,但你不能否认前七个包子存在。
而评价历史也不是一个单纯比数据的过程,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对比。我们的兵法里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同样评论历史也是一样,我们要了解特有的时代背景,然后再通过深入分析来评价历史。
文景之治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历史呢?
一、特定的历史时期。
历史是超前发展的,不能以单纯生产力的发展来评判,这是非常不公正的。比如拿八王之乱与文景之治相比,而应该结合特定的历史时期,然后根据其历史时期进行评价,这样才比较公正、公平。
百姓
比如在西汉贫瘠的国力之上,汉文帝能保持三十税一且府库充盈,这就是一种强大。相反西晋那么先进的生产力,却让百姓陷入战火的深渊里不能自拔,这就是一种落后。而一个时代是否比另一个时代强,是这个时代比以前强大了多少,然后用两者强大的差额来对比,而不是单纯比数据。这就像我看到有人说:文景之治饿肚子的人很多不算盛世,但那是二千多年以前,在那种生产力之下能做到这点实属不易了。
二、特定的历史背景。
很多人评价历史就喜欢将某一历史时期分裂开来评价,这样的评价其实是一种曲解。比如有人评价汉武帝攻打匈奴是耗费国力,但很多人没有结合其背景进行分析。如果汉武帝不攻打匈奴,那么匈奴就不会攻打汉朝吗?
河西走廊
我们要知道汉武帝之所以打败匈奴,就是在进攻思维下夺取河朔地区和河西走廊这两个马场,因此汉朝才有源源不断的战马。相反,如果只是防守,那么匈奴就会用这两个地区的战马践踏大汉河山。我们要知道:防守要远远比进攻更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特定的历史文化。
比如人们评价铁木真时喜欢用屠城来评价其惨无人道,从现实来说:花剌子模杀害蒙古使者不宣而战不能不打,但硬打的话蒙古几十万人足以灭亡多少次了,因此不得以屠城来威慑。而且那时候并没有所谓的人权,这也是近代才有的产物,人的价值也就比一个动物高一点,这就是当时的人所拥有的世界观。
花剌子模
那么有人说了,你看欧洲人家多么文明。其实我想说,两者都差不多,只不过我们是明着来,他们是暗着来。比如欧洲最黑暗的中世纪,他们以宗教的名义“猎杀女巫”,这场屠杀持续了三百年,有上百万人在这次浩劫里丧生。这就是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对生命并不是那么重视,这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而是特定的历史文化。
因此从现实来说,古代像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时期的百姓肯定没有清朝那么富庶,但在他们的时代,他们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且做到了最好。文景之治开创了三十税一的经典,而这个即使后面的元明清没有一个君主可以做到。而贞观盛世让大唐富庶强盛,时至今日唐人的影响力仍然在世界流传,这也是其他王朝难以企及的高度,不是吗?
大唐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朱元璋时期的黑恶势力有多猖獗:走私茶叶,殴打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