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的,还有一半是他打的,却惨遭李世民灭门

唐朝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的,还有一半是他打的,却惨遭李世民灭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25 更新时间:2024/1/23 1:32:22

历史上关于隋末唐初这一段时期的小说故事可不少,比如说《隋唐演义》还有《说唐全传》,在这些小说情节当中,唐朝的天下,似乎基本都是李渊儿子,秦王李世民所打下来的,实际上唐朝的江山,如果说有一半,都出自李世民之手,那么另外一半就是他打下来的,这就是太子李建成。。

很多演义评书里面,李世民被吹捧成为真命天子,反观李建成,就是一个只会妒忌的无能小人,这是很不符合道理的,李建成其实是一个非常贤良之人,隋末唐初思想家温大雅就如此评价:“太子及王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

在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留守太原,正式起兵反对隋朝,当时阻挡在唐军面前的,是西河的守将,李渊就派遣李建成率军攻取,当时李建成看见招募的士兵没有经过训练,担心他们不能打仗,因此立下军法整顿三军,他对士兵严加管束,但凡是百姓种在道路旁的瓜果蔬菜,一定付了钱才能吃,得到了劳军物品,也和士兵一起分享,因此大家纷纷努力向前,成功地攻克了西河,李渊听说之后很高兴,说道:“以此用兵,天下横行可也。”

此战过后,李建成便被封为了陇西公,为左领军大都督。进入关中之后,李渊派遣李建成率领精兵,走小路奔赴长乐离宫。618年,李建成被封为抚军大将军、东讨元帅,率领李世民等十万(一说七万)兵马向东略地,伺机夺取洛阳。

618年,随着宇文化及弑君杨广,在长安建立的傀儡政权隋恭帝也被迫禅位给李渊,而战功赫赫的长子李建成,毫无疑问地被立为了太子。

此后几年,李建成留守在了唐朝的后方,防御突厥以及其他的游牧民族,在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的时候,李建成击退了突厥和稽胡酋帅刘仚等势力大小数十波进攻,避免了唐王朝被外患入侵,可以说太子的所作所为,一点都不亚于李世民的功绩。

622年,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后逃亡突厥,当时魏征依然是李建成的幕僚,考虑到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他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十二月,李建成于魏州大获全胜,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不过后期的李建成,主要是以防御守国门为主,而秦王李世民在多次率军征讨后,部队很多人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他的附属,这也就为后来的夺门之变埋下了伏笔。626年,秦王将领设下埋伏,一箭射杀了李建成,并且为了永除后患,李建成的五个儿子也全部被杀,惨遭灭门。

李世民由于玄武门之变缘故,多次向褚遂良要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这也导致李渊的《起居注》被删减为了《高祖实录》,李世民篡改历史的行为也为史学调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后来的新旧唐书,基本都将唐朝天下功劳归于李世民一人,而李建成则片言未提。

后来的人们,找到了跟随李渊起兵的书佐温大雅写下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记录了李渊起兵到正式为唐皇帝的事迹,这才得知李建成的功劳,考虑到温大雅是李世民一派的人,这本书的可信度还是比较大的。

可以说,夺门之变,和清朝的九子夺嫡有点类似,太子李建成有点像四阿哥,勤于政事,贤良有德,受到父皇青睐,而李世民有点像八阿哥,笼络朝廷重臣和贵族,文韬武略,当然,他们的结局却发生了不同。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喝多后随口给一小国改名,至今仍在用,今已发展成亚洲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先秦时期,周王室把周边非周诸侯领土上生活的人叫做蛮夷狄戎,有异族的意思,南蛮就是如今南部的少数民族,西戎也就是生活在如今河西走廊地区的少数民族,北狄则是那些草原部落,而东夷则代表如今的朝鲜半岛与日本四岛上的朝鲜族和大和族,此外还囊括了台湾省的高山族原住民。汉光武帝时期,称朝鲜为韩地,也是如今韩国的

  • 崛起于唐代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渤海,为何就突然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渤海国为什么叫海东盛国,唐代渤海指的是哪儿,唐朝的渤辽是现在什么地方

    大祚荣立国后审时度势很快崛起,成为与突厥、契丹、新罗并立的东北小霸在营州之乱中靺鞨首领乞乞仲象被卷入与武周的战争,后来被武则天赦免封为震国公。公元698年突厥默啜可汗与武周反目切断了中原和东北的通道,乞乞仲象的儿子大祚荣利用这个机会建立震国(依照父亲震国公的爵位,这就是渤海国的前身)。大祚荣是一位有

  • 偏安政权东晋、南宋、南明的遗民在国破情况下,为何有不同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的偏安,东晋与南明的关系,为什么东晋南宋偏安

    我们就这三个偏安的王朝来做梳理,逐一说明在国破家亡时移民的态度为何有这么大的不同。1、西晋-东晋最近在问答或者文章总写的西晋的黑暗太多了。这个王朝让人无法产生任何好感。西晋从晋武帝司马炎篡位建国到灭亡不多短短51年。其中真正统一全国(灭吴)的时间更短,不过区区30多年。有人说晋朝得国不正,这倒不是什

  • 李隆基在年底改元开元与赵光义改元太平兴国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隆基在开元二十三年多大,开元李隆基,李隆基为什么改元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有三个年号:先天、开元、天宝。年号先天只用了一年,先天年间虽然唐睿宗李旦已经完成禅位但是依然掌控着天下大权。所以在李隆基才反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掌控全国大权。真正掌控全国大权后才改元开元,开启了开元盛世。而宋太宗赵光义则通过传说中的“烛影斧声”,改元太平兴国。开元、太平兴国两

  • 西晋18首诗精选:魏晋风流不风流,是文人的失望和苦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晋最出名的十首诗,西晋最有骨气的诗句,西晋著名的诗人

    咏怀(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身处司马氏和曹氏斗争的旋涡。阮籍为了躲避政治迫害,选择归隐山林,纵酒麻痹自己。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咏怀诗》82首,以抒发自己的苦闷,被视为正始之音的代表。这八十二

  • 唐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或许谭其骧的地图误导了大多数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上唐朝疆域图,唐朝实际疆域和现在对比,从地图看唐朝疆域的变化

    一,唐朝在西南地区的疆域和势力范围唐朝的版图上,最初是州县二级行政区划。但是我们依然要对州的性质进行区别。设置在内地的州,叫做“正州”,由国家派遣官员负责行政管辖,也有可能由国家任命当地的民族首领进行管辖,但是无论如何,国家会有户口、行政、税收等方面的管理。另外一种州,设置在边疆地区,叫做“羁縻州”

  • 为何曹操,能以少胜多赢得官渡之战,却在兵强马壮时输了赤壁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官渡之战为啥曹操赢了,为什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以多败少,曹操为什么会赢得官渡之战

    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实力是不占优的,但却获胜了;而在赤壁之战时,实力是明显占优的,反而大败而归。这两次战争,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那么为什么曹操在实力弱的时候却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是实力强大后,却战败了?要回答这个问题们就要从两方面来分析:1、心态的不同在这两次战争中,曹操的心态是决然不同

  • 孔融:周公平商纣王之后,把妲己收归己有?曹操:这是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融说殷商把妲己献给了谁,孔融与曹操有哪些矛盾,孔融羞辱曹操的故事

    先后被曹操杀掉的孔融和杨修一样,都是东汉末期的天下名士。这个天下名士并不是泛指意义上的,而是有着明确的内涵的。在东汉时期有很多名士,但影响力有大有小。有的影响力比较小一点,只在本县或者本郡,就算是地方级别的名士。如果影响力非常大,全国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名士就是海内名士,或者是天下名士。但在今天很多

  • 曹操究竟是匡扶正统的英雄,还是谋取天下的枭雄?他自己都不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为什么从匡扶汉室转变到诸侯,历史上评价曹操是个枭雄,曹操经历数次大败为啥都能翻身

    可以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曹老板这样出身卑微的政客多如牛毛,他们绝大多数都隐没于历史中。靠着过人的权谋和远见,曹操在普通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国时代的弄潮儿。董卓垮台之后,荀彧、程昱二人劝谏曹操,于许昌迎献帝,开创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值此之际,曹操在政治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令各诸侯不敢轻举妄

  • 三国死得最惨的十大名将:其中四人死于乱箭之下,五人被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死得最惨的名将,三国里死得最冤的三位大将,三国里死得最惨的五个猛将

    典韦典韦死得有点冤,为了曹操的一次风流自己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典韦对曹操很忠心,为了替老曹逃亡争取时间,典韦守住寨门死战不退“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怎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以悲壮和惨烈来说,典韦当是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