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在落魄中看朱棣,这两件事若做好,往往能苦尽甘来,尤其第二件

人在落魄中看朱棣,这两件事若做好,往往能苦尽甘来,尤其第二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94 更新时间:2023/12/13 5:09:04

读史使人明智。除去运气外,还应从历史中去看一看,以便找到答案,参看人物,便是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在前期一直活得很滋润,自建文帝登基着手削藩后,朱棣的人生就陡然急转,从此变得落魄不堪,直至最后苦尽甘来,一飞冲天。那么在他最落魄的这一阶段,朱棣都做了些什么呢?其实,就两件事!

其一、落魄中,低头是顺从,更是智慧

一个不懂得低头的人,会死得很惨;一个不知如何低头的人,会活得很难!

朱棣懂得低头,因为他知道无法抗拒这一切。但同时,他也更知道如何低头,以免让自己日后更难!

朱元璋一周年忌日时,本来按规定朱棣该前去南京。但此刻朱棣敢去,建文帝就真敢扣,可若不去则会更被动。

朱棣思量再三决定:自己称病,让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三个儿子代表自己前去。一则是展现自己无私心,二则就是,只要朱棣在,这三个儿子就相对安全,还有机会救回。若朱棣死,这三个儿子也会死,连生的机会都没了!

这就是朱棣的选择,虽看着很残忍,但却是最优选择,保留了生存的机会。果然三个儿子一到南京,建文帝就犯了难,是扣留还是放归?此刻朱棣又来信乞求:自己病重,让三个儿子回家尽孝。

面对这个正当要求,建文帝思量再三,最终放归了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不是建文帝想放,而是他也明白,已没有正当理由阻止了!除非不顾亲情,但这样一来,他这皇帝还如何展现仁德?自己就把自己戳穿了!

这就是低头的智慧:并非投降任由宰割,而是在落魄中,保留住希望,更对自身遭遇清醒认识下的选择!

其二、落魄中,与其求神拜佛,不如充实自我

落魄状态下,既是煎熬,更是磨砺,甚至可视为一个起飞的新平台,只看你如何去做!

当朱棣发现,自己跟建文帝的这盘“削藩大棋”,根本没有“和局”的可能后。朱棣的第二步行动,就开始了——装疯!以此麻痹建文帝。却在此刻,又偷偷地打造兵器,为最后的决斗,进行准备。

须知,装疯这种手段,属于老把戏,极易被识破,且又损堂堂燕王的形象,可朱棣为何要选择这种貌似最笨的办法呢?道理很简单,朱棣就是要把所有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

建文帝最关注的是朱棣的情况,自然朱棣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来认真研究。而朱棣便是抓住建文帝的这种心理,自毁形象,疯得天下皆知一般。

比如史料上记载的,朱棣在大街上折腾,哪里人多,他向哪跑。自然,几乎所有的监视力量,就都跟着朱棣而去。而建文帝的评估,也就会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在判别真假上去了。那么此刻朱棣的其他准备工作,是不是就相对安全了许多?自然是如此!

所以,朱棣装疯,就是吸引火力的经典案例,给他起兵前,其他的准备工作,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从朱棣装疯这个例子来分析,显然会得到这样一条,落魄中与其求神拜佛,不如趁机充实自我。因为隐忍并不完全是被动忍耐,还更应有积极作为!

这第二条尤其关键!是许多人都忽略的地方。为何有的人能越失败(落魄),却越壮大?道理就在这里!人家在落魄中,不断充实实力,吸取经验教训,只要时机一到,岂能不一飞冲天。这点,同时也是刘备曹操等许多牛人,所共同拥有的!

所以才说,分析这些历史牛人的成功案例,不是刻舟求剑,因为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发现一些规律,并照亮我们人生前进的道路!

更多文章

  • 岳飞含冤而死后,奸臣秦桧是如何对待岳飞的妻子和子女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的后人和秦桧的后人恩怨情仇,岳飞死后秦桧什么时候也死了,历史上岳飞是被秦桧害死的吗

    公元1142年,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以拉胁(猛击胸胁)”之刑!含冤而死!而他的家人,也因受到牵连而被流放至岭南(今广西一带)!直到十四年后,才得以平反昭雪!我们都知道,岳飞的被害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秦桧!为此很多人都在想,既然秦桧对岳飞那么残忍,那对他的家人自然是会赶尽杀绝!难道事情真是这样吗?

  • 朱元璋杀功臣的时候,如果有人选择造反,能不能成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杀功臣为啥没人反抗,朱元璋杀功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朱元璋建国后杀了哪些功臣

    自朱元璋25岁加入由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之后,其治军严谨战功无数,深得百姓和部下的拥戴。朱元璋最终以集庆(南京)为大本营,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残余势力,建立起以汉民族为主的大明王朝。从以上所述,足以证明朱元璋是个,知人善用军纪严明的一军统帅。至于朱元璋杀功臣的真正目的,向来是众说纷纭争议颇大,

  • 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他死之前,是怎么样安排传位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朱棣为什么传位给二皇子,朱棣是明朝最优秀的皇帝吗,历史上朱棣死后传位给谁了

    (明成祖朱棣)从1398年至1402年,通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战争,朱棣终于将建文帝朱允炆赶下台,自己上位称帝。过程虽然艰难,但目标清晰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建文帝。而当自己做了皇帝,传位却是一个比夺位更为艰难的过程,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两大战神,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太子朱标,徐达的女儿

  • 朱元璋在大肆屠杀功臣的时候,期间为何没有人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把功臣杀完了吗,明朝朱元璋杀的功臣,朱元璋手段到底有多狠

    第一,朱元璋杀功臣,是有个时间的过程,也是分而治之。没有说嘛,朱元璋在建国后,大封功臣,很多人位极人臣,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地位和待遇都是很高的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才动了杀心。其中有些人为非作歹,无法无天,甚至阴谋反叛,所以,朱元璋才一一的清除了。而在这些案子爆发的时候,朱元璋又顺理成章的

  • 明朝皇帝朱高炽死时殉葬并没有被终止,为什么皇后没有殉葬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高炽殉葬名单,明代朱高炽死后谁继位,朱高炽死后为何张皇后不殉葬

    人殉制度在历史之中一直存在,那怕是唐宋元这些朝代依然有人殉之事,只是很少被人提起而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重新把人殉制度给明面化,其下令驾崩之后让没有生育过的妃子殉葬,以至于明朝的后世之君无比效仿,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开始废除殉葬制度,可是人殉制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消失,清朝的努尔哈赤依然实行了人殉

  • 市面上很多版本的《水浒传》,为何要删掉出征田虎和王庆这一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浒传田虎王庆的降将都去哪了,水浒传田虎王庆片段,水浒传田虎和王庆的关系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百二十回的《水浒全传》和百回本的《水浒传》,无论是在故事叙述上,还是在文学语境上,亦或是人物塑造上,都无法相提并论,亦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它的叙事情节,更为乖戾诡谲,充满了不合情理的描摹和叙述。如果是有一定文学造诣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其中的不和谐因素,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和悖离。就是因

  • 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什么朱祁钰却登上了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英宗朱见深简介,明英宗朱祁镇与朱见深有什么故事,明英宗与朱祁钰的关系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人原本是好兄弟,在朱祁镇亲征瓦刺之前,就让朱祁钰在京中监国。当也先整顿人马,准备以朱祁镇为人质杀进北京的时候,北京城里早已乱作一团。在大臣们中间有人主张像南宋一样南迁,也有人主张誓死抵抗,比如于谦。但不管是哪一拨人,他们都是读书人出身,痛恨死太监。更重要的是前任皇帝朱祁镇已经回不来

  • 成吉思汗缔造的蒙古帝国和大英帝国比起来,究竟谁更庞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崛起,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时间,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最强的十大部落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存在过两个版图巨大的庞然大物——“日不落”帝国和蒙古帝国。虽然“日不落”帝国最初是形容西班牙帝国的,但是后来居上的大英帝国更加名副其实。1921年,大英帝国拥有约占当时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的领土,领土遍及全球24个时区,约3367万平方公里。面对这个历

  • 李自成一路向东打到了北京,为什么没人一支队伍前来救援崇祯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自成与崇祯和谈,李自成怎么对待崇祯的,李自成对于崇祯皇帝的评价

    李自成一路向东打过来,大同、宣府基本是不战而降,起义军没有经多大的阻拦就长驱直入,直扑北京城了。此时的崇祯皇帝还在和朝中的大臣们斗嘴皮子,皇帝想要和满清议和,放弃辽东,另外还派人与李自成进行招安,期望李自成能够变匪为官,有时候皇帝说话也不管用,因为满朝大臣没有一个同意崇祯皇帝的方案。崇祯皇帝也没辙,

  • 朱棣能力很强,为什么朱元璋不立其为储君,避免内乱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没消朱棣的兵权,朱棣有朱元璋厉害吗,朱元璋为啥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也正是因为朱元璋是一个平民皇帝,所以他才更愿意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因为一直以来都有人说朱元璋皇位得来不正,毕竟是一个平民,他当上皇帝之后必然有很多豪族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大肆诋毁朱元璋。朱元璋虽然不太在意这些,但人言可畏,这就由不得朱元璋不担忧。所以朱元璋想要用尽一切办法去维护确立自己的合法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