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大功,晚年却被康熙调任边疆,死于任上

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大功,晚年却被康熙调任边疆,死于任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50 更新时间:2024/3/8 23:43:22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周培公被康熙派往沈阳,负责戍边,在天寒地冻的东北戍守了十一年,当康熙听闻周培公的死讯时,康熙十分哀痛,下令停朝一次,彻夜难眠,为周培公守夜。

皇帝为臣子守夜,这对臣子来说是莫大的哀荣,周培公究竟为大清国做了哪些杰出的贡献,值得康熙为他守夜?历史上的周培公又是什么样的?

周培公在电视剧中的戏份很多,可以说是康熙皇帝的左膀右臂,是大清国的股肱大臣,他曾经花十年时间绘制了大清国最详细最全面的疆域版图,在临终之前献给康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培公感动的不仅是康熙皇帝和满朝文武百官,主要是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万千观众,很多人都高度赞扬他那为国为民的情怀。

需要指出的是,电视剧为了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故意夸大了周培公的贡献,无论于情于理,康熙为一位汉臣守夜既缺乏记录,又委实说不通。

纵观清朝历史,周培公虽然在为官期间作出了良好的政绩,但是一直没有进入朝廷的中枢上书房,没有像纳兰明珠索额图一样成为权臣。

历史上的周培公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劝降王辅臣,二是出任盛京(今沈阳)提督。

康熙八岁登基,14岁亲政,亲政后的康熙急于掌控权力,先是诛杀鳌拜收回皇权,然后忌惮三藩的势力,开始削藩,吴三桂由此发动了三藩之乱,令年轻气盛的康熙措手不及。王辅臣和吴三桂曾经都是明军将领,两人关系不错,一直以兄弟相称,后来投降大清。

三藩之乱时,吴三桂怂恿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王辅臣骁勇善战,兵法了得,拥兵自重,在当时的名气特别大,许多清军将领都很畏惧他。康熙早就识破了吴三桂的计谋,于是委派图海前去平定王辅臣叛乱,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周培公多次向图海出谋划策,并且孤身一身拜访王辅臣,能说会道的周培公最后成功劝降王辅臣。

后来周培公在山东任职,与官员不合,于是辞官回乡,周培公虽然闲居在家,但是仍然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献计献策。

1690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起兵反清,边疆战火连天,周培公听闻消息后十分担忧,立即向康熙上书平定战乱的策略,并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康熙于是任命他为盛京提督,镇守东北,最后周培公积劳成疾,在任职期间病逝。

周培公为官期间,对皇上忠心耿耿,一直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图海评价他"为母舍身之孝,为国忘躯之忠"。

更多文章

  • 曾国藩:40岁后还一事无成,将这两件事思考明白后,会豁然开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真正的三大智慧,曾国藩人生的两大秘密,曾国藩真正的做人方法

    反思也需要方法,如果方法不当,依旧可能让你再次陷入碌碌无为的泥潭中,除了焦急,就剩下焦虑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反思呢?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经验值得借鉴。主要思考这两件事:在40岁前,我们都会有很多目标,如果你的这些目标都未能获得成功后,那么,就要重新审视一下,看看是什么地方做得不足了。曾国藩在40岁时,他

  • 爷坑子,子坑孙,清朝历代财政危机的总爆发——“道光萧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道光时期清朝财政收入,清朝历史上的财税政策,清朝的财政史

    中国在19世纪上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是龚自珍,没错,就是那个“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龚自珍。他在嘉庆末年(约1820年)就已明白指出:“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问年岁!”因为此衰退始于道光时期,因此吴承明称

  • 同治帝死后,他的1后4妃命运如何?地位越低反而寿命越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同治帝之死,同治帝与谁合葬,同治帝一共几个孩子

    在古代,一般来说,皇帝驾崩,后妃的结局无非三种:随帝殉葬、出家为尼、母凭子贵幸得终老。但在清一朝,尤其是慈禧太后当权之后,皇后、嫔妃的命运略有转机。但这种转机,跟慈禧太后的好恶关系极大,这在同治帝的后、妃之间表现格外明显——那么同治帝19岁英年早死后,他的1位皇后和4位妃子命运如何?仔细来看,竟然有

  • 有天子之才,却无天子之命,晚清重量级人物——恭亲王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晚清第一猛人恭亲王,晚清对恭亲王的评价,恭亲王奕訢一生

    在其辅政期间,平定了三监之乱,并制礼作乐,帮助国人从商朝的重鬼逐渐走向关注人类生活的重文。新生的周朝在他辅政期间,有条不紊地向前运行着。东汉末年,同样皇权不振,各方势力起而逐之。而东汉正统所在的汉献帝却无地可守,极为被动。在一方取得一定影响力的曹操却尊天子以令诸侯,借助恭迎汉献帝取得道义上的主动权。

  • 曾国藩为何能获得成功?他入阁拜相后告诉弟弟们:记住这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曾国藩最成功的秘密,曾国藩真的40岁还没考中秀才吗,曾国藩怎么进入仕途的

    曾国藩为何能获得成功?这和他一贯坚持的成功方法有关。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52岁的曾国藩迎来了他在官场上的新辉煌,这一年,他被朝廷命以两江总督领协办大学士,正式入阁拜相。踌躇满志的曾国藩,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总结,并告诉弟弟们:任何人的成功都没有巧合,一定要记住这4个字,即“自立自强”。曾国藩总

  •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官”的传奇,他一生幸运,离不开这四位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外交官顾维钧照片,顾维钧的历史影响,顾维钧外交生涯多少年

    这是1919年顾维钧为夺回山东主权在巴黎和会上与西方据理力争的一番驳论,他在此次会议上掷地有声的演讲,在当时西方国家垄断的弱肉强食的时代里,无疑为积贫积弱的中国挽回了民族尊严。虽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早已随着中国是弱国的国际地位而定论,但不可否定的是,顾维钧在此次会议中,还是用自己出色的外交才能

  • 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为何一定要除掉肃顺?两人的矛盾由来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咸丰皇帝与慈禧关系,肃顺与咸丰的关系,咸丰皇帝为啥不杀死慈禧

    但是,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为何一定要除掉肃顺呢?两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就连咸丰皇帝健在的时候,也无法调和。这也导致肃顺后来无路可退。慈禧身处后宫,而肃顺是朝中大臣,两人何来的矛盾?事情还真有一些复杂。肃顺是郑亲王端华的弟弟,是皇室成员,在道光时期,肃顺就混得非常不错。从肃顺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

  • 宴会上朱元璋给开国功臣夹菜,结束后功臣回家,马上杀了2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杀功臣名单,朱元璋烧死开国功臣,明朝皇帝朱元璋杀功臣

    令当时满朝上下皆心惊胆战。而这些人之中就有一位曾经的开国功臣傅有德,当时明朝另一位大将军名为蓝玉,也是开国功臣,但最终被诛九族。且为了杀一儆百,落了个死无全尸的下场。这一惨案可谓是给傅有德敲响了警钟。而随后他被召回京城更是心惊胆战,心想这一次恐怕要轮到自己了。进京之后他谨小慎微,生怕皇帝找到杀他的理

  • 锦衣卫实力强大,在明朝危机之时,崇祯为何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锦衣卫为什么不救崇祯,崇祯为何裁撤锦衣卫,崇祯对锦衣卫的影响

    锦衣卫是朱元璋时期就已经设立的一个组织,那个时期尽管朱元璋已经当上了皇帝,可他毕竟是从硝烟中走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他对谁都没有绝对的信任,因此,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锦衣卫的权力很大,不仅能够巡查缉捕,甚至还能够先斩后奏,这样一来,朱元璋就能够更加的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强自身的统治。只不过在朱元璋时期的锦

  • 宋真宗和万历是昏君吗?白白挥霍一千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太宗和宋真宗究竟算不算昏君,万历算不算昏君,万历皇帝与宋仁宗的关系

    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皇帝,按理说每个朝代的初期,一般都不会有昏君的,秦二世和杨广例外,朝代初期的皇帝和大臣,一般都会守成。客观上说,真宗和萧太后订下了澶渊之盟,的确给辽宋两国带来了几十上百年的和平发展,避免了生灵涂炭,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但是澶渊之盟真不值得宋朝拿出来大张旗鼓地吹嘘夸耀,因为毕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