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有一个丫鬟,与慈禧同桌吃饭时,一旁的皇后、嫔妃都得站着

清朝有一个丫鬟,与慈禧同桌吃饭时,一旁的皇后、嫔妃都得站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64 更新时间:2024/2/2 15:11:04

尤其是,连胡亥的十二个兄弟和十名公主,也全部都惨死于赵高手中。赵高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的权势,最初全都是仰仗于秦始皇嬴政,正是应了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仰仗上位者权势的,还有一位清朝丫鬟,当他坐在桌子旁边吃饭时,连后宫的皇后和嫔妃都得在旁边站着。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清朝史上超级悲催的一位皇帝,在位多年却从未掌握真正大权

众所周知,光绪皇帝生于公元1871年,死于公元1908年,而不像其他皇帝,不断变换自己的年号。光绪皇帝在位时期,始终只使用“光绪”这个年号,虽然在位几十年,但他却被称之为清朝史上极为悲催的一位皇帝。

因为他没有一天掌握朝政大权!按照常理而言,皇帝是立于万人之上,无人之巅的存在,是由皇帝掌握着天下万民的生杀大权。可是,这位光绪皇帝,别说掌握政权,甚至连保护自己的后宫妃嫔都做不到。

即使是光绪皇帝的妻子、一朝国母,甚至地位还比不上一个丫鬟,后世人将这位丫鬟称之为清朝地位最高的丫鬟。当她坐在桌子旁吃饭时,连皇后嫔妃都得在一旁站着。

那么,这位丫鬟为何地位如此之高呢?要想探讨这位丫鬟的地位,为何如此之高,首先还要提及一个人,那就是这位丫鬟的哥哥李莲英

清朝地位最高的丫鬟,连皇后嫔妃都得站着看她吃饭

李莲英生于公元1848年,死于公元1911年,是清朝末年慈禧身边的总管太监。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之中,由于家中兄弟过多,再加上父亲是一个无业游民,所以他最后被过继给了一个远房叔叔家里。

由于这位远房叔叔并没有自己的儿女,所以他对李莲英十分爱护,将其当做亲生儿子一样,还为他娶了一房妻子。在早期,李莲英的生活也算得上是平安顺遂,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随着叔叔的去世,李莲英一家也被迫远离家乡,来到了北京。由于家境愈发困难,李莲英为了让自己的一家老小能够活下来,选择去到了王府之中,成为了一名太监。

最后,又在一番因缘巧合之下,李莲英进到了皇宫,成为了慈禧身边的一位太监。其实,李莲英刚开始并不是叫这个名字,他的原名为李进喜。

只不过,他在进宫14年后,被慈禧改名为李莲英。最初的时候,慈禧太后身边最宠幸得太监并不是李莲英,而是太监安德海。但由于安德海得势之后,为人过于猖狂,最后被山东巡抚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砍了头。

这一事件也给太监李莲英敲了一记响钟,使他做事更加谨慎小心,对待主子更加毕恭毕敬。太监李莲英意识到,无论自己得到多大的权势,对待太后仍然需要卑躬屈膝,万万不可以讨了主子的厌。

李莲英十分聪明乖巧,再加上极为懂得揣测慈禧太后的心理,这也使得他成为了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后期,李莲英已经掌握了很大的权势,但他知道这一切的权势都是依赖于慈禧太后对他的万般宠爱。

若是一旦失去了慈禧太后的恩宠,自己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为了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李莲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自己的妹妹嫁给皇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国舅爷。

李莲英自知身为太监、身份卑微,几乎很难让自己的妹妹,成为光绪皇帝的后宫嫔妃之一。于是,他决定曲线救国,从慈禧太后这里入手,先把自己的妹妹送到慈禧太后身边。

话说,李莲英的亲妹妹有着一张漂亮的脸蛋,为人乖巧柔顺,并且在哥哥李连英的指导下,熟读宫廷规矩,行为举止更是优雅得体,让这让慈禧太后一看到她就心生好感。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的身边红人,发展到后期慈禧太后是一刻都离不开李莲英,身为李莲英的亲妹妹,慈禧太后也是对其高看一眼,并且给她比旁人多几分优待。

为了让妹妹能够得到慈禧的宠爱,李莲英的亲妹妹在入宫之前,就已经在哥哥的教导下,熟知慈禧太后的各种习惯,所以对慈禧太后喜好了若指掌的李莲英妹妹,在服侍太后时得心应手,更加讨得慈禧太后的欢心。

很快,她就成为了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甚至连慈禧太后吃饭时,这位李莲英的妹妹都能和慈禧太后,在一张桌子上坐着吃饭,这是无比荣耀的。

再看看那些前来请安的皇后与后宫妃嫔,却只能在旁边站着,着实不可思议。按照身份来讲,皇后和妃子的身份,要远远比这位李莲英的妹妹高贵得多。

深得慈禧太后宠爱,却始终无法成为后宫嫔妃

但可惜,在后宫之中若想过的滋润,除了身世背景以外,还要看是否得到上位者的喜爱。不过,这位如此深得慈禧太后恩宠的李莲英妹妹,自始至终都没有成为光绪皇帝的后宫妃子之一。

李莲英的亲妹妹愈发得宠,慈禧太后甚至还让旁边人称呼她为“大姑娘”,这也使得她在后宫中的地位愈发稳固。后来,在太监李莲英的建议下,慈禧太后竟然还同意让李莲英的亲妹妹成为光绪皇帝的妃子。

不过,李莲英的这一愿望并没有得以实现,虽然太监李莲英和其亲妹妹都是慈禧太后身旁的红人,但这也让光绪皇帝对他们更加的厌恶与痛恨。

毕竟,当时的光绪皇帝虽然是天下的主人,但真正的权利却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这使得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实际上是站在敌对的关系。

此外,李莲英的妹妹身份也过于低微,按照清朝的礼仪制度,根本不配成为皇帝的妃子。因此,即便她深得慈禧太后宠爱,也始终无法成为后宫嫔妃,只能说富而不贵罢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清朝时,天地会有一人流落海外,建立一政权,面积是日本的2倍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叛乱有几次,清朝巩固西北边疆的三次叛乱,清朝初期割据的政权

    由于清廷一直反对这种民间帮派,天地会也遭受着政府的打击,后来,天地会的一部分成员迫于生计前往国外的海岛谋生。其中一名天地会的成员就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政权,它的面积足足有日本的两倍大。那么,这个人他究竟是谁呢?与此同时,这一切究竟又是如何发生的呢?科举受挫,出国淘金这个在海外建立了政权的人名叫罗

  • 清朝将军上厕所时,看到一群蚂蚁,随即下令:赶紧撤退,违令者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原创清朝名将上厕所发现一群蚂蚁,清朝作战不力被处决的高级将领,晚清逃跑最快的大臣

    其实,这也是鳌拜早年间身上所有伤痕换来的战果。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妥妥地将门之后,他年纪轻轻就跟着皇太极一起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对于这个皇位,鳌拜当时也从未有过觊觎,他对于大清的忠心耿耿,皇太极都能看得出来。在后面皇太极升天后,鳌拜也是凭借一己之力,与当时势力遍布朝野的多尔衮抗争。这也是后来为

  • 长崎事件——北洋水师一次将日本海军扼杀于摇篮的绝佳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洋舰队长崎事件,对长崎事件的看法,长崎水师事件真相

    当清朝的军舰出现在了日本的家门口,这样的场景在历史上还真就出现过。1886年,北洋舰队前往朝鲜东海岸进行操演,由于当时的旅顺军港还没有完工,操演结束之后,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艘军舰就来到了日本长崎的三菱造船所进行检修和维护。由于当时的中日关系正处于敏感时期,这四艘军舰在抵达长崎港之后,舰上的水兵

  • 清朝一顿残忍的午饭:8位大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已人头落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士兵一日三餐,清朝大臣们都吃什么,清朝满人吃饭将军三分饿七分饱

    而在清朝后期时,就有这么一次声势浩大、影响了历史进程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起义的初心是“建立起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度”,但因为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以及自身阶级的局限性,最终还是失败了。镇压这次起义的各路势力中,功劳最大的便是淮军的领导者李鸿章,也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比如,一次,他在进攻太平

  • 清朝一官员告老还乡,因太穷拉十几箱砖头撑场面,乾隆:换成金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这历史上的贪官污吏,像赵高、和珅等人无不遗臭万年,而像包拯、海瑞这等清廉之官,不仅名垂千古。他们的故事,至今也频频出现在电视电影中,让人缅怀。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的几位清官之外,在清朝时也有一位有名的清官。他像包拯、海瑞二人一样清正廉洁、敢于谏言,是难得的股肱之臣。比起二人的威名远扬,孙嘉淦则

  • 清朝一县令,错把300两银子送给2位少女,不曾想这个女子是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禧送了300两银子,慈禧200两银子的故事,清朝一县令错将三百两银子送错

    吴棠,晚清政治人物,官至四川总督、署成都将军。可这样一位历史名臣,大清官员,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姓名。由此可见,吴棠之低调,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他的故事。鞠躬尽瘁、八年老县令吴棠,出生在安徽的一个普通农家,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也是“家奇贫,不能具膏火,读书恒在雪光月明之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家非常的

  • 秦始皇统一全国时,为何遗漏卫国?最终成为汉武帝的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为啥没统一卫国,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为什么留下卫国,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代

    [var1]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千古帝王,在统一全国的时候,却漏掉了一个地方。而且漏掉的地方还不是边界,而是中原的一部分地盘。秦始皇没有统一的这个国家叫卫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自古统一全国,中原都是必统一的地方。甚至说,可以不统一边界,也一定要统一中原。因为中原自古就象征着中国的中心地盘

  • 白起吞下40余万赵兵,背后有一人功不可没,没有他长平之战胜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为何坑杀40万赵军,白起对抗405万赵国军队,白起为何这么狠毒坑杀40万俘虏

    战国末期,混乱的局势已经无比清晰。齐国和燕国相互功伐了十余年双双衰弱不堪,楚国也被秦国打的遍体鳞伤,连自己的国都都被秦国攻破了,韩国早已沦为了秦国的小弟,而魏国强大一时积攒下来的家业,也被魏文侯的子孙败坏光了。这时候能够和秦国抗衡的有且只有赵国了。[var1]秦国想要统一必须要先把赵国这块堵在门口的

  • 一个对朝廷不满,一个对国家不忠,屈原与伍子胥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许多网友感激屈原,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难得的假期。不过,端午节的起源,或许并不是因为纪念爱国的屈原,而是为了悼念叛国的伍子胥。[var1]据闻一多等学者考证,在屈原出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如果从时间和史籍来看,端午节最开始很有可能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证据有两个,一是伍子胥生活的年代比屈原更早,

  • 浅谈:春秋战国时期,北部燕国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时期的两个燕国,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版图,春秋时期的燕国实力

    一、北燕的立国1、大杂居对此,周王朝采取了分封建国的方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在讲到周初实行分封时有这样一句话:“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召公被封于燕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召公所封的燕本就是商朝时的北部及东北部边疆地区。[var1]商汤灭夏时,夏王朝的一部分人就曾到这里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杂居。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