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三家分晋之前,最鼎盛时的晋国,究竟有多强大呢?

历史上三家分晋之前,最鼎盛时的晋国,究竟有多强大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07 更新时间:2023/12/16 5:51:45

晋国最强大的时刻,是他灭亡的前一刻。

当时的晋国,是天下最强的诸侯,没有之一。

始终胜出一筹的综合国力

整个春秋之世,晋国的国力基本都在“最强之一”与“最强,没有之一”之间切换。

[var1]

在春秋之初,并不是头等大国。《国语.晋语一》说晋国当时只算“偏侯”,国土狭小,秦、齐在侧,想嚣张也嚣张不起来。

不过,由于晋是姬姓诸侯,晋文侯在周室东迁、二王并立的混乱时期中有“定天子”之功,因此,在政治上有很强的主动权。

春秋初年,晋国灭了唐、韩、耿、霍、魏、西虢、、邢、滑等一堆小国,又从周王室手中取得了温、原等邑,又征服了一些山戎部落,实力迅速发展。

到春秋中期时,晋国已经控制了今天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陕西东部、河南西北部、东山西部,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尽管就面积上来说,晋或许不如同期的楚,但晋所居之处,是“王者所更居也”,经济发达、人口富庶之处。(具体数据上,有现代专家推测晋人口约占天下三成,但因推算成分过大,不敢引用)

而且,当时天下主要河山险要,皆在晋国掌握中。

晋东面的太行之险,西部越黄河依黄河、洛水为界,南面尽占崤函、虎牢。

[var1]

可以说,晋当时尽占天下形势,优势明显。

因此,尽管晋处于秦、齐、楚三大国之中,但仍然能从容应对、占尽优势。

外战最为强势的诸侯

除了后期吴、越“短暂而辉煌”的霸业外,春秋之世,霸业游戏的主要玩家是晋、楚、秦、齐四个超级大国。

晋国的表现是其中最为强势的一个。

1、牢牢压制秦。

秦要染指中原,争夺霸权,晋是其东进之路上的拦路虎。

在反复交兵中,尽管秦国也取得过一些胜利,但输掉了关键性的对决。在崤之战,“匹马片轮未返”;麻隧之战中,精锐被全歼,“数世不振”,遭遇重大挫折。

终春秋之世,秦一直被晋所压制,只能独霸西戎,无法东出。

2、压制齐。

[var1]

齐国是早期最为强大的诸侯,齐桓公是春秋首霸。

可是,在“短暂而辉煌”的开局后,“孝公以后,齐···累世听命于晋”(《读史方舆纪要》)。

齐晋之战有两次大规模战役。

鞍之战,齐军大败,齐顷公几乎被与臣下互换衣服、互换座位,在被追及时,假装以臣子身份下车取水才逃走,幸免于被俘。

此战后,齐顷公亲自到晋国觐见,承认晋国霸主地位,甚至“欲上尊晋景公为王”,算是被打服了。

平阴之战,齐军不敢与战,晋军连续追击,甚至攻入了临淄,一直追到潍水边!

齐国仅仅是利用晋国栾氏之乱的契机,袭晋取胜,但在晋国平定内乱,组织反击时,齐麻溜地撤了。

3、与楚争霸的微弱优势。

楚国,是晋最强的对手,两国争霸持续了百年。

尽管晋楚双方总体上势均力敌,互有胜负,但晋仍略有优势。

大规模交战中,晋三战两胜;而在盟友的争夺中,在弭兵运动之前,归附于楚的盟友越来越少,连忠实盟友郑也被迫服从于晋,陈、蔡等老牌盟友也已动摇。

而晋扶吴制楚的方略,几乎给楚带来了亡国之难。

总的来说,春秋时期,晋国是最强势的诸侯,对秦齐楚等大国,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

[var1]

只不过,由于晋处于三强之中,首尾难顾,难以集中精力持续并敌一向,持续打击一个方向的敌国,难以将优势转变为胜势。

更重要的是:晋国外表强大,内中却十分畸形。

畸形的强大

不过,不得不说,晋国的强大,是畸形的。

晋国早年发生了“曲沃代翼”,也就是被分封在曲沃的“小宗”取代了老板。

因此,晋献公全力打击,甚至消灭公族,“尽杀群公子”,结束内患。

这种举措,使困扰晋早年的内患得以平息,君主集权得以增强,是晋早年迅速强大的重要原因。

不过,由于晋制度上仍然延续一直以来的分封模式,因此,公族被削弱了,但异姓贵族崛起了···

因此,在晋文公晋襄公之后,当晋国遇到晋灵公、成公两位相对平庸的君主时,大量的君权被新兴贵族夺取。

[var1]

此后,尽管晋国国君的有为之君晋悼公等人依靠其雄才控制过局势,但一旦雄主去世,庸主继位,君权又会进一步被削弱,无法逆转。

由于新兴贵族多是靠才干、军功担任要职成长起来的,能力相对杰出,因此,晋国总体上始终处于扩张阶段。

只是···晋国国君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了。

尴尬的鼎盛时刻

魏、韩、赵三家灭智氏后,事实上完成了对晋的瓜分。

不过,过了整整50年,三家才被承认为诸侯,因此,尴尬的时刻来临了。

晋侯直接控制的地方,只有下绛、曲沃两处,但作为一个诸侯国,晋却迎来了其鼎盛时刻。

前408年,魏大举攻秦,夺取了全部河西高原和关中东部;

前406年,魏灭中山国;

前405、前404年,三晋联军两次大败齐,攻入齐国长城之内,夺取货财无数。

前404年,三晋联军大败楚军。

晋国“名义”上的实力达到鼎盛。

[var1]

在分别蹂躏了秦齐楚之后,实际上只剩下两个邑的晋君,再次成为名义上的霸主。

前404年,晋烈公再次上演“霸业”。

这一年,他以天下霸主的身份,“会诸侯于任”,大败齐,率齐康公、鲁穆公、宋休公、卫慎公、郑繻公一起朝拜周天子。

在上演了最后的“辉煌”,仅一年后,魏、韩、赵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

晋国,瞬间由名义上的天下霸主,秒变成不值一提的蕞尔小国···

前376年,这个不值一提的蕞尔小国,被魏韩赵轻易的从地图上抹掉了···

顺便说一句,晋国灭亡后,天下霸主是从中分裂出来的魏国。

也就是说,“鼎盛”的晋,“一支手”出来打架,就能“谁都打不过”了!

虽然,当时的晋君,实际上已经“谁都打不过”了。

晋,天下莫强焉。

晋国的“外强”坚持到了灭亡的前一刻。

在灭亡前,晋国的“外强”达到了鼎盛。

晋打遍秦齐楚,天下无敌手,并再次成为霸主。

可是,晋却早已“中干”了。

晋国要限制本家公族,加强君主集权,却很难从制度上找到比分封更好的管理方式,因此,君主权力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次削弱。

只不过,这一次,削弱君主权力的,不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而是异性贵族们了。

最终,表面上的“霸主国”,瞬间就变成了蕞尔小国,并迅速覆灭。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中,楚国疆域最大,实力也很雄厚,为什么没能实现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末期楚国有多强,战国时期的楚国巅峰时期有多强大,战国的楚国在今天的哪

    疆域最大的楚国,尽管实力雄厚,但其他表现始终不愠不火。这是因为:他的潜力,始终没有兑现成实力。没有地图上看起来那么强[var1]战国初期,疆域最大的是楚国,排名第二的是越国。后来···楚国把越国吃了。所以,论起地盘,楚国遥遥领先。但是,实际上,楚国的精华地区,只有长江——淮河一带。汨罗,离长江非常近

  • 长平之战,廉颇、赵王难辞其咎,为何后世却只责骂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平之战赵王赵括,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长平之战赵括有多悲惨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可谓是战国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所历战争从无败绩,据统计战国共有近200万人战死沙场,单白起一人便诛杀近百万,这其中又尤以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降卒为甚,遂成就他杀神的名号,而与之对比的则是赵军主帅赵括,以及后世留给他的几千年的纸上谈兵的嘲讽。似乎一场长平之战,所有过失,所有恶果皆由

  • 齐鲁相邻,两国相爱相杀许多年,最后灭掉鲁国的却是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国是怎么打败鲁国的,楚国与鲁国关系,楚国为什么能灭了鲁国

    不过,最后灭掉鲁国的,却是楚国,而不是“近水楼台”的齐国。这是为什么呢?春秋初期——齐桓公时期:实力基本相当,互有胜负鲁国国君,是圣人周公的后裔;齐国国君,是功臣吕尚后裔。因此,周天子分封诸侯时,两国都是政治地位最高的诸侯。[var1]西周时,齐、鲁与晋一起“为周室辅”,基本上保持了友好。春秋开局后

  • 吴起军事成就很高,却没有列入战国四名将,原来是因为与粉丝重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吴起的资料,历史名人对吴起的评价,吴起武力算几流猛将

    但是令我惊讶的是,以前读《史记》的时候竟然没有注意到,目录中只有《白起王翦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并没有李牧的单独列传,关于李牧的记载也只有寥寥数笔,篇幅不过一页。如此看来,四大名将的说法应该绝非出自《史记》,况且光是战国时期,在《史记》中有资格单独列传的就包括吴起、乐毅、蒙恬等人,而白起、王翦是

  • 为何战国前期很强大的魏国,打着打着就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国在战国初期有多强,战国前期为什么是魏国最强,战国一开始魏国实力如何

    [var1]而在转年的公元前340年,齐国、秦国、赵国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这个中原霸主发起了攻击。秦国在商鞅的带领之下,利用公子卬的轻信,不仅俘获了公子卬,还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魏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河西地,最为重要的是都城安邑也再无屏障。有着纠纠雄师的魏国,也从此开始一路下滑,魏惠王也不得不迁都大梁。而这

  • 千古一帝秦始皇赢遍了六国诸侯,却败给了赵氏宗族远亲,大秦遂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是不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历史罪人,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路

    [var1]很多人说秦始皇输了,延续数百年的祖先遗愿,举全国之力建立的秦帝国,在短短十几年间土崩瓦解、轰然倒塌,成为一座空荡荡的废墟。就连秦始皇嬴政心心念的,直到秦二世胡亥即位也未能竣工的阿房宫,在“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起义洪流中烟消云散。可我认为秦始皇赢了,他成功地去除掉存在于六

  • 如果蜀国没有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南方,能不能得到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国伐魏损失哪个大,蜀国可以伐魏吗,蜀国怎样才能灭掉魏国

    蜀国和魏国的国力差距巨大不管从人口、经济、军事哪一个方面去看,蜀国的国力都不到魏国的五分之一。蜀国灭亡的时候,蜀国的人口只有90万人,而魏国的人口多达460万人。魏国占据了北方的九个州,蜀国只占据了一个不完整的益州。魏国全盛时期的兵力多达60万人,而蜀国全盛时期的兵力也只有10万人。从蜀国和魏国的国

  • 曹操五大错:留错一人,放错一人,信错一人,睡错一人,杀错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一生犯下的五大错,曹操一生错杀的人有哪些,曹操一生杀错了一个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东征西讨,对内先后消灭了袁术、袁绍、吕布、马超、刘表等势力,对外则降服鲜卑、南匈奴、乌桓等部落。所以,三国时中原乱成了一锅粥,但是却没有异族敢攻打中原,这些都是曹操的功劳。曹操一生雄才大略,文章武功无一不精,绝对是一位能够与秦皇汉武比肩的英雄人

  • 王昭君嫁给了儿子,曹丕娶了自己的庶母,二者评价为何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丕死后谁继承了王昭君,王昭君和曹丕是一个朝代吗,王昭君和曹丕谁厉害

    那其实我们要说说两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大家都知道昭君出塞,那是汉朝时期,耳熟能详的版本就是汉元帝后宫众多,很多妃子都见不到他,汉元帝就让画师毛延寿把后宫美女都画在布帛上,根据画像召幸女子侍寝。王昭君没有贿赂画师,结果画师心存怨恨,故意给王昭君在额头上多画了一颗痣,结果汉元帝就没看上王昭君。

  •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梁王彭越如何支持刘邦打败项羽?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梁王彭越真实照片,彭越为什么背叛项羽,刘邦最后怎么打败项羽

    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支持汉王刘邦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战败,向西溃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丢掉,独自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公元前204年,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