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蒋介石的崛起因为江浙财团的支持?并不是,他们的蜜月比想象更短

蒋介石的崛起因为江浙财团的支持?并不是,他们的蜜月比想象更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62 更新时间:2024/2/3 12:45:50

蒋介石

是因为蒋介石军事才华横溢吗?似乎并不是。这个以“微操达人”著称的国民党最高领袖,虽然上过军校,从军时间也很久。

但是,在其战场上,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战果都乏善可陈,反而因此其屡屡微操,将前线的国民党军队坑的欲仙欲死。

是因为蒋介石麾下以黄埔系为骨干的中央军战斗力强大吗?虽然蒋介石的中央军战斗力并不差,但是如果说最强,显然无法令人信服。

以中原大战为例,无论是冯玉祥的西北军,还是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善战能力都丝毫不弱于蒋介石的中央军。

是因为蒋介石强大的个人魅力吗?这更是无稽之谈。蒋介石的崛起速度之快,上位时间之短,惊爆了一地眼球。因此,对于蒋介石的上位,无论是国民党内大佬还是其他地方军阀,始终不服不忿。

蒋介石

而蒋介石与他们的斗争也延续了整个生涯。而且,对于喜欢玩阴谋手段的蒋介石,无论是他的对手还是被他击败的手下败将,都是不服气的。

所以,虽然并非完全没有,但蒋介石的个人魅力显示是十分缺乏的。凭借个人魅力一跃成为国民政府最高领袖,更是无稽之谈。

因此,蒋介石能够只用短短几年时间从普通的国民党军官一跃成为当时国民政府的领袖,除了机遇运气之外,其实与蒋介石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无往不利的金元攻势有极高的关系。

尤其是金元攻势,也就是拿钱砸死对手,更是蒋介石屡屡击败对手、一举奠定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领导地位的关键。

中原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1930年时,由于不服蒋介石,国民党四大新军阀——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国民党四大新军阀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混战。

中原大战

当时,双方参战兵力超过百万,战争范围更是波及全国。而代表国民党中央政府一方的蒋介石中央军,兵力只有70余万,其嫡系更是只有30余万。

作为反蒋一方的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加起来总兵力高达80余万,无论是战斗经验、战斗力还是装备,都不弱于蒋介石。

因此,这场混战对于蒋介石而言空前严峻。而事实也果然如许多人预料的那样,战争一爆发,蒋介石就节节败退,反蒋一方随时有可能胜利。

然而就在此时,虽然战场上不是冯玉祥、阎锡山的对手,但是,蒋介石却远比他们更为富裕,所以,蒋介石果断祭出了金元攻势。

以反蒋军的主力——冯玉祥的西北军为例,善于练兵的冯玉祥虽然将西北军练成一支战斗意志顽强、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但是,因为其西北老巢经济落后,自己也不擅长经营,因此,西北军历来以贫穷著称。当时的西北军,甚至有“叫花子部队”的称呼。

冯玉祥

蒋介石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对于本就“有奶便是娘”冯玉祥麾下大将石友三,采用高升和100万大洋相诱惑,一举策反统兵数万的石友三,让阎冯联军顿时乱了阵脚,从而给予蒋介石可乘之机。

此后,凭借雄厚的财力,蒋介石更是大发银弹攻势。短短两个星期内,便有李万林、王殿阁、李万如、范龙章、赵冠英、张治公、王振等部近10 万人马阵前脱冯,开赴安全地带,西北军外围完全崩裂。

与此同时,对于并未参加中原大战却手握30余万重兵的张学良,蒋介石也没有放弃。为了争取张学良站在自己一边,蒋介石不但给予其海陆空军副司令的职务,而且,对东北军上下大肆打点,对于张学良本身更是无比大方。

当时,蒋介石一次就拨给张学良1,000万元,让他“用于整理分票和偿付铁路外债”。不仅如此,蒋介石还承诺,“东北军入关之后的饷银全部由中央负担”。

正是蒋介石这种疯狂的送钱,最终让张学良通电入关,选择站在蒋介石的一边,也彻底改变了中原大战的格局,蒋介石也因此以少胜多,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中原大战

在此之后,对于对付国内各方势力,金元攻势一直是蒋介石最无往不利的武器。例如1936年两广事变,“南天王”陈济棠和李宗仁之所以未能成功,就是因为当时蒋介石采用金钱攻势,几乎将粤军中的大部分军官都收买了过去。

尤其是在粤军中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余汉谋,蒋介石先后给予其200万军饷和100万特别费,从而让余汉谋选择要站在他的一边。最终,蒋介石不费一枪一弹,不但将陈济棠赶出了广东,甚至还一举收获了装备精良的粤军空军。

都是占据了大量地盘的国民党大军阀,为什么蒋介石的钱格外多,能够让他轻而易举地使用银弹攻势,用钱生生将别人砸倒呢?蒋介石的钱从何而来?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蒋介石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江浙财团。蒋介石的核心地盘——江浙地区,历来是中国最为富庶、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尤其是近代以来,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地区取代广东,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进入民国之后,上海的经济地位愈发重要。

例如,20世纪30年代初,经上海的外贸数额已经占到了全国总数的53%之巨。与此同时,上海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

蒋介石

以1933年为例,根据上海经济统计研究所统计的数据显示,上海工业资本已经占到了全国的40%,工人人数占到全国的43%,产值更是占到了全国的一半。

再加上列强也将上海视为投资和掠夺中国的中心,所以毫不意外的,因为列强的入侵,上海这个“世界冒险家乐园”成为当时中国经济中心。自然,上海也汇集了中国大部分的钱庄和银行。

而在经济的活跃和金融兴起的同时,这些以浙江和江苏籍资本家为主体的上海银行,也逐渐走向联合。

在这些银行之中,宁波人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比如1921年,上海一共69家,其中宁波人开了16家,1933年,上海有72个钱庄,宁波人则占据16家。

所以很快,以宁波帮为中心,上海金融行业迅速成立了以同乡情谊为纽带、行业为依托、互助互利为目的的同乡社团组织。这个组织从清末开始萌芽,到20世纪初民国成立之时正式形成。这个财团就是以宁波帮为核心的江浙财团。

江浙财团形成之后,他们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资本,然而,在政治领域却几乎没有发言权。所以,拥有庞大财力之后,渴望政治权力的江浙财团,试图利用手中的经济实力寻求政治发言权。

蒋介石

而这时,他们看中了同样是宁波人的蒋介石。

1926年时,蒋介石担任总司令的北伐军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北伐军势如破竹,仅用半年时间就饮马长江。

当时,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国民党将取代北洋军,成为中华大地新的统治者。

所以,江浙财团找到蒋介石,一方面希望能够组建以蒋介石为中心的政府减少外国列强势力对中国的干涉,从而方便他们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蓬勃发展的国内革命运动,深感恐惧的资本家们希望求助于国家强权的保护。

对于蒋介石而言,刚刚上台不久、根基薄弱的他更是急需钱袋子,双方因此一拍即合。

对于“穷得只剩下钱”的江浙财团而言,他们能给予蒋介石的支持当然是金钱。所以1926年10月7日,蒋介石攻克南昌之后,由于军饷告急向江浙财团求助后,江浙财团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向蒋介石提供了50万元的借款。

蒋介石

到了1927年3月22日,江浙财团更是公开表态支持蒋介石,在上海商业联合会的宣言中明确表示:

“今革命军蒋总司令秉承总理遗志, 百粤出师, 为民请命, 军旅所过, 莫不箪食劳迎, 而我商民之仰望来苏, 亦为深切。”

发表公开支持之后的第4天,3月26日,蒋介石亲临上海。而此时,蒋介石正面临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决裂,所以,蒋介石与江浙财团的头面人物洽卿会面,希望得到经济援助。

江浙财团则提出他们的条件:希望能够实行关税自主,取消厘金,解决劳资问题。蒋介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此次革命成功, 商界暗中协助, 大非浅鲜 。此后仍以协助为期。至劳资问题, 在南昌时已有办法。所有保商惠工各种条例, 不日当可颁 布, 决不使上海有武汉态度 。”

双方因此迅速进入蜜月期,江浙财团也开始竭尽全力资助蒋介石。例如4月4日,江浙财团出面向蒋介石垫付了款项300万元。也正是以这笔钱为基础,蒋介石才有底气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在此之后,江浙财团一直明确表态支持蒋介石,他们在表态拥护蒋总司令的同时,又主动认捐500万元,4月25日,再次拿出300万元。

蒋介石

而且,为了让蒋介石的财源更为丰富,江浙财团的头面人物张家奥还主动从中国银行先行垫付1000万元。

可以说,1927年,迅速上位的蒋介石之所以能够发动反革命政变并击败汪精卫等国民党资深大佬,江浙财团的庞大资金支持是极为关键的。

正是靠着江浙财团数目庞大且源源不断的支持,蒋介石才稳定了基本盘——军队,并不断对外发动金元攻势,最终坐稳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宝座。

然而,蒋介石与江浙财团的蜜月期却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从一开始,蒋介石对于江浙财团的定位就与他们的期待截然不同。

江浙财团需求的是获得一个支持他们的强力政府,同时在政府内让他们获得政治发言权。然而,蒋介石作为一个独裁者,绝不容忍任何能够影响他政治地位的势力,江浙财团当然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江浙财团希望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赚取更多的钱,然而,蒋介石寻求的却是一个能够呼之即来喝之即去的钱袋子。

民国上海

所以,双方的矛盾迅速激化,而此时,已经坐稳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宝座的蒋介石,对于曾经需要笑脸相迎的江浙财团,也撕破了伪装的面具。

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为了攫取更大的权势,击败国内各路军阀,蒋介石开始向江浙财团索要更为庞大的资金。

然而,如同无底洞般的巨额军费开支,远远超过了江浙财团的承受能力,更别说江浙财团想要的发展了。所以,江浙财团发现,他们选择投资的人别说听他们指挥,就连最起码的合作意愿都没有。

所以,江浙财团开始拒绝蒋介石的资金所求,而此时,蒋介石也彻底撕毁了面具,开始不断对江浙财团搜刮。

例如1927年开始,蒋介石开始采用强行摊派公债的方式,对江浙财团索要巨款。4月30日,蒋介石借上海财政委员会发行了江海关税券3,000万元。

而这3,000万元的库税券,全部在江浙财团摊派。不仅如此,蒋介石的摊牌几乎永不停歇,仅1927年9月到1928年2月,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蒋介石的财政部就先后要求江浙财团认捐4,000万元的二五库券。

民国时期的交通银行

在这之后,随着蒋介石频频发动军阀混战和围剿红军,蒋介石对于资金的需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发强烈。

从1927年到1931年4年的时间,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发行了10亿4,200万的国内债券,而这些债券的债权人,毫无意外都是江浙财团。

对于这样越来越多的摊派,江浙财团自然十分不乐意,但是,蒋介石已经露出了自己军阀的本质。已经成为南京国民政府领袖的蒋介石,甚至不惜利用上海的青红帮等黑社会势力,罗织各种政治罪名,迫使江浙财团就范。

例如,江浙财团的重要人物之一,上海总商会会长傅筱庵,因为没有满足蒋介石贷款1,000万的要求,被蒋介石罗织罪名要将其逮捕,他不得不躲入租界,后来甚至跑到大连。

最终,傅筱庵还是向蒋介石交纳了大笔捐款之后才去掉了罪名。而蒋介石也趁机将他的上海总工会宣布由政府控制。

后来当了汉奸的傅筱庵

对于江浙财团的大资本家们,蒋介石不断勒索和敲诈,对于上海的中小商业人士,他也没有放过。且不说各种巧立名目的摊派和苛捐杂税,甚至,蒋介石还曾以搜查共产党的借口,向各中小工商业主索要资金。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直接向江浙财团的根本——金融银行伸向了双手。当时,中国的金融业江浙财团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尤其是江浙财团控制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更是在中国金融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更方便的掠夺财富,蒋介石决定将江浙财团控制的银行控制在手中。蒋介石认为:“国家社会皆频破产 ……关键乃中、交两行, 若不断然矫正, 革命绝望, 而民众亦被中、交两行所断送” , 所以,蒋介石得出结论:控制中、交两行“乃为国家民族唯一之生路”。

因此,蒋介石先是强行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总行的总部从北京迁到上海。随后,通过强行加派官股、人事任免等方式,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掌握在南京国民政府手中。

而且,以此为手段,蒋介石几乎将大部分江浙财团的商办银行和私营银行都控制在手中。控制金融业之后,蒋介石当然也没有放弃其他行业。

蒋介石

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江浙财团在矿业、铁路、电力、纺织等各个行业的工厂企业,几乎都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吞并了。

可以说,选择支持蒋介石之后,江浙财团不但没有获得他们梦寐以求的发展和政治话语权,反而被蒋介石利用之后彻底吞并。

也正是在蒋介石的手中,江浙财团逐渐消失,即便侥幸存活的,也是不得不屈居四大家族篱下。江浙财团可能万万没想到,他们曾经选定的江浙财团代言人,不但没有为他们代言,反而为他们撅了坟墓。

因此,蒋介石从来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更不是江浙财团的代言人,相反,本质上只是列强买办的蒋介石,其实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阻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山东籍牛人,刘罗锅的亲爹,纪晓岚的伯乐,谥号和曾国藩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纪晓岚的谥号,清朝宰相刘罗锅是哪里人,清代真实的刘罗锅

    这个人叫刘统勋,是这部剧的主角,另一个身份是“罗锅宰相”刘墉的亲爹,不过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正史之中,刘统勋实际上要比他儿子更受乾隆看中,而且鼎鼎大名的纪晓岚也曾受过他的提携。看过正史的人,一提起刘统勋的出身,往往会用书香门第,或者官宦世家来形容。但其实,对于刘统勋的家世,最合适的评价应该是根正

  • 元朝的覆灭极可能与一种疾病有关,从西方至东方所有国家无一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覆灭的真实原因,元朝灭亡的惨痛过程,元朝的四大主要事件

    可是,为何这个王朝的寿命不足百年呢?一个王朝覆灭的原因绝不是单一的,今天我们就从多个角度分析元朝土崩瓦解的原因。元朝虽然被揭竿而起的百姓所推翻,但是,很多现代人将元朝“官逼民反”的原因,认定为元朝的苛税,其实,这是一种谬误。元朝的赋税并不繁重,从明朝范濂记叙的松江赋税情况来看,元朝虽以貉道治天下,但

  • 赵家堡,南宋末年皇族流亡至此,建造了一个传奇的城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家堡赵亚敏,漳浦南宋赵家堡,黄骅赵家堡杜忠昌

    它是宋朝灭亡后,赵家皇族后裔在元兵追杀下隐姓埋名,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在古代,其实王朝的兴衰虽然说都有一定的原因,但是可能遭到入侵他就覆灭了。我们也不用说美一个朝代的末代,都是因为有昏庸无度的皇帝,才有了他们灭亡的下场。我们无需为强者感到敬畏,也无需为失败者感到惋惜。来到这里我们就做一个看客,看一下这

  • 袁崇焕和孙传庭谁更厉害,更勇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崇焕与孙传庭有交集吗,袁崇焕和孙传庭谁官大,袁崇焕死后孙传庭怎么处理

    说到孙传庭和袁崇焕,他们还真有不少共同之处,比如都是进士出身,同时又是明末最为出色的军事统帅。他们两人一里一外,苦苦支撑着明朝的两条战线。孙传庭是对内镇压关内的农民起义军,而袁崇焕则是对外抵御关外强悍的八旗军。两者彼此不在同一条战线上,似乎很难作比较。但通过两者在各自战线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个人认为

  • 贪官被处斩,儿子拿出一东西,朱元璋看到后,突然大喊:快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私访暴怒杀贪官,朱元璋惩治贪腐大案,清官遭污蔑朱元璋判死刑

    朱元璋的手段强硬,据史书记载,他当上皇帝以后,有将近15万的贪官死在他手中,他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让贪官无所遁形。然而,却也曾有一位贪官从朱元璋手中逃脱,当时,朱元璋正下令处死这名贪官,结果这贪官的儿子给朱元璋看了一个东西。朱元璋看过以后,大喊“快放了他”,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东西是什么,竟能保住这贪

  • 明朝一只公鸡重40斤,术士看后预言明朝将亡,皇帝不相信却成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时期的神奇预言,明朝末稀奇古怪的事件,明朝出现四十多斤重的鸡

    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科学的年代,一些毫无根据的征兆我们是不会轻易相信的。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很多王朝在兴盛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比较好的征兆,人们将这些征兆称为祥瑞。相反,当一个国家快要灭亡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征兆,按理来说这些所谓的天象或是征兆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根本不可信才对呀。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 包拯是否为清官?专家打开包拯墓,看到这一物品后感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能在民间有那么高的流传度和人尽皆知,主要是因为他为百姓谋私,当然,这里的私主要指百姓应当得到的权利,这些权利如果不是包拯在其中做一个公证人,很可能就被恶势力权贵给吞并了。也正为包拯的刚正不阿,才导致包拯在当时在世的时候得罪了达官显贵。在他死后,包拯就仿效曹操的”七十二冢墓“。据传言,在包拯死后,

  • 贼喊捉贼还是另有隐情?宋江的上位揭露:害晁盖的人,就是林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江是怎么一步步算计晁盖的,林冲忠于宋江还是晁盖,宋江和晁盖的相处之道

    走投无路的宋江自从江州城宋江酒醉题下反诗后,浔阳楼上的事情就被心怀叵测的黄文炳通判告发了,此人为人阴险狠毒,百姓们对其都是恨之入骨,将其称为黄蜂刺。只因黄文炳平日恶行太多,此刻又将宋江害进死牢,与此同时,他还将原本的两院节级戴宗一并陷害入了死牢。黄文炳的所作所为,弄得江湖豪杰无不义愤填膺,但凡有点实

  • 朱标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会成为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标比朱棣强多少,朱标没死朱棣会不会造反知乎,朱棣怎样评价朱标

    笔者认为,朱标如果不死,朱棣完全是没有竞争之力的。我们先看看朱标的生平事迹。至正十五年(1355),朱标出生在位于今天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太平府,一个叫做陈迪的商人家中。这时他的父亲朱元璋正在攻打集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听说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朱元璋欣喜若狂,在途径的一处山上刻下:“到此山者,不

  • 朱元璋晚年大肆杀戮只为一个人,如果他还活着,明朝历史能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一生的污点,朱元璋一生最大错误,明朝朱元璋发生的大事

    朱家父子是在民间长大,并且一起打天下,与皇宫中的父子感情要深厚,太子只是一个职称,朱元璋与发妻马皇后吃过不少苦,朱标从小跟着两人长大,征战时朱标坐镇后方,可以说能力很强,加上他性格仁慈谦虚得到大臣的拥戴,朱元璋到了晚年大开杀戒,是因为朱标37岁时死了,如果他还活着,朱元璋肯定就不需要这样做,但是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