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的角度:如何通过八王之乱来评价文景之治呢?

历史的角度:如何通过八王之乱来评价文景之治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06 更新时间:2024/2/19 17:20:17

(梦归秋辰:第376期)

历史是一幅源远流长的画卷,因此我们能看到每个时期的化、绘画、医学等历史记载。因此很多人就喜欢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但这里面有人喜欢纵评价,比如用八之乱和文景之治进行评价。

八王之乱

于是有人认为八王之乱时期的生产力要比文景之治时期的生产力先进,因此他们认为八王之乱要比文景之治时期强。这是没有可比性的,毕竟文景之治要比八王之乱早四百多年,这就像一个饿极了的人吃饭,你吃到第八个包子时饱了,但你不能否认前七个包子存在。

而评价历史也不是一个单纯比数据的过程,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对比。我们的兵法里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同样评论历史也是一样,我们要了解特有的时代背景,然后再通过深入分析来评价历史。

文景之治

那么我们该如评价历史呢?

一、特定的历史时期。

历史是超前发展的,不能以单纯生产力的发展来评判,这是非常不公正的。比如拿八王之乱与文景之治相比,而应该结合特定的历史时期,然后根据其历史时期进行评价,这样才比较公正、公平。

百姓

比如在西汉贫瘠的国力之上,汉文帝能保持三十税一且府库充盈,这就是一种强大。相反西晋那么先进的生产力,却让百姓陷入战火的深渊里不能自拔,这就是一种落后。而一个时代是否比另一个时代强,是这个时代比以前强大了多少,然后用两者强大的差额来对比,而不是单纯比数据。这就像我看到有人说:文景之治饿肚子的人很多不算盛世,但那是二千多年以前,在那种生产力之下能做到这点实属不易了。

二、特定的历史背景。

很多人评价历史就喜欢将某一历史时期分裂开来评价,这样的评价其实是一种曲解。比如有人评价汉武帝攻打匈奴是耗费国力,但很多人没有结合其背景进行分析。如果汉武帝不攻打匈奴,那么匈奴就不会攻打汉朝吗?

河西走廊

我们要知道汉武帝之所以打败匈奴,就是在进攻思维下夺取河朔地区和河西走廊这两个马场,因此汉朝才有源源不断的战马。相反,如果只是防守,那么匈奴就会用这两个地区的战马践踏大汉河山。我们要知道:防守要远远比进攻更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特定的历史文化。

比如人们评价铁木真时喜欢用屠城来评价其惨无人道,从现实来说:花剌子模杀害蒙古使者不宣而战不能不打,但硬打的话蒙古几十万人足以灭亡多少次了,因此不得以屠城来威慑。而且那时候并没有所谓的人权,这也是近代才有的产物,人的价值也就比一个动物高一点,这就是当时的人所拥有的世界观。

花剌子模

那么有人说了,你看欧洲人家多么文明。其实我想说,两者都差不多,只不过我们是明着来,他们是暗着来。比如欧洲最黑暗的中世纪,他们以宗教的名义“猎杀女巫”,这场屠杀持续了三百年,有上百万人在这次浩劫里丧生。这就是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对生命并不是那么重视,这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而是特定的历史文化。

因此从现实来说,古代像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时期的百姓肯定没有清朝那么富庶,但在他们的时代,他们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且做到了最好。文景之治开创了三十税一的经典,而这个即使后面的元明清没有一个君主可以做到。而贞观盛世让大唐富庶强盛,时至今日唐人的影响力仍然在世界流传,这也是其他王朝难以企及的高度,不是吗?

大唐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朱元璋时期的黑恶势力有多猖獗:走私茶叶,殴打朝廷命官!

更多文章

  • 如果清朝所有的皇帝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结局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各个皇帝期间发生的大事,清朝12位皇帝关系讲述,清朝所有的皇帝聚在一起

    简单来说就是,努尔哈赤在关外建立女真族以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王位改女真族为满族。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帝在皇叔父多尔衮的辅佐下入关建立清朝。顺治死后由他的儿子康熙继位;康熙死后是他的儿子雍正继位;雍正死后由他的儿子乾隆继位;乾隆死后由他的儿子嘉庆继位;嘉庆死后由他的儿子道光继位;道光死后由他的儿子咸丰继

  • 多尔衮风流多情,一辈子坐拥10位妻妾,为何只有她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多尔衮有后代么,多尔衮一生娶十个女人,多尔衮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多尔衮的“家事”,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多尔衮也不例外,他风流多情、桃花不断,一辈子坐拥10位妻妾,但奇怪的是,只有一个女子为他生下了孩子,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多尔衮是怎样的人?众多周知,他一生中野心勃勃,对皇帝之位虎视眈眈。皇太极驾崩后,他曾有机会登上皇位,但是却与同

  • 嫔妃加工作人员,天王府女子超两千人,这样的洪秀全还能闹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何洪秀全11年都没有离开王府,洪秀全为何不离开王府,杨秀清和洪秀全

    当年,孙中山是极为认可洪秀全的,并且,还公开宣传他。在史学家看来,他此举用意就是想激发更多的有志人士,推翻清政府,所以,他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当高,那些将领们都是“民族英雄”。并且,孙中山还鼓励他人写了一本《太平天国战史》,虽然,没啥史学价值,但这在当时是有相当的积极作用。那么,洪秀全为什么会突然就反

  • 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关系很好,为何突然闹掰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国藩左宗棠的关系,曾国藩与左宗棠是连襟关系吗,曾国藩和左宗棠谁最厉害

    这两人的崛起是因为太平天国的爆发。由于当时的八旗兵和绿营已经难堪大任,所以当时的皇帝下旨要求各地进行团练。曾国藩因此在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这也是湘军的前身了。与曾国藩相比,左宗棠在早期的发展就要滞后许多了,主要原因是他在会试中屡试不第,并没有

  • 洪天贵福供述:洪秀全后宫2000佳丽,一顿饭上880道菜,64人抬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一天,落没的洪秀全走在街头上,有一个传教士给他发了一套基督教的书籍,这套书籍一共有九本书,是一个中国牧师书写的基督教入教书籍——《劝世良言》。这套书对洪秀全的影响很大,他以这套书为根基创办了自己的拜上帝教,不规则后来以拜上帝教的信仰吸引信徒,最后在金田发起了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后,形成了三巨人

  • 雍正的一个说法,其实是给年羹尧设的一个圈套,年羹尧没听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年羹尧对雍正的狠狠反击,雍正对年羹尧说的话,雍正怎么评价年羹尧的

    雍正皇帝上台以后,对年羹尧有多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对年羹尧非常信任,给予了年羹尧极大的封赏,除此外,还给予了年羹尧极大的权力。年羹尧当时是抚远大将军,掌控着兵权。这个兵权,曾经对雍正皇帝来说至关重要。正因为这个兵权掌控在年羹尧的手里,所以雍正在登基的时候,远在边关手握重兵的十四阿

  • 清朝都亡国了,陕甘总督还在率清军作战,差点为溥仪打下一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文天祥更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慷慨赴死,此皆为忠臣,也理应被后世所敬仰膜拜;明朝地方孝孺之流,虽然也算是忠臣,但却不顺应潮流大势,不顺应民心归顺,则是被视作愚忠的代表,最后不仅自己被斩首示众,更是连累家人朋友。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清朝末年,也有这样一个愚忠之人,清朝已经灭亡

  • 清朝每3年选次秀女,后宫若是安排不完怎么办?有类人要占便宜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选宫女和秀女是按出身吗,清朝秀女入宫的顺序,清朝对后宫嫔妃的规定

    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这部现象级的电视剧主要讲述了,女主角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代善于谋权的太后的故事。而甄嬛的出场就是雍正年间,她即将参加选秀而祈求菩萨不被选入宫中,不被留牌子的场景。那么,历史上的“选秀”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现实和电视剧中演绎的一样吗?另外,清朝三年选一次秀女,后宫

  • 清朝有一个丫鬟,与慈禧同桌吃饭时,一旁的皇后、嫔妃都得站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给丫鬟下跪,慈禧太后身边宫女犯错,清朝皇帝第一次见慈禧

    尤其是,连胡亥的十二个兄弟和十名公主,也全部都惨死于赵高手中。赵高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的权势,最初全都是仰仗于秦始皇嬴政,正是应了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仰仗上位者权势的,还有一位清朝丫鬟,当他坐在桌子旁边吃饭时,连后宫的皇后和嫔妃都得在旁边站着。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又有着怎

  • 清朝时,天地会有一人流落海外,建立一政权,面积是日本的2倍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叛乱有几次,清朝巩固西北边疆的三次叛乱,清朝初期割据的政权

    由于清廷一直反对这种民间帮派,天地会也遭受着政府的打击,后来,天地会的一部分成员迫于生计前往国外的海岛谋生。其中一名天地会的成员就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政权,它的面积足足有日本的两倍大。那么,这个人他究竟是谁呢?与此同时,这一切究竟又是如何发生的呢?科举受挫,出国淘金这个在海外建立了政权的人名叫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