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鲜卑七部中鲜为人知的段部,建立的两个政权从未列入十六国

鲜卑七部中鲜为人知的段部,建立的两个政权从未列入十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501 更新时间:2024/2/4 1:30:54

[var1]

如果鲜卑各部能够统一,必然会成为匈奴、突厥、蒙古这样强大的游牧帝国。由于贴近中原,统一后的鲜卑甚至有可能类似大辽那样游牧与定居并存的强大帝国。那样的话,统一的鲜卑政权有可能和契丹建立的辽国一样成为国祚绵长超过百年的帝国。然而鲜卑各部对称霸草原没有兴趣,纷纷南下争霸中原。失去合体优势的鲜卑各部虽然依然强悍纷纷建立政权,但是自相残杀失去了建立统一帝国的机会。鲜卑七部绝大部分表现优越,但是段部却显得默默无闻。

历史给了鲜卑称霸草原的历史机遇,但是鲜卑却没珍惜;错失成为草原帝国的机会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北方草原政权遵循历史规律顺序更迭。从匈奴到蒙古,草原政权如同一鸡死一鸡鸣一样顺序更迭。在北匈奴被东汉王朝彻底击败被迫西迁,到公元四世纪后期柔然崛起这几百年,是历史留给鲜卑各部的历史机遇。南匈奴内附、北匈奴西迁,偌大草原在鲜卑各部占据下长达数百年。鲜卑也不是没有全局视野的英雄,从檀石槐到轲比能都曾经有希望传承庞大的鲜卑汗国,然而阴差阳错错失了称霸草原的历史机遇。

[var1]

东汉时檀石槐就已经统一鲜卑各部,建立起超越匈奴的庞大汗国;当时檀石槐建王庭于弹汗山,东退扶余、西败乌孙、北拒丁零、南与东汉对峙,建立起东西跨越万里的庞大汗国。也许当时称为部落联盟更合适,因为缺乏有效的政治管理体制,檀石槐一死统一的鲜卑汗国就土崩瓦解了。

《资治通鉴·卷五十三》:檀石槐立庭于弹污山、歠仇水上,去高柳北三百馀里,兵马甚盛;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因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馀里。

所谓部落联盟就是说鲜卑还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虽然承认部落联盟首领,但是各部还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当雄才大略的檀石槐去世后,他儿子和连继位却不能控制鲜卑各部;各部开始独立发展,大体分为东部鲜卑、中部鲜卑和西部鲜卑三部分。到了曹魏时期,轲比能曾经统一过东部鲜卑和中部鲜卑,也就是说距离鲜卑再次统一为时不远了;同时轲比能也非常有手腕,交好曹魏不过是为了腾出手来进行统一战争;从这一点来看和准噶尔时期的噶尔丹很像,巅峰时期轲比能拥有控弦之士十余万。但是由于时间尚短,轲比能依然没有来得及建立起稳定的汗国体制就被刺杀了。也许事不过三的规律依然适用于鲜卑的统一,在檀石槐和轲比能两次统一尝试失败后,鲜卑再也没有机会作为统一的汗国称霸草原了。从某种意义来说,刺杀轲比能的刺客韩龙改变了历史。

[var1]

向往中原的繁华的鲜卑各部南下中原,却没有统一的国运

失去统一良机的鲜卑各部,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部鲜卑、中部鲜卑以及西部鲜卑三部分。而按照部落划分大概分为七部分:东部鲜卑有宇文部、慕容部、段部,中部鲜卑的拓跋部,西部鲜卑的乞伏部与秃发部。从东部慕容部中分出的吐谷浑,后来迁徙到祁连山成为一方霸主,这就是著名的鲜卑七部。鲜卑诸部在丧失称霸草原的机会后,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富庶的中原。西晋八王之乱后国力衰弱,五胡纷纷南下中原争霸天下。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鲜卑各部建立起强悍一时的政权。

[var1]

东部的慕容部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等诸燕国;从慕容部分离出去的吐谷浑,在西迁青藏高原后成为与隋唐吐蕃掰手腕的一方霸主。宇文部后裔建立起大名鼎鼎的北周王朝,孵化出隋唐这样的盛世王朝;更不用说从宇文部分出的奚和契丹,建立享国200多年的辽帝国同样是宇文部的后裔。中部的拓跋部统一北方建立起北魏王朝,开辟了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西部鲜卑实力稍弱,乞伏部与秃发部分别建立了西秦和南凉政权;虽然实力不彰,但是依然名列十六国序列。

从这些政权我们都可以看出鲜卑诸部确实人才济济:慕容皝、慕容儁、慕容垂、慕容楷、慕容恪、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更不用说吐谷浑以及西部鲜卑的诸位人杰。如果鲜卑能够统一,这些豪杰能够一家人也许可以直接碾压其他政权。

鲜卑七部中的段部命运多舛,建立的两个短暂政权也孱弱不堪,很快消失

可能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前文说道鲜卑七部的时候段部一直默默无闻。其实段部也曾经努力两次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是在强邻环伺的环境下没能稳定内部,迅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两个政权分别是段务勿尘建立的辽西公国和段龛在山东建立的段齐政权。段部鲜卑命运多舛:内部不和且缺乏战略眼光,最终两个政权都没能发展壮大,都被同宗慕容氏的前燕灭掉。

段部鲜卑的历史不是本文的重点,不予赘述,我们来说说鲜卑段部建立的这两个鲜为人知的政权。段部建立之处就在辽西和冀东北,这一部分在历史上向来是中原王朝与游牧部族的分界线。尤其是西晋皇族为了争权夺利彼此争斗,严重削弱了西晋王朝的实力。地方长官对西晋王朝的指令开始阴奉阳违起来,俗话说乱世之中有军队才有实力。心怀鬼胎的幽州刺史王浚(后被石勒干掉)要拉拢段部为自己所用:他一方面用姻亲笼络段部鲜卑首领段务勿尘,另一部分上下打点,让西晋王朝把整个辽西郡封给了段部。此时的段务勿尘兵强马壮,成为西晋王朝的辽西公。于是段部的辽西公国建立,建都令支(唐山迁安)。作为中原纷乱的地方诸侯,所谓臣服只不过是一个名义,事实上绝对是自立的政权。

“据有辽西之地,而臣于晋。其所统三万余家,控弦上马四五万骑。”

按说辽西公国身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结合部,如果励精图治未必没有北魏龙兴的国运。但是可惜时也运也命也,辽西公国逐渐衰败。段务勿尘去世后段疾陆眷继位辽西公,此时段部的地缘环境及其恶劣:东有慕容部(东晋册封燕王,也是慕容养过国号的由来)、北有宇文部、南有后赵的石勒大军,西边由于段部和石勒私下结盟与幽州刺史王浚交恶。

[var1]

可以说段部失去了传统盟友幽州刺史王浚后,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段疾陆眷去世后,段部宗室内部不管周边压力开始了内斗。段疾陆眷去世后叔父涉复辰代立,段疾陆眷弟弟段末波袭杀涉复辰并其子弟党羽,自称单于,与段务勿尘之子段匹磾相互攻击。段末波去世其弟段牙继位,说白了段部的继承关系既不是子承父业,也不是兄终弟及。新继位的辽西公段牙,与慕容部首领辽东公慕容廆关系友好。段牙接受对方的意见,打算迁离都城令支引发不满。段日陆眷的孙子段辽起兵杀死段牙,自立为首领,从此与前燕交恶。公元338年前燕与后赵夹攻段部,段辽向前燕投降;后因反叛被杀,段部建立的辽西公国被吞并。

段辽被杀后段辽弟弟段兰被后赵任命官职,继续率领段部族人驻扎令支提防前燕。后赵也因为宗室动荡导致政局不稳,随着前燕势力的不断扩充段部也无法在令支故地立足,率部来到山东割据。因为山东属于齐地,所以段龛以广固为都城称齐王,建立段齐政权。处于东晋和前燕之间的段齐政权向东晋称臣,被封为齐公。本就苟延残喘的段龛又开始了作死行为,居然给前燕皇帝写信谴责对方称帝的行为。NO ZUO NO DIE,前燕太原王慕容恪率领大军攻占广固,灭亡了段齐政权。

[var1]

段龛被俘获后被杀、段部3000余人活埋,鲜卑段部从此成为绝响,鲜卑段部建立的段齐政权仅仅维持了6年。也许是报应,鲜卑慕容部也受到了同样的下场。前燕灭亡后慕容垂复立后燕,后燕衰亡后慕容德来到山东建立南燕政权。慕容超就是南燕的末代皇帝,因为挑衅东晋被刘裕擒杀,成为这位帝王收割机的战利品,南燕灭亡。值得注意的是南燕国土也在段齐的位置,都城也在段齐的都城广固。公元410年慕容超也同样被斩首,陪同斩首的还有慕容宗室3000余人,慕容氏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慕容氏与鲜卑段部同样的结局,时间跨度仅仅53年。在段龛被杀、3000名段部族人被活埋后的53年,当年充当刀俎的鲜卑慕容氏成为了东晋的鱼肉;几乎同样的方式,鲜卑慕容氏被灭族。

[var1]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秦国背信弃义扣押楚王,长平之后为何赵国为何不敢杀嬴政一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长平后赵国是如何恢复元气的

    [var1]春秋战国时代有信用秩序吗?国与国之间签署的条约都怕对方不遵守,所以才有为了维持信誉双方互派人质的做法。但是基本上强大的国家国家送到对方的人质都不是重要人物,比如嬴政和父亲子楚在秦国宗室中都不算是嫡系。再说赵国一直是不怂的平头哥一般的存在,所以根本不存在赵国敢不敢杀嬴政一家的做法。至于秦国

  • 鲁国既是姬姓“宗邦”,又是诸侯“望国”,但却为什么每况愈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鲁国世系一览表,鲁国历代的国君,鲁国历代国君有多厉害

    鲁国起初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为“方百里者五”的大国。国力最强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山东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多位于今山东济宁境内。[var1]太史公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

  • 齐桓公问管仲:国家实力不强如何称霸?君臣5问5答,堪称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桓公对管仲的态度,管仲是怎么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怎么评价齐桓公与管仲

    管理一个国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自古以来所有的统治者都是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如何进行更好的管理和统治。但是作为一个复杂的事情,这不是随意能够被理解,所以很多的统治者都希望身边有一个能够帮自己理清思路的人,这种人在古代也被称作是谋士。在历史很多的进程中他们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甚至影响了许多局势的发展。

  • 楚国是如何崛起的?跟此人关系很大,若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楚国崛起最新状况,楚国被灭后楚国公子都去哪了,楚国是如何称霸的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中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人。他出生在楚国丹阳秭归,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所以,屈原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博学多识,有着远大的志向。成年之后,更是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他对内主张任用贤能的人才,规范国家的法律制度,对外主张联合抗秦。然而,

  • 战国七雄中被忽视的国家,看似很弱其实实力超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七雄最弱国家,战国七雄各国的详细资料,战国七雄各国战斗力

    然而,如果说起燕国,人们对它的印象却不深刻,只记得太子丹买通荆轲去刺杀秦始皇这件事。除了这件事以外,人们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实力绝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般弱小。恰恰相反,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大且特殊的国家,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讲燕国。[var1]周朝时期

  • 都知道,秦国发展壮大商鞅功不可没,但他也只是此人的“加强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商鞅简介,商鞅在秦国会灭亡吗,商鞅什么时候进的秦国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秦国逐步进入到各诸侯国视线的呢?秦国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一个让其它诸侯国都无法忽视,甚至,到后期只能仰视的高度的呢?[var1]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商鞅变法”,甚至,有人认为:正是有了商鞅的出现,才改变了秦国积弱的现状,避免被其余诸侯国吞并,从而,是商鞅拯救了秦国。当然,不能否认

  • 长平之战过后,为何赵国还能歼灭秦国三十万大军?匈奴十年不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有40万军队吗,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国和赵国合击匈奴

    [var1]当然,赵国也并没有因为长平一战,而从此一蹶不振,后来的邯郸之战以及赵破匈奴之战,也打得十分漂亮。在长平之战三年,秦国想要一举灭掉赵国,但是没想到的是,反遭失败,损失三十万大军,这也是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var1]后来的赵破匈奴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44年,赵国军队全歼匈奴十万骑兵,打

  • 面对燕国的一蹶不振,燕昭王是如何招揽人才并使燕国富强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燕昭王求贤全文,燕昭王是怎么招揽贤才的,燕昭公是谁

    [var1]燕昭王上位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招揽人才。从燕国建国到现在从没有出现过一个强势的君主,也因此燕国向来都是一个小国。燕昭王为招揽人才这件事很恼火,因为他发布了求贤令但是没有人才出现。于是他去向一个叫郭隗的先生请教为何招不到人才,郭隗说:“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 为什么诸葛亮一直都不还政于刘禅,甚至带甲士百人上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扶持刘禅多少年,诸葛亮为什么不把军政大权给刘禅,刘禅为什么不给诸葛亮交权

    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刘备最信任的谋臣是庞统、法正,即使加上跟随刘备时间短的徐庶,诸葛亮还是会排在末位。荆州之战,是刘备起兵之日起从未有过的败绩,荆州失守,导致刘备更加被动,直接导致关羽、关平、周仓战死,而间接的让五虎将的其他两位张飞、黄忠死去。甚至刘备在夷陵一战中损失惨重,手下最精锐的白耳精营全

  • 刘禅宁肯娶了张飞两个女儿,却为何不娶仪表堂堂的关羽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禅为何娶张飞的两个女儿,刘禅娶了张飞2个女儿,刘禅娶了张飞女儿不娶关羽女儿

    那么问题就来了,刘禅为什么没有娶关羽的女儿,这是出于什么原因考量?难道不怕引起关羽的不满吗?古代儿女的婚姻大事总结起来就两句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都是靠双方父母安排,这其中必须要考虑到出身、地位,由于刘禅是太子,将来要继承江山统续,更是考虑到了政治。张飞和关羽皆是刘备的心腹,在刘备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