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甚至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转折点?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甚至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转折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07 更新时间:2024/1/27 18:28:52

安史之乱之前,一切政令皆出自朝廷;朝廷具备无与伦比的权威,即使是玄宗时期的几大节度使也是由朝廷一言可决。而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几乎成了节度使一家一姓的小朝廷,形成了对朝廷的反制。安史之乱以前大唐自信、开放,而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变的小气、敝帚自珍。安史之乱以前,大唐版图幅员辽阔横跨中东亚、睥睨天下;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痛失西域、委屈在中原,再无万国来朝盛世景象。

安史之乱之前大唐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基本保持着绝对的心理优势,高句丽、薛延陀、突厥、吐蕃都被吊打;可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回纥都看出了大唐的虚弱之处,趁安史之乱之机大肆掠夺民财。吐蕃甚至可以攻入长安、另立傀儡皇帝,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这一切都昭示了安史之乱直接造成了大唐的衰落,朝廷式微不可避免。

安史之乱在烈火烹油中滴入的凉水,其爆裂破坏程度不可估量。叛乱持续了八年,霍霍了整个北方。经济、生活、社会秩序都受到的极大的破坏,客观上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

而在唐朝以前,中国经济中心一直是在黄河流域。从秦始皇平定岭南开始,经过吴国(三国时期)、东晋以及宋齐梁陈等南方割据政权的不断开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安史之乱开始,北方战火纷纷此起彼伏。这种状况跨越唐、五代、两宋一直到元朝统一才算结束。这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大量的中原人们迁徙南方,人口、先进技术、以及因丝绸之路断绝催生的海外贸易都直接造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当然这些都不是孤立的,安史之乱爆发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安史之乱和经济重心南移关系比较复杂,所以我们把它们杂糅到一起来说。

战争

由于天下承平日久,加上大唐的国防是外紧内松。所以这场发生在大唐内部的叛乱造成的破坏是难以想象的。政治上让藩镇增大了话语权,平叛的需要让藩镇犹如东汉末年的州牧一样合理合法地从朝廷获取了驻地的军事、民政、税收等权力。这严重削弱了大唐王朝朝廷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大唐朝廷的影响越来越小,如下图所示:

为了平定叛乱,唐王朝别动的抽调精锐的安西北庭的边军进入中原。吐蕃趁机蚕食和吞并河西、陇右、西域;而南诏也趁机做大,不断蚕食大唐西南领土;而回纥也因为协助大唐平定叛乱,几次掳掠长安和洛阳的财富。内忧外患之下,大唐让人看到勒虚弱彻底失去了万国来朝的景象。其实唐朝的下半部历史其实是一直在挣扎妄图恢复盛唐的过程,但是时移世易、积重难返已经不可能了。

北方频繁的战乱造成大量的人口南迁,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方法(在那个年代信息传播速度慢,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南方且发展不起来)。出于平叛的需要,唐朝被迫把赋税重地从北方转移到了江南(传统富庶的北方已经被安禄山叛军占据)。所以在政策和引导、交通是哪个上唐朝也对南方做了针对性的调整。相对安定的江南从唐朝后期到五代、两宋一直没有经过大的战乱,所以经济持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必然。

而吐蕃占据河西和西域开始,传统的东西方通商、交流的丝绸之路断绝。从吐蕃占据河西走廊和西域到元朝统一这几百年,丝绸之路基本没有通畅过。但是东西方还必须有相关的交流,这客观上催生可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的繁荣。这客观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兴起,加上两宋对南方的开发南方的经济重心正式确立。

气候变化加过度开发

经过从秦汉开始的开发,关中以及北方的一直作为朝廷的财税重地和经济中心。到了唐朝时期,北方尤其是关中地区已经过度开发了。随着都城长安人口迅速的增长,大大加重了这种消耗。到唐高宗李治武则天时期,经常发生粮食不够吃而就食洛阳的情况。到武则天的武周时期干脆就定都神都洛阳了。而唐朝重视军功,在唐朝两百多年的国祚中频繁对外用兵。为了维持庞大的后勤消耗,唐朝不得不在胡汉交界杂居的地方屯田。但是长此以往,贫瘠的土地经过开发造成沙化严重。

而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气候变化也是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天气越来越冷,以关中为例。唐朝中前期还温暖湿润甚至可以种植柑橘,杜甫在诗《病桔》就有皇宫种植柑橘的记载。从唐朝初年到唐朝中期这一百年,北方温暖湿润很少发生旱灾甚至很少下雪。但是到了唐朝中期气候逐渐变冷,北方草原的部族被迫南迁。这客观上壮大了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实力,为他发动安史之乱提供了条件。

所以相对来说南方还是温暖湿润,所以这也为经济重心向南移提供了条件。

小结:

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让大唐在兴盛的道路上戛然而止,直接造成了唐朝由盛转衰。战争、气候、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都客观上推动了中原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前由东吴、东晋以及南北朝的开发和铺垫;之后再有两宋的承接。到明清时期,王朝的经济重心已经妥妥的事在南方了。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民国是否与秦、隋朝一样,在短命的同时也开启了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和民国相似吗,民国有强盛的时候吗,民国王朝真实历史

    其实民国和秦、隋两朝相比最相像的只有两点:第一、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第二存在的时间较短。秦朝孕育了四百年的汉王朝;隋朝虽短,但是响彻世界的大唐随后启动;而新生伟大的共和国,正在朝着伟大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一路狂奔。其他方面,民国要和秦、隋两朝根本没法比。秦隋都是结束长期分裂统一天下,如同透支一般开

  • 杨贵妃发明的美容方法,没有任何特点,为何影响后世千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美容养人秘诀,杨贵妃怎么使用黄金美容,杨贵妃是怎样美容的

    事实上,由于受封建文化思想影响,古代的女子即使很漂亮,贵为后宫妃子,但在一个皇帝的眼中,地位都不是太高。皇帝如果对妃子不满意,只要一句话,就能将其废黜。因此,古代后宫的女人,为了讨好皇帝,就必须各显神通,杨贵妃也不例外。由于唐玄宗有一特殊嗜好,让杨贵妃投其所好,不仅喜欢泡温泉,还染上一习惯。正是杨贵

  • 梅妃样样胜过杨贵妃,为什么反倒是杨贵妃更得宠?有一样她比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梅妃与杨贵妃,为何梅妃争宠争不过杨贵妃,梅妃和杨贵妃谁更有才

    实际上,李隆基在遇见杨贵妃之前,还曾宠爱过一位叫梅妃的女子。相传,梅妃的容貌尚在玉环之上,恰似天宫仙女下凡。可惜的是,杨玉环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梅妃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致使梅妃成了李隆基生命中的过客,被弃置于冷宫,晚景凄凉。那么,为何杨玉环姿色不如梅妃,反倒比梅妃更加得宠呢?可能有朋友会觉得,杨贵妃

  • 安史之乱本能很快平定,结果却打了八年,硬将大唐拖入了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初期大唐有可能胜利吗,安史之乱对大唐及后期的深远影响,安史之乱大唐的转折点

    既然如此,为什么叛乱八年之后才结束呢?会不会是唐军统帅郭子仪能力不够呢?既然,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主要发起者,那就从他开始说起。虽然,安禄山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不可否认,他确实可以称作是一代奸雄。据历史记载,他精通六种语言,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在叛乱之前,安禄山曾经做过牙郎。在封建社会,这种职业主要是

  • 东北亚小霸主高句丽为何让隋唐两代强盛王朝持续不断的攻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为什么要灭掉高句丽,高句丽和唐朝谁厉害,唐朝为啥不吞并高句丽

    首先说明高句丽是我国扶余人在我国境内建立的政权,后来扩展到朝鲜半岛。民族以濊貊和扶余人为主,后又吸收了部分靺鞨人以及三韩人。高句丽从公元37年汉朝时期开始建国到公元668年被唐朝灭掉,前后存续了600多年。高句丽原来和中原并不接壤,在三国时期由于辽东公孙氏被曹魏灭掉后开始蚕食辽西领土。这下把曹魏惹恼

  • 杜甫年轻时曾游历三山五岳,为何后半生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杜甫哪时开始游历,杜甫为什么穷困潦倒,杜甫一生游历过哪些地方

    这句诗,出自杜甫所作《天末怀李白》,意思是说:命好的人,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那些害人精魑魅魍魉,则最喜活人犯错。杜甫这句诗简直就是他后半生穷困潦倒的真实写照!之所以会说杜甫后半生穷困潦倒,是因为,杜甫的前半生,并没有后人想象中的那边穷困;而杜甫后半生的穷困,恰如诗中所言:命不好。杜甫出身襄阳杜氏,祖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犹豫不定,幸亏此人一段话让他下定决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大唐开国元勋张公瑾的名字比较有意思,很多人都以为“公瑾”并非他的名,而是像“周公瑾”一样的字,实则不然。张公瑾生于魏州,年轻时曾在王世充手下担任长史。长史这一职务在隋朝时期仅相当于幕僚,并不算位高权重。由于王世充势力败局已定,所以,张公瑾与当地刺史崔枢决定投靠大唐。张公瑾是个聪明人,正所谓“良禽择木

  • 唐朝长安城繁盛无比,是谁将其毁掉?三个无赖一个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的长安城布局特点,唐朝的长安城具有什么特点,唐朝的长安城有多大面积

    城市最怕的就是战争,而到了唐朝中后期,战乱不断,长安城也成为战场,叛军、吐蕃军队多次攻陷长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是长安城毕竟规模宏大,几经修复,基本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可是到了唐朝末年,四个无赖加上一个宦官,彻底摧毁了长安城。事情还得从880年说起,这一年年底黄巢率领起义军兵不血刃,占领长安城。黄巢

  • 唐朝县令举办宴会招待下属 夫人吃醋大闹现场 沦为笑话丢了乌纱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时期长安城县令,唐朝县令的故事,唐朝县令权力有多大

    当时的广东桂阳(今广东连州市)县令名叫阮嵩,此人主政一方,执政能力倒也马马虎虎,没有什么大功也无大过,执政能力考核方面倒也在及格线上。但阮嵩却有着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那便是家中有只醋意极浓的母老虎阎氏,时不时的就会河东狮吼,而且根本不顾及场合,说摔碗就摔碗,毫不给阮嵩一点面子。尤其见不得阮嵩与任

  • 从西晋灭亡到隋朝统一,中间这持续数百年的动荡是否有统一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晋和隋朝相隔多少年,西晋隋朝演变,西晋和隋朝哪个强

    无论是苻坚的前秦还是刘裕北伐,都发生在南北朝形成之前。因为一旦南北实力相近对峙局面形成之后,就很难改变。可能对于苻坚和刘裕来说,历史都给了他们成为统一帝王的机会。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他们都没有把握住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最终功亏一篑。刘裕好歹建基称帝独霸一方,而苻坚就惨了身死国灭。下面我们来做下详细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