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为何以国名来纪念一位难产剖腹而死的楚先君的妻子?

楚国为何以国名来纪念一位难产剖腹而死的楚先君的妻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194 更新时间:2024/2/7 11:03:08

[var1]

楚国悲惨的流浪先民:

先民相传是火神祝融之后裔,世代居住中原。《左传》记载:“郑,祝融之墟也"。相传帝喾高辛氏时,他在有熊氏之墟担任火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为民造福。帝喾命曰祝融。因为商朝贵族看上了他们肥沃的土地。所以驱赶他们向南迁徙。当时的南方是一面蛮荒地带。楚国先民不断向停留下来定居,他们不想距离中原太远。可每当他们短暂停留开拓家园的时候,商朝军队就会不断的出现并继续驱赶他们。楚人被迫一次一次地向南再向南。这走走停停前后延续了几百年,直到越过汉水抵达荆山附近的丹阳才定居下来,建设家园繁衍生息。楚人先民不敢忘记自己是来自中原,无时无刻不想着返回中原老家。

[var1]

楚人被商朝驱赶,所以肯定不能得到商朝的册封。没有中原朝的册封,没有爵位,弱小的楚部落只能算是流民。他们总想找机会获得中原王朝的认可和册封,以便有机会返回中原。

楚人的册封

突然有一天,楚人在荆山的部落驻地来了周国的使者。使者来传达周国的命令,号召各位诸侯、方国和部落跟随周国的旗帜来起兵推翻商朝的统治。楚人欣喜非常,终于看到了回归中原的希望。首领鬻熊立刻带着部落的青壮年北上。在战争开始前,鬻熊如同儿子般侍奉文王。《史记》记载“鬻熊子事文王”。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册封回归中原。

[var1]

楚人首领鬻熊雕像

战争爆发了,鬻熊率领部落战士舍死忘生,非常勇敢。楚国人为了回归中原的梦想无惧生死,最终鬻熊和大部分战士战死沙场。可是周朝获胜后,大封功臣。这个南方的楚部落被人遗忘了,楚人付出了巨大代价没有得到哪怕最小的爵位。

鬻熊离开部落的时候,夫人妣厉已经怀有身孕。生产的时候难产。据《楚居》(楚国史官所写)中一段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子熊丽时难产,剖腹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荆条(原文中为“楚”)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关于为何要如此隆重地以国名来纪念一位难产剖腹而死的楚先君的妻子,按照楚国君世系,妣厉的丈夫以及她用生命换来的这个儿子先后做过楚人的领袖,为楚人的理想甚至失去了生命。所以值得整个部落来纪念。

后记:

周成王继位后才想起这个南方的部落,册封鬻熊的孙子熊绎为最小的子爵,封地五十里。熊绎离开部落去周朝谢恩的时候,连一驾马车都是勉强凑上,礼品就是火官祈祷时候用的茅草。可见楚国先民的贫困。可就是这个五十里封地的小部落(也就是一个村子大小),经过数带先王筚路蓝缕的艰难奋斗,终于发展成为方圆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南方强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只可能有这样两个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杀了少正卯是史实吗,孔子杀了少正卯为什么暴尸三天,孔子为什么杀了少正卯定了什么罪

    不过对中国60岁往上的人来说少正卯并不陌生,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突然掀起了批孔高潮,孔子的最大罪名,就是屠杀改革派人士少正卯。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少人知道少正卯的具体情况,对于孔子杀少正卯的动机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首先,少正卯并不是一个人的姓名。少正只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官阶,"卯"才是人家的名字。[v

  • 荆轲刺秦王,离那么近为何会失败?荆轲临死前,靠着柱子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刺秦王荆轲的下场,荆轲刺秦王荆轲做了哪些准备,荆轲刺杀秦王为什么没成功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荆轲《易水歌》[var1] 《史记·刺客列传》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分别以荆轲与亲王的角度介绍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燕国太子丹请求荆轲入秦刺杀秦王嬴政,荆轲这位壮士为了报答太子丹对于自己的知遇之恩。明知一去不回,便就决定一去不回。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司马迁将

  • 考古挖出一巨蛋,内有人形生物,《山海经》中的卵生国真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考古挖出一枚巨蛋内藏人形生物,考古发现神秘山海经真实事件,考古挖出巨蛋的奇闻

    [var1] 一、《山海经》中的卵生国 在我国古代的完整神话体系当中,盘古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是华夏创世神,而崇尚卵生的确也是华夏初期神话文明中非常活跃的一种理念。在《诗经》当中曾经提到商人先祖是“吞鸟蛋卵生”,商朝周朝初始文化也和其中的描述没有太多的差异。我们观察生活当中的那些卵生生物时,也不难

  • 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竟是一出自导自演,让自己功成名就的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秦跟张仪的合纵连横,张仪和苏秦合纵连横是真的吗,张仪苏秦电视剧

    身为鬼谷子门下,不论是苏秦还是张仪的本事,世人都是有目共睹的。不同于其他名士,鬼谷子弟子的行事作风,颇具功利性。所谓“合纵连横”,考虑的根本不是国家的安定和老百姓的利益,说白了就是苏、张二人为了建功的手段。因为,这些师出名门的天才,迫切需要一个赏识自己的伯乐,然后,再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兜售给识货的买

  • 古代战国七雄的首都,如今都怎样了?只有两国都城规模不减当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七雄的首都,战国七雄首都在现在哪里,战国七雄的首都有哪七个

    [var1]首先是齐国都城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原最强大的国家,到了战国末年它很快衰落,临淄历史上极为繁华,濒临渤海,也是重要的港口,经济昌盛,贸易发达,公元前221年,秦朝灭亡齐国,设置临淄县,归于齐郡管理,不过受到秦末战乱的影响,规模逐渐减小,如今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

  • 传承逾千年,国祚最长诸侯国——越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侯国越国简介,最常说的诸侯国越国,小越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var1]越国从夏朝开始分封传承延续千年夏商周三代,通常称呼周边的少数民族,北称方(鬼方)南称越,东称东夷,西有西戎。越国由于远离中原,处于越人区域,默默发展。之后王朝更迭,越国在此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的时候,已经是春秋时期了。此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彼此之间为了争夺利益,打着正义的旗号,兼并开始。

  • 鲜卑七部中鲜为人知的段部,建立的两个政权从未列入十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鲜卑建立的第13个政权是什么,鲜卑慕容部所建政权,鲜卑创造的政权

    [var1]如果鲜卑各部能够统一,必然会成为匈奴、突厥、蒙古这样强大的游牧帝国。由于贴近中原,统一后的鲜卑甚至有可能类似大辽那样游牧与定居并存的强大帝国。那样的话,统一的鲜卑政权有可能和契丹建立的辽国一样成为国祚绵长超过百年的帝国。然而鲜卑各部对称霸草原没有兴趣,纷纷南下争霸中原。失去合体优势的鲜卑

  • 秦国背信弃义扣押楚王,长平之后为何赵国为何不敢杀嬴政一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长平后赵国是如何恢复元气的

    [var1]春秋战国时代有信用秩序吗?国与国之间签署的条约都怕对方不遵守,所以才有为了维持信誉双方互派人质的做法。但是基本上强大的国家国家送到对方的人质都不是重要人物,比如嬴政和父亲子楚在秦国宗室中都不算是嫡系。再说赵国一直是不怂的平头哥一般的存在,所以根本不存在赵国敢不敢杀嬴政一家的做法。至于秦国

  • 鲁国既是姬姓“宗邦”,又是诸侯“望国”,但却为什么每况愈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鲁国世系一览表,鲁国历代的国君,鲁国历代国君有多厉害

    鲁国起初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为“方百里者五”的大国。国力最强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山东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多位于今山东济宁境内。[var1]太史公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

  • 齐桓公问管仲:国家实力不强如何称霸?君臣5问5答,堪称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桓公对管仲的态度,管仲是怎么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怎么评价齐桓公与管仲

    管理一个国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自古以来所有的统治者都是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如何进行更好的管理和统治。但是作为一个复杂的事情,这不是随意能够被理解,所以很多的统治者都希望身边有一个能够帮自己理清思路的人,这种人在古代也被称作是谋士。在历史很多的进程中他们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甚至影响了许多局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