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紧急异常的状况,明朝朝野十分震惊,京师紧急全城戒严。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估计很气愤,这和袁崇焕平台诏对才过去多久,还说什么五年复辽,结果现在却打到自己屁股眼上了,你说他能不气吗?但气归气,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好在当时明朝王庭的权威,信任度还在。听闻京师被围,各地勤王兵马纷纷调转马头,奔赴京师勤王。而追根问题起来,也正是这场勤王,彻底宣布了明朝将会彻底的覆灭。为何要这么说呢,因为在这场勤王里面发生了两件事,这里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比如像玩一品官老爷或者麻雀飞青天这类的,判错一件案子的代价,绝对会影响你接下来地位游戏进程。而崇祯皇帝做错地位两件事分别是杀错一人,囚错一人。
杀错的人是谁,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是袁崇焕。袁崇焕虽然个性很痞,但对于大明王朝的那份忠心,是毋容置疑的。崇祯皇帝这一出“阵前杀大将”,一下就把各地将领们的心都寒透了。至此以后,崇祯皇帝能指挥得动的将领,就变得屈指可数了。以至于到了后来,京师再度被围的时候就没人理睬他了。但其实哪怕到了这个时候,崇祯事实上还是有救的,外人靠不住,那就扶持自己人啊,一脉相承下来的,靠着血缘这跟纽带,也还是能撑的起的,毕竟明宗室到了明末,有多达二十多万人,哪怕把他们武装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0当时的明朝宗室,唐定王朱聿键也是如此想的。于是在京师危急的时候,他就给自己的亲戚崇祯帝写了一封上疏,上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主动请缨,愿意就地征集兵马随后率部进京勤王。看着如此忧国忧民忧社稷的亲戚,崇祯皇帝立马就快速钉钉做出了批复:不准。但唐定王也算是个狠人,你不准我还就去了。于是带着1000人出发了。话说在这危急存亡之际,有人前来救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之举,常人都应该感激不尽。为何崇祯皇帝要拒绝呢?
而且不但拒绝了,还一不做二不休把唐定王给囚禁起来了。这便是崇祯皇帝囚错一个人。虽然按照明朝祖制,明朝藩王是不能掌兵的。但面对当时的境况,武装起这帮王爷来,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毕竟什么说,那都是姓朱的,都是朱元璋的后代,他们什么说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明朝灭亡。如果崇祯皇帝给他们就地募兵权自卫的话,最起码,也能遏制住农民军的肆意扩张,不信你看李自成能农民军杀了多少个王爷就知道了。
如果他们有武装的话,就算打不过农民军,为了活命拼死抗争,照样也能够阻挡农民军前进的脚步。但可惜,把唐王囚禁之后,剩下的王爷们心都凉了,起兵打击是死,被农民军打也是死,还不如跪下,估计还能免除一死呢。结果,崇祯皇帝就此众叛亲离,在挂东南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