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在一些朝代之中,富商的存在可以堪比于王孙贵胄。可钱财收集,难免会将人性的贪婪显现出来,故而在朝堂之中,贪官污吏的出现也是不在少数。
话说,在雍正皇帝期间,便有一位名叫唐文尧的大臣。这位大臣平日里一直都是以清廉居称,却让人没有想到,这个大臣其实就是一大贪官,最后被雍正抄了家。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将其抄家之后,还发现了一个玉壶,对此十分感兴趣。只是在得知玉壶的用途之后,雍正皇帝当即愤怒,直接将唐文尧的全家满门抄斩。
可问题也就来了,这个玉壶的用途到底是什么?为何雍正会这般的生气?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雍正皇帝的“反腐倡廉”
世人常说的“康乾盛世”,并不是单单说是康熙皇帝以及乾隆皇帝所创的盛世,其中还包括具有一定价值作用的雍正皇帝,雍正帝对于康乾盛世来说,可以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康熙皇帝的基础之上,雍正皇帝不断地将之前的所有缺漏,进行合理的填补,最为显著的一项内容便是国库的充盈。要知道,雍正皇帝在继位之后,国库的存银只有800万两,这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真的是少得可怜。
随后,雍正皇帝想到的方法便是严惩贪官污吏,一是为了整顿朝堂,二便是为了将国库的存银进行补充。
在整治贪官污吏的过程之中,雍正皇帝考虑到下级与上级之间的联系问题,故而特此设立钦差大臣,来调查下属之间的贪污。
同时,钦差大臣对口的领导直属皇帝管辖,不光可以直接避免上下级的同流合污,同时还可以让皇帝清楚明白,贪污的钱财的具体动向。
除此之外,雍正皇帝在面对贪污朝臣的处置之中,也会分为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罢官,第二种是索赔,最后一种便是抄家,这三种方法的出现,很好地减少了官员最后欺压百姓的行为,
当自己没有权利傍身的时候,自然就不会仗着位高权重、剥削百姓了,可以说罢官和索赔是相互一体的,而最后的抄家是最为严重的一项方式。
一般来说,只是轻度的贪污腐败,皇帝是不会下达抄家的指令的。除非贪污的银两已经让人难以想象,又会是过于奢侈,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抄家,抄家所得的银两最后便会入国库之中,充盈国库。
上述提到的唐文尧,便是贪污银两过多的一类,甚至在其家中还出现了诸多皇帝都没有见过的物件,属实是奢靡浪费。最后抄家也是必然的结局,不过唐文尧是一开始便是这样的吗?其实不然。
贪污大臣——唐文尧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唐文尧其实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存活在传说故事当中的一个角色。话说,在康熙年间的时候,便有一位名叫做唐文尧的秀才。
他家境贫寒,自身能够读书也是依靠着朋友亲戚的不断接济。功夫不负有心人,寒门子弟最终成功高中进士,自此之后进入官场。刚入官场的唐文尧,一直坚定两袖清风的做法,为人正直清廉不说,还十分的为民做主。
就是因为这样的性格状态,恰好便正在南巡的康熙皇帝看到了,在康熙皇帝的心目当中,唐文尧代表的便是新一派的官员风气,毕竟那个时候的朝堂,早已经布满了腐败的气息。
康熙对于这种情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故而只能够将清廉的大臣进行提拔,来表示康熙皇帝的一种态度。唐文尧一度地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视,他的官位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应有的提升。
康熙皇帝驾崩的时候,唐文尧便已经成为了江苏巡抚,也是在这个时候,唐文尧的心境逐渐发生了转变。官位的不断提拔,让唐文尧看到了权势大的好处,逐渐也沉迷在了欲望之中。
雍正皇帝继位,也是唐文尧开始堕落的时候。要知道一步错,步步错,唐文尧开始给之前帮助过自己的亲朋好友走捷近,就已经说明了他之后的变化。
但这一些都只是唐文尧私底下的做法,在表面上他依旧秉承着以往清廉的风格,在雍正皇帝面前不断的表现,逐渐形成了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两面人。
这个时候,雍正皇帝还一直蒙受着唐文尧的欺骗。他不断地提拔唐文尧的官职,而唐文尧也从帮助朋友走捷近的方法之中,转变到了贪污公款的地步。
后来,雍正皇帝开始整顿朝堂,唐文尧因为收到了他人的好处,便没有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正因如此,雍正皇帝对唐文尧起了疑心,但因为唐文尧表面功夫的熟稔,导致雍正皇帝很快便摒弃了心中的猜疑。
只是没有想到,后来,雍正皇帝还是收到了匿名举报唐文尧的贪污信。当即便派人悄悄前去查看,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唐文尧的贪污证据可谓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
最后的结局
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光是小妾的数量,便让人开始叹为观止。后续,在调查之中还发现,唐文尧平日当中装的白菜汤其实是用千年人参熬制出来的。
证据的不断出现,让雍正皇帝勃然大怒,直接下令将其抄家。于是乎,唐文尧家中的银两以及珠宝全部都找了出来,就光是金银细软这些东西,足足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
甚至在其中,还出现了皇帝都没有看见过的物件,这个物件便是一个玉壶。玉壶通体光亮不说,内外还镶嵌了诸多的宝石,让雍正皇帝看了都傻眼了,一连拿在手上玩了三天。
大臣对于这个玉壶也是十分的新奇,便有人开始猜测玉壶的相关用途,雍正皇帝最后为了求证大臣的猜测,还特地派人前去牢狱之中询问唐文尧。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玉壶却只是一个尿壶。听到这个消息后,雍正皇帝彻底恼怒了,当即便下旨将唐文尧一家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说到底,唐文尧最后变成了这般模样,总归还是因为他自己初心的变化、咎由自取,自然最后的结局也是理所应当的。雍正杀他,一方面是为了震慑朝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个尿壶让他心里“膈应”。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