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知道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你知道康熙是个科学家吗?并且是顶级的

都知道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你知道康熙是个科学家吗?并且是顶级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7 更新时间:2024/2/4 19:46:54

人们都知道康熙一生都喜欢科学,在他的宫廷里就有好几个博学的外国传教士,给他讲述科学知识。你千万不要以为,他仅仅是一个科学爱好者,他实际上是一个专家和科学家,他在很多科学领域都达到了当时中国的一流水平,曾国藩在他的《国朝先正事略序》一文中,曾这样评价康熙帝:“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能出其范围。”下面就盘点一下他的在科学方面的成就。

1、康熙首先是位数学家

梅文鼎是康熙朝最著名的数学家,后代称梅是清代天文算法“开山之祖”。梅文鼎有著作《历学疑问》三卷行世,康熙四十一年南巡时得到了这部著作,他爱不释手,对它进行了认真的阅读研究。康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当然没有,但是算法还差点火候。康熙对当时的数学大师能够提出批评,其学术造诣由此可见一斑。

2、康熙还是一个地理学家。

康熙看到一幅地图,发现地图上对于东北地区标注非常简单,显然是制图者缺乏相关知识。他于是产生了对全国进行地理测绘的想法。为此,他命人从广州买来测量仪器,他每到一处巡视,就命随行的外国传教士测定当地的经纬度。他首先让传教士对北京地区进行测试,并绘成地图,他对地图亲自校勘,他发现比旧地图精确详实得多,于是下令组成由中西方人员组成的测绘队,开展全国地图测绘。

康熙亲自领导的全国地图测绘工作于1718年开始。大约用了5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皇舆全图》的绘制。即使是最发达的欧洲,当时也没有一个国家完成对本国大地的测量,所以,这项工作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成为当时世界地理学的最高成就。

3、康熙还是一个天文学家。

1692年年初的一天,康熙帝忽然心血来潮,把大学士和九卿召到御前,然后命人取来日晷,他用笔画出正午时日影的位置,让大臣们见证画的是不是准确。大臣们在太阳下耐心等待,一直等到正午时刻,发现日影跟康熙帝画的正好吻合,毫厘不差,朝臣们惊叹不已。其实康熙并没有什么异禀,他是根据测日晷表画的。这件事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康熙的天文素养。

4、说康熙是国医大师并不为过。

康熙熟读中医著作,熟谙中医医理。政务之余,他还亲自给大臣诊脉治病,他这么做当然有笼络人心的意图,但也确实是他的个人爱好和专长。每当他听说哪个大臣病了,常常会询问病情,对他进行一番望闻问切,然后对其治疗加以指点,有时直接赐药或者给其开药方。浏览一下康熙时期的奏折,会经常发现一些大臣感谢皇上赐药、开方,并使之痊愈的内容。

这样的例子当然很多,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据说江南织造曹寅——就是文学大师曹雪芹的祖父——因为得了疥疮卧病在床,遍寻名医治疗,竟然不见好转。康熙知道后,给他开了个方子——六味地黄汤。曹寅按方服药后,不久即愈。为此,曹寅还专门上奏折感谢圣恩。六味地黄汤其实不是治疗疥疮的方剂,但是康熙南巡时曾经住过曹府,对曹寅的生活习惯非常了解,知道曹寅平日生活荒淫放纵,料定他必有阴虚火旺之症,而疥疮的病根就在于此。康熙用此方,显然是治病治根,不仅治好了曹寅的疥疮,而且使他的身体也从此强壮起来。

5、康熙还是语言学家。

说康熙是语言学家主要是因为他主持编订了《康熙字典》。康熙四十九年,即1710年,康熙召集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语言学专家,开始编撰《康熙字典》。经过六年的繁复工作,这部字典终于完成。人们都知道《康熙字典》收录了四万七千多字,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它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是研究汉字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说康熙是语言学家其实委屈了康熙,他的国学根基十分深厚,他从小就熟读国学经典,当时的国学大家比他的学问大的不多。他对文学更是关注,他曾经让曹寅召集彭定求、杨中讷等人编订了《全唐诗》。《全唐诗》收录了唐五代2200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是文学史上篇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对研究唐代诗歌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康熙的一些科学成就,远没有包括康熙的所有科学造诣。在故宫博物院,只要看一看康熙使用过的各种计算工具和科学仪器,就知道他的科学素养有多高了:那里,有可以演示地球围绕太阳、月亮围绕地球转动以及日蚀月蚀等天体运行情景的浑天仪;有标注南极圈、北极圈和南北回归线的坐标的地球仪;特别是有一款中国特有的手摇计算器,这款计算器除了能进行四则运算之外,还能进行进行平方、立方、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这后一种功能是法国原版所不具备的……

康熙的科学成就,还可以列举出一些来,比如在他主持下,由西方传教士跟中国学者共同制定并颁行的《康熙永年历》,他还主持编著了《数理精蕴》、《历象考成》。这些历法、著作每一项都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总之,康熙帝不仅是一代雄主,而且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学者和科学家,并且他学贯中西,文理皆通,而且他特别醉心于现代科学技术。要知道他生活的时代,中国并没有出现大工业,没有出现科学赖以生存的土壤。所以如果考虑到这一层,我们就更加惊叹于他的天才。

作者:土老帽

参考文献:

王达人:《故宫大观》

魏茂峰:《学生劳动生存的教育》

更多文章

  • 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能一眼看穿每件事情背后的本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曾国藩真正的三大智慧,曾国藩三招教你看穿人心,曾国藩真正的做人方法

    懦弱的人,面对危机的时候,即使忧心忡忡,整夜失眠,他也找不到方法破解。而真正厉害的人,面对危机的时候,总是面不改色,胸有成竹,因为他们往往能一眼看穿每件事情背后的本质,并遵循一定的规律,成功化解。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这样厉害的人。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六月,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和太平军鏖战十二年后

  • 清朝最奇葩的试婚制度,不管皇子还是格格,在结婚之前必须试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的试婚制度,清朝皇室传统试婚,清朝婚嫁制度对照表

    世人都知道,古代不管男子还是女子,结婚都比较早,一般都在十五岁左右,女子则更早。那时的人,不像现代人这么聪明,可以通过一些资料了解结婚的一些事情,所以,清朝就有一个非常奇葩的“试婚制度”。所谓的“试婚”,其实,就是在皇子结婚之前,需要找一个年长一点的宫女,亲自教导需要结婚的皇子如何做丈夫。在清朝,不

  • 清史上规模最大的贪腐案,光人头就装了一大车,也成为乾隆的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年三大贪腐案,乾隆五年出了一个贪腐案,清朝最大的贪腐案件

    这件贪腐大案,发生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四十六年,是甘肃全省官员私通谎报灾情、贪污朝廷救济粮的惊天大案。在处理这件贪污案之时,乾隆皇帝快刀斩乱麻,上到当时封疆大吏这样的朝廷要员,下到甘肃省州牧县令这样的芝麻小官,一共将100多人处以死刑但实际只有56人被砍头,光人头就装了一大车。看起来这只是一桩规模较大的

  • 曾国藩的为官哲学和做人准则:舍得放弃,才不会被贪欲束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为官做人之道,曾国藩为人处世的两个诀窍,曾国藩为人处世十二原则

    人和人之间,不同的想法,就有不同的结果。舍得放弃,才不会被贪欲和诱惑束缚。同样是风云人物,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举动就充满了智慧。曾国藩认为:人生要学会退缩,有时一个转身,就能迎来一个春天。这不仅是曾国藩的为官哲学,也是他做人的准则。在曾国藩的人生中,有两次重大退缩。第一次退缩:从五部侍郎的位置上离开咸丰

  • 曾国藩:不要看别人的成功,要看别人的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教你如何做到成功,曾国藩成功的秘诀,曾国藩励志名言持之以恒

    历史上的成功人士,从来不把成功当成商品来售卖,而是当作经验,免费讲述给后人,希望后人能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吸取一些教训。如果谁把自己的成功当成商品来赚钱,此人一定是骗子。说到清朝的成功人士,不得不说晚清名臣曾国藩。虽然现在很多宣扬成功学的人也喜欢举曾国藩的例子,但绝对违背了曾国藩当时的想法。在《曾国藩

  • 曾国藩刚刚进入官场时,为何能得到一品大员穆彰阿的赏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为什么坐上一品大员,曾国藩一夜之间连升4级,曾国藩为何当二品大员

    要解答这些疑问,就不得不提穆彰阿,道光时期权倾天下的人物。可是,曾国藩刚刚进入官场时,没有任何影响力,他为何能得到一品大员、军机首辅大臣穆彰阿的赏识呢?知道曾国藩和穆彰阿交往的方法后,自然就知道答案了。曾国藩能得到穆彰阿的赏识,综合起来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真诚。真诚每个人都有,是最廉价,也是最宝贵的

  • 崇祯死后如何被葬入陵墓?李闯敷衍了事,顺治大张旗鼓,高下立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闯的个人资料,崇祯死后顺治大哭,崇祯被逼死为什么还能葬皇陵

    杜撰归杜撰,老朱家的子孙后代还真是有种,没有割地赔款,也没有和亲纳贡。君王死社稷恰是应和了崇祯帝的命运,末代皇帝崇祯倒是非常干脆,不做不休,通过“死社稷”,直接把江山就拱手交出去了。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放到别的朝代怎么看都不像亡国之君。他17岁除掉了祸国殃民大宦官魏忠贤,彻底取消了特务统治。他每天

  • 英国牛津高材生,也是火烧圆明园的元凶,三年后在印度遭雷劈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圆明园谁烧毁的,印度火烧圆明园的部队,圆明园主谋被雷劈中烧了三天三夜

    “额尔金”指的就是英国贵族封号之一,最早为原苏格兰于1633年6月,专门为布鲁斯家族所设立的“埃尔金伯爵”贵族封号,苏格兰在并入英国之后,这一封号也在后来保留了下来。布鲁斯家族第7代传人托马斯布鲁斯以及第八代传人詹姆斯布鲁斯之后,这对父子因劫掠希腊帕特农神庙与火烧中国圆明园的恶行闻名天下。布鲁斯家族

  •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女王才23岁,说了一句话,被人贻笑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鸦片战争时的英国女王,鸦片战争英国女王有没有实权,输了鸦片战争道光皇帝伤心吗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于英国了解并不多,在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和大臣们,才获得了关于英国的大致信息。然而之后的交流,也仅限于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十三行的贸易来往。到了鸦片战争期间,因为清军的惨败,道光帝总算放下了天朝上国的面子,开始正视这个对手,当时的清军将领奕经,虽然指挥战事不利,交

  • 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大功,晚年却被康熙调任边疆,死于任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王朝周培公三藩之乱,康熙平三藩周培公下场,周培公顶撞康熙完整版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周培公被康熙派往沈阳,负责戍边,在天寒地冻的东北戍守了十一年,当康熙听闻周培公的死讯时,康熙十分哀痛,下令停朝一次,彻夜难眠,为周培公守夜。皇帝为臣子守夜,这对臣子来说是莫大的哀荣,周培公究竟为大清国做了哪些杰出的贡献,值得康熙为他守夜?历史上的周培公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