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徵在,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何姓孔?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徵在,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何姓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87 更新时间:2024/1/20 13:24:10

可以说孔子那一套忠君、仁爱、中庸思想已经在中国人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深入骨髓、挥之不去。

孔子被历代统治者成为孔圣人,大成至圣先师,抬到了高高的神坛。但孔圣人并不是天上的神,而是人造的神,他是有血有肉的。

作为一个来自凡间的神,孔子当然不是跟孙悟空那样,是从石头中缝蹦出来的,他不但有母亲,还有父亲。

史料说的明白,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鲁国的一个叫颜徵在的贵妇人分娩,随着一声巨响,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这个孩子就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孔丘、孔圣人。

孔子出生后,像全世界所有的父亲一样,他的父亲叔梁纥也欣喜若狂,把他抱在怀里爱不释手。接下来该做的事,就是和天下所有父亲一样给孩子起名。

起个什么名字好呢?也许是因为太兴奋了,父亲这个才高八斗的学子一时间竟然想不出合适的名字。这时候,他忽然看见孩子的头顶有凹陷,就像起伏的山丘,于是灵机一动,就给儿子取名丘,这样一来孩子就有姓名了——孔丘。

说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发现不对劲了,孔子老爸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徵在,孩子不随母姓不跟父姓,姓孔,有没有搞错,难道孔子的母亲她?

我们知道中国是血统论最盛行的国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凡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无不是名人之后,哪怕不是,也要追根溯源找上一个名人去攀附。

而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祖上也一定不是泛泛之辈,可以说是家世显赫。

孔子自己就曾经说过,自己祖上是商朝贵族,由此可知,孔子如此伟大,祖上跟上古圣王殷一定有血缘关系,后来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商朝贵族被封于商丘,建国宋国。

而作为殷的皇族,孔子家族自然也就成为宋国新贵,地位非常显赫。不过世事无常,到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这一代,宋国局势出现动荡,搞得人心惶惶,贵族的护身符也不管用,而且还首当其冲成为动乱的受害者。

[var1]

叔梁纥一看还等什么,撒丫子吧,于是就拼命向东,一溜烟跑到了鲁国。

儿子英雄爹好汉,孔子学问如此了得,父亲叔梁纥也不是省油的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文武双全、满腹韬略。

史书中说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孔武有力,且能文能武"。

是金子,到哪都要发光。移民到鲁国之后,叔梁纥立马受到重用,被录用为公务员,不久之后就得到升迁,任职陬邑大夫。

[var1]

都说乱世出英雄,由于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叔梁纥的文采没有得到发挥,武功倒是大显神威。

在一次征战之中,鲁国士兵士气高昂,呐喊着潮水般涌向城门,城门马上就要攻破,这时候狡猾的敌人故意放水,打开城门,等鲁国军队冲进去一部分的时候,守城军队突然要把城门放下。

这样一来,进城的士兵就会孤立无援被包饺子。

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候,叔梁纥大喊一声,以闪电般的速度冲上前去,用自己血小山一样的肩膀死死顶住了城门不让落下,城里的鲁兵趁机出城转危为安,叔梁纥一扛成名。

叔梁纥回国后受到嘉奖成为战斗英雄,鲁国君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可谓是功成名就。

但是人没有万事如意的,叔梁纥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接班人,没有后代,都六十出头了,依旧颗粒无收。

不过说没有后代也不符合事实,叔梁纥妻子都没有生育,小妾倒是生了一个儿子,但有腿疾,不是完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叔梁纥对此耿耿于怀,为了完成使命,年过六十的叔梁纥决定再娶一个,就不信了。

[var1]

既然娶妻是为了传宗接代,就要门当户对,要让将来的孩子有个纯正的贵族血统。叔梁纥听说就鲁国贵族颜氏家中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就托人前去提亲。

颜氏共有3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一听叔梁纥年龄都连连摇头;因为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六十岁的人随时都会向阎王爷报到,说不定嫁过去蜜月没过就要守寡。

只有三女儿颜徵在不在意对方年龄,说只要对方人品可以,身强力壮比什么都好,于是颜徵就成为叔梁纥。

新婚之后,叔梁纥为了要儿子也是拼了,不仅到处祈祷,求神拜佛,还非常注意养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尼丘山祈祷后,颜徵在终于怀孕。

孔子出生后,因脑袋上有一个凹陷,又在尼丘山得子,因此取名丘,家中排行老二取字仲尼,所以那个年代人们叫他孔老二。

[var1]

由此可见,孔子母亲人品没有问题,那么孔子为什么没有随父姓呢?这跟春秋时期的姓氏习惯有关。

众所周知,现在的人是有名,有姓,而古代人则有姓有氏还有名字,非常复杂。

所谓姓,是大单位,也就是一个庞大的族群的代号,族群里衍生出小的单位,就是氏。

孔子身上有商朝贵族血统,是殷的后代,根据史料查知,商朝的王族姓子,因此,孔子也是姓子的。

根据《孔子家语·本姓解》记载,孔子家族传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的时候,已经"五世亲尽",也就是到了分支的时候了。按照规矩,分支的时候,应该用族长名号,于是族长孔父嘉的名号就成了氏,孔氏家族由此诞生。

问题来了,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开始就已经有了孔氏家族了,孔子的老爸为什么没有姓孔,而是叫叔梁纥?

[var1]

原因很简单,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没有权威,什么规矩都没有,人的称呼也是非常随便,有喊姓加名的,有喊氏加名的,有的则直呼其名。

这就像现代人如果单位里有个高力士,有人喊老高,有人喊小高,有人喊大力,有人喊小士,而他的父母则会亲昵地喊他"士"。有所不同的是,现代人不管咋喊,身份证、户口本上不会乱,古代则是乱到家了。

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叫嬴政,赢是他的姓,而他的氏为赵,母亲就被称为赵姬,因此叫他赵政也没叫错。

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里面没有姓,叔梁是他的字,纥是他的名,如果规范叫他,孔子父亲应该叫孔纥。

更多文章

  • 楚国为何以国名来纪念一位难产剖腹而死的楚先君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楚国悲惨的流浪先民:先民相传是火神祝融之后裔,世代居住中原。《左传》记载:“郑,祝融之墟也"。相传帝喾高辛氏时,他在有熊氏之墟担任火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为民造福。帝喾命曰祝融。因为商朝贵族看上了他们肥沃的土地。所以驱赶他们向南迁徙。当时的南方是一面蛮荒地带。楚国先民不断向停留下来定

  • 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只可能有这样两个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杀了少正卯是史实吗,孔子杀了少正卯为什么暴尸三天,孔子为什么杀了少正卯定了什么罪

    不过对中国60岁往上的人来说少正卯并不陌生,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突然掀起了批孔高潮,孔子的最大罪名,就是屠杀改革派人士少正卯。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少人知道少正卯的具体情况,对于孔子杀少正卯的动机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首先,少正卯并不是一个人的姓名。少正只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官阶,"卯"才是人家的名字。[v

  • 荆轲刺秦王,离那么近为何会失败?荆轲临死前,靠着柱子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刺秦王荆轲的下场,荆轲刺秦王荆轲做了哪些准备,荆轲刺杀秦王为什么没成功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荆轲《易水歌》[var1] 《史记·刺客列传》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分别以荆轲与亲王的角度介绍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燕国太子丹请求荆轲入秦刺杀秦王嬴政,荆轲这位壮士为了报答太子丹对于自己的知遇之恩。明知一去不回,便就决定一去不回。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司马迁将

  • 考古挖出一巨蛋,内有人形生物,《山海经》中的卵生国真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考古挖出一枚巨蛋内藏人形生物,考古发现神秘山海经真实事件,考古挖出巨蛋的奇闻

    [var1] 一、《山海经》中的卵生国 在我国古代的完整神话体系当中,盘古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是华夏创世神,而崇尚卵生的确也是华夏初期神话文明中非常活跃的一种理念。在《诗经》当中曾经提到商人先祖是“吞鸟蛋卵生”,商朝周朝初始文化也和其中的描述没有太多的差异。我们观察生活当中的那些卵生生物时,也不难

  • 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竟是一出自导自演,让自己功成名就的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秦跟张仪的合纵连横,张仪和苏秦合纵连横是真的吗,张仪苏秦电视剧

    身为鬼谷子门下,不论是苏秦还是张仪的本事,世人都是有目共睹的。不同于其他名士,鬼谷子弟子的行事作风,颇具功利性。所谓“合纵连横”,考虑的根本不是国家的安定和老百姓的利益,说白了就是苏、张二人为了建功的手段。因为,这些师出名门的天才,迫切需要一个赏识自己的伯乐,然后,再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兜售给识货的买

  • 古代战国七雄的首都,如今都怎样了?只有两国都城规模不减当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七雄的首都,战国七雄首都在现在哪里,战国七雄的首都有哪七个

    [var1]首先是齐国都城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原最强大的国家,到了战国末年它很快衰落,临淄历史上极为繁华,濒临渤海,也是重要的港口,经济昌盛,贸易发达,公元前221年,秦朝灭亡齐国,设置临淄县,归于齐郡管理,不过受到秦末战乱的影响,规模逐渐减小,如今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

  • 传承逾千年,国祚最长诸侯国——越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侯国越国简介,最常说的诸侯国越国,小越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var1]越国从夏朝开始分封传承延续千年夏商周三代,通常称呼周边的少数民族,北称方(鬼方)南称越,东称东夷,西有西戎。越国由于远离中原,处于越人区域,默默发展。之后王朝更迭,越国在此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的时候,已经是春秋时期了。此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彼此之间为了争夺利益,打着正义的旗号,兼并开始。

  • 鲜卑七部中鲜为人知的段部,建立的两个政权从未列入十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鲜卑建立的第13个政权是什么,鲜卑慕容部所建政权,鲜卑创造的政权

    [var1]如果鲜卑各部能够统一,必然会成为匈奴、突厥、蒙古这样强大的游牧帝国。由于贴近中原,统一后的鲜卑甚至有可能类似大辽那样游牧与定居并存的强大帝国。那样的话,统一的鲜卑政权有可能和契丹建立的辽国一样成为国祚绵长超过百年的帝国。然而鲜卑各部对称霸草原没有兴趣,纷纷南下争霸中原。失去合体优势的鲜卑

  • 秦国背信弃义扣押楚王,长平之后为何赵国为何不敢杀嬴政一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长平后赵国是如何恢复元气的

    [var1]春秋战国时代有信用秩序吗?国与国之间签署的条约都怕对方不遵守,所以才有为了维持信誉双方互派人质的做法。但是基本上强大的国家国家送到对方的人质都不是重要人物,比如嬴政和父亲子楚在秦国宗室中都不算是嫡系。再说赵国一直是不怂的平头哥一般的存在,所以根本不存在赵国敢不敢杀嬴政一家的做法。至于秦国

  • 鲁国既是姬姓“宗邦”,又是诸侯“望国”,但却为什么每况愈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鲁国世系一览表,鲁国历代的国君,鲁国历代国君有多厉害

    鲁国起初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为“方百里者五”的大国。国力最强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山东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多位于今山东济宁境内。[var1]太史公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