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朱棣抢了8万精锐的宁王,曾经被承诺事成平分天下,结局如何?

被朱棣抢了8万精锐的宁王,曾经被承诺事成平分天下,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74 更新时间:2023/12/26 2:45:17

明朝初年藩王分封以及藩国庞大的实力

明朝初年,北元虽然被赶出中原但是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实力。在大明北方的边境地区,北元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军事压力。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护自己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朱家江山,分封了二十多个子孙分布全国为藩王替大明王朝镇守朱家江山。说白了还是信不过外星人,坚信朱家自己人不会造反。

尤其是北方濒临边界受到蒙古军事压力的诸王: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九王实力最为雄厚,无论从军队数量还是动员能力都比普通藩王要强的多。毕竟还需要他们抵御蒙古和开疆拓土。

削藩的背景

也许分封藩王的时候,朱元璋认为朱家子孙不可能有造反的。无论是自己还是太子朱标都对诸位藩王有很强的威慑力,在加上大明朝廷的百万大军和留给朱标的能征惯战的诸位大将平定藩王如探囊取物。

但是很快情形就发生了变化,太子朱标早亡朱元璋在嫡长子继承制下不得不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因为朱元璋年岁已高已经不能保证把皇太孙培养成合格的帝王,所以为了预防自己百年之后的主少国疑的情况发生朱元璋不得不掀起了大案潮,无数功臣宿将被构陷诛杀。造成朝中大将的严重不足,这位将来燕王靖难迅速成功客观上奠定了基础。

朱允炆登基后再黄子澄的建议下草率而粗暴的迅速执行削藩政策。四位藩王被变为平民,湘王自焚而亡。作为势力现存最大的藩王燕王成为了接下来削藩的重点。此时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所以成为了朝廷削藩最大的目标。

燕王被迫发起靖难之役,夺宁王兵权补充自身实力

燕王被迫发起反抗,虽然打了几个大胜仗但是当朝廷派50万大军围攻北平时燕王朱棣感到了严重的兵力不足。不得不想到了实力雄厚的宁王朱权,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除此之外还有战斗力极强的朵颜三卫。这正是朱棣非常想要的,所以朱棣想方设法的把宁王的军权骗到了手里。

《明史》记载:燕王初起兵,与诸将议曰:“曩余巡塞上,见大宁诸军剽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权入燕军,时时为燕王草檄。燕王谓权,事成,当中分天下。

燕王得到了宁王的精锐后仅仅四年就攻陷南京做了皇帝。那么宁王怎么办呢?

宁王的分封

明成祖朱棣凭借藩王的军队起家靖难做了皇帝,所以肯定不会允许再有强藩出现。所以不但不会平分天下给宁王,甚至都不会封宁王回到北方的大宁去。唯恐宁王在大宁人熟地熟温养几年来个靖难翻版。

宁王现在也看明白了,主动要求封在南方。他想我自己不回北方还不让我挑地方吗?结果他先后挑了苏州、钱塘距离都城南京近的富庶之地都被驳回了。既然不同意看朱棣的意思吧,结果被封在南昌。朱棣也够使得出来的,宁王就藩南昌居然没有兴建王府就让宁王住在布政司。二十多年过去了,宁王韬光隐晦唯恐被害。到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当政的时候宁王朱权才要来了南昌的封地田产。到七十岁的时候,宁王朱权去世享年七十岁。

小结:

作为原来塞北势力最强的藩王最后改封到南昌,没有王宫待遇是在是朱棣的不是。即使平分天下做不得数,但是善待没有威胁的宁王还是没有问题的吧。所以说这是朱棣考虑不周的地方,估计也是因为如此宁王一脉始终愤愤不平。在宁王五世孙朱宸濠时期筹划造反,结果被王阳明先生个把月平定了叛乱。但是从明成祖这块来说却是对宁王一脉有些不公平。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从郑和最后下西洋到土木堡之变仅仅只有16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揭秘年前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情况,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详细记录,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国的真实记载

    洪武万岁朱元璋推翻大元,一统华夏兵威赫赫。随后通过靖难上台的明成祖朱棣为了证明自己,不断的开疆拓土。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布国威于四方;东北建立奴儿干都司直接把国境线推到外兴安岭;南部惩罚不安分篡权的交趾政权,直接纳入大明版图(由于篡权政权导致原藩国政权绝嗣,并非无缘吞并);北面马上皇帝出身的朱棣数次

  • 如果宋朝初期就夺取幽云十六州,那么宋在北方战场是否会占据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宋有没有夺取幽云十六州,宋朝夺取幽云十六州,宋朝为什么不放弃幽云十六州

    历史的创造和改变远不是优越地理位置的城市所决定的。诚然我们承认幽云十六州在战略上对于北宋的屏障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夸大幽云十六州的作用。对于北宋来说即使幽云在手,也不会避免在宋、辽金、西夏三角对峙中被动挨打的局面。之所以我们屡屡提及幽云的战略重要性,并不是说幽云等地一定多么富庶繁华而是出于内外长城防御

  • 崇祯是否说过:“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感慨?他顿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崇祯的悲催一生,忠贤谏死胜谋生的意思,崇祯临终前的一番话

    前文咱们说过在明朝中后期,宦官参与政事是皇帝主动要求的结果。目的就是用宦官势力来平衡内阁的势力。只有双方相互制衡,皇权发出的声音才相对最大化。双方做事才不会那么肆无忌惮。明末掌权的文人朋党集团的很多人都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维护自身利益道貌岸然之辈。魏忠贤虽然罪大恶极,但是作为帝王是缺不了他的。没有魏忠

  • 为一外国女人,永乐帝朱棣活剐三千名宫女,背后的真相究竟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究竟出于何原因,狠辣皇帝朱棣为何活剐三千宫女,永乐皇帝活剐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这种事情放在任何朝代,都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究竟是哪个女人,能够“享受”永乐大帝的这种待遇?须知,朱棣并非一位清心寡欲的皇帝。他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得帝位之后,就下令:让礼部官员在京城(南京)访求官员家里的女子,只要年龄在15-20岁之间,样貌端庄性格贤淑,都要被征召入后宫。没过多久,朱棣又扩大了征

  • 面对蒙古的进攻,对南宋来说汉中和襄阳哪一个更加重要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蒙古和南宋为什么死磕襄阳,蒙古攻打南宋的理由,南宋皇帝为什么不救襄阳

    南宋在防御金国入侵时,汉中地区的防御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南宋初年金国兵锋正盛的时候想方设法地灭掉大宋,在正面进攻无果的情况下打算通过汉中进入四川包抄宋军。吴玠吴璘兄弟固守和尚塬,仙人关等地,挡住了金国西路军的入川作战路线。吴玠、吴璘也因此封王。所以蒙古在进攻南宋的过程中起初也想在多条战线上有所突破

  • 朱元璋夺得天下后,军队里的粮食从哪里来?从没用过百姓一颗粮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惩罚后宫浪费粮食,朱元璋节约粮食视频,朱元璋是怎么稳固后方的

    那么,朱元璋是怎么做到的呢?朱元璋带领的农民起义军,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的,底子薄,人数少,而且,所占领的城池也并不多,而他所面对的敌人,却是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发展多年,根基深厚的元朝,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见一斑。那么,当朱元璋在打仗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军粮短缺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毕竟,很多人选择参加起义军的

  • 蒙古崛起时如果碰到的不是宋朝而是汉、唐、明朝,谁更强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蒙古与宋朝之间的战争,宋朝打不赢蒙古为什么明朝打得过,蒙古与宋朝的关系

    蒙古政权和汉、唐、明三个王朝中,只有和明朝有对峙的机会。而汉朝立国时间早于蒙古千年,即使是唐朝立国时间也早于蒙古六百年。在这千年时光流逝中,漠北草原上的民族更迭如同春风吹又生的草木一样不断兴起又不断消亡。从汉朝时代的匈奴开始,草原上的游牧霸主的称号先后被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先后戴在头上

  • 靖难之役后,正值壮年的朱棣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靖难怎么会成功,朱棣为什么会有靖难之役,朱棣靖难全过程实录

    是朱棣忙到没时间宠幸妃子?答案显然不是,毕竟男人生孩子只需要三两分钟,再怎样忙,这个时间终归是有的。民间倾向于认为:壮年继位的朱棣之所以一直无所出,乃是因为他夺位不正,且继位后干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遭了报应所以无所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里,除了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和侄孙朱文奎弄“失踪”外,还包括:用极其

  • 朱元璋对大臣极其残忍,稍有不满就大开杀戒,对他儿子们怎么样呢?宠上天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未杀的四位大臣,朱元璋的铁腕手段,朱元璋对官员犯下的罪行

    朱元璋在当时属于晚婚晚育的群体,到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十八岁时,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到六十八岁为止,四十年的时间里,共收获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合计四十二人,其中第九和第二十六子早夭,第十、第十三女早亡,长大成人的有三十八人。朱元璋对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深为遗憾,很多史书把参加

  • 生前不立新后,死后责殉诸妃,朱元璋的真实意图你真的看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死后妃子殉葬有多惨,朱元璋为啥要让嫔妃殉葬,朱元璋采取的殉葬制度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洪武十五年八月十一(公元1382年9月18日),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病逝,终年51岁,从此以后,朱元璋终身未立新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终年71岁,临终留下一份重要遗诏,其核心内容只有四个字——责殉诸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