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能一眼看穿每件事情背后的本质

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能一眼看穿每件事情背后的本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96 更新时间:2024/1/27 18:16:35

懦弱的人,面对危机的时候,即使忧心忡忡,整夜失眠,他也找不到方法破解。而真正厉害的人,面对危机的时候,总是面不改色,胸有成竹,因为他们往往能一眼看穿每件事情背后的本质,并遵循一定的规律,成功化解。

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这样厉害的人。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六月,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和太平军鏖战十二年后,终于攻克金陵,宣告太平天国覆灭。

负责攻打金陵的主帅曾国荃,除了立即将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朝廷外,还以四百里的速度,将消息通报给自己的哥哥曾国藩。

此时的曾国藩,正在安庆临时总督衙门,焦急地等待着这个消息。这个重大的胜利,对他这个湘军统帅太重要了。十多年来,曾国藩忍辱负重,就是为了取得这天下第一奇功。

可是,朝廷的三道圣旨,却让曾国藩看到了危机。

朝廷的第一道圣旨是直接下给曾国荃的。

接到曾国荃的捷报后,朝廷并没有表扬他,而是对他进行严加斥责。认为城池攻破后,曾国荃应该乘胜追击,生擒太平天国首领,而不是立即向朝廷上折表功。

圣旨上没有一个表扬的字,这让曾国荃的心里很不舒服。

这还没完,朝廷很快又给曾国藩也下了一道圣旨。要曾国藩追查金陵财富的下落,同时,朝廷在圣旨上还表示,皇上、太后对曾国藩是放心的,但对于曾国荃及其以下的湘军将领,就不是太放心了,要曾国藩严加管束,岂勿“骤胜而骄”。

然而,第三道圣旨,更为严厉。原来,金陵城被攻破后,曾国藩上奏朝廷,认为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已经“举火自焚”。可是,左宗棠却上奏朝廷,认为洪天贵福逃到浙江后,辗转进入了江西。

慈禧太后对曾国藩的行为很不满意,对他大加指责,并要他追究防守不力将领们的责任。

面对朝廷不信任的危机,接到这三道圣旨后,曾国藩并未惊慌,而是一眼看穿其背后的本质。那就是朝廷对他的忌惮。

此时,太平天国虽然还没有被完全消灭,但都仅仅只是一些残余力量,翻不起什么大浪了。而曾国藩手握十余万湘军,是大清实力最强的精锐部队,朝廷自然害怕他拥兵自重,影响到朝廷的地位。

正是因为看到了朝廷对自己的担忧,曾国藩才在攻克金陵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将自己的嫡系部队,也就是曾国荃手下的二万五千人全部遣散,同时,也将自己直接指挥的湘军裁撤。

朝廷见曾国藩很识趣,这才对他表示莫大的信任,并放手让他继续担任两江总督。

我们之所以说曾国藩厉害,不仅是他善于识别每件事情背后的本职,更在于他不被权势所束缚。自古以来,有兵就有权,只要一个人的手中有强大的兵马,那么,他的地位就无人能撼动。而曾国藩却义无反顾地将自己手中的利器(兵马)裁撤,此等气度,自古以来,没几个人能做到。

当然,这也仅仅是曾国藩智慧中的其中一个,其实,要了解曾国藩的这些智慧,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曾国藩全集》,这本书一共六套,将曾国藩的家书、日记、奏稿等全部归类,是了解曾国藩一生的最佳书籍。

除此之外,要想了解曾国藩,还有一个十分便捷的方法,那就是认真看看《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专栏。

本专栏有20余字,为历史文化研究者客多先生耗时一年时间写成,讲述了曾国藩如何通过权谋术获得升迁的一生,历史资料详实,讲解通俗易懂,尤其适合初看曾国藩书籍的读者。也可以说,是学习曾国藩的蒙读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卡片订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邦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奇葩的试婚制度,不管皇子还是格格,在结婚之前必须试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的试婚制度,清朝皇室传统试婚,清朝婚嫁制度对照表

    世人都知道,古代不管男子还是女子,结婚都比较早,一般都在十五岁左右,女子则更早。那时的人,不像现代人这么聪明,可以通过一些资料了解结婚的一些事情,所以,清朝就有一个非常奇葩的“试婚制度”。所谓的“试婚”,其实,就是在皇子结婚之前,需要找一个年长一点的宫女,亲自教导需要结婚的皇子如何做丈夫。在清朝,不

  • 清史上规模最大的贪腐案,光人头就装了一大车,也成为乾隆的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年三大贪腐案,乾隆五年出了一个贪腐案,清朝最大的贪腐案件

    这件贪腐大案,发生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四十六年,是甘肃全省官员私通谎报灾情、贪污朝廷救济粮的惊天大案。在处理这件贪污案之时,乾隆皇帝快刀斩乱麻,上到当时封疆大吏这样的朝廷要员,下到甘肃省州牧县令这样的芝麻小官,一共将100多人处以死刑但实际只有56人被砍头,光人头就装了一大车。看起来这只是一桩规模较大的

  • 曾国藩的为官哲学和做人准则:舍得放弃,才不会被贪欲束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为官做人之道,曾国藩为人处世的两个诀窍,曾国藩为人处世十二原则

    人和人之间,不同的想法,就有不同的结果。舍得放弃,才不会被贪欲和诱惑束缚。同样是风云人物,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举动就充满了智慧。曾国藩认为:人生要学会退缩,有时一个转身,就能迎来一个春天。这不仅是曾国藩的为官哲学,也是他做人的准则。在曾国藩的人生中,有两次重大退缩。第一次退缩:从五部侍郎的位置上离开咸丰

  • 曾国藩:不要看别人的成功,要看别人的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教你如何做到成功,曾国藩成功的秘诀,曾国藩励志名言持之以恒

    历史上的成功人士,从来不把成功当成商品来售卖,而是当作经验,免费讲述给后人,希望后人能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吸取一些教训。如果谁把自己的成功当成商品来赚钱,此人一定是骗子。说到清朝的成功人士,不得不说晚清名臣曾国藩。虽然现在很多宣扬成功学的人也喜欢举曾国藩的例子,但绝对违背了曾国藩当时的想法。在《曾国藩

  • 曾国藩刚刚进入官场时,为何能得到一品大员穆彰阿的赏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为什么坐上一品大员,曾国藩一夜之间连升4级,曾国藩为何当二品大员

    要解答这些疑问,就不得不提穆彰阿,道光时期权倾天下的人物。可是,曾国藩刚刚进入官场时,没有任何影响力,他为何能得到一品大员、军机首辅大臣穆彰阿的赏识呢?知道曾国藩和穆彰阿交往的方法后,自然就知道答案了。曾国藩能得到穆彰阿的赏识,综合起来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真诚。真诚每个人都有,是最廉价,也是最宝贵的

  • 崇祯死后如何被葬入陵墓?李闯敷衍了事,顺治大张旗鼓,高下立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闯的个人资料,崇祯死后顺治大哭,崇祯被逼死为什么还能葬皇陵

    杜撰归杜撰,老朱家的子孙后代还真是有种,没有割地赔款,也没有和亲纳贡。君王死社稷恰是应和了崇祯帝的命运,末代皇帝崇祯倒是非常干脆,不做不休,通过“死社稷”,直接把江山就拱手交出去了。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放到别的朝代怎么看都不像亡国之君。他17岁除掉了祸国殃民大宦官魏忠贤,彻底取消了特务统治。他每天

  • 英国牛津高材生,也是火烧圆明园的元凶,三年后在印度遭雷劈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圆明园谁烧毁的,印度火烧圆明园的部队,圆明园主谋被雷劈中烧了三天三夜

    “额尔金”指的就是英国贵族封号之一,最早为原苏格兰于1633年6月,专门为布鲁斯家族所设立的“埃尔金伯爵”贵族封号,苏格兰在并入英国之后,这一封号也在后来保留了下来。布鲁斯家族第7代传人托马斯布鲁斯以及第八代传人詹姆斯布鲁斯之后,这对父子因劫掠希腊帕特农神庙与火烧中国圆明园的恶行闻名天下。布鲁斯家族

  •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女王才23岁,说了一句话,被人贻笑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鸦片战争时的英国女王,鸦片战争英国女王有没有实权,输了鸦片战争道光皇帝伤心吗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于英国了解并不多,在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和大臣们,才获得了关于英国的大致信息。然而之后的交流,也仅限于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十三行的贸易来往。到了鸦片战争期间,因为清军的惨败,道光帝总算放下了天朝上国的面子,开始正视这个对手,当时的清军将领奕经,虽然指挥战事不利,交

  • 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大功,晚年却被康熙调任边疆,死于任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王朝周培公三藩之乱,康熙平三藩周培公下场,周培公顶撞康熙完整版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周培公被康熙派往沈阳,负责戍边,在天寒地冻的东北戍守了十一年,当康熙听闻周培公的死讯时,康熙十分哀痛,下令停朝一次,彻夜难眠,为周培公守夜。皇帝为臣子守夜,这对臣子来说是莫大的哀荣,周培公究竟为大清国做了哪些杰出的贡献,值得康熙为他守夜?历史上的周培公又是什么

  • 曾国藩:40岁后还一事无成,将这两件事思考明白后,会豁然开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真正的三大智慧,曾国藩人生的两大秘密,曾国藩真正的做人方法

    反思也需要方法,如果方法不当,依旧可能让你再次陷入碌碌无为的泥潭中,除了焦急,就剩下焦虑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反思呢?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经验值得借鉴。主要思考这两件事:在40岁前,我们都会有很多目标,如果你的这些目标都未能获得成功后,那么,就要重新审视一下,看看是什么地方做得不足了。曾国藩在40岁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