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群蚊子叮死,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爽”死之法了。
据说,胡惟庸生前最害怕就是“痒”,每当他身体某处痒时,就会拼命地挠,有时候挠的两手滴血,仍旧没有停止,反而加倍地挠。
知道自己的爱卿有这一“隐疾”,朱元璋的恻隐之心瞬起,便赐了他一柄玉如意——玉质的痒痒挠,并且昭告百官,宰相胡惟庸可当朝挠痒,不必上奏。
后来,胡惟庸不甘平庸,想“另起炉灶”,不料,事情败露。
1380年冬,南京城忽然有一则神迹般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说是宰相胡惟庸的老家,忽然冒出一股醴泉。这眼醴泉,不仅飘着酒香,而且还带有彩虹一样的颜色。
不知怎的,这件事就传到朱元璋耳朵里,朱元璋便告知胡惟庸,欲亲临胡府观看。
就在朱元璋快要走到胡府时,一向嗅觉敏锐的他,发现胡惟庸的家里,竟然有许多旌旗外露!这太平日子不打仗,哪里来的旌旗?很快,朱元璋就意识到,这个浓眉大眼的胡惟庸,怕是要造反吧!
想到这里,朱元璋大怒,当即命令禁军将胡惟庸拿下。
胡惟庸跟着朱元璋打了一辈子仗,岂能不知,一旦朱元璋怀疑,就一定会查到底。即便是没这回事儿,在朱元璋的严刑之下,也会“问”出些事儿,最简单的免打的办法,就是如实招供。
所以,胡惟庸非常老实,当天就将谋反的事情全部交代。
朱元璋布衣出身,对待敌人,不但心狠手辣,而且会让他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比如说,朱元璋听说徐达患了背疽,不能吃鸡肉;于是,朱元璋就送给徐达一只红烧鸡块儿,并让使者监督他亲自吃下去。徐达明知朱元璋想要他的命,只能含恨吃鸡,数日后,徐达果然背疽发作而亡。
徐达如此,作为徐达的政敌,胡惟庸又岂能逃过此命运?你胡惟庸不是怕痒吗?朕,就成全你,让你一晚上跟蚊子睡一块儿。
一夜过后,胡惟庸在蚊虫叮咬中死去。
胡惟庸之死,正史上是怎么记载的呢?《明史》如是记载:
“明年正月,涂节遂上变,告惟庸…亦以惟庸阴事告。帝大怒,下廷臣更讯,…乃诛惟庸、宁并及节。”
翻译过来就是,洪武十三年正月,涂节跑到朱元璋那里,状告胡惟庸谋反……与此同时,其他状告胡惟庸谋反的状纸也到了。朱元璋听闻,大怒,当即下令审讯,六天之后,下令将胡惟庸及余党斩尽杀绝。
请注意正史中的措辞——明年正月。
正月是几月呢?就是农历的一月,也就是过年的那几天,刚刚开春。甭说蚊子了,就连生命力极强的苍蝇都难以在夜间飞行。咬?不可能。
因此,按照《朱元璋》里的说法,胡惟庸被拖到小树林,呆了一晚上,很有可能是被南京城外无孔不入的湿冷给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