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一路向东打到了北京,为什么没人一支队伍前来救援崇祯呢?

李自成一路向东打到了北京,为什么没人一支队伍前来救援崇祯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29 更新时间:2023/12/12 2:35:40

李自成一路向东打过来,大同、宣府基本是不战而降,起义军没有经多大的阻拦就长驱直入,直扑北京城了。此时的崇祯皇帝还在和朝中的大臣们斗嘴皮子,皇帝想要和满清议和,放弃辽东,另外还派人与李自成进行招安,期望李自成能够变匪为官,有时候皇帝说话也不管用,因为满朝大臣没有一个同意崇祯皇帝的方案。

崇祯皇帝也没辙,那就打吧,吴三桂守住山海关,不让满清进来就行,至于李自成的几十万农民起义军,那就剿吧,剿匪要有兵,更何况是几十万的匪。

兵也有,不过都不在北京城,湖广两地的左良玉有80多万的大军在,那是崇祯朝最为强大的军事集团了,朝廷立刻派人传旨左良玉,立刻率军北上勤王,左良玉给崇祯皇帝回了话,北上勤王可以,是不是给我封个王,大军出动,粮草先行,是不是可以拨付一些开拔银子?

这就没有意思了,十万火急居然和皇帝讲起了条件,这是典型的军阀作风啊。不错,左良玉就是典型的军阀,拥兵自重,占据南方富庶之地,要啥有啥,至于皇帝的旨意嘛,看情况了。

左良玉调不动,那就找山东的高杰、刘泽清,他们手下也有十多万人马,不说剿灭李自成,把农民起义军赶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两个可是崇祯朝有名的“江北四镇”,对付起义军很有一套,因为他们是“官匪”,官方认可的土匪。

起义军打一路,抢一路,高杰、刘泽清的队伍一样如此,剿匪一路,抢劫一路。

接到了崇祯皇帝的旨意,高杰和刘泽清有不同的反应,刘泽清怂了,谎称自己从马上摔了下来,受伤不能出行,顺带还骗了朝廷四十两银子的医疗费;而高杰是立刻就率军出发了。

高杰打李自成一直都很积极,原因很简单——他们是情敌。

高杰原来是李自成手下的一员悍将,和闯王关系非常亲密,其实他与闯王夫人关系更亲密,后来高杰把闯王夫人拐跑了,带领人马和李夫人投降了明军,受到朝廷重用,对剿灭起义军不遗余力。

高杰出发了,但并没有去北京城,主要有两个原因:1、是人马太少,也就是几万人,如果去北京城碰李自成的几十万人马,无异于以卵击石;2、高杰拐了李自成的老婆,自己内心好歹有点心虚和胆怯。所以,高杰打算进攻山西等地,抄李自成的后路。

山东一带的救援崇祯就指望不上了,唯一能够动的军队就是吴三桂在山海关的关宁铁骑,没有办法,先不管满清入不入关了,先保北京城再说,一道圣旨发给了吴三桂,令其火速救援。

吴三桂接到圣旨,左右为难,自己总共才五万多人,如果坚守山海关,还能挡住满清骑兵,如果去救援北京城,和农民起义军打消耗战,这点人马够人家吃吗?皇帝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那就去吧,吴三桂长了个心眼,派了一小支队伍出发,走到半道上,得知崇祯皇帝已经上吊,李自成进京了,得了,打道回府吧,难道去北京吊丧去?

以上是崇祯皇帝能够调各地军队前来勤王的情况,没有一支队伍来救北京,难道真的是军阀作风,胆小懦弱吗,根本不是,究其原因,这与当初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有莫大的关系。

想当初皇太极绕过山海关,经蒙古借道,过宣府直接打到了北京城,袁崇焕火速从辽东率军来救,全力抗击皇太极,终于把满清大军赶跑,结果是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杀了,说他有异心,引军攻京师。

这个时候的情况和那一年是何其的相似,李自成大军保卫了北京城,无论是左良玉,还是高杰,刘泽清前来救援,打跑了李自成,崇祯皇帝肯定会猜忌,打不跑,那就以身殉职,无论成败都是个死,你说谁愿意来?

更多文章

  • 朱棣能力很强,为什么朱元璋不立其为储君,避免内乱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没消朱棣的兵权,朱棣有朱元璋厉害吗,朱元璋为啥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也正是因为朱元璋是一个平民皇帝,所以他才更愿意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因为一直以来都有人说朱元璋皇位得来不正,毕竟是一个平民,他当上皇帝之后必然有很多豪族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大肆诋毁朱元璋。朱元璋虽然不太在意这些,但人言可畏,这就由不得朱元璋不担忧。所以朱元璋想要用尽一切办法去维护确立自己的合法统治地位

  • 被两个太监救活的帝王,十几年活在死亡恐惧中,却是明朝最暖的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死时最悲惨的忠臣,明朝最有影响力的太监,明朝后期最著名的太监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帝王——明孝宗朱祐樘,和乾隆一样处于王朝中期,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之一。他童年坎坷,6岁才和父皇相认,随时冒着被父皇宠妃害死的危险,在无数人的舍命保护下才长大成人。但就是这一位曾经如井底之蛙一般被关在掖庭之中帝王,在明朝风雨飘摇的成化之末,一手打造了弘治中兴。刘隆有《明孝宗

  • 赵构分明到81岁高龄才过世,为什么56岁就传位给赵匡胤一脉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宋高宗赵构在盛年之时将皇位传给赵昚?这个就要说到他的“恐金症”了。宋高宗赵构能够登上帝位建立南宋,某个方面来说要感谢金人,北宋在宋徽宗赵佶这个昏君的治理下,搞的是天怒人怨,让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时期,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这其中宋江和方腊的起义比较出名,也闹得比较大,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

  • 在靖难之役中,李景隆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大军入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被李景隆围困视频,朱棣打败李景隆后兵力对比,靖难李景隆打开的哪个门

    这就是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扮演的角色,都说李家一家子都受朱元璋隆恩,理应对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忠心耿耿,奈何最后时刻开门倒戈了。但问题只李景隆一家就算要报恩,那也报得是朱元璋的嗯,是大明朝的恩,因此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棣,那都是朱元璋的后人,也都算大明朝的代理人,那么李景隆最终怎么选择,我觉得都没有问题。

  • 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就能当皇帝,其他地方为什么会轻易容易臣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是怎么打到南京的,朱棣只是打下南京为何能做皇帝,为什么朱棣攻入南京就成皇帝了

    太子“三人行”朱元璋称帝后的洪武十一年(1378),分封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为藩王,今天可能我们会求全责怪朱元璋搞“家天下”,但是朱元璋是深思熟虑了的,他在为中央集权布子,当时就有大臣叶伯巨、王朴、叶居升反对,反对无效!全部处斩!其实朱元璋很无奈,既要大封功臣,又要防备许多功臣尾大不掉,唯一的办法就是

  • 满清入关后,顺治是如何处理原来明朝太庙祭祀的那些祖先牌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最后太庙牌位,太庙皇帝牌位哪里去了,明朝太庙被清朝毁了吗

    太庙源于祭祀,而祭祀从奴隶社会的夏朝就开始了。早期的祭祀源于对自然和鬼神的敬畏,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尊祖的习俗,到了国家形态后,统治阶级为了凝聚部落、族群的社会关系,慢慢把献祭先祖,尊崇祖先作为了一种宗教形态。既然是祭祀祖先就一定要有场所,经过很多代人的传承,有了很多的祖先,不可能每次都去祖先的坟前逐

  • 朱棣各方面才能都比朱标父子强,为什么朱元璋不愿意传位给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偏心朱标朱棣,朱棣死后朱元璋对朱标说的话,朱元璋朱棣和朱标是什么关系

    首先来说一说军事能力。朱元璋的儿子们基本上都是在他占据应天府之后才生下来的,在成为吴王之后,也就册立了嫡长子朱标为世子,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将朱标作为继承人在培养,不过朱元璋培养朱标并不是想让他成为一代武将,而是作为领袖在培养,这一点与他培养养子沐英以及外甥李文忠等人明显不同,而其他的皇子

  • 《清明上河图》揭示了什么?盛世繁华背后,却是一幅“盛世危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明上河图暗藏的玄机,清明上河图见证了历史的哪些事件,清明上河图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但是对于这幅画,还有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故事。为什么要叫《清明上河图》?这幅画还有什么寓意?如果你认为张择端只是为了记录这盛世汴梁,那不如在今天跟随我们的脚步,在画卷的几处细节中,看一看另一番景象。不见经传的张择端研究画,就不能不研究画家。俗话说“言为心声”,而画家的画笔,就是画家表达心声的唯一方式。

  • 为什么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史学家却称:谁都能行就他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是否考虑过把皇位给朱棣,朱元璋为何不让朱棣做他的继承人,朱元璋真的传位给朱棣吗

    前言在封建社会时期,曾出现了众多朝代以及上百位帝王,当然这众多的帝王都有着各自的治理理念和方式,正因为他们不同的处事方法以及为人,让后世做出了不同的评价,其中有好有坏。不管后世给予怎样的评价,毋庸置疑的是伴君如伴虎,在皇帝面前任何人都不敢轻易挑战其权威。不知在这众多位帝王当中谁给众人的印象最为深刻呢

  • 张煌言:明朝最后一条硬汉,抗清20年,宁死不屈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代张煌言,张煌言参与抗清的原因,清朝评价张煌言

    此诗一毕,人头落地。张煌言的慷慨就义标志着南明已无回天之力,朱氏一脉自此再也不能站在权力的顶端,爱新觉罗成为中华大陆的新兴统治者,清王朝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张煌言的忠勇无双足以与岳飞、于谦同列,魂存柔美西湖,志留千古史书。张煌言的力挽狂澜,救不回一个气数已尽大明王朝。少年万历三大征消耗了张居正改革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