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士兵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事情的背后,还藏着这样悲惨的真相

南宋士兵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事情的背后,还藏着这样悲惨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31 更新时间:2024/1/25 21:12:19

这件事最先被记载于《三朝北盟会编》,书里是这样说的:

“遗弃粟米如山积,而军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路上被(金兵)遗弃的粟米,像山一样堆积,但是,宋朝军队大都是福建、浙江一带的人,他们从来都不吃粟米,因此,每天都有人饿死。

《三朝北盟会编》是一本怎样的书籍,这里不做更多评论。南宋时期,浙江、福建一带人真的不吃粟米吗?

答案是否定的。

同样是宋人真德秀的著作《西山先生真忠公文集》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 江南地区……高田种早,低田种晚;燥处宜麦,湿处宜禾;田埂宜豆,山舍宜粟。随地所宜,无不栽种。”

南宋时期,皇帝为了防止水旱灾害,在江南地区大力推广粟米的种植,在不同的种植环境里,种不同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里,就包括“粟”——不过,适宜种粟的地方环境较恶劣,只在山舍干旱之处,好在什么地方都有种。

粟米种出来,肯定不是用来喂猪的,要么是自己吃,要么卖掉换钱使。

因此,南宋的士兵虽然不一定见过地里长的粟米,但是把这玩儿摆在眼前,一定知道这是食物,而且是五谷杂粮之一。

俗语有云: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

人要是真的饿极了,甭说小米,就是小米手机都敢啃两嘴。泱泱南宋士兵的大队伍,只要有一个人认识小米,并且去吃一口,士兵在饿极了的情况下,就都会去吃,定然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有人就会说了,南宋富庶至极,天天大米白面,看不上小米。这种说法真的是……不食肉糜?天天大米白面的人,会去前线卖命?封建社会,能去当兵卖命的人,哪个不是穷苦人家?

于情于理于史不通,那就只有一种情况:这件事另有蹊跷。

那么,南宋士兵既然不是被饿死,这200—300有零有整的人数,究竟又是从哪来的呢?

请看《宋史》对这件事的细节追加:

“时虏气已夺,日师之至,委弃戈甲、粟米山积,诸军多仰以给。惟闵军多浙人,素不食粟,死者甚众。”

这一段话与《三朝北盟会编》大同小异,只是多了一个角色:闵。

闵,即南宋大将成闵。这位成大将军,是跟着宋高宗赵构一路从北方逃到南方,算是南宋的“元老级油条”。成大将军最大的本事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朝堂上,他能一路升迁至太尉,全凭一张嘴。

《宋史》记载了成闵一件很经典的事情:

“闵喜于得归,冒雨兼程趋建康,士卒多道死,朝廷所给犒师物奄归己,不及士卒。士卒有怨言,闵斩之。”

翻译过来就是,话说有一次,宋高宗派成闵去打仗。仗还没开打,又调他回来。成闵非高兴,就下令三军快速回撤,生怕后面有追兵。因为逃得急,很多士兵就被活活累死了,朝廷发下抚恤金给“烈士”家属,全被成闵贪污。这件事在军营里传开,导致很多士兵都有怨言,成闵则把有意见的人统统处死。

这种视三军将士性命如“粪土”的大将军,他手下的士兵出现这种“饿死”的情况,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即便没有小米,成闵八成也会栽赃士兵是不肯喝水渴死的。因为,士兵如果死的话,朝廷一定会发抚恤金,这钱,最后一定会落在成闵的腰包。

但是,成闵这谎话扯得太没羞没臊了,竟然栽赃被他压榨而死的士兵,是因为拒绝吃粟米而饿死!

唉!真真是兴亡皆是百姓苦啊!南宋百年灭亡,不是没有原因的。

更多文章

  • 一生不被张居正重用的海瑞,难道像历史讲的一样是个无能清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海瑞不受重用真的吗,历史上张居正为什么不重用海瑞,海瑞跟张居正的关系

    1566年,海瑞写了一封奏折,名叫《治安疏》,把当时的皇帝嘉靖皇帝怼了一顿,并且明里暗里嘲讽皇帝不理朝政、迷信巫术、生活奢靡,不顾民间疾苦,致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要知道,1566年可不是一个平凡的年份。有一部电视剧就叫《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说这一年不平凡呢?在这一年,嘉靖皇帝驾崩了。所以啊,海

  • 古代间谍有多厉害?宋朝靠一“和尚”,轻松除掉敌方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第一间谍,宋朝最厉害的间谍排名,宋朝的间谍机构有哪些

    历代帝君,都高度重视“间谍”的作用,也会设置各类机构,培养间谍人才。中国历史的第一个间谍可见《左传》“使女艾谍浇”,说的是夏王朝被“颠覆”后,复国的少君派出了一名叫“女艾”的间谍,放于浇身边。她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一位女间谍。既然从事的是“非同寻常”的任务,那么,对“间谍”

  • 朱元璋没有文化?你怕是坐井观天,人家可是一位会作诗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是不是一个好皇帝,朱元璋的勤奋有多厉害,朱元璋做皇帝时有文化吗

    ①朱元璋没有文化;②他无法批阅奏折;对于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大家肯定低估。在潜意识中大家认为朱元璋就是一个农民兼乞丐出身,肯定没有什么文化。这确实是朱元璋先天条件的不足。先按下不表,先来说这个奏折。因为明朝的时候,包括之前都没有奏折。它是清朝的产物,而且这个奏折不属于官方的文书。它的类型包括:奏事折、

  • 朱元璋:谁当丞相合适,刘伯温回答后,朱元璋态度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做丞相,刘伯温是如何评价朱元璋的,朱元璋刘伯温讨论宰相人选

    都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后人只知失败的人死的有多惨,胜利的人眼前辉煌坐拥无上荣耀。却少有人关心江山易主,朝代更迭的背后是将士们裹尸疆场的壮举。朝代建立,人们只知君主贤能,史书歌颂,后人敬仰;却无人深想那背后出谋划策的人。刘伯温明国初期开国明臣,运筹帷幄不输诸葛孔明,政下思想匹敌当今政客。刘伯温出生于

  • 她是成吉思汗铁骑中的唯一女将,为替丈夫报仇,西征时屠了一座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西征的手段,成吉思汗西征时期的女将,成吉思汗西征著名战役

    从零零星星的历史资料记载中,我们会发现,蒙古骑兵中的女将确实不多,留下的记载中,唯有一人。而且,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此女将军也十分凶残,仅仅半个月时间,就屠了一座拥有130万人口的大城市,也是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过程中,屠杀人口最多的一次。那么,此女将到底是谁呢?她的身份非常特殊,是成吉思汗的女儿,大

  • 红河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明朝为何认为不划算放弃越南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红河进越南后叫什么河,红河与越南边境,明朝征服越南

    大明占据交趾的历史背景交趾自从秦汉时期纳入中原版图开始到五代十国时期趁机独立,已经过去将近千年。之后安南(就是原来的交趾)虽然没有再次并入中原王朝直辖,但是由于仰慕中原文化的加入了中原王朝的宗藩体系。每年安南都朝贡中原王朝,在国王交替的时候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到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推到大元建立明朝后

  • 都曾是强大王朝,为何汉朝末代皇族被优待;明朝末代皇族被屠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和明朝帝王对话,明朝与汉朝的历史,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明朝吗

    大汉王朝的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灵帝刘宏的幼子,是个苦命的娃娃,差点没出生就被打掉(因为母亲王美人畏惧何皇后的专横跋扈)。艰难出生以后,灵帝怕刘协遭毒手,送到董太后宫中抚养。刘协从小聪明睿智,如果在太平盛世至少是个守成之君,如果辅佐以名臣,甚至可能成为中兴之主,可惜生不逢时。刘协从九岁被立为皇帝,就一

  • 大明十六位帝王中,谁没有安葬在明代皇陵十三陵里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13个皇帝葬在十三陵吗,明十三陵谁建了皇陵,明朝16位皇帝的陵墓都在哪里

    缺失的三位帝王的陵寝猜测末代帝王朱由检?首先大家最先怀疑的也许就是明朝末代帝王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陵墓是否没有包含在内?因为朱由检在李自成攻进北京的时候就在煤山上吊自杀了,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也宣布轰然倒塌。既然明朝已经消亡了,所以崇祯不再享受天子待遇所以他的陵墓也最可疑?但是这点还这没猜对,虽然朱由

  • 靖康耻主角金国:106年后被蒙古灭国后遭蹂躏,竟被后人称作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靖康耻正史资料,靖康之耻金国被谁灭了,靖康之耻哪年发生的

    这样的一天,是金国帝王和臣民做梦也没想到的。但这样的一天,却大约是北宋宋徽宗、宋钦宗做梦都想见到的。因为,在106年前,北宋的皇室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和众北宋皇室,也曾被押送到青城。金国皇室亡国后遭受的一切,在极大程度上与当年他们对待北宋皇室的种种全然一致。因为这种高度一致,世人甚至还将金国被灭后的种

  • 被朱棣抢了8万精锐的宁王,曾经被承诺事成平分天下,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夺了宁王多少兵马,宁王跟着朱棣起兵了吗,朱棣收服宁王

    明朝初年藩王分封以及藩国庞大的实力明朝初年,北元虽然被赶出中原但是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实力。在大明北方的边境地区,北元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军事压力。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护自己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朱家江山,分封了二十多个子孙分布全国为藩王替大明王朝镇守朱家江山。说白了还是信不过外星人,坚信朱家自己人不会造反。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