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贪官抄家发现一玉壶,雍正爱不释手,得知用途后将贪官满门抄斩

贪官抄家发现一玉壶,雍正爱不释手,得知用途后将贪官满门抄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07 更新时间:2023/12/12 13:28:39

以至于,在一些朝代之中,富商的存在可以堪比于孙贵胄。可钱财收集,难免会将人性的贪婪显现出来,故而在朝堂之中,贪官污吏的出现也是不在少数。

话说,在雍正皇帝期间,便有一位名叫唐的大臣。这位大臣平日里一直都是以清廉居称,却让人没有想到,这个大臣其实就是一大贪官,最后被雍正抄了家。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将其抄家之后,还发现了一个玉壶,对此十分感兴趣。只是在得知玉壶的用途之后,雍正皇帝当即愤怒,直接将唐文尧的全家满门抄斩。

可问题也就来了,这个玉壶的用途到底是什么?为何雍正会这般的生气?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雍正皇帝的“反腐倡廉”

世人常说的“康乾盛世”,并不是单单说是康熙皇帝以及乾隆皇帝所创的盛世,其中还包括具有一定价值作用的雍正皇帝,雍正帝对于康乾盛世来说,可以是起到了承上下的作用。

在康熙皇帝的基础之上,雍正皇帝不断地将之前的所有缺漏,进行合理的填补,最为显著的一项内容便是国库的充盈。要知道,雍正皇帝在继位之后,国库的存银只有800万两,这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真的是少得可怜。

随后,雍正皇帝想到的方法便是严惩贪官污吏,一是为了整顿朝堂,二便是为了将国库的存银进行补充。

在整治贪官污吏的过程之中,雍正皇帝考虑到下级与上级之间的联系问题,故而特此设立钦差大臣,来调查下属之间的贪污。

同时,钦差大臣对口的领导直属皇帝管辖,不光可以直接避免上下级的同流合污,同时还可以让皇帝清楚明白,贪污的钱财的具体动

除此之外,雍正皇帝在面对贪污朝臣的处置之中,也会分为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罢官,第二种是索赔,最后一种便是抄家,这三种方法的出现,很好地减少了官员最后欺压百姓的行为,

当自己没有权利傍身的时候,自然就不会仗着位高权重、剥削百姓了,可以说罢官和索赔是相互一体的,而最后的抄家是最为严重的一项方式。

一般来说,只是轻度的贪污腐败,皇帝是不会下达抄家的指令的。除非贪污的银两已经让人难以想象,又会是过于奢侈,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抄家,抄家所得的银两最后便会入国库之中,充盈国库。

上述提到的唐文尧,便是贪污银两过多的一类,甚至在其家中还出现了诸多皇帝都没有见过的物件,属实是奢靡浪费。最后抄家也是必然的结局,不过唐文尧是一开始便是这样的吗?其实不然。

贪污大臣——唐文尧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唐文尧其实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存活在传说故事当中的一个角色。话说,在康熙年间的时候,便有一位名叫做唐文尧的秀才。

他家境贫寒,自身能够读书也是依靠着朋友亲戚的不断接济。功夫不负有心人,寒门子弟最终成功高中进士,自此之后进入官场。刚入官场的唐文尧,一直坚定两袖清风的做法,为人正直清廉不说,还十分的为民做主。

就是因为这样的性格状态,恰好便正在南巡的康熙皇帝看到了,在康熙皇帝的心目当中,唐文尧代表的便是新一派的官员风气,毕竟那个时候的朝堂,早已经布满了腐败的气息。

康熙对于这种情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故而只能够将清廉的大臣进行提拔,来表示康熙皇帝的一种态度。唐文尧一度地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视,他的官位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应有的提升。

康熙皇帝驾崩的时候,唐文尧便已经成为了江苏巡抚,也是在这个时候,唐文尧的心境逐渐发生了转变。官位的不断提拔,让唐文尧看到了权势大的好处,逐渐也沉迷在了欲望之中。

雍正皇帝继位,也是唐文尧开始堕落的时候。要知道一步错,步步错,唐文尧开始给之前帮助过自己的亲朋好友走捷近,就已经说明了他之后的变化。

但这一些都只是唐文尧私底下的做法,在表面上他依旧秉承着以往清廉的风格,在雍正皇帝面前不断的表现,逐渐形成了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两面人。

这个时候,雍正皇帝还一直蒙受着唐文尧的欺骗。他不断地提拔唐文尧的官职,而唐文尧也从帮助朋友走捷近的方法之中,转变到了贪污公款的地步。

后来,雍正皇帝开始整顿朝堂,唐文尧因为收到了他人的好处,便没有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正因如此,雍正皇帝对唐文尧起了疑心,但因为唐文尧表面功夫的熟稔,导致雍正皇帝很快便摒弃了心中的猜疑。

只是没有想到,后来,雍正皇帝还是收到了匿名举报唐文尧的贪污信。当即便派人悄悄前去查看,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唐文尧的贪污证据可谓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

最后的结局

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光是小妾的数量,便让人开始叹为观止。后续,在调查之中还发现,唐文尧平日当中装的白菜汤其实是用千年人参熬制出来的。

证据的不断出现,让雍正皇帝勃然大怒,直接下令将其抄家。于是乎,唐文尧家中的银两以及珠宝全部都找了出来,就光是金银细软这些东西,足足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

甚至在其中,还出现了皇帝都没有看见过的物件,这个物件便是一个玉壶。玉壶通体光亮不说,内外还镶嵌了诸多的宝石,让雍正皇帝看了都傻眼了,一连拿在手上玩了三天。

大臣对于这个玉壶也是十分的新奇,便有人开始猜测玉壶的相关用途,雍正皇帝最后为了求证大臣的猜测,还特地派人前去牢狱之中询问唐文尧。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玉壶却只是一个尿壶。听到这个消息后,雍正皇帝彻底恼怒了,当即便下旨将唐文尧一家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说到底,唐文尧最后变成了这般模样,总归还是因为他自己初心的变化、咎由自取,自然最后的结局也是理所应当的。雍正杀他,一方面是为了震慑朝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个尿壶让他心里“膈应”。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蒋介石的崛起因为江浙财团的支持?并不是,他们的蜜月比想象更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才华横溢吗?似乎并不是。这个以“微操达人”著称的国民党最高领袖,虽然上过军校,从军时间也很久。但是,在其战场上,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战果都乏善可陈,反而因此其屡屡微操,将前线的国民党军队坑的欲仙欲死。是因为蒋介石麾下以黄埔系为骨干的中央军战斗力强大吗?虽然蒋介石的中央军战斗力并

  • 清朝山东籍牛人,刘罗锅的亲爹,纪晓岚的伯乐,谥号和曾国藩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纪晓岚的谥号,清朝宰相刘罗锅是哪里人,清代真实的刘罗锅

    这个人叫刘统勋,是这部剧的主角,另一个身份是“罗锅宰相”刘墉的亲爹,不过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正史之中,刘统勋实际上要比他儿子更受乾隆看中,而且鼎鼎大名的纪晓岚也曾受过他的提携。看过正史的人,一提起刘统勋的出身,往往会用书香门第,或者官宦世家来形容。但其实,对于刘统勋的家世,最合适的评价应该是根正

  • 元朝的覆灭极可能与一种疾病有关,从西方至东方所有国家无一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覆灭的真实原因,元朝灭亡的惨痛过程,元朝的四大主要事件

    可是,为何这个王朝的寿命不足百年呢?一个王朝覆灭的原因绝不是单一的,今天我们就从多个角度分析元朝土崩瓦解的原因。元朝虽然被揭竿而起的百姓所推翻,但是,很多现代人将元朝“官逼民反”的原因,认定为元朝的苛税,其实,这是一种谬误。元朝的赋税并不繁重,从明朝范濂记叙的松江赋税情况来看,元朝虽以貉道治天下,但

  • 赵家堡,南宋末年皇族流亡至此,建造了一个传奇的城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家堡赵亚敏,漳浦南宋赵家堡,黄骅赵家堡杜忠昌

    它是宋朝灭亡后,赵家皇族后裔在元兵追杀下隐姓埋名,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在古代,其实王朝的兴衰虽然说都有一定的原因,但是可能遭到入侵他就覆灭了。我们也不用说美一个朝代的末代,都是因为有昏庸无度的皇帝,才有了他们灭亡的下场。我们无需为强者感到敬畏,也无需为失败者感到惋惜。来到这里我们就做一个看客,看一下这

  • 袁崇焕和孙传庭谁更厉害,更勇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崇焕与孙传庭有交集吗,袁崇焕和孙传庭谁官大,袁崇焕死后孙传庭怎么处理

    说到孙传庭和袁崇焕,他们还真有不少共同之处,比如都是进士出身,同时又是明末最为出色的军事统帅。他们两人一里一外,苦苦支撑着明朝的两条战线。孙传庭是对内镇压关内的农民起义军,而袁崇焕则是对外抵御关外强悍的八旗军。两者彼此不在同一条战线上,似乎很难作比较。但通过两者在各自战线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个人认为

  • 贪官被处斩,儿子拿出一东西,朱元璋看到后,突然大喊:快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私访暴怒杀贪官,朱元璋惩治贪腐大案,清官遭污蔑朱元璋判死刑

    朱元璋的手段强硬,据史书记载,他当上皇帝以后,有将近15万的贪官死在他手中,他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让贪官无所遁形。然而,却也曾有一位贪官从朱元璋手中逃脱,当时,朱元璋正下令处死这名贪官,结果这贪官的儿子给朱元璋看了一个东西。朱元璋看过以后,大喊“快放了他”,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东西是什么,竟能保住这贪

  • 明朝一只公鸡重40斤,术士看后预言明朝将亡,皇帝不相信却成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时期的神奇预言,明朝末稀奇古怪的事件,明朝出现四十多斤重的鸡

    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科学的年代,一些毫无根据的征兆我们是不会轻易相信的。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很多王朝在兴盛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比较好的征兆,人们将这些征兆称为祥瑞。相反,当一个国家快要灭亡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征兆,按理来说这些所谓的天象或是征兆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根本不可信才对呀。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 包拯是否为清官?专家打开包拯墓,看到这一物品后感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能在民间有那么高的流传度和人尽皆知,主要是因为他为百姓谋私,当然,这里的私主要指百姓应当得到的权利,这些权利如果不是包拯在其中做一个公证人,很可能就被恶势力权贵给吞并了。也正为包拯的刚正不阿,才导致包拯在当时在世的时候得罪了达官显贵。在他死后,包拯就仿效曹操的”七十二冢墓“。据传言,在包拯死后,

  • 贼喊捉贼还是另有隐情?宋江的上位揭露:害晁盖的人,就是林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江是怎么一步步算计晁盖的,林冲忠于宋江还是晁盖,宋江和晁盖的相处之道

    走投无路的宋江自从江州城宋江酒醉题下反诗后,浔阳楼上的事情就被心怀叵测的黄文炳通判告发了,此人为人阴险狠毒,百姓们对其都是恨之入骨,将其称为黄蜂刺。只因黄文炳平日恶行太多,此刻又将宋江害进死牢,与此同时,他还将原本的两院节级戴宗一并陷害入了死牢。黄文炳的所作所为,弄得江湖豪杰无不义愤填膺,但凡有点实

  • 朱标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会成为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标比朱棣强多少,朱标没死朱棣会不会造反知乎,朱棣怎样评价朱标

    笔者认为,朱标如果不死,朱棣完全是没有竞争之力的。我们先看看朱标的生平事迹。至正十五年(1355),朱标出生在位于今天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太平府,一个叫做陈迪的商人家中。这时他的父亲朱元璋正在攻打集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听说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朱元璋欣喜若狂,在途径的一处山上刻下:“到此山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