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承逾千年,国祚最长诸侯国——越国

传承逾千年,国祚最长诸侯国——越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441 更新时间:2024/4/21 13:30:17

[var1]

越国从夏朝开始分封传承延续千年

夏商周三代,通常称呼周边的少数民族,北称方(鬼方)南称越,东称东夷,西有西戎。越国由于远离中原,处于越人区域,默默发展。之后王朝更迭,越国在此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的时候,已经是春秋时期了。此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彼此之间为了争夺利益,打着正义的旗号,兼并开始。越国的邻居吴国开始强大起来,吴越争霸正式开始,无数典故诞生于此段时间,比如: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还有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都在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样成就了春秋五霸的两位霸主。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日趋激化。吴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越欲北进中原,更必先服吴才有可能,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越,双方主力战于檇李。越以死罪刑徒阵前自刎,乘吴军注意力分散之机发动猛攻,大败吴军。阖闾负伤身死,夫差继位为吴王。周敬王二十六年,越以水军攻吴,战于夫椒。越军战败,主力被歼。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越王勾践率余部5000人被围于会稽山上。勾践请降,吴大臣伍子胥(楚国大臣,为报家愁,加入吴国,也是推动吴国伐楚的先锋)建议是不允许越国投降,认为今不灭越,肯定会必悔。夫差因急于北上中原争霸,未采纳伍子胥建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准许越国撤兵投降。越国虽然实力大损,但是底蕴还在。吴国为未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var1]

再说战败的越国:越王勾践夫妇为吴王驾车养马,执役三年,赢得夫差信任,获释回国。从此虎回深山,鱼归大海。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相信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们,也都应该记住他们的教训。就算一时胜利了,但是绝对不能骄傲自满。勾践为兴越灭吴,“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其在谋臣文种、范蠡辅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在内政上实行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及尊重人才等政策,以安定民生,充裕兵源,收揽人心,巩固团结,从而增强综合国力;在军事上,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格纪律,以提高战斗力。十年之后,越国已经初步具备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实力,欠缺的是合适的机会。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登上王位已经是第十五个年头。此时吴国已经西破强楚,南服於越,北败齐国于艾陵,可谓近乎无敌的强盛。遂向西北进军,会晋定公于黄池,吴晋会盟。吴军“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吴军为显示其威仪,精锐尽出,造成吴国国内空虚。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偷袭吴国都城姑苏,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黄池之会达到了吴国北伐称霸的目的,但也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

[var1]

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公元前473年,越军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越国版图达到鼎盛。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var1]

越国灭吴后会盟称霸,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如果越国后来的诸王和将来的秦始皇一样奋几世之余烈,拓展疆域,内修民政,未尝不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当然也可能是六雄或者八雄)。然则,水溢则满,月盈则亏,仅仅到下一代越王时期,越国全盛态势就宣告结束,剩余的诸王,不是胸无大志,就是窝里横内斗,越国的实力每况愈下。所谓“越人三弑其君”,越国连续了发生了三起弑君篡位事件,内乱导致其逐渐衰落,也使得后来的越王无颛不得不重新将国都迁回江南故都会稽,从此饮恨退出中原。

春秋战国时期,位居长江流域的楚国被中原诸国职责为蛮夷治国,况且偏居东南的越国了。公元前306年,末代越王无疆欲效法列国征伐中原(怎么想怎么想不明白越王怎么想的,不默默的积蓄实力,非要讨虚名),于是发兵向北攻打齐国。时齐威王在位,于是派遣使者劝说越王西征楚国。至于齐国使者怎么摇唇鼓舌,咱们不得而知。可越王无疆居然同意了,我勒个去。都说师出有名,你这半路更换了攻击目标,蒙圈的不光是士兵啊。再说楚国,楚威王早有灭越之心,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国去调查了5年,准备充分。于是楚威王领军进攻越国,大败越军,杀死无疆,北边在徐州大败齐军。由于越王无疆生前未曾明确指定王位继承人,导致他的长子次子各以正统自居,各自建国,越国分崩离析。越国作为统一的诸侯国消失在茫茫历史长河中了。

[var1]

楚国灭越

末代越王无疆的后代建立东越与闽越瓯越等政权(如上图红圈所示),东越国后来收复了被楚国占领的江东、江北之地,势力曾经再度到达淮水。王翦灭楚后继续南下,降越君,置会稽郡。秦始皇因攻打东越、闽越异常艰难,特赐越国君(摇、无诸、织)为驺姓(意为驯服的良驹)。秦朝末年,农民起义之后,东越、闽君摇,辅佐诸侯推翻了秦朝。汉高祖又恢复摇做了越王,继续越国的奉祀。后再次复国,直到前110年时被汉武帝最终灭亡。越国从夏朝无余奉禹王之祀建国到汉武帝灭亡,经历1922年,是国祚最长的诸侯国。

[var1]

我是历史纵横帝,期待您的关注。如果瑕疵,欢迎批评指正。

更多文章

  • 鲜卑七部中鲜为人知的段部,建立的两个政权从未列入十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鲜卑建立的第13个政权是什么,鲜卑慕容部所建政权,鲜卑创造的政权

    [var1]如果鲜卑各部能够统一,必然会成为匈奴、突厥、蒙古这样强大的游牧帝国。由于贴近中原,统一后的鲜卑甚至有可能类似大辽那样游牧与定居并存的强大帝国。那样的话,统一的鲜卑政权有可能和契丹建立的辽国一样成为国祚绵长超过百年的帝国。然而鲜卑各部对称霸草原没有兴趣,纷纷南下争霸中原。失去合体优势的鲜卑

  • 秦国背信弃义扣押楚王,长平之后为何赵国为何不敢杀嬴政一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长平后赵国是如何恢复元气的

    [var1]春秋战国时代有信用秩序吗?国与国之间签署的条约都怕对方不遵守,所以才有为了维持信誉双方互派人质的做法。但是基本上强大的国家国家送到对方的人质都不是重要人物,比如嬴政和父亲子楚在秦国宗室中都不算是嫡系。再说赵国一直是不怂的平头哥一般的存在,所以根本不存在赵国敢不敢杀嬴政一家的做法。至于秦国

  • 鲁国既是姬姓“宗邦”,又是诸侯“望国”,但却为什么每况愈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鲁国世系一览表,鲁国历代的国君,鲁国历代国君有多厉害

    鲁国起初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为“方百里者五”的大国。国力最强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山东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多位于今山东济宁境内。[var1]太史公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

  • 齐桓公问管仲:国家实力不强如何称霸?君臣5问5答,堪称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桓公对管仲的态度,管仲是怎么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怎么评价齐桓公与管仲

    管理一个国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自古以来所有的统治者都是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如何进行更好的管理和统治。但是作为一个复杂的事情,这不是随意能够被理解,所以很多的统治者都希望身边有一个能够帮自己理清思路的人,这种人在古代也被称作是谋士。在历史很多的进程中他们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甚至影响了许多局势的发展。

  • 楚国是如何崛起的?跟此人关系很大,若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楚国崛起最新状况,楚国被灭后楚国公子都去哪了,楚国是如何称霸的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中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人。他出生在楚国丹阳秭归,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所以,屈原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博学多识,有着远大的志向。成年之后,更是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他对内主张任用贤能的人才,规范国家的法律制度,对外主张联合抗秦。然而,

  • 战国七雄中被忽视的国家,看似很弱其实实力超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七雄最弱国家,战国七雄各国的详细资料,战国七雄各国战斗力

    然而,如果说起燕国,人们对它的印象却不深刻,只记得太子丹买通荆轲去刺杀秦始皇这件事。除了这件事以外,人们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实力绝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般弱小。恰恰相反,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大且特殊的国家,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讲燕国。[var1]周朝时期

  • 都知道,秦国发展壮大商鞅功不可没,但他也只是此人的“加强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商鞅简介,商鞅在秦国会灭亡吗,商鞅什么时候进的秦国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秦国逐步进入到各诸侯国视线的呢?秦国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一个让其它诸侯国都无法忽视,甚至,到后期只能仰视的高度的呢?[var1]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商鞅变法”,甚至,有人认为:正是有了商鞅的出现,才改变了秦国积弱的现状,避免被其余诸侯国吞并,从而,是商鞅拯救了秦国。当然,不能否认

  • 长平之战过后,为何赵国还能歼灭秦国三十万大军?匈奴十年不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有40万军队吗,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国和赵国合击匈奴

    [var1]当然,赵国也并没有因为长平一战,而从此一蹶不振,后来的邯郸之战以及赵破匈奴之战,也打得十分漂亮。在长平之战三年,秦国想要一举灭掉赵国,但是没想到的是,反遭失败,损失三十万大军,这也是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var1]后来的赵破匈奴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44年,赵国军队全歼匈奴十万骑兵,打

  • 面对燕国的一蹶不振,燕昭王是如何招揽人才并使燕国富强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燕昭王求贤全文,燕昭王是怎么招揽贤才的,燕昭公是谁

    [var1]燕昭王上位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招揽人才。从燕国建国到现在从没有出现过一个强势的君主,也因此燕国向来都是一个小国。燕昭王为招揽人才这件事很恼火,因为他发布了求贤令但是没有人才出现。于是他去向一个叫郭隗的先生请教为何招不到人才,郭隗说:“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 为什么诸葛亮一直都不还政于刘禅,甚至带甲士百人上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扶持刘禅多少年,诸葛亮为什么不把军政大权给刘禅,刘禅为什么不给诸葛亮交权

    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刘备最信任的谋臣是庞统、法正,即使加上跟随刘备时间短的徐庶,诸葛亮还是会排在末位。荆州之战,是刘备起兵之日起从未有过的败绩,荆州失守,导致刘备更加被动,直接导致关羽、关平、周仓战死,而间接的让五虎将的其他两位张飞、黄忠死去。甚至刘备在夷陵一战中损失惨重,手下最精锐的白耳精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