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被腰斩之时,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没有一人站出来为他求情?

李斯被腰斩之时,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没有一人站出来为他求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63 更新时间:2024/1/19 16:33:26

看戏看电视剧经常见皇上要杀人的时候,大臣苦苦哀求,皇帝最后还是改变主意,刀下留人。那是因为只有电视剧才敢这么演,因为编剧和导演以及群演都不怕皇帝,上面高高在上的,只是个一会还要抢盒饭吃的假皇帝。

俗话说世态炎凉,人都是趋炎附势的,魏忠贤当权的时候,干儿子干孙子遍地都是,魏公公一手遮天,权倾朝野,谁见了都要俯首帖耳,表示衷心。

可是一旦朱由检要动他的时候,墙倒众人推,弹劾他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那些儿子孙子纷纷要跟他划清界限,避之犹恐不及,谁敢为他求情?

在封建社会中,所有的政治家都要靠手腕,耍阴谋,不会这个就寸步难行,就无法生存。

李斯,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是秦国崛起的功臣,是满腹韬略的人才,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也难以让秦国称霸一方。

秦国得以傲视群雄,有商鞅的功劳也有李斯的功劳。

但是李斯又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是个为了权力丧尽人性的政客。

确切地说,为了自己飞黄腾达、出人头地,这货什么都不在乎,也不要什么底线。曹操的儿子曹丕就这样评价李斯:

"昔伊戾费忌,以无宠而作谗;江充焚丰,以负罪而造蛊。高斯之诈也贪权,躬宠之罔也欲贵,皆近取乎骨肉之间,以成其凶逆。"

说这家伙就是个权力狂,为了权力可以背叛自己的祖国,为了权力可以陷害自己的恩人,为了权力可以颠倒黑白、丧失人性。

李斯到秦国的时候默默无闻,靠着吕不韦的赏识,才有了用武之地,逐渐受到嬴政的欣赏。

但是当吕不韦遇到挫折的时候,李斯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不顾知遇之恩,对其落井下石。

可以说李斯当秦国宰相,是踩着恩人的尸体完成的,是为其他朝臣所不齿的。

搞倒恩人吕不韦之后,李斯在朝中一手遮天,气焰嚣张,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可谓是小人得志,猖狂至极。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始皇死后,李斯失去了靠山,活得非常憋屈,需要看着赵高脸色说话,不得寄人篱下,随波逐流,夹着尾巴做人,唯赵高马首是瞻,参与胡亥和赵高篡国夺权阴谋。

"斯乃仰天而叹,垂泪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得手的时候,李斯这个变色龙失去利用价值,落了个兔死狗烹下场。

赵高对胡亥说,李斯这货不地道,做掉他吧,胡亥说你看着办,于是李斯的好日子过到头了。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

由此可见,李斯被杀,是赵高的主意,而且得到了胡亥的批准。

赵高是指鹿为马的野心家,心狠手辣,满朝文武谁敢为李斯求情?

而且这事是皇帝做出的英明决策,求情就是反对皇帝,除非不想活了。

再说李斯这家伙,也不是什么好鸟,一肚子坏水,作恶多端,没少得罪人,大家巴不得他早死,谁还会为他求情?

胡亥不仅把李斯处死,也把他儿子给杀了。

临死的时候,李斯追悔莫及,对儿子说,多想回老家上蔡,去过与世无争的生活,牵着我们的阿黄去打猎,无忧无虑,可惜回不去了,一切成为奢望。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参考史料《史记.李斯列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垓下之战本有10万大军,为何打到最后,项羽只带了800精骑逃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垓下之战项羽逃跑了吗,垓下之战项羽抛弃了大军吗,垓下之战项羽为什么会失败

    当时,项羽的楚军虽然还有十万人马,但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人困马乏,已经是强弩之末。再看对手刘邦这边,汉军二十万左右,加上齐王韩信三十万雄兵,还有彭越、英布,刘贾等共五路大军在垓下对项羽形成重重包围之势。毫不夸张地说,垓下之战楚汉力量对比,在一比八左右。关于这场战争,高祖本纪是这样描述的:"高祖与诸侯

  • 刘备的甘、糜两位夫人有多么倾国倾城?为何山贼惦记,曹操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的甘夫人和糜夫人,刘备与甘夫人的关系,三国的刘备有几个老婆几个孩子

    话说这个甘夫人肤如凝脂,皮肤晶莹剔透,跟有人送给刘备的白玉美人都有得一拼,连众人隔远看,都不太分得清楚哪个是白玉美人,哪个是甘夫人。当然这也只是道听途说外加合理夸张,真实性有待考证却永远也无法考证。他俩在成亲不久,就生下来了一个男孩,也就是后来的阿斗——后主刘禅。早年的刘备东征西战,经常为了逃命而无

  • 《隆中对》3句良策刘备理解对1句关羽理解错1句还有一句成空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诸葛亮隆中三策,隆中对中体现刘备志向的句子,隆中对诸葛亮给刘备哪些策略

    (说历史的女人——第842期)三国大谋士或大谋臣很多,也出了很多大谋划,比较有名的,比如荀彧为曹操规划的统一北方蓝图,再比如周瑜为孙权谋划的二分天下之策,以及鲁肃的榻上策。但除了荀彧的谋划实现之外,周瑜和鲁肃的谋划都没实现。相比之下,若论影响力和知名度,要以诸葛亮的《隆中对》最为知名,可谓三国第一大

  • 这个人很厉害,就因为砍掉了项羽一只左腿,后代竟然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照清是项羽后代吗,历史上最厉害的人项羽,项羽真实历史上有多强

    项羽终于有了大势已去的意识,对未来感到畏惧。根据《史记》的记载,刘邦派贾陆前往楚军营帐里求和时,项羽仍在起高调,不同意与汉军进行和谈。不过,当刘邦第二次再派人和谈时,项羽妥协了。就像中国象棋的棋盘一样,双方划定国界线,拟定和约。那么,为什么项羽无力支撑下去了,提出求和的反倒是刘邦呢?根据史料的记载,

  • 秦朝拥有百万大军,为什么却用囚徒镇压起义军?战斗力还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大军的战斗力,秦朝军队的战斗力为什么很强,秦朝的军队进化史

    对他来说,只是手上的数字有了变化,对士兵来说,只是换了个皇帝,该镇守哪里还是哪里。而且,大秦帝国对关东六国的统治,本身就不是多牢固,这无疑意味着要分出部分精锐的士兵对地方军队进行管理。而自己本身的兵力还在跟别人打仗,赵佗、任嚣带着号称50万的秦军南下,分兵五路攻打百越部族;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 竹林七贤中的王戎都有哪些“奇葩”性格,又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竹林七贤王戎,王戎个人资料,王戎当官后路过竹林说的话

    一、王戎吝啬到偏执的一面。提起竹林七贤里的王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吝啬鬼。《世说新语·俭啬》中关于王戎吝啬的描写有四篇之多:王戎的侄子结婚时,他送了一件单衣,后来又把单衣要了回来。王戎有良种李,常常拿出去卖,又害怕别人得到良种,总是先在李子核上钻一个洞,这样别人就种不出来了。而他的女儿嫁给裴頠,

  • 巫蛊之祸——付出太子生命为代价后,汉武帝从虚幻之道中得以自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电视剧汉武帝巫蛊之乱,汉武帝蛊巫之术

    然而作为一个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帝王,汉武帝为什么沉溺于虚幻之道而难于自拔呢?这与汉武帝的生长环境和政治环境密不可分。自古帝王生性多疑,巫术是自上古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传统,所以皇帝凡事遇到难以抉择之事便无不以卜签定夺。文、景之时卜筮之风,盛而不衰。自小就生长在宫中的刘彻,从小就深受祖辈、父辈卜风的影响,因

  • 自古君王皆薄幸,我是君王亦有情——汉宣帝刘病已和许平君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宣帝刘询和许平君的爱情,许平君的女儿,许平君古装图片

    常言道:"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古代帝王总是以自私无情的呆板形象存在于大众的印象之中,手握江山,坐拥一切,难免会看不起那一两份真心。身边人也会因缺乏回报或者迷失于权力地位之争而丧失真心,帝王的真心难现,慢慢因为自己看不到或者看到真心流失而湮没于心,被冲刷到记忆的尽头,供晚年尽情追忆。皇帝

  • 古代公主远比驸马尊贵,一位唐代驸马狠揍公主,反倒获得皇后原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代公主驸马,历史上真实的唐代公主,历史上唯一打了公主的驸马

    可是凡事有利就有弊,皇帝的女儿是金枝玉叶,颇难伺候,娶到家里跟娶个姑奶奶一样。一家人整天宠着敬着,唯恐有什么服侍不周的地方。从地位上来说,驸马远远比不得公主尊贵。可是历史上有个驸马爷不但不怕公主,还敢动手去打皇帝家的金枝玉叶,叫人意想不到的是,皇帝老儿知道后不但没有怪罪,还说打得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 昨夜星辰昨夜风:一生官场失意的李商隐是否情场得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商隐最深情的一句,李商隐的人生境遇,仕途坎坷但文采斐然的李商隐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一部台湾言情剧的播出,一首歌随之风靡神州大地。它就是《昨夜星辰》的主题曲《昨夜星辰》: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坠落消失在遥远遥远的银河……那时候,这首歌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其实到现在这首歌仍然在传唱),一时间“消失了”千年之久的“昨夜星辰”再度闪亮——不错,“昨夜星辰”这个词的发明