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尼布楚条约,看似双方平等,清朝没吃亏,但是却给后世埋下了隐患

尼布楚条约,看似双方平等,清朝没吃亏,但是却给后世埋下了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25 更新时间:2023/12/15 9:44:38

经过半个月的谈判,条约具体内容基本敲定。参与谈判的中方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受到康熙嘉奖,满朝武也大唱赞歌,将《尼布楚条约》视为大清外交上一个伟大的胜利,盛赞康熙的英明。

尼布楚条约使中国丢失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虽然这些国土很大部分上是模糊化的概念,但小股探险者加流氓的模式就能奔袭万里,从你龙兴之地卧榻之边虎口夺食,而且夺了你还不敢出动大军收复、打起仗来也没有赶尽杀绝、更不敢追击报复的姿态无异于助纣为虐,助长了对方的野心,之后沙俄对中国北疆领土的觊觎之心再也不曾止息。

他们说虽然康熙爷割让了国土,但俄军毕竟撤兵了。而且在条约中竟然出现了"中国"二字。这说明什么,说明沙俄承认大清统治下的中国是一个国家啊。

这还不足以说明大清的强大和康熙的伟大吗?首先我们说,大清军队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跟沙俄军队交手从来没有真正打赢过。

被大书特书的大清胜利,都是大清兴师动众,面对沙俄的逃犯、探险家,冒险家,对方根本不是正规军,都是乌合之众。

大清正规军去攻打一下小混混组成的部队,费尽吃奶力气取胜,而且胜得非难看。大清军队也就是能镇压国内起义和叛乱,对外作战的时候真的很肾亏。

这跟明末军队一样,外战外行是他们的通病。一是大清军队没有实力也没有信心打,二是西北局势未定,准噶尔骚乱,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大清真的英明伟大不肾亏,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权宜之计,平定了内乱还可以攘外,收复失地啊。这样做才是真伟大,很可惜,平定西北之后,大清早已将国耻忘记了脑后。

还有人说,尼布楚条约保证了边境的安宁,伟大的康熙是以土地换和平。土地换和平要看对象,这一套跟以色列打交道管用。跟贪得无厌的沙俄打交道一点也不管用。

如果尼布楚条约值得赞颂,那么中国近代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都是值得国人自豪的。近代史上哪一个条约签订后,没有换来暂时的和平?

再说,一个强盗到你家里占领了你的东厢房,最后签订条约,强盗撤出了东厢房,你把后院和西厢房都给了人家,这叫外交胜利?

《尼布楚条约》的最大失败,还不是割让土地,它让沙俄真正摸清了大清的实力,了解了大清政府那些领导人是什么货色。

在尼布楚会谈中,中方一再退让,三次让步,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强中干的丑恶嘴脸。这就像那个黔之驴,老虎刚开始的时候摸不清你的底牌,不敢在你跟前轻举妄动,有点缩手缩脚。

可是试探几次,打过交道之后,发现你不过如此,除了割地别没有长处。以后就能放心大胆地揍你,在你这里得到无穷无尽的好处了。一旦如此,还有你的好日子过吗?

有位伟人说过,邻居是不能选择的。

其实邻居可以选择。

在老家遇到了一个强势的邻居,我们可以到县城买房;如果县城也待不下去了,我们可以到省城;你要是再咄咄逼人,我们可以移民到外国。

但是一个国家遇到一个混蛋的邻居,你不能搬家,只能选择面对。

但不是逆来顺受,不是俯首帖耳,不是假装和平。

需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以暴制暴跟他打一架,让他知道你不是好惹的。就像日俄战争那样,沙俄虽然输了,日本虽然胜利,可是日本心里发怵,也明白俄罗斯不好惹,不到万不得已不招惹它。

这也跟拳争霸赛一样,你拼出了水平,表现出了斗志,虽败犹荣,让对手尊重。作为大清统治者的先人,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自己的子孙诠释了自己基本国策,那就是领土不是个事,要多少都可以拿去,反正我不会跟你破釜沉舟。

而后来的大清领导人完全继承了这个基本方针,不管谁来挑战,想要领土就给,来者不拒。而大清第一次打交道就暴露出自己无能,让沙俄尝到甜头,为以后割让更多的领土埋下了伏笔,这才是《尼布楚条约》最大的失败。

康熙为了对付西北内乱跟沙俄签约是权宜之计,在平定内乱之后,就该励精图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进行全国动员将沙俄赶出中国领土,收复失地。

但是康熙畏敌如虎、只想苟安,用土地换和平,换来的是对手对你的鄙视,换来的是对手的更嚣张,换来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祸患。到了后来,和平没有换来,土地也没有了,最后连爱新觉罗的江山也给弄没了。真是早知今日必当初?

更多文章

  • 清军跟列强交战时,为啥不组织夜间进攻?时代变了,兵法跟不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军对抗列强的战争,清军与列强装备差距很大吗,清军和列强作战

    一、清朝落后在制度上。清朝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军队有百万之多,后勤保障充足,要是横下心来跟侵略者斗争,岂有不胜的道理。如果动员上亿的群众,发动全民投入到反侵略战争中去,点燃大家的爱国热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甚至可以把囚犯放出来精忠报国嘛。真的要那样做了,侵略者离本土那么远,在中国语言

  • “刺马案”主角、清朝两江总督马新贻究竟死于何方势力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新贻个人资料图片,马新贻专题,清朝总督马新贻案始末

    刺马,刺马,这"马"可是大有来头,那就是当时的两江总督马新贻,那这马新贻在被刺杀前究竟在两江干了什么,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要想搞清楚这些,先得让大家知道他当时坐的位子是个什么概念。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居从一品。可

  • 曾国藩是如何处理兄弟感情的?一言一行,透着浓浓的兄弟情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兄弟相处之道,曾国藩如何化解兄弟之间的矛盾,曾国藩人际关系的秘诀

    为何有些家庭总是兄弟反目,形同陌路,甚至大打出手?这是家风出现问题了。如何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风?曾国藩处理兄弟感情的方法,值得学习。在《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第一次提到处理兄弟感情的事情,发生在他刚刚进入京城为官的第二年。从曾国藩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言一行,都透着浓浓的兄弟情义。道光二十

  • 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是什么?不是识人方法,也不是他的军事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并不是他认人识人的方法,也不是他的军事能力。曾国藩晚年的时候,他最信任的幕僚赵烈文,将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说得非常明白。赵烈文说:(曾国藩)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我们在了解曾国藩的本领的时候,要看他把主要精力花费在什么事情上了。从赵烈文的话中

  • 历史上的皇后那拉氏为何要断发?乾隆又是为什么这么狠心对待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乾隆为什么恨那拉皇后,乾隆以后的皇帝如何对待那拉皇后,那拉皇后断发视频

    皇后去世是朝廷的重要事件,但是一向喜欢讲排场的乾隆,一反常态,一没有举行隆重的哀悼仪式,二没有谥号,三没有牌位升附太庙,四没有让她合葬裕陵,五没有为她单独建造陵寝,只是把她被塞进了位于裕陵妃园寝内的纯惠皇贵妃地宫之东侧。最让人感到不解的是,就连那拉皇后的画像,乾隆也吩咐太监将其付之一炬。曾几何时,辉

  • 曾国藩回家丁忧期间,咸丰皇帝为何要解除他的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曾国藩被咸丰拔掉兵权,咸丰7年曾国藩年龄,曾国藩为什么不受咸丰重用

    关于咸丰皇帝解除曾国藩兵权的原因,大部分学者偏向于这两种看法:一是曾国藩向咸丰皇帝要权,惹恼了咸丰皇帝。二是清朝自入关以来,就禁止汉人掌握兵权,而曾国藩的湘军,逐渐成长为大清王朝的唯一劲旅,让咸丰皇帝内心不安,担心曾国藩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因此,乘机剥夺了他的兵权。以上这两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

  • 曾国藩首次打胜仗,毙敌近万,咸丰皇帝为何不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如何赢得咸丰皇帝信任,咸丰8年曾国藩多少岁了,咸丰皇帝为何重新启用曾国藩

    湘潭大捷,是曾国藩事业中的一个新起点,他靠这次胜利,正式成为大清王朝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也为他“立德、立功、立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春,曾国藩经过一年时间的操练后,带着一万七千名水陆湘军正式出征,与日渐强大的太平军鏖战。在湘潭之战中,曾国藩首次打了胜仗。这一战,毙敌近万

  • 曾国藩心学:如何抓住机会?记住这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是如何抓住机遇的,曾国藩心态修炼法,曾国藩的人生智慧30条

    人生中,会错失很多机会。曾国藩是大家都熟悉的人物,从他的人生历程来看,好像很顺利,30岁入朝为官,不仅得到了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赏识,也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器重,从此一帆风顺,仅仅37岁就成为正二品侍郎,成为朝中重臣。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人生才会顺利。曾国藩对心学思想有非常深的研究,他利用心学,让自己立于不败

  • 溥仪陵园紧挨着光绪崇陵,又称“皇家陵园”,算不算入葬清西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清西陵废弃墓地,溥仪移葬清西陵,溥仪私人陵园

    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可以说是相当的窝囊了,在他三岁的时候他就登基成为了皇帝,但是因为是个三岁小孩啥事也不懂,朝政大权完全是由其他人打理,而溥仪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每天象征性地坐在龙椅上,而且仅仅在他六岁的时候,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就将大清王朝给推翻了,而小溥仪也不得

  • 皇太极为何独宠27岁入宫的海兰珠?她有一个特质,别人都不具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海兰珠为什么26岁才嫁给皇太极,皇太极是怎么认识海兰珠的,皇太极为何一生独宠海兰珠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爱上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就是见到她那一刻起,心中便有了她,往后每时每刻都会想起她,皇太极对海兰珠可能便是属于这种情况。皇太极对待海兰珠可以说是宠爱至极,不管从哪个方面都可以看出皇太极对她的浓浓爱意。在封建社会女子嫁人普遍都比较早,例如海兰珠的妹妹就是十三岁便嫁给了皇太极,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